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康才

作品数:246 被引量:1,485H指数:19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0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 13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8篇农业科学
  • 62篇医药卫生
  • 31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1篇菘蓝
  • 33篇胁迫
  • 28篇栽培
  • 28篇中药
  • 23篇氮素
  • 21篇药材
  • 20篇光合特性
  • 20篇半夏
  • 19篇氮素形态
  • 18篇中药材
  • 17篇活性
  • 16篇丹参
  • 14篇栽培技术
  • 14篇植物
  • 14篇田间
  • 13篇活性成分
  • 11篇盐胁迫
  • 11篇高效栽培
  • 10篇药用
  • 9篇靛玉红

机构

  • 24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8篇南京中医药大...
  • 13篇中国药科大学
  • 6篇江苏省中医药...
  • 5篇河北省农林科...
  • 5篇滨海县植保植...
  • 4篇中国科学院植...
  • 3篇南通农业职业...
  • 2篇江苏省中医院
  • 2篇山东省中医药...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2篇江苏省农业科...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东台市中医院
  • 2篇北京大兴时珍...
  • 2篇江苏龙升药业...
  • 2篇峡江南农园农...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安徽中医药高...
  • 1篇江苏大学

作者

  • 246篇王康才
  • 80篇唐晓清
  • 24篇陈暄
  • 20篇汤兴利
  • 16篇吴健
  • 15篇梁永富
  • 15篇罗庆云
  • 14篇薛启
  • 12篇吕婷婷
  • 12篇崔志伟
  • 12篇谈献和
  • 10篇张彦南
  • 9篇郭庆海
  • 9篇段云晶
  • 9篇张晓倩
  • 9篇肖云华
  • 8篇王乾
  • 8篇张朋
  • 8篇杨月
  • 8篇罗春红

传媒

  • 30篇中国中药杂志
  • 16篇西北植物学报
  • 13篇中药材
  • 12篇江苏农业科学
  • 12篇中草药
  • 12篇江西农业学报
  • 12篇农家致富
  • 9篇植物资源与环...
  • 9篇南京农业大学...
  • 8篇核农学报
  • 8篇现代中药研究...
  • 7篇植物营养与肥...
  • 6篇江苏农业学报
  • 6篇生态学杂志
  • 6篇中国现代中药
  • 5篇土壤通报
  • 4篇安徽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现代教育...
  • 2篇中药研究与信...
  • 2篇中国糖料

年份

  • 8篇2023
  • 4篇2021
  • 6篇2020
  • 7篇2019
  • 10篇2018
  • 9篇2017
  • 12篇2016
  • 24篇2015
  • 16篇2014
  • 19篇2013
  • 16篇2012
  • 11篇2011
  • 12篇2010
  • 10篇2009
  • 21篇2008
  • 5篇2007
  • 8篇2006
  • 3篇2005
  • 15篇2004
  • 3篇2003
2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独活种子发芽特性研究被引量:23
2005年
目的探讨独活种子的发芽率低的原因,以及适宜发芽条件,为大田生产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去果皮、清水以及GA浸种等方法处理种子,在不同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检测种子的发芽情况。结果清水浸种24h可提高发芽率13.7%,去果皮可提高种子发芽率10.6%;在浸种24h条件下,与暗培养相比,光照可提高发芽率16.6%;适宜发芽温度为20℃,高温对独活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结论独活种子中存在发芽抑制物质,光照可促进种子发芽。
王康才陈暄唐晓清兰才武
关键词:独活种子休眠
配方施肥对板蓝根产量和多糖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3
2007年
目的:对不同配方施肥处理的板蓝根的产量及多糖含量进行分析,以确定板蓝根的最佳氮磷钾配比。方法:采用L16(43)正交法设计,研究氮磷钾不同配比对板蓝根产量的影响;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对多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板蓝根产量最大和多糖含量最高的最优施肥配方是A2B2C1,即尿素869.0 kg.hm-2、过磷酸钙1 428.6 kg.hm-2、硫酸钾0 kg.hm-2。结论:磷肥能显著影响板蓝根的产量水平,氮肥能显著影响板蓝根多糖的含量。
王康才唐晓清吴健孙利萍
关键词:板蓝根正交设计多糖
中药材专题讲座(三)白术高效栽培(上)
2004年
白术,别名山姜、浙术、冬术、种术。为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茎入药。全国各地有栽培,主产于浙江省东阳、新昌、天台、于潜等地区,栽培历史悠久,产量高,质量佳,其中以于潜县所产为最有名,故生药又称“于术”。江苏省亦有大面积栽培。近年来,由于产区受水灾,种植面积减少,市场价格上涨。
王康才
关键词:中药材白术栽培技术生物学特性育苗
丹参不同居群的生物量与活性成分含量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为优质丹参新品种选育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测定来自不同居群丹参根的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参素和丹酚酸B的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根的总丹参酮与总丹酚酸的含量。结果:四川中江丹参的单株生物量、山西丹参的丹参酮ⅡA、四川中江丹参的隐丹参酮和总丹参酮、河北的高茎类型的丹参素、四倍体丹参的丹酚酸B和总丹酚酸的含量分别高于其他样品。以单株生物量和各活性成分含量乘积为考察指标,四川中江丹参的各成分的单株乘积值均高于其他样品。结论:结合丹参的生物量与各活性成分含量可以认为,四川中江丹参可以作为一份质量较好的材料。
唐晓清王康才陈暄余伯阳
关键词:丹参居群生物量活性成分
不同氮素形态和配比对菘蓝根的生长及含氮成分含量和总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以来源于安徽亳州、甘肃张掖、安徽阜阳、山西运城和陕西商洛的5个种源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为实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法对不施氮素(对照),仅施用NO_3^--N(T1)或NH_4^+-N(T2),混合施用氮素〔n(NH_4^+-N)∶n(NO_3^--N)=75∶25(T3)、n(NH_4^+-N)∶n(NO_3^--N)=50∶50(T4)和n(NH_4^+-N)∶n(NO_3^--N)=25∶75(T5)〕以及仅施用CO(NH2)2(T6)条件下各种源菘蓝的单株根鲜质量和干质量,根折干率,根中游离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和总氮含量,以及单株根中游离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和总氮总量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施氮条件下不同种源间菘蓝根的各项指标均有一定差异;而与各自的对照相比,不同施氮条件下同一种源菘蓝根的各项指标也有一定差异。总体来看,安徽亳州和山西运城种源菘蓝根的生长指标均在T6组中较高,甘肃张掖种源根的生长指标则在T2组中相对较高,安徽阜阳种源根的生长指标在T5组中最高,陕西商洛种源根的生长指标在T4组中较高。各施氮条件下安徽亳州种源菘蓝的单株根中游离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和总氮总量均低于其对照,并在T6组中相对较高;甘肃张掖和陕西商洛种源根的上述3项指标分别在T2和T3组中最高,而安徽阜阳和山西运城种源根的上述3项指标则分别在T5和T1组中较高。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氮素形态和配比对菘蓝根生长和根中含氮成分积累的影响效应存在种源间的差异,并且对同一种源根生长和根中含氮成分积累有益的氮素形态和配比也不同。因此,为了获得高产优质的板蓝根药材,建议在菘蓝的栽培过程中针对不同种源采取适宜的施氮措施,并兼顾生长量和有效成分含量。
吕婷婷施晟璐唐晓清赵雪玲王康才
关键词:氮素形态氮素配比菘蓝种源根生长
不同浙贝母栽培品种贝母素甲累积规律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研究以狭叶种、宽叶种、多籽种及小三子4个浙贝母栽培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HPLC-ELSD测定并比较了不同浙贝母栽培品种及其不同大小鳞茎和部位中贝母素甲的含量。结果表明,4个浙贝母栽培品种间及不同大小鳞茎和部位间贝母素甲含量差异显著。浙贝母小鳞茎中贝母素甲含量明显高于大鳞茎;芯芽中贝母素甲含量明显高于鳞片;小三子浙贝母鳞茎贝母素甲含量最高,但单株贝母素甲产量以多籽种浙贝母最高。
张彦南王康才张晓倩崔志伟王乾
关键词:浙贝母栽培品种HPLC-ELSD
中药材专题讲座(十二)柴胡的高效栽培
2004年
柴胡别名为北柴胡、竹叶柴胡、南柴胡、红柴胡、小柴胡等,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味苦、性微寒,有解表和里、升阳、疏肝解郁的功能;
王康才
关键词:中药材柴胡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
三岛柴胡栽培田除草剂比较试验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选择适合于三岛柴胡栽培田低农药残留的除草剂。方法 :室内与田间试验相结合 ,研究不同除草剂对三岛柴胡种子萌发、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与结论 :除草通对三岛柴胡生长发育影响较小 ,除草范围广 。
王康才杨文权王志勇
关键词:三岛柴胡栽培除草剂除草通地乐胺
干旱胁迫对紫苏生长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4
2020年
为了明确适于紫苏种植的水分灌溉条件,以紫苏实生苗为材料,正常供水为对照(CK),研究干旱胁迫(轻度干旱、中度干旱、重度干旱)对紫苏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可显著提高紫苏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并使其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Pro)、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重度干旱胁迫也显著提高了紫苏叶片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但其抗氧化酶活性、Pro、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低于CK,且随着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叶片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而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呈逐渐下降趋势。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紫苏地上部生物量显著下降;叶片中总挥发油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由此可见,干旱胁迫处理不利于紫苏的生长,但适当的干旱胁迫可促进紫苏叶片挥发油的合成,显著提高苏叶药材品质。本研究结果为紫苏规范化栽培提供了依据。
易家宁王康才张琪绮董雨青毛晓敏邓艳婷
关键词:紫苏干旱胁迫生理特性生物量挥发油
正交实验筛选黄连水提工艺被引量:14
2001年
目的 :优选黄连最佳酸水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 ,以提取液中小檗碱含量为考察指标 ,对影响黄连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 :实验设计因素中回流次数影响最为显著。结论 :黄连的最佳提取工艺为 2 %盐酸 ,12倍量水 ,回流 3次 ,每次 1.5
方阵吴健王康才
关键词:黄连小檗碱正交实验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