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和七一

作品数:114 被引量:166H指数:7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重庆师范大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41篇专利
  • 1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32篇生物学
  • 6篇理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8篇蛇毒
  • 19篇活性
  • 19篇尖吻蝮
  • 18篇尖吻蝮蛇
  • 14篇蛋白
  • 14篇蝮蛇毒
  • 14篇尖吻蝮蛇毒
  • 9篇药物
  • 9篇色谱
  • 8篇相色谱
  • 8篇纳豆
  • 7篇蛋白酶
  • 7篇眼镜蛇
  • 6篇溶酶
  • 6篇组合药
  • 6篇组合药物
  • 6篇纤溶
  • 6篇纤溶酶
  • 6篇发酵
  • 5篇毒液

机构

  • 112篇重庆师范大学
  • 4篇重庆市公安局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2篇重庆市中药研...
  • 2篇宜宾学院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市食品药...

作者

  • 112篇和七一
  • 98篇余晓东
  • 20篇杨宪
  • 13篇杨水平
  • 13篇张雪
  • 11篇陈斌
  • 10篇段海龙
  • 10篇赵瑛
  • 9篇李恒
  • 9篇兰作平
  • 9篇文浩平
  • 8篇邓可宣
  • 8篇张荣春
  • 8篇陈治霖
  • 7篇唐倩
  • 7篇魏世蓉
  • 7篇刘锦花
  • 6篇何正波
  • 6篇陈夏
  • 6篇李卉

传媒

  • 23篇重庆师范大学...
  • 7篇中国生化药物...
  • 3篇蛇志
  • 3篇第十一届中国...
  • 2篇生物学杂志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重庆医学
  • 2篇第八届中国生...
  • 2篇中国民族医药...
  • 1篇中国调味品
  • 1篇北方园艺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山东化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Zoolog...
  • 1篇中国药房
  • 1篇激光杂志
  • 1篇四川动物

年份

  • 5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3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9篇2016
  • 10篇2015
  • 16篇2014
  • 19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1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丹皮酚原苷在制备治疗蛇伤药物中的应用及其提取方法
本发明涉及丹皮酚原苷在制备治疗蛇伤药物中的应用及其提取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丹皮酚原苷在制备治疗蛇伤药物中的应用。本申请的发明人,通过对蛇毒的成分分析、丹皮酚原苷的结构性质分析并结合临床试验,发现丹皮酚原苷能够显著抑制蛇毒引...
和七一余晓东
从山茶花花卉中提取多酚的方法和工艺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从山茶花卉中浸提并沉淀得多酚,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包括温度、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等)得出最佳的浸提条件;然后采用金属离子沉淀方法从该浸提液中沉淀得到多酚物质,考察了金属离子、pH值、不同类型和浓度碱性溶液对沉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浸提的最佳条件应为:浸提溶液为60%乙醇,浸提温度为80℃,浸提时间为20min,浸提的料液比为1∶35;2)发现多种金属离子沉淀剂(Al 3+、Fe3+、Zn2+、Mg2+、Ba2+和Ca2+)中Al 3+的沉淀效果最好,且沉淀的最佳pH值为5.5,所得多酚的最终收率为7.1%,纯度为72.47%。研究认为上述方法提取的多酚纯度较好,下一步需扩展研究规模以指导生产应用。
邓骛远邹家丽和七一赵瑛邓可宣张近春杨宪余晓东罗通
关键词:多酚浸提山茶花
没食子酸乙酯在制药中的应用
本发明没食子酸乙酯在制备治疗或抑制血液循环类蛇毒药物的应用以及在制备抑制血液循环类蛇毒引起皮下出血活性药物、组织坏死活性药物、水肿活性药物的应用。本发明一种没食子酸乙酯在制药中的应用,首次将没食子酸乙酯应用于血液循环类蛇...
和七一余晓东
文献传递
两栖类动物皮肤分泌抗菌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2年
近年因病原性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迫切需要从各种自然资源中寻找新的抗菌药物;因两栖类抗菌肽具有分子量小、水溶性好、抗原性低、抗菌作用强等优点,成为筛选抗菌药物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就两栖抗菌肽的生物活性、分子结构、家族分类、抗菌分子机制、应用价值及研究前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当前的研究表明,两栖类抗菌肽除具有抗菌作用外还有抗病毒抗肿瘤溶血等作用;它们因结构可分为3类:线性α-螺旋多肽、环性肽和含10~13个氨基酸残基长度的多肽;目前已发现抗菌肽有很多家族如Magainin家族、Aurein家族、Bombinin家族、Bombinin-like家族Brevinin家族等抗菌肽家族不同其生物活性也不同;它们杀菌主要通过膜裂解或膜不裂解机制完成;已发现两栖类抗菌肽在临床医药、食品保鲜防腐、农业生产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随着在分子水平上深入的研究,两栖类抗菌肽将突破表达量低、特异性差、产量小、成本高等局限性,为人类制备新型抗菌药提供更多可用的资源。
肖冰和七一张康李金波余晓东
关键词:两栖类动物抗菌肽生物学性状
蛇莓乙醇提取物抑制尖吻蝮蛇毒蛋白水解酶活性初探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初步探究蛇莓(Duchesnea indica)对尖吻蝮(Deinagkistrodon acutus)蛇毒蛋白水解酶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极性有机溶剂对蛇莓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级萃取,结合硅胶薄层层析(TLC)进行分离,再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抑制蛋白水解酶作用最强的活性部位进行组分分析。【结果】乙酸乙酯萃取相具有较强的抑制尖吻蝮蛇毒蛋白水解酶活性;经硅胶TLC分离从中获得条带1、条带2、条带3和条带4共4个条带,且条带4的尖吻蝮蛇毒蛋白水解酶抑制活性最强。通过GC-MS分析检测出条带4中存在15种成分,其中2,4-二叔丁基苯酚、正十六烷酸、十八烷酸、十六烷酸,2-羟基-1-(羟甲基)乙酯、硬脂酸-2-羟基-1-(羟甲基)乙酯和10,13-十八碳二炔酸甲酯可能与抑制蛇毒活性相关。【结论】蛇莓中存在抑制尖吻蝮蛇毒蛋白水解酶的功效组分,可以作为蛇伤药物开发的资源。
向柏林熊艳陈春妮龙敏朱晓艳和七一
关键词:蛇莓尖吻蝮蛇毒蛋白水解酶薄层层析气相色谱-质谱法
蛇肽保健酒缓解急性疲劳活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蛇肽保健酒对小鼠急性疲劳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给予药物灌胃,连续灌胃30天后,分别检测游泳前后小鼠体重变化、一次性力竭游泳时间、游泳后血清尿素氮(BUN)和全血乳酸(LA)的含量。结果蛇肽保健酒对小鼠体重增长无明显影响,能明显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减少小鼠运动时的乳酸生成。结论蛇肽保健酒能促进运动后小鼠血乳酸的清除,明显降低力竭运动后小鼠血清尿素氮的含量,有一定的抗急性疲劳作用。
张荣春和七一曹娟娟魏世蓉邹佳丽邓可宣段海龙李金波赵瑛余晓东
关键词:小鼠
3种固定化尖吻蝮蛇毒金属蛋白酶的比较
2021年
【目的】筛选出一种最优的固定化尖吻蝮(Deinagkistrodon acutus)蛇毒金属蛋白酶(Snake venom metalloproteinase,SVMP)的方法。【方法】采用D380大孔树脂、海藻酸钠-壳聚糖、溶胶-凝胶等3种载体固定化SVMP,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固定化金属蛋白酶和游离金属蛋白酶的酶活性,计算它们的酶搭载率、酶活回收率,并检验它们的温度耐受性、pH耐受性和重复使用性,并由此筛选出最优固定化方法。【结果】溶胶-凝胶固定化酶、海藻酸钠-壳聚糖固定化酶和D380大孔树脂固定化酶的酶搭载率分别为91.47%,78.14%和49.44%;D380大孔树脂固定化酶、海藻酸钠-壳聚糖固定化酶和溶胶-凝胶固定化酶的酶活回收率分别为39.00%,39.53%和41.17%;重复使用4次后,溶胶-凝胶固定化酶的酶活回收率最高;溶胶-凝胶固定化酶pH耐受性最优,对温度的耐受性也最高。【结论】溶胶-凝胶固载体固定尖吻蝮蛇SVMP的效果最优。
聂学奎和七一黄达春陈峻波余晓东
关键词:固定化酶尖吻蝮
抗尖吻蝮蛇毒卵黄抗体口服给药保护剂的研究
目的:比较硫糖铝和多种糖类对抗尖吻蝮蛇毒卵黄抗体的保护作用,为抗蛇毒IgY口服制剂的开发奠定基础. 方法:通过免疫白来航鸡,从其所产鸡蛋中制各出抗尖吻蝮蛇毒IgY.在不同浓度的IgY液中加入相同浓度的各种保护剂...
和七一刘锦花张迎征邓秋平段海龙张应锋陈典成余晓东
关键词:保护剂硫糖铝
文献传递
豆豉生产中高大毛霉和纳豆芽孢杆菌HT8共发酵条件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通过实验室人工模拟条件,以豆豉感官、生长和纳豆激酶活性作为评判标准,首先采用单因素实验探索了豆豉生产中高大毛霉和纳豆芽孢杆菌HT8共发酵的接种量、菌种比例、接种时间和发酵温度4个单因素的最佳条件,然后通过正交实验探索了这4个因素的联合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高大毛霉和纳豆芽孢杆菌共发酵的最佳接种量为4%,菌种比例为10∶1,培养温度为25℃,发酵时间为56 h;在此条件下毛霉生长繁茂,豉香浓郁,且纳豆激酶活力达1 092.71IU·mL-1。高大毛霉和纳豆芽孢杆菌HT8混合发酵在保持豆豉原有风味的同时丰富了发酵产生的蛋白酶系,使之具有纳豆激酶活性,为新型保健食品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方雅洁和七一陈治霖陈斌
关键词:共发酵纳豆激酶
一种具有ACE抑制作用的活性多肽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ACE抑制作用的活性多肽,其氨基酸序列为WAGP。本发明一种具有ACE抑制作用的活性多肽对ACE的活性具有持续稳定的抑制作用,并具有良好的降血压效果,因此可作为活性成分用于食品、保健品以及降血压药物中...
和七一余晓东陈峻波
文献传递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