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鑫

作品数:4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切除
  • 3篇肿瘤
  • 3篇膀胱
  • 3篇膀胱切除
  • 3篇膀胱肿瘤
  • 2篇切除术
  • 2篇回肠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膀胱切除术
  • 1篇医源
  • 1篇医源性
  • 1篇医源性疾病
  • 1篇源性
  • 1篇上皮
  • 1篇上皮癌
  • 1篇输尿管
  • 1篇输尿管疾病
  • 1篇输尿管损伤
  • 1篇尿管

机构

  • 4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4篇周利群
  • 4篇吴鑫
  • 4篇李学松
  • 3篇郑卫
  • 2篇郝瀚
  • 2篇唐琦
  • 2篇刘沛
  • 1篇何群
  • 1篇宋刚
  • 1篇方冬
  • 1篇张争
  • 1篇郝金瑞
  • 1篇虞巍
  • 1篇龚侃
  • 1篇张崔建
  • 1篇何志嵩
  • 1篇姚林
  • 1篇宋毅
  • 1篇范宇
  • 1篇张雷

传媒

  • 3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膀胱尿路上皮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单中心522例膀胱根治性切除病例回顾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分析膀胱癌淋巴结转移的特点以及影响膀胱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研究1998年至2012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行膀胱根治性切除同时行盆腔淋巴结清扫的患者,共522例,分析其淋巴结的转移情况,以及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522例术前诊断为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患者(包括5例原位癌),99例存在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率19.0%,T1期淋巴结转移发生率3.7% (6/164),T2期10.5%(17/160),T3期36.7% (40/107),T4期41.9% (36/86).最常见的淋巴结转移部位为髂内/闭孔淋巴结(77/99,77.8%),其次是髂外淋巴结(35/99,35.4%).清扫的淋巴结总数平均11.6个(1~51个),阳性淋巴结占淋巴结总数的比例平均为44.1%.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分期(P<0.01,OR2.71,95% CI2.13 ~3.44)和肿瘤分级(P<0.01,OR 3.81,95% CI 1.66~8.74)呈正相关,与年龄、性别、吸烟史、体重等因素均无相关性.结论:淋巴结转移是膀胱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之一,发生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分级和分期呈正相关,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髂内/闭孔淋巴结,其次是髂外淋巴结;膀胱根治性切除以及双侧的盆腔淋巴结清扫是膀胱癌的重要治疗手段.
郝瀚吴鑫郑卫虞巍范宇何群李学松周利群
关键词:膀胱肿瘤肿瘤转移淋巴结膀胱切除术
腹腔镜与开放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的疗效对比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比较开放及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9月至2014年3月行开放(ORC)及腹腔镜(LRC)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的资料,其中ORC组13例,LRC组21例。对两组患者的术前基本资料、围术期数据、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控尿情况及肿瘤学随访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LRC组较ORC组具有术中出血量少(P=0.013)、术后恢复进食时间短(P=0.001)、住院时间短(P=0.005)的特点。两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725)。所有患者术后切缘均为阴性,两组患者在淋巴结清扫个数(P=0.393)以及淋巴结阳性率(P=0.562)方面无统计学差。中位随访时间28.5个月(8~47个月)。在术后1年内,LRC组与ORC组在日间控尿率(88.2%vs.84.6%,P=0.773)及夜间控尿率(70.6%vs.76.9%,P=0.697)无明显差异。在随访过程中,4例患者发生肿瘤复发或转移,其中盆腔复发2例,脑转移1例,肺转移1例。3例患者死亡。LRC组与ORC组在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上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其术后控尿功能及肿瘤学结果与开放手术疗效相当,因此应作为首选手术方案。
吴鑫刘沛朱雨泽郑卫唐琦姚林张崔建郝瀚李学松周利群
关键词:膀胱肿瘤腹腔镜回肠新膀胱根治性膀胱切除
腹腔镜膀胱全切手术:单中心60例学习曲线结果分析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腹腔镜膀胱全切手术因为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单个外科医生60例腹腔镜膀胱全切手术的学习曲线,探讨如何缩短腹腔镜膀胱全切手术时间、减少出血、减少并发症,分析医生从第1例手术到熟练掌握手术技术的过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12年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单个外科医生完成的60例腹腔镜膀胱全切手术,其中女性9例,男性51例,平均年龄(60.8±11.4)岁,平均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3.9±2.7)kg/m2。按手术先后顺序分为A、B、C组,每组20例,比较3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日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平均术中出血为(799.2±717.8)mL,平均手术时间为(420.2±119.8)min;平均术后住院日为(15.7±11.0)d。3组患者在年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分、BMI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A组(497.5±131.2)min、B组(413.6±75.6)min、C组(349.4±100.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中出血A组(1 080.0±1 028.8)mL、B组(862.5±510.6)mL、C组(455.5±262.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术后住院日A组(20.8±13.5)d、B组(16.4±10.6)d、C组(9.8±4.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而在术后并发症方面,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膀胱全切手术例数的累积可以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术后住院日。经过大约20例手术后,医生可以达到较熟练掌握手术技术的程度;经过大约40例手术后,医生的手术熟练和稳定程度明显提高。
郑卫吴鑫张雷宋刚张争龚侃宋毅李学松何志嵩周利群
关键词:膀胱肿瘤膀胱切除术膀胱镜检查
回肠代输尿管术治疗医源性长段输尿管损伤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应用回肠代输尿管术治疗医源性长段输尿管损伤的疗效。方法:总结自2010年8月至2014年9月期间接受回肠代输尿管术的9例医源性长段输尿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例,女性6例,中位年龄40岁。中位输尿管损伤长度为20 cm,范围13~25 cm。常见医源性输尿管损伤原因为泌尿外科手术6例,妇产科手术2例,普外科手术1例。9例患者均行回肠代输尿管术,术后留置输尿管内双J管1~2个月。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门诊及电话随访,了解其并发症及术后肾功能情况,采用Clavien并发症分级系统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分级。结果:9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203~394 min,平均(278.1±68.8)min,估计出血量为10~1 000 m L(中位数200 m L),平均住院时间为(16.8±7.5)d。4例(44.4%)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均为ClavienⅠ~Ⅱ级轻微并发症,其中不全肠梗阻3例(33.3%),近端吻合口漏1例(11.1%)。中位随访时间11个月,8例(88.9%)患者术后肌酐水平较术前相比有所改善或稳定。随访过程中3例(33.3%)患者出现轻度肾积水,但无明显症状亦不需特殊处理;1例(11.1%)患者发生短期泌尿系感染,需口服抗生素治疗;未发现代谢性并发症发生。结论:回肠代输尿管术是一种可选择的尿路重建方式,尤其对难治性医源性长段输尿管损伤的治疗效果满意,其远期临床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刘沛吴鑫朱雨泽唐琦方冬李学松郝金瑞周利群
关键词:回肠输尿管疾病医源性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