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秀梵

作品数:870 被引量:3,884H指数:29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77篇期刊文章
  • 176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34篇农业科学
  • 103篇医药卫生
  • 75篇生物学
  • 12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经济管理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64篇病毒
  • 247篇流感
  • 214篇禽流感
  • 175篇新城疫
  • 160篇禽流感病
  • 160篇禽流感病毒
  • 157篇疫病
  • 151篇免疫
  • 140篇新城疫病
  • 140篇新城疫病毒
  • 106篇疫苗
  • 103篇抗体
  • 102篇基因
  • 94篇克隆
  • 91篇杆菌
  • 80篇大肠杆菌
  • 76篇单克隆
  • 75篇单克隆抗体
  • 75篇沙门氏菌
  • 73篇痘病

机构

  • 789篇扬州大学
  • 51篇江苏农学院
  • 12篇江苏省人兽共...
  • 10篇军事医学科学...
  • 9篇中国动物卫生...
  • 7篇中国农业科学...
  • 7篇中华人民共和...
  • 6篇江苏农牧科技...
  • 6篇南京农业大学
  • 6篇江苏省农业科...
  • 5篇贵州大学
  • 4篇江苏省苏北人...
  • 4篇山东农业大学
  • 4篇上海市畜牧兽...
  • 4篇中国工程院
  • 3篇农业部动物检...
  • 3篇郑州牧业工程...
  • 3篇南京出入境检...
  • 3篇山梨医科大学
  • 2篇安徽省农业科...

作者

  • 856篇刘秀梵
  • 199篇张如宽
  • 179篇高崧
  • 169篇彭大新
  • 167篇焦新安
  • 113篇吴艳涛
  • 89篇胡顺林
  • 75篇王晓泉
  • 68篇陈素娟
  • 65篇刘文博
  • 64篇潘志明
  • 61篇张小荣
  • 61篇文其乙
  • 56篇刘晓文
  • 52篇甘军纪
  • 41篇张评浒
  • 37篇唐应华
  • 36篇薛峰
  • 36篇顾敏
  • 31篇陈祥

传媒

  • 79篇中国家禽
  • 66篇微生物学报
  • 54篇中国兽医学报
  • 47篇畜牧兽医学报
  • 33篇中国预防兽医...
  • 31篇病毒学报
  • 27篇扬州大学学报...
  • 25篇江苏农学院学...
  • 24篇中国畜禽传染...
  • 22篇中国兽医科技
  • 21篇中国兽医杂志
  • 20篇动物医学进展
  • 19篇中国禽业导刊
  • 15篇中国兽医科学
  • 12篇扬州大学学报...
  • 1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1篇畜牧与兽医
  • 1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0篇微生物学通报
  • 9篇中国动物检疫

年份

  • 1篇2023
  • 7篇2022
  • 13篇2021
  • 7篇2020
  • 9篇2019
  • 20篇2018
  • 22篇2017
  • 20篇2016
  • 17篇2015
  • 17篇2014
  • 24篇2013
  • 26篇2012
  • 46篇2011
  • 42篇2010
  • 28篇2009
  • 51篇2008
  • 43篇2007
  • 52篇2006
  • 74篇2005
  • 51篇2004
8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凝素蛋白稳定性对流感病毒生物学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可引起人、禽、猪、马、蝙蝠等多种动物感染和发病,是人流感、禽流感、猪流感、马流感等人与动物疫病的病原。当前主要通过疫苗接种的方式控制流感的流行,疫苗的开发研究仍然是防控工作的重点。IAV血凝素(Hemagglutinin,HA)蛋白是疫苗研制的主要靶标,HA蛋白是病毒粒子表面主要糖蛋白之一,介导IAV入侵,也是宿主免疫系统的识别对象。文章就IAV HA蛋白的稳定性影响病毒的复制能力、宿主范围、致病性和气溶胶传播能力等生物学特性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探究流感病毒稳定性对疫苗优化的意义。
韩雯雯蔡淼刘秀梵王晓泉
关键词:流感病毒血凝素稳定性疫苗
H7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2004年
参考已发表的H7亚型禽流感病毒(AIV)血凝素(H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pUCH7为模板,经PCR扩增出一条1.7kb的HA全基因片段,将该片段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cDNA3.1(一)中,转化大肠埃希氏菌DH5α,小量制备重组质粒pcDNA-HA,酶切鉴定正确后,转染COS-1细胞,经免疫荧光鉴定其体外表达情况。结果表明H7亚型AIV HA在COS-1细胞中获得了成功表达。用该重组质粒pcDNA-HA免疫BALB/C小鼠,制备免疫血清,经免疫印迹实验证实该H7亚型AIV HA在小鼠体内也得到了良好的表达。
杨旭芹梁光军张小荣文其乙刘秀梵
关键词:H7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
我国商品肉鸡的马立克氏病及其防制对策被引量:8
1996年
我国商品肉鸡的马立克氏病及其防制对策刘秀梵,吴长新(江苏农学院畜禽传染病农业部部级重点实验室  225003)鸡的马立克氏病(MD)在我国是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多年来受到养禽业界的重视。但国内养禽界似乎只注意到MD在蛋鸡和种鸡中造成的危害,...
刘秀梵吴长新
关键词:肉用鸡鸡病马立克氏病
江苏某地健康绵羊群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体内分离株的分子流行病学及致病力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江苏某羊场健康绵羊体内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的带菌和流行情况,同时就分离株的致病力和对Vero细胞的毒性作用作了研究。【方法】基于本实验室已经建立的EHEC O157:H7 EDL933W株的stx1、stx2、eaeA、hlyA四个基因的多重PCR检测并配合选择性增菌、平板筛选等方法对STEC进行分离鉴定。【结果】在为期6个月的连续跟踪调查中,共分离到STEC菌株107株,分离率为19.4%(107/550)。分离株属于41种O血清型、62种O:H血清型,未定型(ONT)有22株,粗糙型(OR)1株。其中属于绵羊STEC的优势血清型有O5(2株)、O91(1株)、O103(1株)。本文检测到的优势血清型为O93,stx2阳性菌株的分离率较stx1阳性菌株的分离率高,LD50测定结果表明分离株对小鼠致病力不高,受试的3个分离株均不能致小鼠死亡。对107株stx阳性分离株噬菌斑试验表明,71株阳性菌株携带噬菌体(66.3%,71/109)。受试分离株进行Vero细胞毒性试验,其中有一个菌株stx基因阳性但不能使Vero细胞产生病变。【结论】绵羊是STEC的天然宿主,可健康带菌。虽然STEC分离株对小鼠的致病力较弱,但不能排除其对人类安全的威胁。STEC携带志贺毒素基因并不意味着一定表达志贺毒素,需对志贺毒素的表达及调控机理做进一步的研究。
顾丛丛薛涛徐婷婷高崧焦新安刘秀梵
关键词: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H抗原半数致死量VERO细胞
犬冠状病毒M和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生物学特性鉴定
2021年
为制备抗犬冠状病毒(CC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以纯化的CCV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4次,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用聚乙二醇(PEG1500)进行细胞融合,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筛选抗体阳性杂交瘤细胞。经3次克隆,获得4株能稳定分泌抗CC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抗体效价在体外连续传40代均稳定,命名为2H11、2G3、3E2和2B8。这些杂交瘤细胞株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均属于杂交瘤染色体组型。单抗Ig亚类鉴定结果表明,除了2H11单抗为IgG3外,其他3株单抗均为IgG1亚类。Western blot分析表明,2H11、2G3单抗识别CCV M蛋白(28~32 kDa),2B8、3E2单抗识别CCV N蛋白(43~50 kDa)。M蛋白特异的2H11、2G3杂交瘤培养上清IFA效价均为1∶1000,ELISA效价均≥1∶10~5;N蛋白特异的2B8、3E2杂交瘤培养上清IFA效价均为1∶100,2B8 ELISA效价≥1∶10~5,3E2 ELISA效价≥1∶10~3。单抗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这些单克隆抗体与犬瘟热病毒(CDV)、犬细小病毒(CPV)、犬腺病毒(CAV)和犬副流感病毒(CPIV)等均无交叉反应。CCV M、N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为CCV鉴定和相关诊断方法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
甘军纪吕海峰汤也田晓彦刘秀梵
关键词:犬冠状病毒单克隆抗体M蛋白N蛋白杂交瘤细胞
华东地区6株不同年份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进化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为了解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遗传演化趋势,本研究选用6株分布于2011-2019年华东地区H9N2分离株来进行基因组遗传进化分析。6株H9N2分离株均属于S基因型、低致病性,但毒株之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低。系统发生树上不同年份毒株各基因片段虽起源相同,但分布于不同分支。关键氨基酸位点分析表明,6株毒株均具有优先结合哺乳动物α-2、6 Gal受体的关键氨基酸位点:HA 226L、155T;内部基因片段出现多个哺乳动物适应性的关键位点变异,如PB2蛋白的I292V和A588V、PA蛋白的K356R、S409N等;M2蛋白均存在对金刚烷抗性的S31N突变。综上,H9N2亚型AIV近10年基因组相对稳定,但不同蛋白均出现一致的位点变异,使其对哺乳动物宿主适应性增强,提示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对H9N2亚型AIV的监测。
裴宇茹王晓泉刘晓文刘晓文顾敏胡顺林刘秀梵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H9N2亚型遗传进化
用8质粒病毒拯救系统产生冷适应减毒的重组A型人流感病毒的研究
2008年
目的利用流感病毒8质粒病毒拯救系统,产生冷适应减毒的重组A型人流感病毒,建立以冷适应流感病毒株为拯救骨架的反向遗传学技术平台。方法以冷适应、温度敏感、减毒的A/Ann Arbor/6/60(H2N2)流感病毒株作为拯救病毒的骨架,人工合成了该病毒株的6个内部基因片段,即PB2、PB1、PA、NP、M和NS,同时引入5个氨基酸突变作为标签。6个基因片段通过与改造后的转录载体pAD3000连接,构建6个基因的拯救载体,经测序获得序列准确的拯救质粒:pMDV-A-PB2、pMDV-A-PB1、pMDV-A-PA、pMDV-A-NP、pMDV-A-M、pMDV-A-NS。结果6质粒与PR8的表面基因HA和NA进行“6+2”组合的病毒拯救,8个重组质粒共转染COS-1细胞,成功拯救出了具有血凝活性的冷适应减毒的重组A型人流感病毒,命名为rMDV-A。鸡胚尿囊液中重组病毒的血凝(HA)效价为1:2^9~1:2^10。结论构建的A/Ann Arbor/6/60的6个内部基因的病毒骨架拯救系统,为深入研究冷适应减毒人流感病毒的基因功能和新型疫苗研发提供了试验材料。
杨鹏辉石辛甫颜艳罗德炎张钰邢丽龙进学刘秀梵王希良
关键词:流感病毒反向遗传学
对我国禽病防控问题的几点思考被引量:3
2008年
在举国欢庆"神七"成功发射之际,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在江苏扬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从事禽病学科研、教学、生产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研究生等800多人参加了此次大会。会议共征集282篇学术论文,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近两年来在禽病防制研究方面取得的新成果、新经验和新技术。会上,禽病领域的专家就禽病研究与防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做了精彩的专题报告,本期对刘秀梵院士、崔治中教授、周蛟研究员以及陈伯伦教授的大会报告进行摘登,下期将全面报道大会盛况,敬请关注。
刘秀梵
关键词:禽病学禽病防制学术论文
四株鸽源NDV的生物学特性鉴定及其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一种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家禽传染病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近来,其宿主范围不断扩大,给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实验以鸽源NDV毒株(PPMV-I)为研究对...
王伟伟刘秀梵
文献传递
乳腺癌发病率与动物性食物的相关性及死亡队列研究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研究乳腺癌发病率与食物的相关性。为开展其有关病因、发病机制和预防提供线索。方法 用日本山梨医科大学环境卫生保健教研室提供的肿瘤发病数据库 (IARC,1988~ 1992 )和食物供应数据库 (FAO,196 1~ 1990 ) ,对世界 4 2个国家乳腺癌的发病率与有关食物进行了相关分析。用于乳腺癌出生死亡队列研究的年龄别死亡人数及人口数 ,来自“日本死亡统计数据库”,由日本文部省出版发行。结果 在所分析的 36种食物中 ,动物性食物消费量与 5 5岁以上乳腺癌年龄标化发病率关系最密切 ,其中动物性脂肪 (对数 ,r=0 .6 5 1)、牛奶 (r=0 .6 18)和肉类 (r=0 .5 73)的相关系数较大。逐步多元回归发现 ,牛奶对乳腺癌发病率的影响最大 ,复相关系数 (r)为 0 .5 79(P=0 .0 15 )。死亡对列研究发现 ,出生越晚 ,死亡率越高 ,其中 194 5年前后出生的人群死亡率最高。结论 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量与乳腺癌发病率关系较密切 。
李湘鸣刘秀梵
关键词:乳腺癌发病率动物性食物队列研究
共8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