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小虎

作品数:118 被引量:384H指数:10
供职机构:太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8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1篇食管
  • 38篇细胞
  • 34篇食管癌
  • 21篇癌细胞
  • 19篇内镜
  • 16篇肿瘤
  • 14篇基因
  • 13篇食管癌细胞
  • 11篇氧合酶
  • 11篇胃癌
  • 11篇环氧合酶
  • 11篇合酶
  • 11篇病变
  • 10篇端粒
  • 10篇端粒酶
  • 9篇蛋白
  • 8篇氧合
  • 8篇幽门螺
  • 8篇腺病
  • 8篇腺病毒

机构

  • 93篇太和医院
  • 17篇十堰市太和医...
  • 15篇武汉大学
  • 8篇郧阳医学院
  • 3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18篇王小虎
  • 88篇吴清明
  • 59篇童强
  • 55篇谢国建
  • 49篇李胜保
  • 48篇张卫国
  • 45篇王强
  • 16篇于皆平
  • 16篇彭铁立
  • 8篇金曙
  • 8篇陈滋华
  • 8篇刘重贞
  • 8篇徐少勇
  • 7篇郜元军
  • 6篇毛明芝
  • 6篇屠新华
  • 6篇姜东升
  • 5篇刘先军
  • 5篇荣珍
  • 4篇易建华

传媒

  • 12篇临床消化病杂...
  • 9篇胃肠病学和肝...
  • 8篇胃肠病学
  • 7篇郧阳医学院学...
  • 6篇中国医师杂志
  • 5篇中国误诊学杂...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临床荟萃
  • 3篇临床内科杂志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江苏医药
  • 2篇医药导报
  • 2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12篇2008
  • 7篇2007
  • 16篇2006
  • 16篇2005
  • 15篇2004
  • 18篇2003
  • 7篇2002
  • 12篇2001
  • 6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1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醋氨己酸锌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肝源性胃溃疡
2003年
王小虎童强彭铁立吴清明
关键词: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HU肝功能
阻断泛素-蛋白酶体通路对食管癌细胞生长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研究阻断泛素 -蛋白酶体通路对食管癌细胞生长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MG - 132加入食管癌细胞株Eca970 6 ,特异性阻断其泛素 -蛋白酶体通路 ,用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效应 ,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 ,流式细胞仪 (FCM)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 ,DNA片段分析进一步证实凋亡的存在 ,并对端粒酶的活性进行检测。结果 :MG - 132对食管癌细胞株Eca970 6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 ,且呈现剂量与时间的依赖性 ,显微镜下可见明显的细胞病变 ,细胞变圆、变小、脱落 ,FCM显示MG - 132作用于食管癌细胞后 ,G1期比例增加 ,并有明显的亚二倍体凋亡峰 ,细胞DNA抽提电泳后发现凋亡特征性梯状条带 ,端粒酶的活性显著受抑制。结论 :MG - 132能显著抑制食管癌细胞株Eca970 6的生长 ,并抑制端粒酶的活性 ,表明阻断泛素
张卫国吴清明于皆平王小虎谢国建童强刘重贞
关键词:泛素-蛋白酶体端粒末端转移酶
胃癌及癌前病变的中医分型与 Hp 感染、癌基因及抑癌基因表达的关系被引量:2
1997年
根据中医理论将胃癌、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慢性胃炎各30例进行中医分型,分别为寒热夹杂21例,肝胃不和22例,胃阴不足29例,脾胃虚寒48例。应用 ABC 免疫组化法检测上述标本的 C-myc、p21、p53,以改良 Giemsa 法检测 HP。结果脾胃虚寒型 HP 阳性率(72.9%)与寒热夹杂型阳性率(38.1%)、肝胃不和型阳性率(40.9%)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C-myc、p21、p53阳性表达与 HP 感染、胃粘膜病变程度呈平行关系,各证型依次为脾胃虚寒>胃阴不足>肝胃不和>寒热夹杂。提示 HP 感染、癌基因及抑癌基因表达与胃癌及癌前病变中医分型有一定关系,有利于辨证辨病分型。
张万岱王小虎曾锦章张亚历孙勇
关键词:胃癌癌前病变中医分型HP感染癌基因抑癌基因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因分析与治疗对策被引量:3
2000年
王强徐少勇吴清明谢国建王小虎毛明芝
关键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病因
超声微探头联合卢戈(lugol)液染色诊断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61例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 研究超声微探头联合卢戈液染色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61例患者经胃镜检查发现食管有非隆起性可疑病变,首次病理检查均提示慢性炎症。对可疑病灶行卢戈氏碘染色,微探头超声引导下对卢戈氏碘不染色区、浅染区行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61例患者确诊为鳞癌10例(16.4%),其中早期食管癌6例,3例病理诊断为食管炎,微探头超声高度怀疑食管癌,后再次取活检(1-3次)证实为食管癌;不典型增生18例(29、5%),其中轻度不典型增生9例,中度不典型增生5例,重度不典型增生4例,慢性炎症33例(54.1%)。结论 超声微探头联合卢戈氏染色对食管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尤其是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对微探头超声高度怀疑食管癌而活检阴性的病理需多次活检,以提高诊断的阳性率。
童强张卫国王强王小虎吴清明
关键词:超声内镜染色法食管癌癌前病变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阿米巴肠病临床特点探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合并阿米巴肠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0年共10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诊治资料,其中15例确诊合并阿米巴肠病(A组),单纯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9例(B组),统计各患者的腹泻次数、贫血程度、低白蛋白血症程度及结肠病变范围。结果 A、B组患者中腹泻>6次/d者分别为13例、40例,血红蛋白<90 g/L患者分别为8例、16例,血清蛋白<30 g/L患者分别为10例、23例,结肠病变范围超过1/2的患者分别为12例、31例,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15例溃疡性结肠炎合并阿米巴肠病患者中7例为先确诊溃疡性结肠炎,后获得阿米巴感染并致病,其余8例患者无法判断两种疾病的发病先后顺序。所统计病例中溃疡性结肠炎并发阿米巴肠病发病率为14.4%(15/104),高于阿米巴肠病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同地区平均为0.44%,最高2.43%)。结论溃疡性结肠炎合并阿米巴肠病病情较单纯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严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较普通人群更容易获得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并致病。
徐柳李胜保童强王小虎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肠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管生成在大肠息肉癌变过程中作用的研究
刘重贞彭铁立吴清明王小虎谢国建徐少勇
该成果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RT-PCR技术,检测大肠癌、大肠息肉及正常大肠粘膜的VEGF和VEGF mRNA,进行对比研究,并用ELISA法检测大肠癌术前及术后1月血清中VEGF水平,及息肉患者血清中VEGF水平,以期...
关键词:
关键词:血管生长因子血管生成大肠息肉癌前状态血清诊断
射频联合内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射频联合内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方法:25例晚期食管癌患者,男18理,女7例,年龄50~78岁,平均67.2±18.4岁,所有病例均经胃镜检查及病理证实,其中食管上段癌3例,中段癌14例,下段癌8例,所有病...
彭铁立吴清明谢国建王小虎
文献传递
硒蛋氨酸对耐顺铂食管癌细胞P-170的影响
<正>目的:探讨硒蛋氨酸对耐顺铂食管癌细胞P-170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顺铂高浓度间歇诱导食管癌细胞系EC9706,建立耐药食管癌细胞模型;用MTT法检测硒蛋氨酸对该耐药食管癌细胞模型对顺铂敏感性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检测该...
吴清明陈滋华童强李胜保王小虎
文献传递
食管早期癌及不同程度不典型增生间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正>目的:探讨食管早期癌及不同程度不典型增生间端粒酶活性,了解其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作用。方法:采用卢戈氏液-美蓝双重染色法对电子胃镜直视下食管癌高危人群食管黏膜染色,对发现的病灶取组织标本进行活组织病理检查,应用流式细...
吴清明王强童强金曙郜元军王小虎
文献传递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