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鼎伦

作品数:77 被引量:306H指数:10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2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15篇艾滋病
  • 10篇
  • 5篇性行为
  • 5篇吸毒
  • 4篇心率
  • 4篇吸毒者
  • 4篇干预
  • 3篇影响因素
  • 3篇神经行为
  • 3篇通气
  • 3篇青年
  • 3篇青年学
  • 3篇青年学生
  • 3篇卫生服务
  • 3篇卫生服务项目
  • 3篇下背痛
  • 3篇患病
  • 3篇患病率
  • 3篇肺通
  • 3篇肺通气

机构

  • 64篇四川大学
  • 9篇四川省疾病预...
  • 5篇遵义医学院
  • 5篇四川电力医院
  • 4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四川省卫生厅
  • 3篇上海市浦东新...
  • 3篇四川省皮肤病...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攀枝花钢铁集...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西藏自治区疾...
  • 2篇四川省中英性...
  • 1篇川北医学院
  • 1篇广州市疾病预...
  • 1篇成都大学
  • 1篇绵阳师范学院
  • 1篇卫生部
  • 1篇西藏大学
  • 1篇成都市疾病预...

作者

  • 64篇周鼎伦
  • 37篇兰亚佳
  • 16篇张建新
  • 8篇王绵珍
  • 7篇张勤
  • 6篇王治明
  • 5篇李红
  • 5篇张尧
  • 4篇杨维中
  • 4篇万绍平
  • 4篇李中杰
  • 4篇王艳
  • 3篇赵立强
  • 3篇孙乔
  • 3篇都佳
  • 3篇徐宝华
  • 3篇陈波
  • 2篇吕炜
  • 2篇张洪龙
  • 2篇黄磊

传媒

  • 16篇预防医学情报...
  • 7篇现代预防医学
  • 7篇中华劳动卫生...
  • 4篇中国工业医学...
  • 4篇职业卫生与病...
  • 3篇环境与职业医...
  • 3篇中国艾滋病性...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国职业医学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工业卫生与职...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遵义医学院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 1篇保健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7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8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同性恋和双性恋者的艾滋病相关行为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对某区县的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an,MSM)开展问卷调查,根据性取向分为同性恋和双性恋,比较两者的艾滋病相关行为特征,为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在MSM经常活动场所,采用非概率抽样"滚雪球"法招募调查对象,开展一对一匿名问卷调查,并抽血检测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结果404例自我认同为同性恋和82例双性恋的MSM人群参与调查。双性恋和同性恋者的婚姻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7.07%vs 65.01%);但寻找男性性伴的交友方式,双性恋以互联网/交友软件为主(56.96%),同性恋以茶室/会所为主(8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89,P<0.01)。双性恋和同性恋的HI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3%vs6.89%),但前者自我报告的性病患病率高于后者(7.41%vs 0.50%)。双性恋者在近6个月有44.44%的比例与女性发生过性行为高于同性恋者(1.52%);发生商业性行为的比例也高于同性恋者(4.55%vs1.02%)。近1年,双性恋者接受同伴教育、VCT的比例低于同性恋者(10.98%vs 43.81%,26.83%vs42.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排除其他因素影响后,双性恋更少接受VCT服务(OR=0.74,95%CI:0.56~0.98)。结论双性恋者具有更强的隐蔽性,与女性发生性行为的比例高,而同伴教育、VCT的覆盖面低。因此,双性恋者风险更高,且扮演着"桥梁人群"的作用。
张宁余林黄玉玲谢天钟炳志黄小青李贵华周子人张建新张建新
关键词:艾滋病同性恋双性恋性行为自愿咨询检测
四川某师范女生4种艾滋病防控生活技能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了解师范女生4种艾滋病防控生活技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预防艾滋病在大学生中流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师范学院4 064名女生进行艾滋病防控生活技能调查,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师范女生艾滋病防控生活技能影响因素。结果师范女生艾滋病防控风险识别、拒绝、寻求帮助和协商四种技能具备率分别为79.72%(3 240/4 064)、60.88%(2 474/4 064)、58.56%(2 380/4 064)、19.83%(806/4 064)。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异性恋(OR=1.47,95%CI:1.21~1.79)、愿意进行HIV检测(OR=2.04,95%CI:1.65~2.51)是风险识别技能具备率的促进因素;出生于城市(OR=1.48,95%CI:1.16~1.89)、独生女(OR=1.36,95%CI:1.14~1.61)、正在恋爱(OR=1.50,95%CI:1.24~1.81)、愿意进行HIV检测(OR=1.64,95%CI:1.25~2.16)是协商技能具备率的促进因素;独生女(OR=1.48,95%CI:1.29~1.70)、愿意进行HIV检测(OR=1.28,95%CI:1.06~1.55)是拒绝技能具备率的促进因素;出生于城市(OR=1.48,95%CI:1.19~1.85)或城镇(OR=1.35,95%CI:1.15~1.59)、二年级(OR=1.40,95%CI:1.20~1.64)或三年级(OR=1.34,95%CI:1.13~1.58)、独生女(OR=1.34,95%CI:1.15~1.55)、异性恋(OR=1.26,95%CI:1.07~1.50)、愿意进行HIV检测(OR=1.61,95%CI:1.33~1.96)是寻求帮助技能具备率的促进因素。结论师范女生艾滋病防控协商技能具备率较低,应加强对非独生女、非异性恋、来自农村、一年级、从未恋爱过的师范女生开展相应艾滋病防控生活技能的培养;同时加强HIV检测方面的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HIV检测意愿,以促进师范女生艾滋病防控生活技能的发展。
李亚杰李亚杰李超谢天黄玉玲周鼎伦周鼎伦翟雯雯张建新
关键词:艾滋病师范女生
偏钒酸钠对大鼠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偏钒酸钠对大鼠的协调能力和记忆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偏钒酸钠对大鼠协调能力和记忆力的影响。结果①染毒后,高、低剂量组大鼠出现腹泻或鼻炎症状,每组各有2只死亡,且实验后期体重较对照组为轻。②转棒实验,3组大鼠在棒上停留的时间表现为染毒后明显下降,染毒停止后持续上升的趋势,在30 d时点上转棒时间由低到高依次为高剂量组、对照组、低剂量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水迷宫实验,3组大鼠到达终点的时间存在波动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错误次数的分析发现高、低剂量组大鼠均存在错误次数基线水平低,染毒后增加,停止染毒后减少的时间趋势,对照组大鼠的错误次数在各时点轻微波动;30 d时点上错误次数从从高到低依次为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钒酸钠对大鼠的协调能力有损害作用,对大鼠的记忆力可能有损害作用。
崔鹂周鼎伦兰亚佳
关键词:记忆力水迷宫实验
科技人员职业紧张与疲劳水平的相关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科技人员职业紧张与疲劳水平之间的关系,为有效控制职业紧张,预防疲劳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工作内容量表JCQ、疲劳量表测试科研技术人员的职业紧张、疲劳状况。结果不同职业紧张类型科技人员躯体疲劳、脑力疲劳和总疲劳得分之间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紧张型的疲劳得分最高。不同职业紧张类型科技人员的疲劳程度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紧张型中高度疲劳比例最高。结论不同职业紧张类型科技人员的疲劳程度不同,表现为高紧张型的个体更倾向于发生疲劳。
宋明瑛周鼎伦兰亚佳
消防救援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 探讨消防救援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编的消防救援人员一般情况问卷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量表(PCL-C)对参加过抢险救援工作的264名消防救援人员进行PTSD评定,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消防救援人员的PTSD检出率为8.3%,不同工作岗位中特勤兵的PTSD检出率最高(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军衔的消防救援人员比较,三级以上军官的PTSD检出率最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已婚消防救援人员的PTSD检出率高于未婚,嗜好饮酒的消防救援人员比戒酒的消防救援人员更容易检出,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勤次数越多越容易患PFSD.结论 参加过救援工作的消防救援人员PTSD检出率较高,应加强必要的心理应激疏导和采取长期的心理干预,减缓抢险救援后的心理创伤,提高消防救援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
次松兰亚佳张勤周鼎伦德吉
关键词:应急救援消防员心理健康
温石棉与肺癌关系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单纯接触温石棉与肺癌发病的关系。方法按照巢式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从一个追踪了30年接触温石棉的男性固定队列中,收集所有的肺癌患者作为病例组,按1:4的配对比例在该队列中选取非癌症者作为对照组,配对因素为同性别、年龄相差<5岁、工龄相差<5年、吸烟情况一致。结果研究队列中收集到40例肺癌病例,发病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标化死亡比(SMR)= 1.77]。肺癌发病密度由高到低的工种分别是原料工(741.5/10万人年)、梳纺工(424.3/10万人年)、编织工(365.0/10万人年)、维修工(285.5/10万人年),与接触温石棉的浓度高低一致。与低浓度接触组比较,高浓度接触组发生肺癌的相对危险度(OR)为3.7,95%可信区间为2.30~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纯温石棉接触能增加工人肺癌发病的危险性。
周鼎伦兰亚佳王治明王绵珍
关键词:温石棉肺肿瘤病例对照研究
信号强度指数在传染病自动预警中的应用及评价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为改进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CIDARS),研究引入预警信号强度指数(SSI),以评估SSI在改善预警信号灵敏度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全国2007—2011年痢疾病例报告数据和2010~2011年的预警信号数据,并计算SSI和疑似事件预警信号关联比(ER)。分析SSI与ER的相关关系,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索SSI对ER的影响。结果2010—2011年CIDARS共发出的9620个预警信号中,传染病暴发疑似事件信号数74条(0.77%)。SSI分级与ER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疑似事件相关联的信号的SSI中位数为4.0,远高于非疑似事件相关联的信号(1.7);随着SSI的增加,事件关联比增加(r=0.917),当SSI超过20时,事件关联比可以高达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SSI与疑似事件信号的0R(95%CI)值为2.52(2.04~3.12);流行季SSI对疑似事件概率的指示作用高于非流行季。结论SSI与ER的相关性很好,尤其是对于暴发规模相对较大的传染病暴发事件,且流行季的作用较非流行季明显。
周鼎伦杨维中孙乔赖圣杰张洪龙李中杰吕炜兰亚佳
关键词:传染病疾病爆发流行信号强度
通气阈在评价高原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通气无氧阈(VT1)、第二通气无氧阈(VT2)在高原作业人员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中的应用,为制定适用于高原环境的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提供参考。方法于2018年8月,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某公司不同海拔高度变电站的88名男工为研究对象,分为平原组(500 m组)和各高原组(2000、3000、4000 m组),通过功率自行车模拟不同强度劳动负荷,运动心肺功能测试系统记录平原组和各高原组工人在安静状态时和到达VT1、VT2以及峰值摄氧量(VO_(2)Peak)时摄氧量(VO_(2))、心率(HR)、单位体表面积能量代谢率(E/BSA),并比较平原组和各高原组工人在VT1、VT2和VO_(2)Peak时相对于安静状态的比值和劳动潜力。结果安静状态时,与平原组比较,2000 m和3000 m组工人HR和E/BSA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T2时,与平原组比较,4000 m组工人HR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O_(2)Peak时各高原组工人VO_(2)和E/BSA均低于平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T2和VO_(2)Peak时,各高原组工人VO_(2)、HR和E/BSA相对于安静状态的比值均低于平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安静状态和VT1时,与平原组比较,各高原组工人VO_(2)和E/BSA剩余百分比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VT1、VT2和VO_(2)Peak为分界点,VO_(2)、HR和E/BSA为指标,可以将高原体力劳动强度分为4个等级,即中等、重、极重和极限体力。结论利用通气阈对体力劳动强度进行分级是可行的,建议将VT1、VT2应用于高原作业工人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以补充和优化我国现行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
齐海汇田宇罗丽霞张尧王艳周鼎伦
关键词:无氧阈通气阈
移动百分位数法分地区设定预警阈值对传染病预警效果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 分析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简称预警系统)中移动百分位数法预警模型分地区采用不同预警阈值对传染病暴发探测效果的影响,从而为进一步改进预警系统中预警模型的预警阈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期间预警系统中移动百分位数法在中国内地31个省份对16种传染病发出的预警信号和响应处理结果,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相关个案数据,以及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报告的相关突发事件作为数据来源.采用灵敏度最高、暴发探测时间最短且预警信号数最少作为最优预警阈值的设定标准,比较分析每种传染病在全国范围内设定统一预警阈值(全国阈值)与分省份设定不同预警阈值(分省阈值)对传染病暴发探测的预警信号数、灵敏度和及时性的差异.结果 16种进行预警的传染病中,痢疾、登革热、甲型肝炎、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猩红热、钩端螺旋体病、戊型肝炎、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等10种传染病的最优全国阈值和最优分省阈值相同,均为第90百分位数(P90);其余6种传染病(包括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风疹和流行性出血热)的最优全国阈值均为第80百分位数(P80),而最优分省阈值有所不同.这6种疾病采用最优分省阈值与采用最优全国阈值的预警结果相比,暴发预警灵敏度和探测时间维持不变,信号数分别减少23.71%(45 557条)、15.59%(6 124条)、14.07%(1 870条)、9.44%(13 881条)、8.65%(1 294条)和6.03%(313条).结论 预警系统中移动百分位数法预警模型通过分地区分病种优化预警阈值,可在维持暴发探测灵敏度和及时性不变的情况下大量减少预警信号,下一步预警系统可考虑增加各省预警阈值设置灵活性,
张洪龙孙乔赖圣杰任翔周鼎伦叶先飞曾令佳余建兴王丽萍余宏杰李中杰吕炜兰亚佳杨维中
关键词:传染病疾病暴发流行
职业性钒暴露对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
2013年
对97例钒职业接触工人及50例对照工人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记录其潜伏期、波幅及按键反应时间等指标。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年龄及文化程度的影响后,接钒组P300潜伏期及按键错误次数均大于对照组(P<0.05);接钒工龄与P300潜伏期呈正相关关系(r=0.244,P<0.05)。提示职业性钒暴露可引起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改变,降低钒职业接触人群的认知功能。
李红张勤周鼎伦何克平封承勇兰亚佳
关键词:事件相关电位P300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