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明

作品数:34 被引量:190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15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沙门氏菌
  • 12篇疫苗
  • 11篇鼠伤寒
  • 11篇DNA疫苗
  • 9篇伤寒沙门氏菌
  • 9篇鼠伤寒沙门氏...
  • 9篇减毒
  • 9篇减毒沙门氏菌
  • 8篇免疫
  • 8篇病毒
  • 6篇减毒鼠伤寒沙...
  • 5篇禽流感
  • 5篇流感
  • 4篇疫病
  • 4篇预后
  • 4篇禽流感病
  • 4篇禽流感病毒
  • 4篇细胞
  • 4篇新城疫
  • 4篇新城疫病

机构

  • 26篇扬州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上...
  • 3篇复旦大学
  • 2篇复旦大学附属...
  • 2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上海大学

作者

  • 33篇张晓明
  • 25篇潘志明
  • 25篇焦新安
  • 13篇黄金林
  • 12篇刘秀梵
  • 8篇张小荣
  • 7篇唐丽华
  • 6篇殷月兰
  • 5篇张辉
  • 4篇顾志强
  • 4篇程宁宁
  • 3篇刘婷
  • 3篇张如宽
  • 2篇白建文
  • 2篇胡茂志
  • 2篇胡青海
  • 2篇王春梅
  • 1篇唐伦先
  • 1篇刘柳
  • 1篇郭荣

传媒

  • 6篇微生物学报
  • 3篇中国兽医学报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中国微生物学...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国兽医科技
  • 1篇病毒学报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现代免疫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第六次人畜共...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4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6篇2004
  • 3篇2003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破伤风毒素C片段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应用PCR技术直接从破伤风梭菌64008菌株基因组中扩增出大小为1356bp的破伤风毒素C片段基因,该片段是与靶细胞起结合作用的重链C端基因,经DNA序列测定分析,扩增出的基因与GenBank上登陆的序列AF154828...
刘婷焦新安潘志明张晓明黄金林
关键词:大肠杆菌克隆
文献传递
携带新城疫病毒F基因DNA疫苗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被引量:9
2007年
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新城疫病毒(NDV)融合蛋白(F)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通过RT-PCR扩增出鹅源NDV分离株JS5F基因(约1700bp),测序确认后,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VAX1,获得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VAX1-F。pVAX1-F经脂质体转染COS-7细胞,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出F基因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产物。将pVAX1-F转化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7207,构建成功携带DNA疫苗的重组沙门氏菌SL7207(pVAX1-F)。重组菌以109CFU/只的剂量2次免疫BALB/c小鼠,免疫小鼠可以检测到特异性针对NDVF蛋白的血清抗体和小肠粘膜抗体应答,SL7207(pVAX1-F)免疫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SL7207(pVAX1)组(P<0.05)。将SL7207(pVAX1-F)以109CFU/只剂量口服免疫1日龄雏鸡,免疫保护试验结果显示,SL7207(pVAX1-F)免疫组对鸡具有良好的保护率(77.27%),与空白对照组和SL7207(pVAX1)空载体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该运送DNA疫苗的减毒沙门氏菌系统在体内能成功释放所携带的质粒,并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可对NDV强毒攻击提供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提示该疫苗候选株对新城疫的控制有重要应用前景。
潘志明焦新安唐丽华黄金林张辉张晓明张小荣刘秀梵
关键词:减毒沙门氏菌DNA疫苗新城疫病毒免疫原性
老年脓毒症患者血浆降钙素原和乳酸浓度动态变化特征及其预后意义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乳酸(lactate,Lac)水平在老年脓毒症患者体内变化规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住院的脓毒症患者(普通脓毒症32例和脓毒性休克26例),29例社区获得性肺炎作为肺炎对照组和22例健康老年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普通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入院后第1、3及7天和健康对照组及肺炎对照组外周血Lac、PCT和CRP水平。所有患者随访28 d,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结果普通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各时间点外周血PCT、CRP、La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或P<0.01)。入院后第1天,普通脓毒症死亡组PCT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脓毒性休克组死亡组PCT却下调(P<0.05)。脓毒性休克存活组第3天乳酸清除率(lactate clearance rate,LCR)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后第1天,PCT对老年脓毒症患者及脓毒症休克患者死亡预测的AUC分别为0.741和0.817;入院后第3天,LCR对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预测的AUC为0.903,PCT和第3天LCR对评估预后均有较好敏感性及特异性。结论老年脓毒症患者外周血Lac、PCT和CRP高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且PCT、LCR可以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风险。
王春梅唐伦先徐慧晖张晓明白建文
关键词:脓毒症乳酸降钙素原
人抗菌肽LL-37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人抗菌肽LL-37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急危重症科收治的符合2016年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诊断标准且年龄≥65岁的老年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老年脓毒症组);以同期住院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作为老年肺炎组,以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记录所有患者入院1、3、7d外周血LL-37水平,健康对照组和老年肺炎组以体检或入院当天的检测结果为准;同时监测C-反应蛋白(CRP)、动脉血乳酸(Lac)、降钙素原(PCT),并根据24h内指标最差值计算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用Spearman法分析LL-37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根据28d临床转归将老年脓毒症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异,筛选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指标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①共113例老年脓毒症患者纳入最终分析,其中脓毒症组67例,脓毒性休克组46例;另纳入32例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31例老年CAP患者作为老年肺炎组。3组患者PCT、CRP、Lac、APACHEⅡ和SOFA评分均不同程度高于健康对照组,且随感染程度加重呈逐渐升高趋势;各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入院后LL-37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老年患者LL-37水平随入院时间延长呈降低趋势,入院7d低于老年肺炎组[LL-37(μg/L):1403.9±501.9、1517.1±676.4比1608.4±816.2,均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老年脓毒症患者7d外周血LL-37水平与APACHEⅡ评分(r=-0.329,P=0.007)和SOFA评分(r=-0.344,P=0.005)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Lac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128,P=0.311)。②28d存活率分析显示,113例老年脓毒症患者中存活54例(占47.8%),死亡59例(占52.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
郭巍娜王春梅霍方捷李红强燕艳丽许淑敏徐慧晖李玉生张晓明白建文
关键词:脓毒症预后
运送禽流感病毒DNA疫苗的重组减毒沙门氏菌的实验室免疫效力研究
本文将带H5N1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7207(pVAX1-HA)、SL7207(pVAX1-HA-CpG)、SL7207(pcDNA3.1-HA)、SL7207(pcDNA3.1-HA-CpG...
唐丽华潘志明程宁宁张晓明黄金林胡青海焦新安
关键词:减毒沙门氏菌禽流感病毒DNA疫苗禽流感
文献传递
肝细胞癌组织ICOS^+T细胞的多重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其预后价值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背景与目的:诱导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ICOS)属于B7-CD28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表达于活化T细胞表面,在T细胞的激活和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对于ICOS及ICOS^+T细胞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尚不清楚。该研究旨在测定ICOS、ICOS^+T细胞在HCC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预后价值。方法:应用组织芯片(tissue microarrays,TMAs)和多重免疫组织化学技术(multiplex immunohistochemistry,mIHC)检测2006-2007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58例原发性HCC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ICOS^+细胞、ICOS^+CD4^+及ICOS^+CD8^+T细胞的浸润密度和ICOS^+细胞占CD4^+、CD8^+T细胞的百分比。应用KaplanMeier法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上述指标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ICOS^+细胞和ICOS^+CD4^+T细胞在肿瘤组织中浸润数量显著增加(P<0.000 1和P=0.009 1),而ICOS^+CD8^+T细胞则呈相反的降低趋势(P=0.033);在肿瘤中,ICOS^+CD4^+T细胞的浸润程度显著高于ICOS^+CD8^+T细胞。此外,ICOS^+CD4^+和ICOS^+CD8^+T细胞占各自T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在肿瘤组织中均显著增加(P均<0.000 1)。预后分析发现,肿瘤组织中ICOS^+细胞、ICOS^+CD4^+及ICOS^+CD8^+T细胞浸润高的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更长,多因素分析证实上述指标是HCC的独立预后良好因素。结论:ICOS在HCC患者的肿瘤组织中高表达,且ICOS^+细胞、ICOS^+CD4^+及ICOS^+CD8^+T细胞是OS的独立预后良好因素,提示上述指标可作为新的HCC预后免疫标志物。
马家强曹春梅Shyamal Goswami陈沁高强张晓明
关键词:肝细胞癌预后
原核真核双表达加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质粒的构建被引量:10
2003年
将原核启动子 Ptrc和加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 EGFP)基因从 EGFP原核表达质粒 p YA3 3 3 4-EGFP上切下 ,然后将其插入至真核表达质粒 p VAX1真核启动子 Pcmv的下游 ,构建成具有真核和原核启动子的双表达杂合质粒 p VAXD-EGFP,其长度为 3 82 3 bp。将 p VAXD-EGFP分别转化鼠伤寒沙门氏菌 X45 5 0和转染 COS-7细胞 ,应用流式细胞术、可见光谱扫描、SDS-PAGE测定 EGFP原核表达 ;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 EGFP在 COS-7细胞内的表达。重组鼠伤寒沙门氏菌 X45 5 0 ( p VAXD-EGFP)表达 EGFP的量与仅以原核方式表达 EGFP的 X45 5 0 ( p YA3 3 3 4-EGFP)相当 ;将质粒p VAXD-EGFP转染 COS-7细胞 ,EGFP可在 COS-7细胞核和胞浆表达 ,在荧光显微镜下发出强烈荧光。结果表明 :不仅成功地构建原核、真核表达集中于同一质粒的新型质粒 p VAXD-EGFP,而且原核、真核目的蛋白表达量达到很高水平 。
张晓明焦新安潘志明张小荣马丽顾健郭荣刘秀梵
关键词:沙门氏菌DNA疫苗
原核、真核双表达加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将原核启动子Ptrc和加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从EGFP原核表达质粒pYA3334-EGFP上切下,然后将其插入至真核表达质粒pVX1真核启动子PCMV的下游构建成具有真核和原核启动子的双表达杂合质粒pVAXD...
张晓明焦新安潘志明张小荣马丽顾健郭荣刘秀梵
关键词:鼠伤寒沙门氏菌沙门氏菌
文献传递
以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运送的H5亚型禽流感病毒DNA疫苗的安全性与免疫效力被引量:8
2004年
将运送 H5亚型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 DNA疫苗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 X4 5 5 0 (p VAX1- HA)和 X4 5 5 0 (asd-p VAX1- HA )以 1× 10 1 0 CFU的剂量腹腔注射 1日龄 SPF白莱航雏鸡 ,结果表明 ,二者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对 SPF白莱航鸡的免疫原性试验结果表明 ,这 2种细菌均能刺激鸡体产生高水平的肠道粘膜免疫应答 ,但是不能有效地激发血清抗体应答。对商品代伊莎褐蛋鸡的免疫效力试验初步结果显示 ,X4 5 5 0 (asd- p VAX1- HA)免疫鸡能够抵抗强毒的攻击 ,保护指数为 77.8% ,而 X4 5 5 0 (p VAX1- HA)
张小荣焦新安潘志明张晓明黄金林张如宽刘秀梵
关键词: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H5亚型DNA疫苗安全性免疫效力
运送鹅源新城疫病毒DNA疫苗的减毒沙门氏菌及其免疫原性
根据Genebank中发表的新城疫病毒融合蛋白(F)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通过RT-PCR扩增出鹅源新城疫病毒分离株JS5 F基因,约1700bp,测序确认后,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VAX1,得到候选DNA疫苗pVA...
潘志明焦新安张小荣张晓明黄金林张如宽刘秀梵
关键词:减毒沙门氏菌DNA疫苗新城疫病毒免疫原性鸡传染病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