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宝森

作品数:255 被引量:1,649H指数:1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9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 10篇科技成果
  • 6篇专利

领域

  • 241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2篇血栓
  • 50篇阻塞性
  • 48篇慢性
  • 43篇肺疾病
  • 41篇血栓栓塞
  • 41篇肺血
  • 40篇肺血栓
  • 38篇肺血栓栓塞
  • 37篇阻塞性肺疾病
  • 37篇慢性阻塞性
  • 36篇血栓栓塞症
  • 36篇栓塞症
  • 36篇纤溶
  • 34篇慢性阻塞性肺...
  • 34篇肺血栓栓塞症
  • 33篇疾病
  • 27篇细胞
  • 23篇血管
  • 21篇血清
  • 20篇凝血

机构

  • 236篇首都医科大学...
  • 14篇首都医科大学
  • 8篇北京呼吸疾病...
  • 6篇北京中医药大...
  • 6篇郑州大学第一...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北京朝阳医院
  • 6篇北京市呼吸病...
  • 5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内蒙古民族大...
  • 3篇北京医院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卫生部
  • 2篇新疆维吾尔自...
  • 2篇潍坊医学院附...

作者

  • 255篇庞宝森
  • 133篇王辰
  • 46篇杨媛华
  • 44篇翁心植
  • 43篇张洪玉
  • 41篇黄秀霞
  • 35篇牛淑洁
  • 25篇毛燕玲
  • 21篇张海燕
  • 20篇高春锦
  • 19篇代华平
  • 18篇马力
  • 17篇翟振国
  • 13篇葛环
  • 12篇武连华
  • 11篇夏成青
  • 11篇辛萍
  • 11篇邝土光
  • 9篇牛淑杰
  • 9篇欧阳松云

传媒

  • 32篇中华结核和呼...
  • 16篇国际呼吸杂志
  • 15篇中华医学杂志
  • 15篇首都医科大学...
  • 9篇心肺血管病杂...
  • 8篇中华内科杂志
  • 8篇中华航海医学...
  • 8篇中国病理生理...
  • 7篇中华医学会第...
  • 6篇北京医学
  • 4篇中华急诊医学...
  • 4篇中国实用内科...
  • 4篇中国医药
  • 3篇中国危重病急...
  • 3篇基础医学与临...
  • 3篇中国医药导刊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中国呼吸与危...
  • 3篇中国实用医药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9篇2013
  • 5篇2012
  • 8篇2011
  • 20篇2010
  • 12篇2009
  • 19篇2008
  • 31篇2007
  • 28篇2006
  • 16篇2005
  • 20篇2004
  • 19篇2003
  • 14篇2002
  • 13篇2001
  • 9篇2000
  • 5篇1999
2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辛伐他汀加用Omega-3脂肪酸对混合性血脂异常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血脂及纤溶的影响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评价辛伐他汀加用Omega-3脂肪酸对冠心病及冠心病等危症合并混合性血脂异常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及纤溶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方法,40例冠心病及冠心病等危症合并混合性血脂异常患者经6-12周辛伐他汀10mg或20mg治疗后,分为试验组(n=20)和对照组(n=20),分别加用Omega-3脂肪酸3g·d-1或安慰剂,治疗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对HsCRP、血脂及纤溶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治疗后HsCR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TC倩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基线分别降低(2.16±2.77)(38.5%),(94.0±65.4)(31.1%),(13.3±22.3)mmol·L-1(6.3%)和(0.78±1.60)mg·dL-1(P分别<0.01,<0.001,<0.05,<0.05),对照组HsCRP及TG降低更为显著(P分别为0.021及0.011)。试验组TG降低的数值及百分数分别与HsCRP降低的数值及百分数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51和0.45,P分别为0.021和0.047)。结论:辛伐他汀加用Omega-3脂肪酸增加二者的调脂优势和非调脂优势。
洪衡顼志敏王明生庞宝森魏妤郭文敬毛燕玲
关键词:辛伐他汀OMEGA-3脂肪酸混合性血脂异常高敏C反应蛋白
肺炎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观察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凝血功能的异常变化,探讨肺炎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24例,并选36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入选者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凝血因子ⅹ(Factorⅹ)、血栓调节蛋白(TM)、蛋白C(PC)、蛋白S(PS),发色底物法测定抗凝血酶Ⅲ(AT-Ⅲ)。并观察两组入选者的血气分析、血常规、C-反应蛋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bg)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炎患者vWF,Factorⅹ,TF及TFPI显著升高;TM及PC显著下降。两组AT-Ⅲ及PS无显著差异。结论肺炎患者存在显著凝血功能失衡状态,可能与炎症相关。注意监测相关凝血指标,对防治肺炎有重要意义。
李立宇王辰庞宝森
关键词:肺炎凝血炎症
不同数量血栓栓塞对肺血栓栓塞症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07年
目的比较不同数量血栓柱栓塞对犬肺血栓栓塞症(PTE)模型血气、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长塑胶导管置于左下肺动脉,经塑胶导管注入3段(PTE 1组)或5段(PTE 2组)血栓柱,分别监测栓塞前、栓塞1h及1周后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参数;术后全程肌内注射氨甲环酸。结果PTE 1组栓塞1h后呼吸频率、心率较栓塞前明显加快(P<0.05);PTE 2组PaO_2/FiO_2明显降低、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肺血管阻力(PVR)明显升高(P<0.05),但1周后恢复至栓塞前水平。结论用血栓柱栓塞犬肺叶动脉,并用氨甲环酸抑制纤溶,可建立时间较长的PTE模型。在栓塞急性期较多血栓引起生命体征、血气及血流动力学较明显的变化,但1周后这种变化逐渐恢复。
邓朝胜林其昌王辰唐爱忠杨媛华庞宝森翟振国
关键词:肺血栓栓塞症血流动力学动物模型
己酮可可碱对实验性阻塞性肺气肿大鼠肺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
2010年
目的观察己酮可可碱(PTX)对实验性阻塞性肺气肿大鼠肺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36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实验性阻塞性肺气肿模型组(简称模型组:采用被动熏香烟加尾静脉注射内毒素的方法制备阻塞性肺气肿模型)、PTX干预组(模型制备同模型组,从第1天开始每天熏烟或在注射内毒素前0.5 h腹腔注射PTX 15 mg/kg,连续30 d)。模型制备后,测定各组肺功能;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IL-8、IL-10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抗原(TFPI:Ag),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取每只大鼠右下肺叶及气管分叉组织,石蜡固定,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模型组的FEV0.2/FVC低于对照组(P<0.01),PTX干预组的FEV0.2/FVC高于模型组,但低于对照组(P均<0.01)。三组血清IL-8、IL-10、TNF-α水平差异显著(P均<0.01);模型组肺泡灌洗液中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浆AT-Ⅲ下降、TFPI升高、tPA升高、PAI-1下降(P均<0.01),PTX干预组的AT-Ⅲ较模型组升高(P<0.01)。模型组支气管肺组织病变与人类COPD病理变化类似。结论 PTX可减轻大鼠肺气肿,缓解其肺功能损伤程度,其机制是抑制前炎因子的产生和释放、促进抑炎因子的生成、改善高凝状态。
陈阳育张洪玉庞宝森李远红
关键词:WISTAR大鼠阻塞性肺气肿己酮可可碱纤溶酶原抗凝血酶
被动吸烟所致肺损伤大鼠一氧化氮合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研究被引量:8
2000年
庞宝森王辰牛淑杰黄秀霞李氢元祝锦
关键词:被动吸烟肺损伤GSTS阻塞性肺疾病NOS
高压氧预处理对移植皮瓣大鼠炎性介质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高迁移率蛋白B1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预处理对移植皮瓣大鼠缺血再灌注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56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1、3、5d组、HBO预处理+缺血再灌注(HBO)1、3、5d组,每组8只。建立腹部带蒂移植皮瓣动物模型,并进行HBO预处理,应用ELl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炎性介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高迁移率蛋白B1(HMGBl)水平。结果IR1、3d组MMP-9水平、IR1、3、5d组HMGBl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13.74±2.04)μg/L和(11.054-1.35)μg/L](P〈0.01),IR5d组MMP-9水平[(16.66±2.45)μg/L],高于假手术组(P〈0.05);HBO1、3d组MMP-9、HMGBl水平低于同时间IR组(P〈0.05),HBO5d组HMGBl水平显著低于同时间IR组(P〈0.01)。结论HBO预处理可能通过降低移植皮瓣大鼠MMP-9、HMGBl水平而减轻皮瓣移植后缺血再灌注炎症反应。
刘雪华梁芳李雅娟庞宝森葛环武连华高春锦
关键词:移植皮瓣
安肺益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观察安肺益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功能和肺组织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健康Wistar大鼠7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安肺益肾方大、中、小剂量组,氨茶碱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熏香烟加气管注入内毒素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安肺益肾方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给予生药2.4、1.2、0.6g/kg;氨茶碱组给药15mg/kg;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灌胃等量0.5%羧甲基纤维素溶液;每天灌胃1次,连续4周。各组随机取8只大鼠,测定肺功能,包括第0.2s用力呼气量(FEV0.2)、第0.2s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0.2/FVC)及呼气阻力(Re)、吸气阻力(Ri);取大鼠右肺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FEV0.2/FVC、FEV0.2显著降低,Re、Ri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安肺益肾方大、中、小剂量组、氨茶碱组均能显著提高FEV0.2/FVC,降低Re(P<0.01);安肺益肾方大剂量组提高FEV0.2(P<0.05);安肺益肾方中剂量组提高FEV0.2,降低Re(P<0.01);安肺益肾方中剂量组FEV0.2/FVC高于安肺益肾方大、小剂量组,FEV0.2高于小剂量组(P<0.05),Re、Ri低于安肺益肾方大、小剂量组。安肺益肾方能减轻COPD模型大鼠肺组织病理炎性浸润,减少肺大泡的形成。结论安肺益肾方能改善COPD模型大鼠的肺功能,改善模型大鼠肺组织损伤。
吴建军姜良铎鲁香凤张晓梅张伟庞宝森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
中药补中益气辅助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撤离有创正压通气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在现有内科治疗基础之上,给予中医药"补中益气"辅助治疗,对改善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有创通气(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IPPV)撤离效果及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设计方案,将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中药组患者鼻饲中药补中益气合剂(10ml/次,3次/日),对照组患者鼻饲温开水(10ml/次,3次/日);补中益气合剂与温开水均给予鼻饲至拔除气管插管为止。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每天主要呼吸力学指标、进入撤机阶段前IPPV时间、IPPV撤离时间、IPPV总时间、自主呼吸试验次数、未达到撤机标准患者比例、拔管后无创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使用率、48小时后重新气管插管率、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院内病死率、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期间共有60例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入选,其中中药组30例,对照组30例。在接受气管插管时,两组患者的基础情况差异无显著性。在IPPV前3天及进入撤机阶段时,两组患者最大吸气压均逐渐增加,呼吸频率均逐渐降低,潮气量均逐渐增加,浅快呼吸指数均逐渐降低,两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相似。与对照组相比,中药组有创通气撤离时间显著缩短[1.0(1.0)vs 2.0(1.8),P<0.05],自主呼吸试验需求次数显著降低[2.0(1.8)vs 3.0(1.8),P<0.05];中药组在进入撤机阶段前IPPV时间及IPPV总时间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未达到撤机标准率、NPPV使用率、48小时后再次插管率、VAP发生率、院内病死率、住ICU时间、住院时间等医疗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补中益气合剂可安全应用于辅助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有创通气撤离,可有效改善撤机效果,并有望改善患者整体预后。
罗祖金曹志新李倩刘思杰刘霁尘刘翼琪朱剑赵娜郑颖颖庞宝森马迎民
关键词: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创正压通气补中益气中药撤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22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X因子和组织因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并进一步分析AECOPD合并深静脉血栓(DVT)时上述指标的改变。方法研究对象为2007年3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AECOPD患者56例(AECOPD组),其中合并DVT及未合并DVT者各28例;选取同期性别、年龄与之匹配的健康体检者6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抽取静脉血2.7ml,检测血浆中D-二聚体、x因子及组织因子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分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AECOPD组中合并与未合并DVT者在性别、年龄分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也具有可比性。AECOPD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0.76±0.30)m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29±0.11)mg/L,P〈0.01;AECOPD组中合并DVT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0.85±0.29)mg/L,明显高于未合并DVT者(0.67±0.28)mg/L的水平,P〈0.05。AECOPD组血浆组织因子和x因子水平分别为(238±68)mg/L和(1181±337)mg/L,与健康对照组的(124±30)mg/L和(998±260)m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ECOPD组中合并与未合并DVT者比较,组织因子和x因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ECOPD患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而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者提示可能合并DVT。
黄秀霞庞宝森杨媛华张海燕郭素良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静脉血栓形成纤维蛋白溶解
维A酸、β-胡萝卜素、牛磺酸对大鼠实验性阻塞性肺气肿的预防作用及机制探讨
庞宝森王辰张洪玉安立翁心植牛淑洁
该项研究发现,维A酸对吸烟引起的大鼠阻塞性肺气肿有保护作用,并发现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和MMP-9)是引起大鼠肺气肿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维A酸是MMP-2和MMP-9的有效抑制剂。β-胡萝卜素有明显抑...
关键词:
关键词:维A酸Β-胡萝卜素牛磺酸炎症肺气肿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