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习凤

作品数:23 被引量:213H指数:8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护理
  • 9篇关节
  • 7篇关节置换
  • 6篇康复
  • 6篇骨折
  • 5篇镇痛
  • 5篇置换术
  • 5篇髋部
  • 5篇膝关节
  • 4篇手术
  • 4篇术后
  • 4篇髋部骨折
  • 4篇膝关节置换
  • 3篇镇痛护理
  • 3篇术期护理
  • 3篇速康
  • 3篇围手术
  • 3篇围手术期
  • 3篇骨密度
  • 3篇高龄

机构

  • 23篇苏州大学附属...
  • 2篇苏州大学
  • 1篇常熟市第二人...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伤骨科...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23篇姜习凤
  • 11篇金佳
  • 8篇徐又佳
  • 8篇宋宏晖
  • 8篇艾红珍
  • 7篇顾美珍
  • 4篇董启榕
  • 3篇王兵
  • 3篇贾鹏
  • 3篇张林林
  • 2篇钱志远
  • 2篇张鹏
  • 2篇徐炜
  • 2篇朱倩兰
  • 1篇曹国文
  • 1篇张东
  • 1篇徐君翔
  • 1篇邓廉夫
  • 1篇靳宗达
  • 1篇李涧

传媒

  • 2篇护士进修杂志
  • 2篇中华骨质疏松...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抗感染药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国临床护理
  • 1篇第九届中国南...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训练指导被引量:3
2008年
本文总结了21例在关节镜下用LARS人工韧带重建修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手术后的康复训练指导,主要包括:术前康复指导,目的在于使患者了解术后康复的一般程序,恢复体力,尽可能增强股四头肌及腘绳肌肌力;术后康复训练的三个阶段,主要是针对预防肌肉萎缩、肌力恢复、伸屈膝关节、患肢负重、平稳及本体感觉的恢复、自理能力的训练。术后随访6.5~12个月,其关节稳定性及主动活动范围均能满足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要,无1例并发症发生。
顾美珍董启榕徐又佳姜习凤
关键词:人工韧带术后康复训练
一种适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防止假体脱位的翻身枕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防止假体脱位的翻身枕,包括:翻身枕本体和固定在所述翻身枕本体上的固定带,所述翻身枕本体呈直角梯形结构,其包括直角凹面部和斜边凹面部,所述固定带包括大腿部固定带和小腿部固定带,所述大...
金佳宋宏晖姜习凤
文献传递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血清VitD、CK、CRP/ALB水平变化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究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血清维生素D(VitD)、肌酸激酶(CK)、C反应蛋白与清蛋白比值(CRP/ALB)水平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1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6个月通过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HHS)评估预后情况,比较预后良好组(HHS分值≥80分)、预后不良组(HHS分值<80分)术前一般资料、疼痛程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SA评分)]、病情程度[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围术期血清VitD、CK、CRP/ALB水平,分析术前血清VitD、CK、CRP/ALB与疼痛程度、病情程度的相关性,并分析术后血清VitD、CK、CRP/ALB预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预后的价值。结果预后良好组术后6个月HHS分值高于预后不良组(t=12.175,P<0.05);预后不良组骨质疏松症发生率、术前APACHEⅡ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术前、术后3 d血清VitD水平均低于预后良好组,CK、CRP/ALB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术前血清VitD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血清CK、CRP/ALB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术后3 d血清VitD、CK、CRP/ALB预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6个月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00,联合预测的AUC最大,为0.938。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血清VitD、CK、CRP/ALB与病情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术后早期检测各指标水平在预测预后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李涧沈沐杨渊金佳姜习凤郁嘉娴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预后
1例骨筋膜室综合症VSD引流合并尿毒症患者的护理被引量:1
2014年
骨筋膜室综合症是指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组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2013年4月我院收治了1例因骨折导致骨筋膜室综合症切开 VSD 引流合并尿毒症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以及精心护理,患者顺利地治愈了骨折及骨筋膜室综合症出院,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沈沐姜习凤
关键词:VSD引流尿毒症骨筋膜室综合症护理
蛇床子素对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Osthole,OST)对人骨肉瘤细胞U2-OS增殖、迁移、侵袭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培养人骨肉瘤细胞U2-OS,采用不同浓度的OST处理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的能力,细胞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作用,Western-Blot法检测PTEN、pAKT、AKT蛋白的表达。结果:MTT法结果表明OST能够抑制人骨肉瘤细胞U2-OS的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克隆形成实验结果表明OST能够抑制U2-OS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细胞划痕实验和细胞侵袭实验结果显示OST处理后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降低;Western-Blot结果显示OST处理后PTEN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pAKT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OST可抑制人骨肉瘤细胞U2-OS增殖、迁移、侵袭,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与调控PTEN-AKT信号通路有关。
姜习凤李光飞曹国文
关键词:蛇床子素骨肉瘤细胞侵袭
去铁胺预防1型糖尿病骨丢失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利用低氧模拟化合物去铁胺(Deferoxamine)干预1型糖尿病小鼠,观察小鼠骨骼骨密度、骨体积、骨结构、骨强度、骨代谢变化情况。方法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Ⅰ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正常小鼠)、糖尿病组、去铁胺干预组,利用Micro-CT检测小鼠股骨远端松质骨骨密度、骨量、骨结构,利用三点弯曲实验检测小鼠股骨骨强度,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胫骨骨小梁表面成骨细胞数量,实时定量PCR检测小鼠胫骨骨组织runt家族相关基因2(Runx-2)、骨钙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mRNA变化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小鼠胫骨骨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小鼠相比,糖尿病小鼠的骨体积、骨密度、骨强度下降,骨结构破坏;去铁胺干预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糖尿病小鼠骨体积、骨密度、骨强度,同时骨结构得到部分恢复。去铁胺干预后糖尿病小鼠松质骨表面成骨细胞数量增多,骨组织内Runx-2、骨钙素、TRAP mRNA表达增高,HIF-1α、VEGF蛋白表达增多(P<0.05)。结论去铁胺能够通过激活低氧诱导因子信号通路促进骨形成,从而部分阻止1型糖尿病小鼠骨质疏松形成。
张东赵鹏金佳姜习凤宋宏辉贾鹏徐又佳邓廉夫
关键词:骨质疏松
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护理效果评价被引量:39
2021年
目的探讨围术期加速康复外科(ERAS)管理模式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4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70例;年龄76~98岁[(83.7±5.4)岁]。骨折类型:股骨转子间骨折54例,股骨颈骨折40例。患者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或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44例围术期采用ERAS管理模式(加速康复组),50例围术期采用传统护理模式(传统康复组)。比较两组术后骨折部位、骨密度、致伤原因不同患者的下床时间;术前及术后1,3,7 d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1个月并发症情况;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日常自理能力(ADL)评分;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死亡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24个月[(17.7±6.2)个月]。加速康复组术后不同骨折部位(股骨颈、股骨转子间)、骨密度(>-2.5 SD、≤-2.5 SD)、致伤原因(摔伤、交通伤、其他)患者的下床时间较传统康复组显著缩短(P<0.01)。术前两组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速康复组术后1,3,7 d VAS[(3.4±0.9)分、(2.7±0.5)分、(1.7±0.6)分]较传统康复组[(4.3±1.1)分、(3.5±0.5)分、(2.7±0.9)分]显著降低(P<0.01)。术后1个月,加速康复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0%,低于传统康复组的28%(14/50)(P<0.01);两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尿路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肝肾功能减退、贫血、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速康复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ADL评分[(37.0±6.6)分、(70.1±8.4)分、(86.2±9.3)分]均较传统康复组[(26.5±10.4)分、(50.1±11.4)分、(70.7±9.0)分]显著提高(P<0.01)。加速康复组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为(80.9±8.6)分,较传统康复�
宋宏晖张鹏徐炜王伟姜习凤徐又佳金佳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髋骨折加速康复
绝经后女性股骨头铁含量与骨密度的相关性被引量:21
2013年
目的检测股骨颈骨折绝经女性股骨头骨铁含量,结合骨密度、血清铁蛋白和血清骨代谢指标,探讨骨组织铁含量与绝经女性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 10例绝经后女性脆性股骨颈骨折患者(行走跌倒6例、扭伤跌倒4例)为绝经组,年龄56~87岁,平均72.6岁;6例年轻女性暴力性股骨颈骨折患者(车祸伤4例、骑车摔倒1例、高处坠落1例)为对照组,年龄19~43岁,平均31岁。2组患者均为住院、单发、非开放性骨折,入院检查无炎性反应,既往无病理性铁过载史。2组入院后均检测血清铁代谢和骨代谢指标,术中留取骨组织行骨铁含量测定和骨组织铁染色,术后均行腰椎和髋部(健侧)骨密度检查。结果绝经组髋部和L1-4BMD值、铁蛋白(FER)、25羟基维生素D(25-OH)均大于参考值范围;对照组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绝经组骨铁含量均值为(88.9±47.2)μg/g,血清FER均值为(234.3±91.70)ng/mL,Ⅰ型胶原C端肽β降解产物(β-CTX)均值为(643.4±284.3)pg/mL,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均值为(3.4±0.73)U/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5±12.7)μg/g,(69.6±42.5)ng/mL,(254.3±129.9)pg/mL,(2.3±0.45)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组髋部BMD均值为(0.63±0.11)g/cm2、L1-4BMD均值为(0.87±0.10)g/cm2,均低于对照组的(0.88±0.67)g/cm2和(1.06±0.18)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组织普鲁士蓝+HE染色后可见条絮状骨小梁结构,绝经组骨小梁区可见特异性铁元素沉积,对照组骨小梁区未见明显铁元素沉积;2组骨小梁之外区域均有散在特异性铁元素沉积。绝经组骨铁含量与血清FER呈正相关(r=0.966),与髋部BMD值呈负相关(r=-0.820)。结论绝经后女性易发生铁代谢及骨代谢异常,骨铁水平升高、骨量减少和骨铁含量增加可能是导致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
王兵赵环姜习凤艾红珍钱志远张林林董启榕徐又佳
关键词:绝经女性骨密度
绝经后髋部脆性骨折中铁过载指标与骨密度骨转换指标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6
2013年
目的研究绝经后髋部脆性骨折患者血清铁过载指标与骨代谢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对两者的临床表现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76例绝经后髋部脆性骨折患者资料,年龄55~93岁,平均(73±10)岁;绝经时间5~50年,平均(22±10)年。患者均检测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碱性磷酸酶(ALP)、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Ⅰ型胶原C端肽β降解产物(β-CTX)和双能X线股骨颈腰椎骨密度指标。采用t检验、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偏相关分析,观察铁代谢指标与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患者血清铁蛋白值升至(230±146)μg/L,转铁蛋白降至(1.89±0.33)g/L。血清P1NP升至(61±32)ng/L,ALP、β-CTX均在正常范围内。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T值分别为-2.0±1.1和-2.1±1.2(正常范围-1.0~1.0)。将患者按照其血清铁蛋白情况分为铁蛋白正常组(血清铁蛋白≤150μg/L,25例)和铁蛋白升高组(血清铁蛋白〉150μg/L,51例)。铁蛋白升高组较铁蛋白正常组的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降低(t=3.13、2.89,P〈0.01),P1NP和β—CTX升高(t=-2.38、-3.59,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铁蛋白值与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T值呈负相关(r=-0.335、-0.295,P〈0.05),与P1NP和β—CTX值呈正相关(r=0.467、0.414,P〈0.05),与ALP无显著相关性(r=0.188,P〉0.05);转铁蛋白值与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T值呈正相关(r=0.444、0.262,P〈0.05),与ALP、P1NP、β—CTX值呈负相关(r=-0.326、-0.285、-0.278,P〈0.05)。结论绝经后髋部脆性骨折患者存在铁过载现象,铁过载与骨转换活跃导致骨量丢失相关,体内铁过载可能是一个独立影响绝经后骨代谢异常的因素。
张林林姜习凤艾红珍靳宗达徐君翔王兵徐炜谢宗刚周海斌董启榕徐又佳
关键词:髋骨折
肱骨近端、髋部骨折老年女性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对比研究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对髋部、肱骨近端骨折老年女性的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揭示上述骨折部位女性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特征性变化情况。方法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共纳入62例老年髋部骨折女性患者(其中股骨颈骨折3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3例)、肱骨近端骨折21例,收集患者年龄、检测患者骨密度、血清骨转换指标(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Ⅰ型胶原C端肽β降解产物,β-CTX)。结果肱骨近端骨折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66.1±8.0)岁,明显小于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女性患者(P<0.05);肱骨近端骨折女性髋部(T=-1.19±0.66)、腰椎骨密度(T=-1.67±1.00)明显高于粗隆间骨折女性髋部(T=-2.36±1.17)、腰椎骨密度(T=-2.61±1.42)(P<0.05),同时显著高于股骨颈骨折患者髋部骨密度(T=-2.33±0.99)。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部、腰椎骨密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间血清P1NP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粗隆间骨折女性血清β-CTX(732.18±334.37μg/L)要明显高于肱骨近端骨折患者(529.66±292.34μg/L)(P<0.05)。结论相对于髋部骨折患者,肱骨近端骨折老年女性患者年龄较低,骨密度相对较高;骨吸收活跃可能是导致粗隆间骨折女性骨密度下降的原因。
姜习凤徐又佳贾鹏宋宏晖金佳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髋部骨折粗隆间骨折骨密度骨代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