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正海

作品数:86 被引量:12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文化科学
  • 2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1篇天文地球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历史地理
  • 5篇社会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2篇文化
  • 10篇学史
  • 9篇科学史
  • 8篇传统文化
  • 7篇学术
  • 7篇自然国学
  • 7篇自然科学
  • 6篇灾害
  • 6篇中国传统文化
  • 6篇自然科学史
  • 6篇自然灾害
  • 5篇地理
  • 5篇地理环境决定...
  • 5篇主义
  • 5篇海洋文化
  • 5篇潮汐
  • 3篇地理学
  • 3篇地平
  • 3篇地球
  • 3篇地质

机构

  • 77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4篇中国大百科全...
  • 3篇中国地震局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商务印书馆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太原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国家自然科学...
  • 1篇中国矿业联合...

作者

  • 77篇宋正海
  • 4篇高建国
  • 4篇刘长林
  • 3篇张九辰
  • 3篇徐道一
  • 2篇张钟静
  • 2篇丁志红
  • 2篇艾素珍
  • 2篇陈瑞平
  • 2篇周嘉华
  • 1篇张以诚
  • 1篇刘树勇
  • 1篇徐好民
  • 1篇潘承湘
  • 1篇徐钦琦
  • 1篇曾雄声
  • 1篇李林
  • 1篇杨丽凡
  • 1篇袁立
  • 1篇李似珍

传媒

  • 9篇太原师范学院...
  • 6篇科学对社会的...
  • 4篇自然科学史研...
  • 4篇自然辩证法通...
  • 3篇科学技术与辩...
  • 3篇科学技术哲学...
  • 3篇地质学史研究...
  • 2篇自然辩证法研...
  • 2篇科学学研究
  • 2篇山西大学师范...
  • 2篇中国地质学会...
  • 2篇中国地质学会...
  • 1篇科学中国人
  • 1篇科学决策
  • 1篇地理研究
  • 1篇科技导报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自然杂志
  • 1篇科学
  • 1篇汉字文化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8篇2003
  • 2篇2002
  • 5篇2001
  • 5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十世纪科学技术简史
许良英李佩珊张钟静周嘉华王敏慧宋正海姚德昌王肃瑞胡作玄潘承湘阎康年吴熙
该书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学、天文学和数学等各领域的发展,特别是各领域中基本理论和重大成就发展的来龙去脉,勾划出清晰的脉络和轮廓,并做了历史分析,对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做了初步的...
关键词:
关键词:近代史
历史自然灾害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被引量:1
2008年
历史自然灾害学是对古代时期自然灾害状况、演化及其规律进行研究并服务于当代社会建设的一门学问。中国古代无比丰富的历史文献中有大量天象、地象、气象、水象、海洋象、生物象、人体象等自然灾害和异常的观察记录,为历史自然灾害学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历史自然灾害学在中国大致经历了1949年前、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20世纪90年代至今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侧重点,其持续的继承和发展,促进了历史自然灾害学在中国不断地深入和成熟,使中国历史自然灾害学研究水平在世界具有一定的领先地位。
宋正海
关键词:自然灾害研究
如果郑和航海到欧洲被引量:1
2001年
十五、十六世纪之交开始的西欧各国航海家、冒险家在地理方面的一系列重大发现,在世界近代史上被称为"地理大发现”.其意义远远超出地理、航海范畴,对近现代世界乃至当代世界历史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宋正海
简论中国古代自然史料的现代科技价值被引量:1
1997年
宋正海
关键词:远景规划自然史
郑和航海为什么没有导致中国人去完成“地理大发现”?被引量:5
1983年
世界近代史上的“地理大发现”,是指十五、十六世纪之交开始的西欧各国航海家和冒险家,在地理方面的一系列重大发现,以及这些发现的巨大的历史作用。其中最杰出的成就是:1492年哥伦布(1451—1506年)领导的西班牙舰队发现美洲;1497年达·伽马(V. da Gama,1460—1524年)领导的葡萄牙舰队发现绕过好望角通往印度的航路,1519—1522年麦哲伦(1480—1521年)领导的西班牙舰队第一次环球航行。地理大发现的巨大历史作用,在《共产党宣言》中已有精辟的阐述:“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
宋正海陈传康
关键词:郑和航海郑和下西洋环球航行航海家地理大发现好望角
执着钻研排众议 勤勉治学立新说——宋正海研究员访谈录
2017年
宋正海是我国著名的科技史学家.访谈主要从科技史治学的角度,系统梳理了宋先生几十年来的学术脉络,以期如实反映他倡导整体论自然观,以中华传统文化推动现代科技创新,以及发展历史自然学等学术旨趣.访谈中,他追忆了中学时代对自然科学的广泛兴趣,以及在北京大学学习综合自然地理的教育经历.他积极振兴海洋史和海洋文化研究,创建黄河学;倡导科学史理论研究,开创历史自然学,复兴自然国学,倡导整体论自然观,开展"天-地-生-人"综合研究;反思中国科技传统的缺陷,将中国传统文化服务于现代科技创新;注重学术争鸣,保卫中医,重视民间科学,开展时空理论学术讨论.
张志会宋正海
关键词:访谈录自然国学
中国古代有机论自然观的现代科学价值的发现——从莱布尼茨、白晋到李约瑟被引量:2
1987年
现在,对于中国古代有机论自然观在当前科学整体化过程中,以及在当前综合研究、综合思潮发展中的重大启发作用。国内外学术界给以重视的人越来越多了。这种状况的出现并非突然发生,而是有着三百年的发展历程的。它经历着哲学史上几个时期(机械唯物主义时期、德国古典哲学时期、辩证唯物主义时期)和自然科学史上两种潮流(分析和综合)的更替,涉及到中西文化的长期交流,同时又与不少科学家、哲学家的研究和贡献有关。
宋正海
关键词:莱布尼茨德国古典哲学辩证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
海洋圜道观
圜道即循环之道。圜道观认为宇宙和万物永恒地循者周而复始的环周运动,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人事的发生、发展、消亡,都在环周运动中进行。圜道观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观念之一。圜道观在中国传统海洋文化中也特别发展,并集中表现在对多...
宋正海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海洋文化
文献传递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科技前沿探索
1996年
当代和二十一世纪如何发展科学技术,如何顺利探索科技前沿问题,这无疑要从多方位去探索。但通常认为:科技前沿探索似乎与历史、与传统无关;历史只能说明过去的辉煌;传统更多保守性,无助于当代的科技创新。然而,事物发展是十分复杂。
宋正海
关键词:传统文化自然科学
天地生人学术讲座1000讲学术历程回顾
2012年
"天地生人学术讲座"创建于1990年的北京,到2012年3月10日完成1000讲,是一个由天文学研究、地学研究、生物学研究、人文学研究等诸多方面的中老年学者组成和主持的民间性质的学术交流活动,旨在当代科学的综合性发展潮流中,推动宇宙—地球—生物—人类社会的大交叉综合学术研究,发掘中国古代自然国学整体论思维的资源,对复杂性科学问题的解决进行探索,关注人地关系的矛盾及解决,是一个全开放、纯公益的多学科学术交流平台。二十余年来,围绕自然灾害综合研究、中国自然国学的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中医的复兴、民间科学研究的振兴、科学观念辩证、复杂系统的整体论科学思维的发展、中国科技体制创新等主题进行了长期的讨论和探索。讲座明确自己的历史责任和奋斗目标:保存一方学术净土;种一块整体论与还原论优势互补的试验田。
宋正海
关键词:传统文化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