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建

作品数:12 被引量:190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1篇压裂
  • 7篇水平井
  • 7篇平井
  • 4篇分段压裂
  • 3篇射孔
  • 3篇水平井分段压...
  • 2篇定向井
  • 2篇影响因素
  • 2篇优化设计
  • 2篇裂缝
  • 1篇导流能力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 1篇地应力
  • 1篇压裂改造
  • 1篇压裂技术
  • 1篇压裂水平井
  • 1篇岩石力学
  • 1篇页岩
  • 1篇应力场

机构

  • 10篇西南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海油田服务...
  • 1篇川庆钻探工程...

作者

  • 12篇尹建
  • 9篇郭建春
  • 6篇曾凡辉
  • 2篇赵志红
  • 1篇邓燕
  • 1篇鲍文辉
  • 1篇王杏尊
  • 1篇刘恒

传媒

  • 2篇现代地质
  • 2篇石油钻探技术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石油钻采工艺
  • 1篇天然气与石油
  • 1篇岩土力学

年份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裂缝干扰下水平井破裂点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为了解水平井分段压裂过程中先压开裂缝诱导应力干扰下后续裂缝破裂点位置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指导水平井分段压裂射孔位置的选择,推导建立了非等裂缝半长、非等间距和任意裂缝倾角的水力裂缝诱导应力干扰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破裂点计算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包括裂缝条数、长度和净压力在内的先压开裂缝参数以及原始主应力状态、水平井方位角和完井方式等都会影响后续裂缝破裂压力大小,从而影响破裂点的位置,其中原始地应力、已压开裂缝条数和长度以及完井方式对破裂点位置存在较大影响,水平井方位角和已压开裂缝净压力对破裂点位置影响较小;对于原始水平主应力差较小的砂岩储层,裂缝间干扰严重会导致应力发生反转,增大后续起裂裂缝破裂压力,导致施工困难,因此应该尽量避免裂缝间干扰;对于页岩储层,目前采用的分段多簇射孔技术,段间距定为60 m左右破裂压力更低,更易于裂缝起裂。
尹建郭建春邓燕
关键词:水平井压裂影响因素
裂缝干扰下页岩储层压裂形成复杂裂缝可行性被引量:54
2014年
为认清页岩储层先压开裂缝应力干扰对后续压裂形成复杂裂缝的影响规律,指导页岩储层压裂优化设计,以均质、各向同性的二维平面人工裂缝模型为基础,利用位移不连续理论,推导建立非等裂缝半长、非等间距和任意裂缝倾角的水力裂缝诱导应力干扰数学模型,结合页岩储层复杂裂缝形成的地应力条件,判断不同射孔方式、裂缝参数和原始主应力条件下压裂形成复杂裂缝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分段多簇射孔、多簇同时起裂方式比单段射孔、单段起裂方式应力干扰更强,更利于页岩储层形成复杂裂缝;压开裂缝的长度越长、净压力越大,裂缝诱导应力干扰越强,后续压裂形成复杂缝的可行性越大;距离先压裂缝,存在最利于后续裂缝形成复杂裂缝的位置;原始最大、最小水平主应力差太大的页岩储层利用裂缝应力干扰也达不到有效形成复杂裂缝的地应力条件,不宜将压裂形成复杂裂缝作为储层改造的主要目的。
郭建春尹建赵志红
关键词:岩石力学压裂地应力
水平井分段压裂诱导应力场研究与应用
目前致密油、致密气、页岩气在内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是有效开发非常规资源的技术关键。为了准确认识水平井分段压裂过程中井筒周围应力场变化,指导裂缝起裂和延伸机理研究,以均质、各向同性的二维...
尹建
关键词:水平井分段压裂裂缝
文献传递
射孔水平井分段压裂破裂点优化方法
2014年
为确定水平井裂缝破裂点位置,指导射孔位置的优选,建立了综合考虑多条人工裂缝诱导应力、井筒内压、原地应力、热应力、压裂液渗流效应和射孔联合作用下的水平井分段压裂应力场模型,模型重点考虑了先压开裂缝产生的诱导应力场影响,更符合水平井分段压裂的实际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岩石破裂准则从降低破裂压力角度形成了破裂点优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先压开裂缝产生的诱导应力场影响使得水平井筒周围应力场更为复杂,研究裂缝起裂问题时必须考虑这一因素。对川西水平井分段压裂的破裂点进行了优化,压裂后输气求产,实际破裂压力梯度低于邻井同层的破裂压力梯度,大大降低了施工风险。该破裂点优化方法对水平井分段压裂优化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尹建郭建春赵志红王杏尊鲍文辉
关键词:射孔水平井分段压裂
水平井多段压裂应力场计算新模型被引量:19
2015年
为了准确认识水平井多段压裂过程中井筒周围应力场变化,指导裂缝起裂和延伸机制研究,综合考虑井筒内压、地应力、压裂液渗流、热应力、射孔和先压开裂缝等因素的影响,根据应力叠加原理,建立了水平井多段压裂应力场计算模型。该模型利用位移不连续法,重点考虑了先压开裂缝在水平井筒周围水平面上产生的诱导应力大小,克服了裂缝诱导应力解析模型只能计算裂缝高度平面诱导应力大小的局限。结果表明,通过应力场模型进行的破裂压力预测与实际破裂压力值吻合度较高,验证了建立模型的准确性;人工裂缝形成后会对水平井筒周围应力场造成很大影响,在裂缝尖端出现应力集中,造成应力分量降低,在裂缝周围一定区域造成应力分量有较大的升高;多段压裂压开人工裂缝越多,应力之间干扰越严重,水平井筒周围应力分布越复杂。该研究对认识多段压裂存在先压裂缝干扰下后续裂缝的起裂和延伸机制,指导压裂施工具有一定意义。
邓燕尹建郭建春
关键词:水平井应力场
低渗透薄互层压裂技术研究及应用被引量:28
2012年
低渗透薄互层具有储层物性差、有效厚度薄、天然裂缝发育等特点,压裂改造是这类储层投产或增产的重要手段。但常规集中射孔、大排量压裂改造易导致裂缝窜层严重,小排量施工可能导致部分层段无法压开,不能保证增产改造效果。因此有必要研究适合低渗透薄互层的压裂技术。在分析低渗透薄互层压裂改造难点基础上提出采用定点射孔、压裂技术实现薄互层充分改造,同时采用高砂比和组合粒径支撑剂保持裂缝的长期高导流能力,并结合控制缝高和降低滤失工艺形成薄互层高效压裂改造的综合技术。该综合技术已在LW井成功应用,改造后产油14.3 t/d,与采用常规压裂工艺的邻井产油6.7 t/d相比,增产效果显著。
尹建郭建春曾凡辉
关键词:低渗透薄互层压裂改造
定向井压裂前的射孔方位优化设计被引量:6
2012年
针对定向井压裂过程中破裂压力高、易发生裂缝转向等问题,基于坐标变换,建立了任意轨迹定向井的井周三维应力场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原地应力、孔隙压力、井底流体压力、井眼条件(井斜、方位)及其他物理力学性质等因素,确立了定向井的射孔方位优化设计方法,分析了不同井斜角、井眼方位角组合下的最佳射孔初始方位。通过现场应用,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应用结果表明,经过射孔方位优化设计,能有效降低破裂压力,改善压裂措施效果。
曾凡辉尹建郭建春
关键词:定向井优化设计
定向井压裂射孔方位优化被引量:5
2012年
为了解决定向井压裂过程中存在的破裂压力高及易发生裂缝转向等问题,基于坐标变换,建立了定向井的井周三维应力场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原地应力、孔隙压力、井筒液柱压力、井眼条件(井斜角、方位角)及其他物理力学性质等因素,建立了定向井射孔方位优化设计方法,分析了不同井斜角、方位角组合下的最佳射孔方位。现场应用表明,利用定向井射孔方位优化设计方法对射孔方位进行优化,能有效降低破裂压力,提高压裂改造效果。
曾凡辉尹建郭建春
关键词:定向井压裂
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分段压裂优化设计与应用被引量:33
2013年
针对川西沙溪庙组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开展了分段压裂优化设计及现场应用研究。采用水平井分段压裂诱导应力场模型,以提高储层整体渗流能力为目标,优选了裂缝起裂次序、裂缝fg距和射孔参数,通过优化压裂施工净压力和排量沟通了主裂缝周围的天然裂缝。现场实施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水平井压裂8~13段,每段内射孔2~3簇,每簇长度为0.5°,相同压裂段内簇间距为30~60m;采用中间为12~16孔/m、两端为16~20孔/m的变密度射孔,优化排量为3.5~6.5m3/min;采用优化设计技术实施的5口井平均稳定产量为5.3×104m3/d,较优化前有明显提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同类型致密砂岩气藏的水平井分段压裂优化设计提供了借攀。
曾凡辉郭建春刘恒尹建
关键词:致密气藏水平井分段压裂优化设计
水平井分段压裂射孔间距优化方法被引量:53
2012年
为了使水平井分段压裂形成更为复杂的裂缝网络体系,提高油气井产量,以均质、各向同性的二维平面应变模型为基础,建立了人工裂缝诱导应力场数学模型,并结合诱导应力场中水平最大、最小主应力方向发生转向作为裂缝转向判断依据,形成了射孔间距优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裂缝间距的增大,诱导应力分量逐渐减小;裂缝间距一定时,在最小主应力方向附加的诱导应力比最大主应力方向附加的诱导应力大,两者之差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对川西水平井射孔簇间距进行了优化,压裂后输气求产,与邻井选取较大射孔簇间距压裂求产对比,增产效果明显。该射孔间距优化方法对低渗透储层水平井分段压裂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尹建郭建春曾凡辉
关键词:水平井分段压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