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喜
- 作品数:45 被引量:158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疏木六君子汤”加减治疗1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后应用中药“疏木六君子汤”加减对1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NEN)患者是否存在预防复发的作用。方法收集2010年4月至2017年3月41例确诊为1型g-NEN行内镜下切除后未接受其它西医治疗的患者,给予“疏木六君子汤”为基本方随证加减的中药治疗,每日1剂,早晚分服。每6~12个月复查胃镜,观察肿瘤数目、大小及病理诊断结果,计算复发率及中位复发时间。结果患者内镜下表现以多发息肉样病灶为主,病灶的初诊病理诊断为神经内分泌肿瘤G 1或G 2。中位随访时间为20个月(范围:9~56个月),11例(26.8%)患者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19个月(范围:2~56个月)。结论中药“疏木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可能延长1型g-NEN患者复发时间,降低复发率。
- 窦豆窦豆陈莹莹邱旭东祁志荣刘继喜罗杰刘继喜
- 关键词:内镜下治疗中药治疗复发率
- 胃镜下根据胃黏膜形态判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价值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胃镜常规检查时目测胃黏膜形态判断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准确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胃镜诊疗工作满15年、8年及3年的高、中、低3级医生,在胃镜检查时目测胃黏膜形态判断胃黏膜Hp感染情况,同时与胃黏膜活检快速尿激酶试验或病理检测Hp结果进行比较。Hp感染严重程度的判定分为阴性、+、++、+++共4个级别。结果 :共收集366例胃镜检查患者,其中高、中、低年资医生分别完成120例、127例和119例。(1)与黏膜活检结果相比,目测Hp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5.9%、62.3%和71.0%,其中高年资医生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8.1%、83.5%、81.7%,在特异性和准确性方面显著高于中、低年资医生(P<0.05)。(2)对Hp感染严重程度的目测判断与活检结果中度正相关(r=0.5794),其相关性在快检高于病理检测(r分别为0.8040、0.4034),在非萎缩性胃炎高于萎缩性胃炎(r分别为0.6575、0.4084),在高年资医生高于中、低年资医生(r分别为0.6627、0.5855、0.5296)。结论:常规胃镜检查时目测对判断Hp的感染有一定的准确性和临床价值,但在一定程度上受医生经验影响。
- 樊艳华刘积庆刘继喜刘芳沙雪菲李小春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胃镜
- 胃肠间质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138例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收集澳门仁伯爵医院及北京医院2002-01/2008-07资料完整GIST患者138例的临床、手术及病理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测得的CD117、CD34、SMA、Desmin、S100蛋白表达结果,回顾性分析GIST临床与病理的特点及关系.结果:138例间质瘤位于胃90例(65.22%),小肠36例(26.09%),结直肠9例(6.52%),腹膜后3例(2.17%);最大直径1-14cm.瘤组织由梭形细胞和/或上皮样细胞构成.梭形细胞:形态较一致,呈长梭形,胞质丰富,嗜酸性,胞核呈杆状或腊肠样或长梭形,大多数似平滑肌细胞,少许似神经鞘或神经纤维细胞;上皮样细胞:体积较大,形态不一,呈多角形或卵圆形,胞质空亮或微嗜酸性,核周出现亮区,核形多样与核分裂数成正比.梭形细胞型114例(82.61%),上皮样细胞型6例(4.35%),混合型18例(13.04%);核分裂小于或等于5个/50HPF99例,5-10个/50HPF24例,大于10个/50HPF15例.免疫组织化学阳性表达率为CD11797.38%,CD3473.91%,SMA6.52%,Desmin2.17%,S1002.17%;良性肿瘤24例(17.39%),低度恶性潜力39例(28.26%),中度恶性潜力33例(23.91%),高度恶性潜力21例(15.22%),恶性21例(15.22%).结论:GIST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CD117对GIST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但与CD34、SMA、Desmin、S100等同时检测有助于GIST的诊断;GIST良恶性的评估取决于肿瘤的部位、大小和核分裂数的多少.
- 罗庆锋刘继喜刘晓许乐
-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
- 以肛瘘及十二指肠溃疡起病的克罗恩病1例
- 2012年
- 患者男性,20岁,主因“肛周疼痛20个月、上腹胀2月”于2011年8月17日入我院消化科。
- 罗荷刘继喜房龙王晓娣
- 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克罗恩病肛瘘肛周疼痛消化科
- 一种用于结肠腺癌的分子标志物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结肠腺癌的分子标志物,所述分子标志物为LOC105377352,其中LOC105377352在结肠腺癌患者中表达上调。本发明所提供的lncRNA标志物,可以用于结肠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
- 刘继喜刘芳谭煌英
- 1型胃神经内分泌瘤134例的临床特征及相关背景疾病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1型胃神经内分泌瘤(g-NET)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背景疾病,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2月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确诊为1型g-NET患者(分别有41和93例)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背景疾病。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清学检测指标、胃镜及病理特征、肿瘤部位、转移及治疗情况、伴发疾病进行统计学描述。结果134例1型g-NET患者中,男53例(39.6%),女81例(60.4%),确诊年龄(范围)为(51±11)岁(21~76岁)。主要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血清嗜铬粒蛋白A水平为(237.7±176.8)μg/L。97.8%(131/134)的患者内镜下表现为胃底、胃体的息肉或隆起,75.0%(96/128)的肿瘤多发;77.2%(88/114)的患者肿瘤最大径<1 cm,病变主要位于黏膜层(59.8%,52/87)和黏膜下层(40.2%,35/87);病理分级为G1级者占79.3%(96/121),G2级者占20.7%(25/121);局部淋巴结转移率为1.4%(1/73),未发现远处转移。70.9%(95/134)的患者行内镜下治疗。经胃镜或病理证实存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者占93.6%(103/110),胃镜和病理检查结果同时明确者占45.6%(47/103)。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93.2%(96/103)的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超过正常值上限的2倍;抗壁细胞抗体(PCA)和抗内因子抗体(IFA)的阳性率分别为78.5%(73/93)和51.9%(14/27);H.pylori感染率为28.1%(16/57);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比例为80.6%(75/93)。血清维生素B12和铁蛋白减少者分别占70.8%(63/89)和30.7%(27/88);贫血者占27.8%(25/90),小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患者比例分别为28.0%(7/25)、56.0%(14/25)、16.0%(4/25)。46.9%(45/96)的患者甲状腺自身抗体升高,17.9%(17/95)出现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变。结论1型g-NET多见于女性,主要由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引起,超过半数患者的血清PCA和IFA升高,常伴有维生素B12的缺乏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 张艺璇陈莹莹祁志荣陈洛海罗杰林原刘继喜谭煌英陈洁
- 关键词:自身抗体内镜特征
-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分型诊断和治疗被引量:15
- 2014年
- 由于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 NENs)的发病率低,大多数医师甚至肿瘤科医师对其诊断和治疗并不熟悉,因此临床误诊和误治时有发生。g NENs分为4型,其发病机制及临床特征不同,治疗策略和预后亦不同。目前国内对g NENs的分型诊断不够重视,因而存在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规范等问题。现参照国内外相关指南,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就g NENs的临床分型、诊断流程、相应治疗策略、预后等分述如下。
- 谭煌英娄彦妮罗杰刘继喜贾立群
- 关键词: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分型诊断临床误诊发病机制临床分型
- 九例少见的炎性肠病肠外表现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分析炎性肠病少见的肠外表现的特点。方法对近5年北京协和医院和中日友好医院住院病历中符合炎性肠病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有9例(2.6%)少见的肠外表现,累及皮肤、眼、肺、神经系统、骨骼及血液系统,其中支气管扩张、转移性克罗恩病、格林巴利综合征、多发性硬化症、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国外有类似报道,而角膜溃疡、多发性动脉炎及肺组织细胞增多症目前未见报道。结论炎性肠病的少见肠外表现的发现对于提示其发病机制有一定意义。
- 刘继喜黄洪涛孙钢
- 关键词:炎性肠病肠外表现
- OX40和OX40L在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中的进展被引量:1
- 2016年
-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免疫功能紊乱和免疫耐受受损。在IBD的肠道中,效应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之间的平衡被打破。OX40及其配体OX40L能促进多种CD4+T细胞增殖,调节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与功能,促进IBD发展。
- 李健民宋振梅甘世宝刘继喜王晓娣
- 关键词:OX40L炎症性肠病免疫耐受细胞活化发病机制
- 炎症性肠病降阶梯治疗策略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1
- 2017年
- 炎症性肠病(IBD)本质上是一种慢性、反复复发的且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及未确定的UC和CD重叠中间型的结肠炎[1-3].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研究认为主要由免疫反应介导,并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如肠道菌群)密切相关.通常好发于20-30岁,亦可见于儿童[4].虽然传统药物如5-氨基水杨酸(5-aminosalicy lic acid,5-ASA)、但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仍是目前治疗主流,IBD的治疗正步入免疫调节的生物学时代,多种新型生物制剂的涌现为IBD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和选择.目前,针对IBD治疗策略上选择"升阶梯"(stair-up)治疗策略,还是"降阶梯"(top-down)治疗策略仍未达成一致共识.
- 刘芳宋振梅刘继喜王晓娣
-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降阶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