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杨

作品数:50 被引量:175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澳门特别行政区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7篇动脉
  • 24篇血管
  • 14篇腔内
  • 11篇血管腔
  • 11篇血管腔内
  • 11篇管腔
  • 10篇手术
  • 10篇腔内治疗
  • 8篇血管腔内治疗
  • 8篇下肢
  • 6篇手术治疗
  • 6篇缺血
  • 5篇动脉瘤
  • 5篇外科
  • 4篇动脉硬化
  • 4篇血管成形
  • 4篇血管成形术
  • 4篇血栓
  • 4篇术后
  • 4篇髂动脉

机构

  • 37篇首都医科大学...
  • 1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澳门仁伯爵综...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世纪坛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即墨市人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49篇张杨
  • 32篇张望德
  • 20篇李谈
  • 19篇宋盛晗
  • 17篇原标
  • 11篇苑超
  • 10篇廖传军
  • 9篇王克勤
  • 7篇杨宝钟
  • 6篇王克勤
  • 6篇邢彤
  • 4篇李谈
  • 4篇宋盛晗
  • 4篇邢彤
  • 4篇李春民
  • 2篇朱浩
  • 2篇郭华
  • 2篇郑月宏
  • 2篇侯生才
  • 1篇汪忠镐

传媒

  • 6篇中华普通外科...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 4篇中华医学美学...
  • 4篇血管与腔内血...
  • 3篇解放军医药杂...
  • 3篇2009中国...
  • 2篇中国医药导刊
  • 2篇家庭医药(就...
  • 1篇中医文献杂志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云南中医中药...
  • 1篇中国病案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中国药物警戒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7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踝肱指数对血管源性及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的诊断价值
2023年
目的探讨踝肱指数(ABI)对血管源性及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就诊的160例间歇性跛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类型的不同将其分为血管源性组(n=104)和神经源性组(n=56),收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病程、间歇性跛行严重程度、吸烟史、饮酒史、基础疾病情况、血肌酐(Scr)、尿素氮(BUN)、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PLT)、脂蛋白A(LpA)、同型半胱氨酸(Hcy)、趾肱指数(TBI)、ABI,分析发生血管源性间歇性跛行的影响因素。结果血管源性组患者CRP、LpA、Hcy水平均高于神经源性组患者,TBI、ABI均低于神经源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RP、LpA、Hcy、TBI、ABI均是发生血管源性间歇性跛行的影响因素(P﹤0.05)。不同严重程度间歇性跛行患者TBI、AB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间歇性跛行患者TBI、ABI均低于轻度、中度患者,中度间歇性跛行患者TBI、ABI均低于轻度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CRP、LpA、Hcy、TBI、ABI诊断血管源性间歇性跛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2、0.697、0.700、0.783、0.801。结论ABI对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和血管源性间歇性跛行的诊断效能良好,可用于临床辅助诊断。
宫力红张杨李春民张望德
关键词:血管源性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踝肱指数
颈动脉体瘤外科手术规范专家共识被引量:1
2023年
颈动脉体瘤(CBT)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肿瘤,原发于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属于一种副交感神经节瘤。由于CBT血供丰富,与颈部颅神经、颈动脉关系密切,因此,手术切除难度较大,术中出血较多,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多数外科医师的CBT诊治经验并不丰富。为指导和规范CBT的外科治疗,经多次讨论、总结专家临床经验,并结合国内外文献,特制定《颈动脉体瘤外科手术规范专家共识》,包括CBT的临床表现、分型、术前诊断与评估、外科手术策略与技巧、术后注意事项与并发症处理等多方面内容,供临床参考。
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郑月宏刘晓兵王冕张杨
关键词:颈动脉体瘤外科手术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肠系膜上动脉狭窄
2011年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SMA)狭窄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评估腔内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通过球囊扩张(PTA)及腔内支架植入术治疗7例SMA狭窄患者术后随访6~58个月,观察腔内治疗的效果以及预后情况。结果:7例患者中,6例经CT血管成像(CTA)确诊,全部患者均成功植入支架,6例采用1枚支架,1例采用2枚支架。有6例患者在术后1周内症状消失。最快者术后当天腹痛消失,第2天肠梗阻即解除。6例患者在术后3个月至半年内体重恢复至接近正常。1例虽然术后症状较前明显缓解,但仍有间歇腹部不适,体重恢复不明显。2例患者随访期内死于其他疾病,生存期间症状未复发。随访期间复查腹部血管超声未发现SMA再狭窄。结论:CTA等影像学检查对确诊具有重要意义;腔内治疗对于SMA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李谈宋盛晗张望德张杨原标杨宝钟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狭窄肠缺血腔内介入治疗
14例慢性肠系膜动脉狭窄闭塞疾病的误诊分析
宋盛晗张望德杨宝钟李谈廖传军张杨
射频消融在治疗损容性皮肤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临床以皮肤肿物为表现的常见损容性疾病有色素痣(pigmentednaevus)、皮脂腺痣(naevussebaceous)、寻常疣(verrucavulgaris)、毛细血管瘤(capillaryhemangioma)等。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激光、冷冻、手术等,治疗后局部留有瘢痕,特殊部位不易操作,术后修复不满意等时常伴随。我院自2008年引进XL-射频皮肤治疗仪治疗皮肤色痣、疣状痣、寻常疣等损容性皮肤疾病取得良好效果。
张杨朱浩李贵英
关键词:皮肤疾病射频消融损容性疾病毛细血管瘤皮肤肿物
孤立性髂动脉瘤的手术及血管腔内治疗
骼动脉瘤常与腹主动脉瘤合并出现,不伴有腹主动脉瘤的孤立性骼动脉瘤(isolated iliac arteryaneurysm,IIAA)临床上少见,发病率为0.03%,在动脉瘤疾病中所占比例<2%,破裂率为14%-70%...
王克勤张杨马展宏杨宝钟张望德苑超邢彤廖传军原标李谈宋盛晗
关键词:髂动脉瘤腹主动脉瘤手术治疗血管腔内治疗
文献传递
医用弹力袜,不能随便用
2014年
我们知道,血管是人体内的运输通道,由于心脏的跳动,动脉血管将富有氧气和营养的血液源源不断地送往全身各处,静脉血管则将体内经过释放氧气和营养后的血液回流入心脏。下肢静脉系统即负责回收腿部的血液,为了使血液向上流且不倒流,下肢静脉内有许多类似农村水车的隔板样的瓣膜,如果瓣膜损坏,腿部的血液回流受到影响,就会出现静脉曲张或腿肿。下肢静脉曲张分为单纯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指浅静脉本身的病变,不伴有深静脉病变;后者系指深静脉血栓形成或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后果。目前认为,先天性静脉壁薄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以及浅静脉内压力增高是引起浅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
张望德张杨
关键词:医用弹力袜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静脉曲张浅静脉曲张血液回流
主髂动脉粥样硬化伴栓塞合并心肺功能不全老年患者一例的药学监护被引量:1
2014年
一例主髂动脉粥样硬化伴栓塞合并心肺功能不全老年患者经给予抗凝、抗感染、改善心功能,肠外营养支持等治疗,27 d后病情稳定出院。临床药师参与治疗全程,对抗凝、抗感染、强心利尿药物的合理使用方面进行药学监护。提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学监护有利于患者的用药合理、安全。
周虹王华光张杨张望德
关键词:髂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栓塞药学服务
机械血栓清除装置联合药物涂层球囊导管治疗股腘动脉支架内再狭窄5年随访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评估机械血栓清除装置联合药物涂层球囊(DCB)导管治疗股腘动脉支架内再狭窄(FP-ISR)的安全性及中远期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32例接受机械血栓清除装置联合DCB导管治疗的FP-ISR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5年随访数据进行分析。分析患者的术后3、5年原发通畅率和免于临床驱动的靶病变血运重建(CD-TLR)率、手术治疗情况、不同Rutherford分级患者的治疗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截肢情况、死亡情况及步行障碍调查问卷(WIQ)评分。结果32例FP-ISR患者的技术成功率和治疗成功率均为100%(32/32),其中,26例患者完成了5年随访。术后5年的WIQ评分为(49.28±24.62)分,踝肱指数(ABI)为(0.77±0.12),分别高于术前的(30.45±21.14)分、(0.45±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原发通畅率为81.5%(22/27),免于CD-TLR率为85.2%(23/27)。术后5年,原发通畅率为76.9%(20/26),免于CD-TLR为80.8%(21/26)。结论机械血栓清除装置联合DCB导管治疗FP-ISR具有良好的中远期效果,安全性较高。
张杨廖传军李谈宋盛晗张望德
关键词:支架内再狭窄
血管腔内技术与手术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症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技术与手术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症的临床效果及合适的治疗程序。方法1997年6月至2004年5月采取血管腔内技术与手术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症39例。26例患者采用血管腔内治疗,置入27枚支架,14例经股动脉途径,12例经肱动脉逆行支架置入,其中8例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下穿刺肱动脉。13例未能行支架置入,行血管旁路转流术。9例伴有颈动脉或椎动脉严重狭窄者行支架置入。结果39例患者术后患侧与健侧血压差<10mmHg(1mmHg=0.133kPa),患侧/健侧血压指数由术前的平均0.62±0.11提高至0.98±0.04(t=4.738,P<0.01);腔内治疗患者与手术患者平均血管通畅时间分别为(57.6±3.7)和(60.2±7.2)个月。结论血管腔内治疗与手术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症疗效相当,由于血管腔内治疗的微创性和安全性,应优先选择血管腔内治疗。
王克勤苑超张望德原标邢彤李谈宋盛晗张杨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动脉闭塞性疾病血管外科手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