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振梅

作品数:21 被引量:8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炎症
  • 7篇溃疡
  • 7篇溃疡性
  • 7篇肠病
  • 6篇炎症性
  • 6篇炎症性肠病
  • 6篇细胞
  • 6篇结肠
  • 6篇结肠炎
  • 6篇溃疡性结肠炎
  • 4篇食管
  • 3篇食管鳞癌
  • 3篇鳞癌
  • 3篇免疫
  • 3篇克罗恩
  • 3篇克罗恩病
  • 3篇发病
  • 3篇发病机制
  • 3篇CLUSTE...
  • 2篇蛋白

机构

  • 19篇中日友好医院
  • 3篇山东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21篇宋振梅
  • 12篇王晓娣
  • 8篇刘继喜
  • 4篇刘芳
  • 2篇赵洪川
  • 2篇张尚忠
  • 2篇陈艳明
  • 1篇樊艳华
  • 1篇赵晓航
  • 1篇李靖涛
  • 1篇杨猛
  • 1篇刘兆兰
  • 1篇周兰萍
  • 1篇孙玉琳
  • 1篇毛友生
  • 1篇刘建平
  • 1篇唐彬
  • 1篇吴晓敏
  • 1篇李雯
  • 1篇李健民

传媒

  • 3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医学新知
  • 2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国外医学(肿...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国际消化病杂...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华临床营养...
  • 1篇2013中华...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5
  • 1篇200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炎症性肠病与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被引量:2
2019年
炎症性肠病(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 )是一组慢性、复发性的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 UC)和克罗恩病( Crohn's disease,CD)。IBD的发病原因至今不完全明确,其临床表现取决于疾病分期及严重程度。很多严重的炎症性疾病的疾病过程与机体的凝血状态具有密切相关性,炎症性肠病也不例外。
宋振梅王晓娣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OX40和OX40L在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中的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免疫功能紊乱和免疫耐受受损。在IBD的肠道中,效应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之间的平衡被打破。OX40及其配体OX40L能促进多种CD4+T细胞增殖,调节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与功能,促进IBD发展。
李健民宋振梅甘世宝刘继喜王晓娣
关键词:OX40L炎症性肠病免疫耐受细胞活化发病机制
炎症性肠病降阶梯治疗策略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炎症性肠病(IBD)本质上是一种慢性、反复复发的且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及未确定的UC和CD重叠中间型的结肠炎[1-3].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研究认为主要由免疫反应介导,并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如肠道菌群)密切相关.通常好发于20-30岁,亦可见于儿童[4].虽然传统药物如5-氨基水杨酸(5-aminosalicy lic acid,5-ASA)、但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仍是目前治疗主流,IBD的治疗正步入免疫调节的生物学时代,多种新型生物制剂的涌现为IBD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和选择.目前,针对IBD治疗策略上选择"升阶梯"(stair-up)治疗策略,还是"降阶梯"(top-down)治疗策略仍未达成一致共识.
刘芳宋振梅刘继喜王晓娣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降阶梯治疗
大肠出血的常见病因、鉴别及诊治被引量:13
2012年
大肠疾病所致出血是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大肠出血形式多样,与出血部位、出血量、出血速度等有关,难以一概而论,但较少发生大出血。大肠出血原因东西方国家疾病谱存在差异。西方国家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有:结肠憩室炎、炎症性肠病、血管发育不良和大肠息肉及息肉电切后出血。
宋振梅樊艳华
关键词:大肠出血常见病因下消化道出血诊治血管发育不良大肠息肉
生长激素释放肽用于炎症性肠病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其发病主要是在遗传易感基础上环境因素、肠道菌群及免疫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是黏膜受损的主要机理,因此对IBD的治疗主要针对炎症的控制,
刘继喜宋振梅王晓娣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生长激素释放肽
英夫利昔单抗联合硫唑嘌呤对克罗恩病患者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6
2017年
目的探讨英夫利昔单抗(IFX)联合硫唑嘌呤(AZA)对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法将170例克罗恩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85例。对照组给予硫唑嘌呤,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英夫利昔单抗。比较2组生物学指标[白细胞计数(WBC)、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总蛋白(STP)]、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和CD8)、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2(IL-12)、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WBC、ESR、CRP、STP、CD4、CD4/CD8、CD8、Ig A、Ig G、Ig M、TNF-α、IL-12、TGF-β、IL-10水平均较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WBC、ESR、CRP、STP、CD4、CD4/CD8、CD8、Ig A、Ig G、Ig M、TNF-α、IL-12、TGF-β、IL-10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英夫利昔单抗联合硫唑嘌呤可有效改善克罗恩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炎性细胞因子,治疗效果满意。
刘芳李靖涛宋振梅刘继喜吴晓敏
关键词:英夫利昔单抗硫唑嘌呤克罗恩病免疫功能细胞因子
黄芩苷对高脂-脂肪肝模型大鼠肝脏炎症改善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高脂-脂肪肝模型大鼠肝脏炎症改善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将4周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高脂模型组(M组)和黄芩苷治疗组(Ba组),每组12只。C组大鼠投喂普通颗粒饲料,M组和Ba组大鼠投喂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脂肪肝大鼠模型。3周后,C组和M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Ba组大鼠给予黄芩苷30mg/(kg·d)灌胃30d。末次给药后处死大鼠,分离收集血清及肝脏组织。应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肝脏组织TG、TC含量,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进行肝组织病理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测定肝脏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表达,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脏组织环氧化物酶2(COX-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M组大鼠血清TG、TC、HDL-C、LDL-C水平升高(F=5.68~30.16,P<0.05),肝指数及肝组织中TG、TC水平升高(F=30.13~40.24,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肝细胞变性坏死和肝组织炎症损伤加重,肝组织中炎性因子TNF-α和IL-6的表达升高(F=48.16、36.33,P<0.05),肝组织COX-2和iNOS的表达升高(F=33.16、38.84,P<0.05)。与M组相比,Ba组大鼠血清血脂水平、肝组织中脂质含量和肝指数均明显降低(F=5.68~40.24,P<0.05),肝细胞脂肪变性和炎症损伤减轻,肝组织中TNF-α、IL-6以及COX-2、iNOS的表达明显降低(F=33.16~48.16,P<0.05)。结论黄芩苷对高脂-脂肪肝大鼠肝细胞变性和肝组织炎症损伤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TNF-α和IL-6及炎症调控因子COX-2和iNOS的表达相关。
唐彬宋振梅肖琦凡
关键词:黄芩甙脂肪肝环氧化酶2
CD4+CD25+T细胞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其特异性标志物Foxp3的表达及其在UC不同病期的变化,探讨其在UC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研究纳入2007年2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UC患者40例,其中活动期23例,缓解期17例;同时选择33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及32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UC患者、IBS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CD4+CD25+T细胞阳性率,用RT-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Foxp3mRNA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浓度。结果活动期和缓解期UC患者、IBS患者、正常对照者外周血CD4+T细胞总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6)。CD4+CD25+T细胞在CD4+T细胞中所占比例在活动期和缓解期UC患者中均明显低于IBS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均〈0.01),活动期患者较缓解期患者更低(P〈0.001),并且与疾病活动指数(r=-0.660,P〈0.001)及红细胞沉降率(r=-0.572,P=0.001)均呈显著负相关,而IBS患者和正常对照者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343)。PBMC中Foxp3mRNA的表达在活动期和缓解期UC患者均明显低于IBS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均〈0.001)。而血清IL-10和TGF—β的浓度在活动期和缓解期UC患者、IBS患者和正常对照者4组间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活动期UC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明显降低,缓解期UC患者的表达有所升高,并且与临床疾病活动相关,提示这类细胞可能参与了UC疾病的发生发展,Foxp3表达降低可能是导致CD4+CD25+T细胞发育障碍的重要因素。
宋振梅王晓娣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CD4+CD25+T细胞FOXP3
中国大陆地区溃疡性结肠炎少见的肠外表现汇总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总结我国大陆地区溃疡性结肠炎少见的肠外表现,通过认识到本病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以揭示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对我国大陆近20年来报道的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进行追溯检索,对符合标准的少见的肠外表现的数据进行摘录、登记、统计分析。[结果]2001-01—2012-12期间符合标准的文献20篇,少见的溃疡性结肠炎肠外表现共28例,涉及皮肤、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肌肉关节系统及血液系统等。[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的肠外表现多样,常同时累及多个系统,易导致漏诊;认识溃疡性结肠炎少见的肠外表现,有助于了解其发病机制,并帮助诊治。
刘继喜李雯宋振梅王晓娣
关键词:结肠炎肠外表现
炎症性肠病的临床治疗新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累及胃肠道的慢性疾病,目前主要治疗药物如氨基水杨酸制剂和免疫抑制剂均有一定的局限性。英夫利昔等多种生物制剂的使用,临床已取得可靠疗效,为患者带来更多治疗机会。随着对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针对免疫功能异常的新的治疗手段也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和使用,本文就目前IBD的生物免疫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宋振梅王晓娣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生物免疫治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