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学萍

作品数:86 被引量:256H指数:9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安徽省人才开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4篇理学
  • 20篇一般工业技术
  • 7篇电子电信
  • 4篇机械工程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3篇微结构
  • 29篇溅射
  • 23篇磁控
  • 22篇磁控溅射
  • 15篇射频磁控
  • 15篇射频磁控溅射
  • 14篇光学
  • 11篇应力
  • 11篇退火
  • 10篇光谱
  • 10篇分形
  • 9篇光学性
  • 9篇AG
  • 8篇退火温度
  • 8篇纳米
  • 8篇多重分形谱
  • 7篇膜厚
  • 7篇AU
  • 6篇ZNO薄膜
  • 5篇透射

机构

  • 86篇安徽大学
  • 13篇合肥师范学院
  • 5篇安徽农业大学
  • 4篇滁州学院
  • 4篇安徽教育学院
  • 4篇教育部
  • 3篇安徽建筑工业...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86篇宋学萍
  • 75篇孙兆奇
  • 22篇吕建国
  • 19篇蔡琪
  • 14篇曹春斌
  • 11篇江锡顺
  • 9篇孟凡明
  • 8篇刘艳美
  • 6篇李爱侠
  • 6篇周明飞
  • 6篇王佩红
  • 5篇赵宗彦
  • 5篇孙大明
  • 4篇曹铃
  • 4篇何玉平
  • 4篇朱剑博
  • 3篇戴结林
  • 3篇杨蕾
  • 3篇韩家骅
  • 3篇黄凯

传媒

  • 14篇功能材料
  • 13篇安徽大学学报...
  • 7篇合肥工业大学...
  • 5篇真空科学与技...
  • 4篇人工晶体学报
  • 3篇硅酸盐学报
  • 3篇电子显微学报
  • 2篇物理学报
  • 2篇光学学报
  • 2篇分析测试学报
  • 2篇材料科学与工...
  • 2篇合肥师范学院...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安徽教育学院...
  • 1篇稀有金属
  • 1篇大学物理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液晶与显示
  • 1篇真空与低温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年份

  • 3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9篇2010
  • 6篇2009
  • 10篇2008
  • 12篇2007
  • 9篇2006
  • 6篇2005
  • 10篇2004
  • 7篇2003
  • 2篇2002
  • 3篇1997
  • 1篇1996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氧化铟锡薄膜的椭偏光谱研究被引量:14
2008年
用溅射法在Si片上制备了厚度为140nm的氧化铟锡(ITO)薄膜。X射线衍射研究表明所制备的薄膜为多晶结构。在1.5~4.5eV范围内对ITO薄膜进行了椭偏测量。分别用德鲁德-洛伦茨谐振子(Drude4-Lorenzoscillators)模型、层进模型结合有效介质近似模型对椭偏参量ψ、△进行了拟合,得到ITO薄膜的折射指数n的变化范围在1.8~2.6之间,可见光范围内消光系数k接近于零,在350nm波长附近开始明显变化,且随着波长的减小k迅速增加。计算得到直接和间接光学带隙分别是3.8eV和4.2eV。并在1.5~4.5eV段给出一套较为可靠的、具有实用价值的ITO介电常量和光学常量。
孙兆奇曹春斌宋学萍蔡琪
关键词:薄膜光学ITO薄膜
Au-MgF2复合纳米金属陶瓷薄膜的制备、微结构及其光电特性的研究
复合纳米颗粒薄膜,特别是纳米贵金属微粒镶嵌于陶瓷基体中所构成的一种新型功能薄膜材料,由于其具有传统复合材料和现代纳米材料两者的优越性,成为目前复合材料发展的主要动向之一,引起了材料科学界、物理学界、化学界和产业界的普遍关...
蔡琪宋学萍孙兆奇
文献传递
氧氩流量比对ZnO薄膜的微结构及其发光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在室温下,利用射频磁控反应溅射法分别在硅片和石英玻璃上制备ZnO薄膜。通过控制O2/Ar流量比,研究O2/Ar流量比对ZnO薄膜的微结构、表面形貌及其光致发光特性的影响。X射线衍射仪和原子力显微镜结果显示,当O2/Ar流量比为3∶4时,所得薄膜结晶度最佳,表面粗糙度为0.725 nm;荧光光谱显示,ZnO薄膜在波长407 nm附近出现紫光发光峰,该发光峰源于氧空位浅施主能级到价带顶的电子跃迁,发射强度随O2/Ar流量比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
汪小小夏齐萍吕建国宋学萍孙兆奇
关键词:ZNO薄膜反应溅射光致发光
Au-MgF2复合纳米颗粒薄膜的制备和微结构
用射频磁控共溅射法制备了Au体积分数分别为6%、15%、25%、40%、50%和60%的Au-MgF2复合纳米颗粒薄膜。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薄膜的微结构和组分进行了测试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Au...
蔡琪王磊王佩红宋学萍孙兆奇
关键词:微结构
文献传递
Ag-MgO复合团簇薄膜微结构及其光学特性
2008年
用射频-磁控共溅射技术制备出Ag体积分数分别为5%,10%,15%和20%的Ag-MgO复合团簇薄膜。用X-射线衍射仪、原子力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复合团簇薄膜的微结构、表面形貌和光学性质。结果表明:随着Ag体积分数从5%增大到20%,薄膜中Ag的平均晶粒尺寸由8.2nm增大到10.9nm,薄膜的平均颗粒尺寸从37.9nm增大到43.4nm,方均根(rms)粗糙度先减小后略有增大,可见光范围内的平均透过率先下降后几乎保持不变。
吕建国伍红松陈磊宋学萍孙兆奇
关键词:微结构表面形貌光学性质
射频磁控溅射制备CuAlO_2薄膜及性能表征被引量:5
2012年
利用Al(OH)3和Cu2O高温固相反应烧结制备的靶材,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玻璃基片上制备非晶CuAlO2薄膜.薄膜的表面均匀,颗粒大小约为50 nm,可见光范围内透射率为60%,平均折射率达2.0,直接带隙为3.86 eV.随着在紫外光源下曝光时间的增加,薄膜的接触角从96.3°减小到87.5°,薄膜仍呈现出良好的疏水性.
孙兆奇汪娴李俊磊朱煜东宋学萍
关键词:磁控溅射浸润性
Ag-MgF_2复合纳米金属陶瓷薄膜的渗透阈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介绍了几种计算纳米金属颗粒镶嵌于陶瓷基体中而形成的复合纳米金属陶瓷薄膜渗透阈的理论方法,分析了理论方法中所运用模型的特点及其精度.并将Landauer有效介质理论和Priou渗透阈理论应用于Ag-MgF2复合纳米金属陶瓷薄膜的渗透阈计算,所得值分别为0·08和0·14(Ag的体积分数),按Priou渗透阈理论计算的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最后讨论了影响复合金属陶瓷薄膜体系渗透阈的主要因素.
曹春斌蔡琪江锡顺宋学萍孙兆奇
采取有效措施搞好高校仪器维修工作被引量:1
1997年
采取有效措施搞好高校仪器维修工作宋学萍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办学规模的扩大,我校仪器设备的数量和品种不断增加。由八十年代四千多台件,猛增到两万多台件。维修量也大大增加,平均每年有数百台的仪器需要修理。尤其是实验高峰期,仪器利用率高,许多损坏的仪器急须及...
宋学萍
关键词:仪器维修维修工作维修费登记表高校教学科研工作
Ag-聚酯复合薄膜的微结构与光学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用匀胶机在载玻片上甩制5%的硅酸乙酯薄膜,在该薄膜上用磁控溅射法溅射Ag制备半连续的纳米微粒Ag薄膜,经过不同温度下的退火,处于膜表面的Ag颗粒的扩散运动增强,从而得以渗入高分子聚酯层形成Ag-聚酯复合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和紫外-可见光谱等检测手段对其微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发现: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Ag晶粒的晶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平均晶粒尺寸和晶格常数均呈增大趋势.随着Ag质量分数的增加,Ag的XRD衍射峰出现并逐渐增强,Ag纳米颗粒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位置逐渐红移并逐渐增强.
梁平曹铃宋学萍程晓敏孙兆奇
关键词:微结构光学性能
分形理论及其在薄膜微结构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介绍分形的基本概念以及几种常用的计算简单分形维数的方法,用分形研究Au-MgF2纳米金属介质复合薄膜中Au颗粒和半连续Ag膜中Ag小岛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复合薄膜中Au颗粒的分形维数随Au含量的增加由1.5516逐渐增大到1.7671,表明金属介质复合薄膜中Au颗粒的平均尺寸随着Au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半连续Ag膜中Ag小岛的分形维数随厚度的增加从1.4051增大到1.7428,说明半连续Ag膜的覆盖率随着其厚度的增加而增大。这一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因此分形可以用来定量表征薄膜显微结构的演化规律。
吕建国蔡琪宋学萍孙兆奇
关键词:分形分形维数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