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道一

作品数:230 被引量:416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0篇会议论文
  • 10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5篇天文地球
  • 19篇经济管理
  • 19篇文化科学
  • 1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生物学
  • 7篇哲学宗教
  • 7篇医药卫生
  • 6篇矿业工程
  • 5篇自然科学总论
  • 4篇化学工程
  • 4篇建筑科学
  • 3篇历史地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 1篇理学

主题

  • 66篇地震
  • 31篇大地震
  • 25篇地震预测
  • 18篇地层
  • 14篇地质
  • 14篇信息有序性
  • 13篇天文
  • 12篇巨震
  • 11篇污染
  • 10篇灾害
  • 10篇生态
  • 10篇能源
  • 9篇周易
  • 8篇地层学
  • 8篇地球
  • 8篇地震活动
  • 8篇旋回
  • 8篇旋回地层
  • 8篇文化
  • 7篇地层研究

机构

  • 206篇中国地震局
  • 23篇核工业北京地...
  • 22篇中国科学院
  • 17篇中国社会科学...
  • 16篇国家地震局
  • 16篇中国科学院地...
  • 13篇中国科学院国...
  • 1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0篇中国地质科学...
  • 9篇中国矿业大学
  • 7篇中国矿业大学...
  • 6篇上海市地震局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地震台网...
  • 3篇国家发展和改...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中国工程物理...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中国大百科全...
  • 2篇神户大学

作者

  • 226篇徐道一
  • 28篇孙文鹏
  • 23篇韩孟
  • 12篇姚益民
  • 11篇韩延本
  • 11篇朱铭
  • 10篇张勤文
  • 10篇尹志强
  • 9篇余学东
  • 8篇张海峰
  • 8篇朱铭
  • 7篇沈宗丕
  • 6篇耿庆国
  • 6篇孙亦因
  • 5篇余学东
  • 5篇王湘南
  • 4篇严正
  • 4篇方茂龙
  • 4篇蔡文伯
  • 3篇何青芳

传媒

  • 10篇地层学杂志
  • 10篇办公自动化
  • 6篇地质论评
  • 4篇科学对社会的...
  • 4篇太原师范学院...
  • 3篇地震地质
  • 3篇科学通报
  • 3篇西北地震学报
  • 3篇中国地震
  • 3篇地学前缘
  • 3篇国际地震动态
  • 3篇神华科技
  • 3篇2008天灾...
  • 2篇地球学报
  • 2篇自然杂志
  • 2篇山西地震
  • 2篇地质力学学报
  • 2篇古地理学报
  • 2篇矿物岩石地球...
  • 2篇安阳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9篇2015
  • 11篇2014
  • 9篇2013
  • 10篇2012
  • 11篇2011
  • 9篇2010
  • 15篇2009
  • 21篇2008
  • 15篇2007
  • 8篇2006
  • 16篇2005
  • 9篇2004
  • 13篇2003
  • 2篇2002
  • 5篇2001
  • 6篇2000
2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对地球科学自主创新的启示
作者通过从事中国大陆8级地震预测等实例,提出对“数”、“时间”的新认识,而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对“数”与“时间”认识基本一致。从中国传统文化看来,“时间”、“数”不是孤立的。易数对物是有依赖性的,是体现了整体性(天、地、生、...
徐道一
关键词:传统文化地球科学自主创新8级大震地震预测
文献传递
四川峨眉麦地坪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剖面的中子活化分析研究被引量:6
1995年
张勤文等曾对四川峨眉麦地坪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剖面进行了研究。1991年对此剖面又进行了加密间距采样。中子活化分析结果表明,在震旦系-寒武系界线附近的标本具有较高的Ni,Co,Cs含量,Ir的含量也较上覆、下伏地层的标本为高。因而认为,在麦地坪剖面,把中国C点作为震旦系与寒武系的分界比采用中国A点、B点及D点界线,依据更充足些。
徐道一毛雪瑛张勤文赵东旭
关键词:事件地层学中子活化分析震旦纪寒武纪
山东东营凹陷新近系明化镇组天文地层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东营凹陷明化镇组(狭义)相当于渤海湾地区明化镇组(广义)的上段。选取东营凹陷华8、郝科1等5口井的测井数据(SP、GR)进行了明化镇组天文地层研究。把本区东辛2-4井明化镇组顶界年龄值(2.588Ma BP)作为5口井明化镇组顶界年龄值,根据频谱、数字滤波和小波分析结果,得出明化镇组各段的堆积速率、延续时间,并得出明下段底界平均年龄为10.794MaBP;明上段底界平均年龄为5.121,MaBP。东营凹陷明化镇组下段与国际地层表的中新世晚期及中国区域地层表的保德阶相当;明上段的底界可对比为上新世的底界(5.332MaBP),明上段相当于中国的高庄阶和麻则沟阶。在大约11—5MaBP期间中,曾有过几次环境突变:较强的突变大约发生在10.873MaBP,较弱的是在8.9MaBP,次强的是在7MaBP,最后发生的相当强的突变是在5.11MaBP前后。根据天文地层、天文周期、地球构造气候旋回等研究成果,在11—2.6MaBP期间,地球上可能存在过大约2,Ma间隔的突变,并与区域或全球性的地层变化界线大体一致。
徐道一姚益民韩延本尹志强张海峰
关键词:东营凹陷明化镇组中新世上新世
论中华科学思维在未来地质学中的重要意义被引量:3
2008年
近代地质学源于西方,已发展成为西方科学中重要的一员,它为工业现代化、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未来地质学面对当前全球性的生态失衡和资源危机两大难题。为了解决如此巨大,多变的复杂性难题,地质工作者必须改变传统思维和方法,引进强调整体、有机、动态的、相互联系、辩证的中华科学思维和方法,中国地质学家必将对未来的新地质学做出开拓性贡献。李四光教授在把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方面,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为未来地球科学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孙文鹏徐道一
自然国学研究的现代意义被引量:5
2001年
国学是指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其内涵博大精深,大致可分为人文国学和自然国学两大部分.自然国学与人文国学一样,有着明显的社会性和民族性,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密不可分.今天弘扬自然国学,并非只为研究其历史,主要目的是为了在我国当代的科技现代化中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的优势.
刘长林徐道一宋正海孙关龙
关键词:中国古代科技
中国大陆8级地震的有序性——一种新的预测方法被引量:23
1991年
通过对中国大陆已发生的20个8级地震的研究,发现8级地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有序性,这种有序性表现在一些8级地震的发生有252年,94年,48年及25年的时间间隔,应用这种有序性可用来对中国大陆8级地震进行预报。
徐道一黄建发王湘南
关键词:地震
在当代国家治理中易道的几点应用
治理是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包括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社会等,促进国家的各项工作正常进行。国家治理最重要的是主导的战略思想。各种主要决策活动都是在治理思维指导下进行的。这里把治理和管理作一定程度的区别,治理主...
徐道一
关键词:依法治国理念人本主义
巨震连发期与气温寒冷期的对应关系被引量:1
2008年
2008年初,在中国南部发生了特大冻雨雪灾(以下简称南方冻雪灾),对我国经济和人民的生活造成了显著的负面影响。气象部门发言人已说明,他们目前只能预测一个(几天的)天气过程,对连续几个天气过程的预测无能为力,对50年一遇的冻雪灾形成的原因也没有合理的解释。这在国际上亦是如此。
徐道一
关键词:寒冷气温气象部门雪灾
新疆吐鲁番坳陷连木沁剖面陆相白垩-第三系界线灾变事件初步研究被引量:7
1993年
白垩纪末期、地球上发生过全球性的生物绝灭。1980年Alvarey等在意大利、西班牙等地海相白垩-第三系(K-R)界线层中发现了铱异常,至今全球已在几十个地点包括我国西藏地区都有类似的发现。1981年Orth等又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北部的Raton盆地陆相K-R界线层中也发现了铱异常。我国陆相白垩系与第三系虽广布于各含油气盆地中,但存在白垩-第三系(K-R)
钟筱春唐文松赵秀兰徐道一严正叶莲芳毛雪瑛
关键词:灾变事件白垩纪
地震活动中的信息有序过程
<正>1.随机性和周期性目前,国内外正在应用的地震预报方法大多数是立足于随机性和周期性概念。随机性是假设随机变量的独立性,即一个随机变量的取量与其他变量的值无关。周期性则一般是指同一周期严格地反复出现的性质。“严格”是指...
徐道一严正
文献传递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