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卫国

作品数:116 被引量:475H指数:11
供职机构:太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0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13篇医药卫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34篇细胞
  • 29篇食管
  • 22篇食管癌
  • 21篇关节
  • 19篇内镜
  • 16篇癌细胞
  • 16篇超声
  • 14篇超声内镜
  • 12篇关节镜
  • 11篇胃癌
  • 10篇膝关节
  • 10篇基因
  • 9篇端粒
  • 9篇端粒酶
  • 9篇周期
  • 9篇胃癌细胞
  • 9篇细胞周期
  • 9篇病变
  • 8篇蛋白
  • 7篇蛋白酶

机构

  • 67篇太和医院
  • 23篇郧阳医学院附...
  • 20篇武汉大学
  • 14篇郧阳医学院
  • 9篇湖北医药学院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十堰市太和医...
  • 2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襄阳市中心医...

作者

  • 115篇张卫国
  • 48篇王小虎
  • 48篇童强
  • 44篇吴清明
  • 36篇王强
  • 33篇李胜保
  • 24篇谢国建
  • 16篇于皆平
  • 13篇杨华清
  • 13篇徐昕
  • 13篇张鹏
  • 10篇金曙
  • 10篇王小武
  • 8篇郜元军
  • 7篇刘先军
  • 6篇黄晓华
  • 6篇姜东升
  • 5篇史雪勤
  • 5篇赵辉
  • 5篇夏仁云

传媒

  • 9篇临床消化病杂...
  • 9篇郧阳医学院学...
  • 7篇胃肠病学
  • 6篇胃肠病学和肝...
  • 6篇中国骨与关节...
  • 5篇临床内科杂志
  • 5篇中国误诊学杂...
  • 4篇中国医师杂志
  • 3篇临床骨科杂志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医学新知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5篇2009
  • 18篇2008
  • 11篇2007
  • 16篇2006
  • 5篇2005
  • 15篇2004
  • 1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6
1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urvivin基因在食管癌中的表达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被引量:15
2003年
目的 研究Survivin基因在食管癌中的表达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62例食管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Survivin的表达。结果 食管癌组织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 79 0 % ,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 6 5 % ,P <0 0 1) ,低分化、中分化、高分化癌组织阳性率无差异 (P >0 0 5 ) ,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为 93 1% ,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 ( 66 7% ,P <0 0 5 )。结论 Survivin基因在食管癌中高表达 ,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但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无关。
张卫国吴清明王小虎谢国建于皆平
关键词:SURVIVIN食管癌
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对食管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3
2004年
张卫国吴清明于皆平王小虎谢国建童强刘重贞
关键词:泛素-蛋白酶体食管癌细胞P27KIP1
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研究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加入胃癌细胞SGC7901,用四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效应,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生存素的表达。结果:MG-132对胃癌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4,48h的IC50分别为80.9,9.1μmol·L-1;MG1325.0μmol·L-1作用胃癌细胞24,48,72,96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2±s0.6)%,(30±4)%,(47±6)%,(53±6)%,生存素在胃癌细胞中呈高表达,经MG132作用后,表达明显降低。结论:MG132能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并下调生存素的表达。
张卫国王小虎王启斌谢国建王强吴清明
关键词:泛素蛋白酶抑制药胃癌细胞凋亡MG-132
外周血及腹水T淋巴细胞亚群在结核性腹膜炎中的变化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研究结核性腹膜炎患者外周血及腹水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探讨其全身及局部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流式细胞仪测定 3 8例结核性腹膜炎治疗前、治疗后及 2 9例肝硬化并腹水患者、15例正常人的外周血和 (或 )腹水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①结核性腹膜炎患者治疗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 (CD3 + )、T辅助 /诱导淋巴细胞亚群 (CD4+ )、T辅助淋巴细胞 /T抑制淋巴细胞亚群 (CD4+ /CD8+ )较正常对照明显降低 (P <0 0 1) ,抗结核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 (P <0 0 1) ;②结核性腹膜炎患者腹水CD3 + 、CD4+ 、CD8+ 、CD4+ /CD8+ 显著高于肝硬化患者 (P <0 0 1) ,与外周血比较除CD8+ 降低 ,其余亦明显升高 (P <0 0 1)。结论 结核性腹膜炎患者外周血及腹水T淋巴细胞亚群存在明显异常 ,其免疫功能紊乱 ,表现为全身细胞免疫力低下而腹膜腔局部免疫力增强 。
张卫国吴清明童强计春燕王小虎谢国建
关键词:T淋巴细胞亚群结核性腹膜炎外周血腹水免疫功能
超声内镜诊断表面光滑型胃隆起性病变的价值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EUS)诊断表面光滑型胃隆起性病变的价值。方法胃镜检查发现表面光滑型胃隆起性病变患者548例,行EUS检查并与病理检查比较。结果超声内镜诊断胃息肉321例;胃间质瘤或平滑肌瘤134例,其中起源于黏膜肌层26例,起源于固有肌层108例;胃脂肪瘤38例;胃外压性隆起25例;胃异位胰腺23例;胃囊肿4例;胃底静脉曲张3例。结论 EUS能准确判断表面光滑型胃隆起性病变的起源,并能较好地提示病变性质,对明确该类病变的诊断及指导治疗具有较高的价值。
张卫国童强陈滋华郜元军李胜保王强王小虎
关键词:超声内镜隆起性病变
异烟肼对大鼠成骨细胞影响的观察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研究异烟肼(isoniazid,INH)对大鼠成骨细胞(osteoblasts,OB)增殖、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活性和Ⅰ型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头盖骨OB,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INH(1、10、20、40、60、100、1000滋g/ml)共同培养96h,对照组不加INH,分别采用四唑盐(MTT)比色实验、ALP活性测定法和3H-Proline(3氢-脯氨酸)法测定OB增殖、ALP活性和Ⅰ型胶原合成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NH在60滋g/ml即可抑制大鼠OB增殖(P<0.05),40滋g/ml时大鼠成骨细胞ALP活性明显下降(P<0.05),20滋g/ml时大鼠成骨细胞Ⅰ型胶原合成(P<0.05)明显减少,且都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加强。结论:INH在较低浓度时对OB增殖、ALP活性和Ⅰ型胶原合成即有抑制作用,故在骨结核治疗中应该严格控制药物剂量,特别是在局部用药时。
刘江涛王永清张卫国葛保健叶锋梁新军夏仁云
关键词:异烟肼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
窄带成像放大内镜联合超声微探头诊断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研究窄带成像放大内镜联合超声微探头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58例经常规内镜观察有食管黏膜粗糙、糜烂、颜色异常、微隆起等可疑病变,首次病检均示慢性炎症患者,再次内镜检查时,对可疑病灶行微探头超声检查,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下观察病变部位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的形态,并在其引导下对病变区行活组织病理检查,将放大内镜下毛细血管袢的形态结果与组织病理诊断对照研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8例常规内镜及活检为慢性炎症者经窄带成像放大内镜联合超声并在其引导下对病变区行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鳞癌10例(17.24%),其中早期食管癌8例,高级别瘤变4例(6.89%),低级别瘤变16例(27.58%),食管炎28例(48.27%)。食管癌组60.00%(6/10)为Ⅳ型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IPCL),40.00%(4/10)为Ⅲ型IPCL;高级别瘤变组75.00%(3/4)为Ⅲ型IPCL,25.00%(1/4)为Ⅳ型IPCL;低级别瘤变组,50.00%(8/16)为Ⅲ型IPCL,43.75%(7/16)为Ⅱ型IPCL,6.25%(1/16)为Ⅰ型IPCL;食管炎组85.18%(23/27)为Ⅱ型IPCL,11.11%(3/27)为Ⅰ型IPCL,3.71%(1/27)为Ⅲ型IPCL。食管癌、高级别瘤变的IPCL与食管炎的ILC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窄带成像放大内镜联合超声微探头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王强童强张卫国姜东升屠新华毛明芝雷华云
关键词:超声内镜窄带成像技术放大内镜
超声内镜术前诊断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类癌的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研究超声内镜在直肠类癌术前诊断的价值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直肠类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例用ESD方法治疗的直肠类癌经行临床、病理分析及随访观察。结果: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诊断8例直肠类癌,直径大小约0.5-1.2 cm,超声内镜(EUS)表现为起源于黏膜下层或黏膜深层的低回声病变,固有肌层无累及。8例患者全腹部及胸部CT检查无转移,均行ESD完整剥离,术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证实类癌,切缘及基底阴性。术后随访16-27月,未见局部复发及全身转移。结论:ESD是治疗无固有肌层浸润及转移的直肠类癌的有效方法,EUS有助于该疾病的术前诊断及浸润深度判断,术前活检并非必要。
郜元军李胜保雷玉娥郭艳姜东升屠新华张卫国
关键词:直肠类癌超声内镜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曲张静脉套扎联合脾栓塞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对内镜曲张静脉套扎 (EVL)联合部分脾栓塞 (PSE)治疗肝硬变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6 1例肝硬变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并脾功能亢进患者 ,35例采用EVL联合PSE治疗 ,2 6例单用EVL治疗 ,比较两组近、远期静脉曲张根治率及再出血率。结果 ①EVL联合PSE组近期静脉曲张根治率及再出血率分别为 97.14 %、2 .86 % ,远期则分别为 76 .4 7%、5 .88% ;②EVL联合PSE治疗组远期静脉曲张根治率显著高于EVL组 (P <0 .0 1) ,再出血率低于EVL组 (P <0 .0 5 ) ,近期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EVL联合PSE治疗肝硬变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并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 ,近期、远期都有较高的食管静脉曲张根治率及较低的再出血率 ,远期疗效优于EVL ,值得推广。
张卫国吴清明王小虎谢国建王强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内镜套扎脾栓塞肝硬变
SASP联合美常安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口服柳氮磺吡啶(SASP)联合美常安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方法:随机分组7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三组,口服SASP组、口服SASP及美常安组、口服SASP联合美常安保留灌肠组,分别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口服SASP联合美常安保留灌肠组总有效率88.5%,高于口服SASP组(30.8%)及口服SASP及美常安组(61.5%)。结论:SASP联合美常安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好。
杨公利王强郜元军张卫国王小虎童强
关键词:结肠炎灌肠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