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强华

作品数:12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历史地理
  • 2篇文化科学
  • 2篇艺术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社会
  • 3篇晚明
  • 3篇利玛窦
  • 2篇学术
  • 2篇儒学
  • 2篇士人
  • 2篇天学
  • 2篇天主
  • 2篇天主教
  • 2篇主教
  • 2篇江南士人
  • 1篇地方自治
  • 1篇都市
  • 1篇都市文化
  • 1篇学术资料
  • 1篇义演
  • 1篇营建
  • 1篇原始儒学
  • 1篇儒学化
  • 1篇润下

机构

  • 12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对外经贸...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文学院

作者

  • 12篇吴强华
  • 1篇罗婧
  • 1篇洪煜
  • 1篇徐茂明
  • 1篇申浩
  • 1篇吴建华

传媒

  • 2篇上海师范大学...
  • 2篇学术月刊
  • 2篇史林
  • 2篇都市文化研究
  • 1篇历史教学问题
  • 1篇徽学
  • 1篇传统中国研究...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晚明士大夫与“天学”传播被引量:1
2003年
明清之际,以天主教及西方科学技术为核心内容的“天学”在中国的广为传播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士大夫的积极推动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便于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利玛窦对天主教进行了儒学化的包装,这为士大夫最终接纳“天学”扫清了障碍。急于挽救晚明危局的士大夫视“天学”为济世良方,对“天学”的传播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他们的积极推动成为“天学”在中国传播的重要动力,对“天学”的传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明清易代以后,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士大夫阶层对“天学”的热情逐渐消退,“天学”在社会上的影响亦日渐式微。
吴强华
关键词:明朝晚期士大夫传教士利玛窦
从利玛窦的天主教儒学化理论看中西文化交流被引量:7
2003年
明清之际 ,以天主教传教士为媒介 ,中西文化实现了第一次正式的接触与交流 ,西方的天主教与科技文化相继传入中国。利玛窦提出的天主教儒学化理论在这次中西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对西学顺利进入中国和中国士大夫最终接纳西学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对利玛窦天主教儒学化理论及其在此次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影响展开探讨。
吴强华
关键词:利玛窦天主教中西文化交流明清时期西学
都市文化浸润下的沪剧形象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在中国戏曲中,沪剧以贴近都市生活的'西装旗袍戏'独树一帜,'西装旗袍戏'的形成与繁荣,离不开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滋养。本文拟从沪剧不同时期的剧目、表演形式、表演平台、社会反响等多维度展示沪剧不同发展阶段的戏曲形象,揭示沪剧从乡间草根小曲到都市戏曲的演化路径,解析上海城市化进程对沪剧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道路。
吴强华
关键词:沪剧都市文化
近世江南乡居士绅的城乡流动——以分湖柳氏为例被引量:5
2008年
近世乡村社会出现了精英阶层枯竭的现象,乡居士绅向城镇的流动被认为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因。本文以分湖柳氏为研究案例,对近世江南乡居士绅城乡流动的迁移规模、迁居取向、迁移的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分析,认为近世城镇的扩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乡居士绅的城镇化,但从流动规模看与传统社会并无本质区别,造成近世乡村社会精英阶层枯竭的真正原因是废科举后乡村精英补给线的断裂。
吴强华
关键词:城乡流动社会交往
晚明“天学"传播的儒学化
明朝晚期,耶稣会传教士带着“为基督征服全世界”的理想,梯山航海,泛海八万里来到中国,开始了他们的“精神远征”。古老的中华帝国与欧洲之间的文化交流亦随之缓缓拉开了帷幕,被国人
吴强华
文献传递
近代江南士人的戏曲改良活动与民众教化:以南社为中心的考察
2017年
在近代社会转型期,由士人群体主导的近代戏曲改良运动将戏曲造就为开通民智的重要手段,在宣传爱国思想、提倡民族主义、鼓吹救亡图存等方面发展了积极的影响.本文以南社士人为研究对象,分析江南士人的戏曲改良思想和实践活动,认为近代士人群体热衷于戏曲改良,以文化传播教育民众,既是他们对社会变革的责任担当,也是他们在时代大变局中营建群体影响和社会权威的重要努力.
吴强华
关键词:士人群体戏曲改良
晚明排斥天主教思潮论析被引量:3
1999年
吴强华
关键词:天主教利玛窦《天主实义》原始儒学莲池大师
“比较视野下的地域社会研究——徽州与江南的文化认同与地方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08年
近年来,江南区域与徽州地方社会的比较研究正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为推进相关研究,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于2007年11月12-15日在上海及徽州两地举办'比较视野下的地域社会研究——徽州与江南的文化认同与地方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与台湾中央大学人文中心、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会协办。开幕式上,由唐力行教授主持。
洪煜吴强华
关键词:学术社会
近代江南士人社群交往网络的营建与运作——以南社为中心被引量:2
2014年
在近代社会转型期,为应对社会变革,结社成为士人阶层在新形势下营建社会交往网络、聚合群体力量以重获话语权、再塑社会权威的重要手段。作为晚清规模最大、持续活动时间最长的士人结社,南社成员通过举行祭祠哭陵等具有反清色彩的象征性行为及与此相关的诗词唱和,营建江南士人群体的身份认同与意识认同,以雅集与《南社丛刻》为聚合社群成员的交往纽带,借以构建成员的群体意识与归属感,建立起以江南士人为主体,以地缘、血缘、业缘为基础的跨地域社会交往网络,并依托社群交往网络的规模效应,谋求实现文化资源与政治权力的对接,以期在社会转型期中维系自身的社会声望和群体权益。
吴强华
关键词:社会声望
以艺济困:民国时期评弹义演研究
2018年
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社会公益事业的需求极为旺盛。江南地域社会之中的评弹从业群体,以义演的方式筹措钱物,为政治进步与慈善活动贡献自身力量。评弹的义演活动多在上海、苏州等江南城市举行,参与群体涵盖了艺人、书场老板、电台经理、票友、听众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通过评弹义演对于认识民国时期评弹行业发展以及评弹与社会互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吴强华刘晓海
关键词:评弹义演慈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