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德生

作品数:203 被引量:832H指数:15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4篇期刊文章
  • 4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9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0篇宫颈
  • 73篇肿瘤
  • 69篇宫颈癌
  • 49篇卵巢
  • 44篇子宫
  • 41篇淋巴
  • 39篇淋巴结
  • 33篇切除
  • 33篇腹腔
  • 31篇腹腔镜
  • 30篇细胞
  • 28篇切除术
  • 27篇基因
  • 27篇恶性
  • 23篇鳞癌
  • 23篇恶性肿瘤
  • 22篇宫颈鳞癌
  • 20篇子宫切除
  • 19篇预后
  • 17篇上皮

机构

  • 199篇广西医科大学...
  • 16篇广西医科大学
  • 14篇渥太华大学
  • 10篇广西医科大学...
  • 6篇广西壮族自治...
  • 6篇柳州市人民医...
  • 3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广西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重庆市肿瘤医...

作者

  • 202篇姚德生
  • 58篇李力
  • 39篇潘忠勉
  • 37篇卢艳
  • 37篇张洁清
  • 25篇高琨
  • 25篇李菲
  • 24篇陈心秋
  • 23篇李力
  • 21篇阳志军
  • 20篇陈军莹
  • 19篇龙颖
  • 18篇宋红林
  • 14篇王鹤
  • 13篇黄薇
  • 13篇唐步坚
  • 13篇贺婵娟
  • 8篇赵仁峰
  • 8篇丁楠
  • 7篇赵珊

传媒

  • 20篇广西医科大学...
  • 18篇广西医学
  • 14篇中华妇产科杂...
  • 12篇肿瘤防治研究
  • 8篇临床肿瘤学杂...
  • 8篇实用妇产科杂...
  • 8篇第十五届全国...
  • 8篇中华医学会第...
  • 7篇现代妇产科进...
  • 7篇中华医学会第...
  • 6篇国际妇产科学...
  • 6篇第十三次全国...
  • 4篇中华肿瘤防治...
  • 4篇第十四届全国...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重庆医学
  • 3篇中国循证医学...
  • 3篇肿瘤预防与治...
  • 3篇中国癌症防治...
  • 2篇医学综述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9篇2016
  • 11篇2015
  • 7篇2014
  • 12篇2013
  • 33篇2012
  • 17篇2011
  • 13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9篇2007
  • 18篇2006
  • 1篇2005
20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在早期宫颈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行宫颈癌根治术的623例早期宫颈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按手术方式分组:腹腔镜组374例,开腹组249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切除数目、宫旁组织及阴道切除长度及手术并发症。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成功实施368例,成功率98.40%(368/374),中转开腹6例,中转开腹率1.60%(6/374)。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淋巴结切除数、宫旁组织和阴道切除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方面,除尿潴留外,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及术后恢复快,是治疗早期宫颈癌有效、安全的方法。
陈菊李力张洁清宋红林王鹤姚德生潘忠勉阳志军
关键词: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淋巴结切除
奥先达联合紫杉醇或卡铂联合紫杉醇治疗卵巢上皮癌的多中心随机对照初步研究
目的 比较奥先达联合紫杉醇或卡铂联合紫杉醇治疗卵巢上皮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自2010年9月到2012年4月期间,入组了182例Ⅱ期以上行满意的肿瘤减灭术的卵巢上皮癌患者.术后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采用奈达铂或卡铂联...
姚德生
外阴癌手术方式与其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手术方式对外阴癌预后的影响,并分析与外阴癌预后有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85~2007年收治的54例经手术治疗的外阴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传统外阴广泛切除17例,传统外阴广泛切除+腹股沟淋巴结切除13例;改良外阴广泛切除9例,改良外阴广泛切除+腹股沟淋巴结切除15例。应用SPSS软件对不同的手术方式和有关预后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传统术式与改良术式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改良外阴广泛切除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传统术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外阴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改良外阴广泛切除+腹股沟淋巴结切除的手术时间及术后外阴切口愈合时间较传统术式明显缩短(P<0.01;P<0.05),下肢水肿和麻痛的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但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腹股沟切口愈合时间的缩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生存分析显示改良术式的5年存活率较传统术式并无明显提高,复发率亦未明显下降(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方式并非影响外阴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论:改良手术方式可改善外阴癌患者术中、术后情况,但并不影响预后。
王鹤李力陈心秋李菲姚德生张洁清高琨宋红林潘忠勉
关键词:外阴癌手术方式
胎盘免疫调节因子治疗恶性肿瘤313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1999年
本研究应用胎盘免疫调节因子(PIF)辅助治疗恶性肿瘤313例,并以同期诊断相同的恶性肿瘤313例作对照,以观察其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治疗组病人体重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01);CD+3;CD+4细胞、NK细胞活性和淋转率明显升高(P值均<0.001),CD+8细胞降低,但未达显著水平。CD+4/CD+8细胞比值治疗后比治疗前也有明显提高(P<0.05),而对照组无差异;IgG、IgM水平有明显提高(P<0.001),IgA水平有提高,但无显著差异。提示PIF是一种较好的免疫调节剂和免疫增强剂。
梁积恒张丽生张力图张力图黄少珍郭建霞胡晓桦黄少珍姚德生杨剑波张作军胡晓桦
关键词:恶性肿瘤免疫疗法胎盘免疫调节因子
外阴癌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外阴浸润癌行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的可行性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外阴癌患者。其中腹腔镜组行腹腔镜下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共20例;开放组行开放性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共20例。两组患者均同时行根治性局部外阴切除术。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为(311.80±17.71)分钟,长于开放组的(206.90±12.95)分钟(P<0.01)。腹腔镜组淋巴结切除时间长于开放组,分别为(181.00±11.04)分钟和(91.50±5.47)分钟(P<0.01)。淋巴结清扫出血量腹腔镜组少于开放组,分别为(16.25±2.26)m L和(66.75±10.23)m 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4)。术中总出血量、左右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数目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住院天数腹腔镜组短于开放组,分别为(15.15±1.04)天和(21.50±2.61)天,而腹股沟区手术相关并发症及淋巴相关并发症腹腔镜组均少于开放组(均P<0.01)。术后观察随访0.5-5年,两组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病死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外阴癌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是安全、可行的,能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并不增加术后复发的风险。
卢艳刘钗娥姚德生潘忠勉
腹腔镜下手术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的运用现况
本文对腹腔镜下手术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腹腔镜下手术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运用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腹腔镜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腹腔镜在子宫内膜癌手术中的应用、腹腔镜在卵巢恶性肿瘤治疗中的运用及手术的安...
李力姚德生
关键词:妇科癌症癌症治疗肿瘤切除腹腔镜术
文献传递
人类microRNA-1246慢病毒抑制载体的构建以及鉴定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构建microRNA-1246慢病毒抑制载。方法针对microRNA-1246成熟体的反义核苷酸片段,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目的基因片段克隆到GV280慢病毒载体中,通过酶切、PCR、DNA测序验证重组克隆的成功构建,将GV280-mir-1246down、Helper1.0、Helper2.0共转染293T细胞获得重组慢病毒,浓缩提纯病毒液并检测病毒滴度,用病毒液感染siha细胞,通过检测绿色荧光蛋白(GFP)验证GV280-mir-1246down在siha细胞的表达情况,用嘌呤霉素筛选GV280-mir-1246down稳转细胞株。用细胞计数的方法检测细胞的生长率。结果①对菌落进行PCR鉴定筛选出构建正确的慢病毒载体,DNA测序证实插入的基因序列正确;②GV280-mir-1246down、Helper1.0、Helper2.0共转染293T细胞产生重组慢病毒;③目的mir-246down被慢病毒成功导入siha细胞中,同时达到稳定表达,转到率几乎达100%,荧光显微镜下能直接观察到GFP;④细胞计数结果显示在siha细胞中microRNA-1246的下调细胞的生长速度减弱。结论成功构建microRNA-1246慢病毒抑制载体,建立siha细胞mir-1246-down的稳转株,microRNA-1246在siha细胞中下调的siha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这为研究microRNA-1246在宫颈鳞癌siha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赖月华姚德生杜萍卢艳
关键词:慢病毒载体MICRORNA宫颈癌细胞增殖
血清miR-203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治疗前血清miR-203水平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对100例Ⅰ~Ⅳ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用荧光定量PCR进行治疗前血清miR-203检测,结合临床资料对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估血清miR-203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100例宫颈癌患者miR-203的相对表达量中位数为2.73,较健康对照组组织明显升高(P=0.005),但是在宫颈癌不同分期中,随着肿瘤进展miR-203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P=0.006)。其中经手术确定的有淋巴结转移患者40例,相对表达量中位数为2.721,较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中位数为5.440)明显下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于肿瘤直径大于或等于4 cm的患者其miR-203的相对表达量较之肿瘤直径小于4 cm的患者明显降低(P=0.003)。而年龄和病理学分级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R-203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曲线下面积为0.658&#177;0.061,灵敏度为65.0%,特异度为62.5%,诊断准确性较低。结论 miR-203在宫颈癌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意义不大。
赵珊姚德生陈军莹丁楠
关键词:宫颈肿瘤肿瘤淋巴结
早期子宫颈鳞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癌组织中差异微小RNA的表达被引量:6
2014年
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第二大恶性肿瘤,仅次于乳腺癌.虽然目前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对子宫颈癌主要采取临床分期方法,未将淋巴结转移列入分期标准中,但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早期子宫颈鳞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尚无有效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标志物.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种大小为21~23 nt的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能通过与靶mRNA的3’端非翻译区(3’-UTR)特异性碱基配对进行基因转录或转录后水平的调控.人类有1 000多个miRNA,1个miRNA可调控几百个靶mRNA.miRNA表达谱所显示的生物学信息,能够准确预测肿瘤的发生、发展,可作为肿瘤标志物应用于临床.本研究假设miRNA分子能够区别子宫颈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为了验证这个假设,分别应用杂交芯片和实时逆转录(RT)-PCR技术筛选、验证可能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差异miRNA,并评价其诊断效能.
陈军莹姚德生李悦贺婵娟丁楠赵珊欧婷瑜李菲宋红林
关键词:淋巴结转移子宫颈鳞癌癌患者微小RNA癌组织国际妇产科联盟
OPCML对卵巢癌细胞抑制的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OPCML(Opioid-binding protein/cell adhesion molecule-like),是一个鸦片受体类的细胞粘附因子,OPCML基因与肿瘤的关系目前知之甚少,有研究提示其功能的丢失可能...
姚德生李力Kenneth GarsonBarbara C.Vanderhyden
文献传递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