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朋

作品数:9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苏北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菊花
  • 4篇药用
  • 4篇药用菊花
  • 3篇氮素
  • 3篇氮素形态
  • 3篇杭白菊
  • 2篇氮素营养
  • 2篇性状
  • 2篇性状稳定性
  • 2篇油水分离器
  • 2篇种质
  • 2篇慢性
  • 2篇慢性损害
  • 2篇抗病
  • 2篇回收
  • 2篇回收方法
  • 2篇防治病害
  • 2篇副产物
  • 2篇病害
  • 2篇次生代谢

机构

  • 9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滨海县植保植...

作者

  • 9篇张朋
  • 8篇王康才
  • 4篇汤兴利
  • 3篇郭庆海
  • 3篇赵杰
  • 3篇赵秀梅
  • 2篇李丹霞
  • 2篇陈志祥
  • 2篇李丽
  • 1篇段云晶

传媒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一种选育抗白绢病和枯萎病的白菊花品种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育抗白绢病和枯萎病的白菊花品种的方法,包括选取品种、抗性培养、选育扦插、性状稳定性与一致性的选育以及连续两年进行品比试验、生产试验和病害统计,确定上述性状的白菊花的抗病品种NJK-1。本发明的优点以筛选...
王康才汤兴利李丹霞张朋
文献传递
不同铵硝比例对杭白菊次生代谢及抗病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氮素形态与寄主营养和病害严重度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氮素营养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也多有研究。斑枯病为杭白菊常见病害,黄酮和酚酸类物质是杭白菊主要的资源性化学成分。针对杭白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对不同铵硝比例处理下杭白菊的次生代谢及斑枯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以期为杭白菊生产过程中的氮素配施、病害防治和次生代谢调控提供一定的技术借鉴。【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在总施氮水平相同的前提下,设置5个NH+4和NO-3比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管理措施一致,4次重复。采取对角线定点定株定期调查杭白菊斑枯病发病情况,采用描叶法和LI-3000C叶面积仪来确定植株病害状况,统计病情指数和病害发生率;测定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木质素、纤维素、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超氧阴离子(O-2)、丙二醛(MDA)等相关生理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等抗氧化酶;测定不同处理下杭白菊花中次生代谢产物绿原酸、木犀草苷、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以及根、茎、叶等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对相关生理指标与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当铵硝比为25∶75时木质素、纤维素、可溶性总糖、POD、苯丙氨酸和O-2含量达到最大值,MDA含量和SOD活性相对较低;杭白菊根、茎、叶及花中总黄酮的含量在铵硝比为25∶75和0∶100时均表现出较高的含量,绿原酸、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两者的含量在铵硝比为25∶75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67%和1.84%。随着硝态氮比例的增加杭白菊斑枯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有所下降。相关性分析显示木质素、可溶性总糖、PAL活性、POD活性、超氧阴离子、绿原酸、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花中总黄酮的含量与杭白菊斑枯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呈负相关,且达到极显著水平;SOD
张朋王康才赵杰赵秀梅郭庆海陈志祥
关键词:杭白菊斑枯病次生代谢
药用菊花种质资源耐盐评价及氮素营养生理研究
药用菊花是我国药食兼用的传统药材。近年来,随着新产品的开发和大众对养生保健的重视,药用菊花的需求与日俱增。杭白菊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品系,为满足生产所需,杭菊在沿海及其他内陆地区广泛引种。但是不少引种地区存在着土壤盐碱化现...
张朋
关键词:药用菊花氮素形态次生代谢
文献传递
药用菊花加工过程中副产物的回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用菊花加工过程中副产物的回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对鲜药用菊花进行温度为100~110℃、时间为45~55s的杀青;其次烘干药用菊花,烘干温度为70~75℃,烘干时间为6.5~7.5h,其中,收集烘干...
王康才张朋汤兴利陈志祥
文献传递
氮素营养对药用菊花氮代谢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采用盆栽试验,以药用菊花为供试材料,选用酰胺态氮[CO(NH_2)_2-N]、硝态氮(NO_3^--N)和铵态氮(NH_4^+-N)为供试氮肥,分别设定3个氮素水平,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氮素营养对药用菊花氮代谢、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形态对药用菊花氮代谢、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酰胺态氮和硝态氮混合施用时药用菊花单株花序干重最大,铵态氮对菊花叶片NR活性、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以及花序中绿原酸含量的影响较大,酰胺态氮对菊花叶片GS活性和花序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大于铵态氮和硝态氮,硝态氮对菊花花序木犀草苷含量的影响最大;处理5即施酰胺态氮1.5 g·pot^(-1)、铵态氮1.5 g·pot^(-1)、硝态氮3.0 g·pot^(-1)、总氮量6.0 g·pot^(-1)时,菊花花序中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高于缺氮处理近1倍。可见,氮素营养可提高药用菊花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氮代谢产物,提高药用菊花成分含量和单株花序干重。
李丽王康才李柯妮张朋段云晶
关键词:药用菊花氮素形态氮代谢正交设计
7份杭白菊种质的耐盐性评价被引量:8
2015年
以7份杭白菊为试材,采用人工海水作为筛选渗透压,在测定一系列生长指标和水分生理指标的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等方法,对杭白菊种质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合适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生物量、膜透性、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可溶性总糖、POD(过氧化物酶)、游离脯氨酸等指标可作为杭白菊耐盐性快速鉴定评价的指标;聚类分析法将7份杭白菊种质的耐盐性分为强、中、弱3类,耐盐性强的种质为单瓣4号,耐盐性中的种质为NJK1、管花2号、NJK2、NJK3,耐盐性弱的种质为大花4号和红心2号;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评价杭白菊种质耐盐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单瓣4号>NJK1>NJK2>红心2号>NJK3>管花2号>大花4号。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对7份杭白菊种质的耐盐性评价结果相对较为一致,单瓣4号、NJK1、NJK2可作为杭白菊耐盐育种的优良种质资源。
张朋王康才朱光明赵秀梅赵杰郭庆海成明超周雪松
关键词:杭白菊主成分分析耐盐性生理指标
一种白菊花抗病品种的选育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菊花抗病品种的选育方法,包括选取品种、抗性培养、选育扦插、性状稳定性与一致性的选育以及连续两年进行品比试验、生产试验和病害统计,确定上述性状的白菊花的抗病品种NJK-1。本发明的优点以筛选抗病品种为对象...
王康才汤兴利李丹霞张朋
文献传递
氮素形态对杭白菊生长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3
2014年
以杭白菊为实验材料,设置不同的铵态氮和硝态氮比例,分析氮素形态及配比对杭白菊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形态及配比对杭白菊生长和品质有较大影响。叶绿素总量和净光合速率(P_n)均在NH_4^+-N/NO_3^--N为25:75时达到最大值;根、茎、叶、花蕾等不同部位中NR的活性均在NH_4^+-N/NO_3^--N为0:100时达到最大值;根和叶中硝态氮的含量在NH4_+^-N/NO_3^--N为50:50时达到最大值;随着硝态氮比例的增加,GS和GOGAT的活性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两者均在NH_4^+-N/N0_3^--N为100:0时达到最大值,铵态氮的含量则在NH_4^+-N/NO_3^--N为75:25时达到最大值;淀粉含量在NH_4^+-N/NO_3^--N为100:0时达到最大值,可溶性总糖在NH_4^+-N/NO_3^--N为25:75达到最大值;绿原酸,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基本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两者的含量在NH4_+^-N/NO_3^--N为25:75时达到最大值,质量分数分别为0.673%,1.838%;木犀草苷的含量则随着硝态氮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并在NH_4^+-N/NO_3^--N为0:100时达到最大值,质量分数0.108%;NH_4^+-N/NO_3^--N为25:75时产量达到最大值。结论:氮素形态及配比对杭白菊的光合作用、碳氮代谢、产量品质影响显著,NH_4^+-N/NO_3^--N为25:75时较利于杭白菊的生长及品质提升。
张朋王康才成明超郭庆海赵杰赵秀梅李丽
关键词:杭白菊氮素形态
药用菊花加工过程中副产物的回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用菊花加工过程中副产物的回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对鲜药用菊花进行温度为100~110℃、时间为45~55s的杀青;其次烘干药用菊花,烘干温度为70~75℃,烘干时间为6.5~7.5h,其中,收集烘干...
王康才张朋汤兴利陈志祥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