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强

作品数:186 被引量:2,506H指数:29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56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4篇农业科学
  • 2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4篇文化科学
  • 10篇生物学
  • 10篇天文地球
  • 9篇建筑科学
  • 9篇水利工程
  • 4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6篇土壤
  • 18篇水分
  • 17篇植被
  • 17篇人工林
  • 16篇杨树
  • 16篇水文
  • 16篇流域
  • 14篇径流
  • 14篇黄土高原
  • 14篇城市
  • 13篇生态
  • 13篇生态系统
  • 12篇杨树人工林
  • 12篇土地利用
  • 11篇土壤水
  • 11篇污染
  • 10篇绿化
  • 9篇小流域
  • 8篇蒸腾耗水
  • 8篇树种

机构

  • 178篇北京林业大学
  • 1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0篇教育部
  • 10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林业科学...
  • 6篇北京市八达岭...
  • 6篇北京市水源保...
  • 5篇北京市共青林...
  • 4篇内蒙古农业大...
  • 3篇贵州大学
  • 3篇国家林业局
  • 3篇美国农业部
  • 3篇北京市水科学...
  • 2篇大连海洋大学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内蒙古林业科...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华...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大连市风景园...

作者

  • 184篇张志强
  • 29篇查同刚
  • 24篇陈立欣
  • 20篇谢宝元
  • 18篇王盛萍
  • 16篇余新晓
  • 12篇王礼先
  • 10篇郭军庭
  • 10篇李湛东
  • 8篇王兰珍
  • 8篇吴智洋
  • 8篇赵玉涛
  • 7篇方显瑞
  • 7篇贾宝全
  • 7篇唐寅
  • 7篇张燕
  • 6篇牛健植
  • 6篇蔡永茂
  • 6篇唐丽霞
  • 6篇姚安坤

传媒

  • 28篇生态学报
  • 14篇北京林业大学...
  • 13篇中国水土保持...
  • 8篇农业工程学报
  • 6篇植物生态学报
  • 6篇林业科学
  • 5篇水土保持学报
  • 5篇水土保持研究
  • 5篇应用生态学报
  • 5篇中国城市林业
  • 3篇中国林业教育
  • 3篇河北林果研究
  • 3篇水土保持通报
  • 3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黑龙江农业科...
  • 2篇世界林业研究
  • 2篇人民长江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高等农业教育
  • 2篇北京教育(高...

年份

  • 8篇2023
  • 3篇2022
  • 10篇2021
  • 6篇2020
  • 6篇2019
  • 9篇2018
  • 7篇2017
  • 8篇2016
  • 9篇2015
  • 7篇2014
  • 9篇2013
  • 9篇2012
  • 3篇2011
  • 13篇2010
  • 10篇2009
  • 10篇2008
  • 7篇2007
  • 13篇2006
  • 5篇2005
  • 7篇2004
1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物理过程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尺度依赖性被引量:7
2008年
通过变化基于物理过程分布式参数流域水文模型的单元格大小(Grid size)和时间步长(Time step)研究流域水文过程的尺度依赖性,进而寻求最佳模拟尺度和模拟效果,可以为实现相对准确的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植被变化以及气候变异的水文响应预测,制定适应性流域管理措施提供科学基础。本文以基于物理过程的分布式水文模型MIKESHE为工具,以位于西北黄土高原甘肃省天水市吕二沟流域的实测次降水-径流为输入对模型进行校正后,采用多尺度检验的方法探讨分析了单元格及步长变化的水文影响。结果表明:单元格变化对峰值及模拟径流总量有影响。单元格从10m增大到200m,模拟峰值及径流总量均增大,分别变化为1.72~8.56m3/s和1.10~3.68×105m3,这主要源于单元格变化引起流域特征变化,10m和200m单元格对应模拟面积分别较原流域面积变化-0.09%和20.57%,河流链接"river link"分别较原沟系长变化27.23%和5.48%。此外,模型中运动波近似方程有限差分像元△x与单元格水流交换总量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也解释了单元格变化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分析认为本研究60~100m为较适宜采用的模拟单元格。步长变化引起单位步长内降水强度的变化,从而影响峰值模拟,但对径流总量无影响。步长减小,模拟峰值增高,0.5h步长和24h步长对应模拟峰值分别为2.38m3/s和1.72m3/s。由于各时段观测记录分辨率不一,研究中步长的选择确定具有很大任意性,使得任一既定采用的模拟步长并不适用于另一观测时段,模拟效果不一。
王盛萍张志强孙阁Steve McNulty张满良李建牢
关键词:水文模拟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思政工作中履行政治责任的实践探索被引量:5
2019年
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履行政治责任,必须立足于加强党的领导,突出政治功能。应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将政治功能作为第一功能,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思想政治工作落实、落地;应深刻认识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大意义,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推动思想政治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应注重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教育引导师生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努力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当好表率。
宋吉红关立新张志强李晓凤
关键词: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责任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基于大数据的生态环境智能监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生态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大数据的生态环境智能监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每个预设时刻下的溶解氧浓度,以及构成每个组合力传感器的每个目标力传感器在每个预设时刻下采集的目标力值;对构成每...
许行张祎帆何佳盈庞建壮吴小云张志强曹文旭
优先流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被引量:72
2006年
优先流是一种常见的土壤水分运动形式,它是土壤水运动机理研究由均质走向非均质领域的标志,但最初却没有真正的定义。综合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土壤优先流定义、优先流多种表现形式及其重要特征,系统阐述了优先流的静态(内在)和动态(外在)影响因素、开展研究的基础理论以及实验研究技术,指出开展优先流研究可以有效及充分地解释早期水文学研究所困扰的不符合达西定律及对流-弥散方程等重大问题,但由于优先流运动过程具有非平衡性及区域特点,其自身类型较多,开展优先流研究同时加大了水文过程研究的难度及深度,所以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到目前为止,对于优先流运动机理尚未明确;开展优先流研究判定标准多样,但缺乏系统成形的判定标准;由于土壤本身就是异质性系统,对优先流研究需综合考虑尺度效应;虽然已有多种方法可以有效开展优先流研究,但缺少已获得国际标准认证的适用于具有快速环绕特性的优先流研究需要的现代仪器设备。同时还探讨了优先流研究的发展趋势。
牛健植余新晓张志强
关键词:优先流影响因素
晋西黄土区小流域典型植被水文功能优化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处于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人工干扰强度与不同演替阶段的植被类型发挥着不同程度的生态环境服务功能,在流域尺度上进行植被类型的优化配置是充分发挥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的重要前提。在对晋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蔡家川流域内6种主要林分类型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了不同植被类型的垂直结构及其水源涵养能力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林分的垂直结构好,相应的水源涵养能力也强。该流域水源涵养能力:天然次生山杨林>天然次生槲栎林>人工刺槐侧柏林混交>人工油松林>人工刺槐林;应用水源涵养功能研究结果对该流域中嵌套的刘家凹小流域现有林分的面积进行调整,调整后该小流域的水源涵养总体能力提高了35.99%,其中土壤有效持水量增加了46.39%,增加幅度最大。
郭军庭张志强唐丽霞
关键词:林分水源涵养
北京土石山区4种典型林分的水文效应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以北京土石山区4种典型林分的林冠层、枯落物层、土壤层3个水文作用层为研究对象,采用浸水法等传统测量方法,测定了不同林分的冠层截留量、树干径流量、穿透降雨量以及土壤和枯落物层的水力学参数,并分析了其水文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的林冠截留能力相差较大,其中侧柏—黄栌混交林的冠层截留率最大为29.1%,其余依次为侧柏林、油松纯林和元宝枫纯林,油松纯林的树干径流量占降雨比例最大(5.8%),其余依次为侧柏—黄栌混交林、元宝枫纯林和侧柏林,各项林冠截留率与大多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取得结果较为一致。从月份尺度的变化趋势来看,不同林分的截留量均为6月最大,7月、8月、9月、10月和5月依次减小,即截留量与降雨量呈正比关系。4种林分枯落物总蓄积量范围为26.3-246.0t/hm^2,其中油松纯林的枯落物储量显著大于其他林分类型(p〈0.05),侧柏纯林、侧柏—黄栌混交林、元宝枫纯林依次次之,不同林分枯落物的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持水量的大小排序与之一致。受土壤的物质构成、机械组成、根系的发育状况等因素影响,侧柏纯林的土壤孔隙度和饱和入渗速率(Ks)依次大于侧柏—黄栌混交林、油松纯林和元宝枫纯林。
牛勇汪滨王玲蔡永茂张志强
关键词:冠层截留枯落物水文效应
基于地形指数的TOPMODEL研究进展与热点跟踪被引量:38
2002年
TOPMODEL是一种以数学方式表示水文循环过程的基于物理过程的半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 .该模型结构明晰 ,参数较少且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不但适合于坡地集水区 ,还能用于无资料流域的产汇流估算 .TOPMODEL更大的优点在于非常适用二次开发 .该模型最初是用来模拟英国山区降雨径流的 ,后来被广泛应用于美国东部、新西兰等温湿地区 ,均显示了很好的模拟结果及可信的变源产流贡献模拟 .TOPMODEL是降雨径流模式之一 ,整个水文过程主要用水量平衡和Darcy定律来描述 .它利用变源面积理论原理 ,采用分布式地形指数 (ln(a tan β)来刻划流域或坡面的地形 ,作为决定径流形式的主导因子 ,并假定流域内具有同一地形指数值的区域具有水文相似性 .该文最后对目前TOPMODEL在森林流域水文研究中对产流机制的解释、参数问题以及尺度问题等 3个热点问题进行了跟踪 .
余新晓赵玉涛张志强程根伟
关键词:TOPMODEL地形指数森林流域水文模型
“双一流”建设形势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一流人才培养改革思考
“双一流”建设的提出,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本文在分析中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山新形势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一流人才培养改革思路,即需要明确分类培养目标,通专结合;遵...
张志强王云琦程金花
关键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学改革课程体系
降雨对北方城市5种典型城市绿化树种叶面滞尘的影响被引量:22
2018年
城市树木和森林植被净化大气颗粒污染物的功能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由于受多种植被特征与环境因素的影响,定量评价城市植被净化大气颗粒污染物功能非常困难。研究了不同降雨条件下大叶黄杨、银杏、栾树、五角枫、杜仲5种我国北方城市绿化典型树种叶面滞尘量的变化特征。在选定的样树冠层分上、中、下3层和东、南、西、北4个方向,采集成熟叶片,采用刷洗样本叶表,抽取水样及分级抽滤并烘干称重的方法,测定这5种树种降雨后12d(夏季累积滞尘量)、14mm降雨后(小雨)、29mm降雨后(中雨)以及室内模拟降雨30mm/h(15mm雨量)后叶片表面不同粒径大气颗粒污染物的滞留量。研究结果表明:降雨对不同粒径颗粒物去除能力有较大差异,除银杏以外,PM>10以上颗粒物更容易去除;小雨对颗粒物的冲刷能力有限;中雨可以冲刷掉50%以上总颗粒物;室内模拟强降雨可以冲刷掉90%以上颗粒物,随着降雨增大,各粒径颗粒物随之冲刷量增加;同时叶表结构对抗冲刷能力有显著影响,革质叶片更容易滞尘及冲刷,绒毛结构滞尘能力较低,抗冲刷能力较强;北方大叶黄杨具有综合去除空气中颗粒物优势(小雨TSP冲刷量为(775.06±33.99)mg/m^2),银杏具有去除细颗粒物优势(中雨PM_(2.5)冲刷量为(426.55±40.83.99)mg/m^2)。
刘辰明张志强陈立欣邹瑞张璐高源李冬梅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PM2.5树种滞尘
国内河流反应器的水质净化情况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运用河流反应器的概念,将河流反应器划分为水环境、水建筑物和河流生态系统3个部分,讨论了河流反应器各组成部分在污染河流治理中的作用和研究进展,阐明了各治理方法的现有理论成果和取得的实际效果,也指出了各理论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未来受污染河流的治理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吴智洋张志强谢宝元朱悦张静雯康璇李晶
关键词:水质生态修复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