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峰

作品数:7 被引量:155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所长专项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水华
  • 4篇水华蓝藻
  • 4篇蓝藻
  • 3篇太湖
  • 2篇底泥
  • 2篇湖泊
  • 2篇巢湖
  • 1篇大型溞
  • 1篇毒性
  • 1篇毒性鉴别
  • 1篇毒性鉴别评价
  • 1篇行政
  • 1篇原因及治理
  • 1篇越冬
  • 1篇三唑磷
  • 1篇色素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物浓缩
  • 1篇水处理
  • 1篇太湖底泥

机构

  • 6篇南京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环境保护部南...

作者

  • 7篇张晓峰
  • 3篇孔繁翔
  • 2篇丁中海
  • 2篇于红霞
  • 2篇陶益
  • 2篇杨怡
  • 2篇金洪钧
  • 1篇曹焕生
  • 1篇谈建康
  • 1篇单正军
  • 1篇吴晓东
  • 1篇冯建舫
  • 1篇曾庆飞
  • 1篇周家燕
  • 1篇王美林
  • 1篇周家艳
  • 1篇钱善勤
  • 1篇季健

传媒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湖泊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重庆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08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论央地分权与行政法的实施——从矿难不断的原因及治理对策说起
我国的严重矿难已持续多年,至今事故发生数量和死亡人数均未出现明显下降趋势。我国矿难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法律和标准得不到有效实施。而我国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又在于我国中央...
张晓峰
关键词:矿难
文献传递
化工废水处理中关键有毒物质追踪被引量:1
2003年
江苏省某化工厂废水设施的进、出水经Daphnia magna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废水在处理前、后均显示毒性。采用毒性鉴别评价(TIE,toxicity identification evaluation)的试验程序,对处理系统的进、出水进行了关键毒物的鉴别和评价。发现进水中存在的关键毒物为金属铜离子,而出水中存在的关键毒物为氨。该厂原废水毒性已基本被去除,毒性去除率为99.93%。因此,在该厂废水处理过程中金属离子尤其是铜离子已基本被去除,而氨在废水处理中的去除并不明显。
杨怡于红霞丁中海周家燕张晓峰金洪钧
关键词:毒性鉴别评价大型溞化工废水处理
浅水湖泊水华蓝藻越冬和复苏过程的比较湖沼学研究
湖泊富营养化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目前所亟需解决的水环境问题。湖泊富营养化最重要的表征之一便是形成藻类水华。我国富营养化浅水湖泊中的水华优势种群大多为蓝藻,故称为蓝藻水华。水华的发生大多在夏季,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连续性。但是...
张晓峰
关键词:巢湖水华蓝藻
文献传递
三种农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和生物浓缩系数被引量:42
2004年
采用斑马鱼 (Brachydaniorerio)为试验生物 ,研究了吡虫啉、三唑磷和哒螨灵的急性毒性和生物浓缩系数 .通过毒性试验 ,获得了这 3种农药对斑马鱼的 2 4、4 8、72和 96hLC50 值 .这 3种农药的 96hLC50 值分别为 2 81 37mg·L-1、8 37mg·L-1和 11 6 6 μg·L-1.根据急性毒性数据和有关技术指南 ,确定生物浓缩试验浓度和持续暴露时间为 14d .经 0 5和 5mg·L-1吡虫啉暴露后的生物浓缩系数 (BCFs)分别为1 5 2和 0 97.经 0 0 2和 0 2mg·L-1三唑磷暴露后的BCFs 分别为 9 0 0和 8 4 5 .经 0 1和 1μg·L-1哒螨灵暴露后的BCFs 分别为 5 6 0 0和 4 92 0 .
丁中海杨怡金洪钧单正军于红霞冯建舫张晓峰周家艳
关键词:吡虫啉三唑磷哒螨灵斑马鱼急性毒性生物浓缩
太湖梅梁湾水华蓝藻复苏过程的研究被引量:39
2005年
采用在底泥表面设置藻类细胞捕捉器的方法,测定其中的色素含量变化,并与水柱和底泥中的色素含量变化相比较.结果表明,藻类复苏与底泥环境中的温度、光照、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均有密切关系,叶绿素a、b和藻蓝素所表征的总藻类、绿藻以及蓝藻的上浮率分别为59.84%、76.83%和466.98%,3种藻的上浮量分别占相应浮游藻类最大生物量的7.18%、3.71%和9.33%.蓝藻复苏对太湖水华的形成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张晓峰孔繁翔曹焕生谈建康陶益王美林
关键词:太湖水华蓝藻底泥色素
太湖底泥水华蓝藻复苏的模拟被引量:49
2005年
本实验采集太湖梅梁湾底泥及上覆水,在保持底泥表面完整的前提下在实验室中建立湖泊生态系统模拟装置,探索太湖底泥中蓝藻种群的复苏规律经60d光照升温培养,显微观察蓝藻复苏细胞,测定底泥和上覆水中的色素含量.结果表明,在室内模拟条件下,太湖底泥蓝藻复苏初始时主要以2-8个细胞的小群体存在,其细胞直径为7.2-7.8μm,大于夏季的藻群体中的细胞直径(4.8-6μm).底泥蓝藻的复苏过程与环境温度变化密切相关.蓝藻在水体温度达到14℃时开始少量进入水柱中,在环境温度升至18-20℃之间时大量进入水中,为水华形成提供了种源.底泥蓝藻的最佳复苏温度(18-20℃)高于非蓝藻的复苏温度(14-18℃)。
陶益孔繁翔曹焕生张晓峰
关键词:蓝藻底泥太湖水华蓝藻湖泊生态系统
太湖与巢湖水华蓝藻越冬和春季复苏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0
2008年
研究了太湖、巢湖水华蓝藻的越冬和春季复苏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太湖从秋季11月时蓝藻大量下沉进入底泥越冬,到次年5月后底泥中的蓝藻开始复苏进入水体.在11月-次年5月的越冬过程中,底泥中的蓝藻保持增长,其中在3-5月蓝藻生长加快.巢湖中蓝藻表现出类似的下沉越冬和春季复苏规律,即蓝藻自11月开始下沉,但巢湖底泥中的蓝藻在3-4月时即开始复苏.本研究表明太湖和巢湖中蓝藻都有明显的下沉越冬和春季复苏现象.太湖不同营养盐湖区蓝藻的越冬和复苏规律相似,底泥中的蓝藻数量在越冬过程中相差不大,说明越冬期间底泥中蓝藻含量与夏季水体中蓝藻数量可能没有直接联系.
吴晓东孔繁翔张晓峰曾庆飞季健钱善勤
关键词:太湖巢湖蓝藻越冬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