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庆

作品数:112 被引量:454H指数:12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3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9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57篇耐药
  • 47篇耐药性
  • 31篇球菌
  • 20篇药性分析
  • 20篇耐药性分析
  • 16篇基因
  • 14篇内酰胺酶
  • 14篇葡萄球菌
  • 14篇杆菌
  • 14篇埃希菌
  • 14篇大肠埃希菌
  • 13篇药物
  • 13篇肠球菌
  • 12篇金黄色葡萄球...
  • 11篇菌药
  • 11篇病原菌
  • 10篇抗菌
  • 8篇单胞菌
  • 8篇原菌分布
  • 8篇铜绿

机构

  • 61篇温州医学院附...
  • 50篇温州医科大学
  • 7篇温州医学院
  • 1篇丽水市人民医...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浙江医院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市第二人...
  • 1篇杭州医学院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海宁市人民医...
  • 1篇温州市中心医...

作者

  • 111篇吴庆
  • 71篇周铁丽
  • 46篇陈栎江
  • 26篇刘媚娜
  • 26篇朱丽青
  • 24篇徐春泉
  • 24篇陆红
  • 20篇刘庆中
  • 13篇吴莲凤
  • 12篇周翠
  • 11篇李超
  • 9篇屠鸿翔
  • 8篇余方友
  • 8篇张雪青
  • 8篇张亚培
  • 7篇曹建明
  • 6篇钱菁菁
  • 6篇邹安庆
  • 6篇王赛芳
  • 6篇叶建中

传媒

  • 18篇中国卫生检验...
  • 12篇中华医院感染...
  • 9篇疾病监测
  • 4篇中国抗生素杂...
  • 4篇2007年浙...
  • 3篇浙江医学
  • 3篇温州医学院学...
  • 3篇中华临床感染...
  • 3篇浙江检验医学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浙江实用医学
  • 2篇现代实用医学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 2篇2007年浙...
  • 2篇2015浙江...
  • 2篇2008年浙...
  • 2篇第四届中国临...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10篇2016
  • 6篇2015
  • 8篇2014
  • 12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0
  • 22篇2009
  • 16篇2008
  • 9篇2007
  • 3篇2006
1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鲍曼不动杆菌OXA-23基因和ISAba1基因检测和耐药性关系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现状及OXA-23型碳青霉烯酶介导的耐药性。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200株鲍曼不动杆菌,用K-B(Kirby-Bauer)法进行常见药物的敏感性实验;通过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扩增、克隆测序等分析OXA-23基因及ISAba1基因。结果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分离的200株鲍曼不动杆菌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多粘菌素等保持相对较高的敏感性,对其余常见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已超过了80%;200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共检到155株携带OXA-23基因,168株携带ISAba1基因。结论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重,大多带有OXA-23基因,该基因编码的碳青霉烯酶应为其耐药的主要原因,ISAba1常伴随OXA-23型出现。
周翠吴庆吴莲凤邹安庆周铁丽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
常见革兰阴性杆菌临床分离株对碳青霉烯类等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调查常见革兰阴性杆菌临床分离株对碳青霉烯类等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查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者分离的2361株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等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其中肠杆菌科细菌1832株,非发酵菌529株。结果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较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粘质沙雷菌、摩根摩根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0.2%(2/1053)、3.0%(15/504)、2.9%(3/102)、9.5%(7/74)、21.7%(10/46)、10.7%(3/28)和16.0%(4/25);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0.4%(4/1053)、3.4%(17/504)、3.9%(4/102)、8.1%(6/74)、19.6%(9/46)、14.3%(4/28)和16.0%(4/25)。非发酵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高,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76.8%(209/272)、37.2%(55/148)和73.4%(80/109);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73.9%(201/272)、33.8%(50/148)和69.7%(76/109)。肠杆菌科细菌和非发酵菌对其他10种抗生素均呈较高的耐药率。结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检测的肠杆菌科细菌具有很好的体外抗菌活性,但对非发酵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较差。
张雪青吴庆石亮钱小鸿余方友
关键词: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亚胺培南美罗培南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而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应用广谱抗生素以及导尿等侵袭性操作,使得尿路感染情况尤为严重。而临床医师多依据经验进行抗感染治疗,但如果治疗不合理或不彻底,会导致治疗失败,并造成细菌耐药性...
吴庆陆红刘媚娜朱丽青刘庆中周铁丽
关键词:神经内科尿路感染病原菌抗感染治疗药敏试验
文献传递
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基因分布和流行特性被引量:5
2015年
大肠埃希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大量存在的正常菌群,也是临床较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特别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不合理使用,大肠埃希菌在选择压力下表现出日益严重的耐药问题,尤其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大肠埃希菌检出率的不断升高,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本研究对临床检出的部分大肠埃希菌进行ESBL表型检测和基因型研究,并分析其表型与基因型的相关性,通过接合转移实验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分析产ESBL大肠埃希菌的流行特性.
陈栎江吴庆徐春泉屠鸿翔周铁丽
关键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基因分布第三代头孢菌素脉冲场凝胶电泳表型检测
白色念珠菌菌株的生物膜形成率及其对抗真菌类药物的敏感性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研究白色念珠菌菌株的生物膜形成率及其对抗真菌剂的敏感性。方法收集本院165例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或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患者分离的白色念珠菌菌株,以药敏实验评估白色念珠菌株的抗真菌药物敏感性。选取菌株C54用于体内外实验:体外诱导单生菌或多微生物组合的生物膜,并测定其在游离和生物膜形式下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小鼠体内注射白色念珠菌或混合微生物悬浮液构建VVC模型,用酶联免疫印迹法检测OD595值来观察各组生物膜生长速率。结果对伊曲康唑耐药的白色念珠菌菌株最多,占总数的4.20%。各组生物膜形式的MIC值均高于其游离形式,真菌和细菌菌株的共培养所形成的多微生物生物膜对各种抗真菌药物具有明显的耐药性,经诱导后在生物膜形式下,C54+大肠杆菌组对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5-氟胞嘧啶和氟康唑的MIC值为512,>256,>512,>1024μg·mL^(-1);C54+无乳链球菌组对上述抗真菌药物的MIC为>512,>256,>512,>1024μg·mL^(-1)。从注射混合微生物悬浮液的小鼠分离的阴道样品中,生物膜形成速率显著高于注射标准白色念珠菌悬浮液的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4,48,72 h,ATCC14053组的OD595值分别为0.20±0.11,0.24±0.024,0.25±0.06;C54+大肠杆菌组的OD595值分别为0.69±0.88,0.79±0.65,1.10±0.64;C54+无乳链球菌组的OD595值分别为0.68±0.42,0.81±0.77,1.10±0.10。结论多微生物生物膜的形成能提高白色念珠菌的生物膜形成速率和抗真菌剂耐药性,这将增强对RVVC患者的阴道损伤。
应芙蓉朱华赵志超胡东伟吕佳妤林超周武吴庆陈凯琳石亮
关键词:抗真菌药物白念珠菌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K-B法药敏试验不同报告时间段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K-B法)结果的报告时机,了解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所分离出的20株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进行体外药敏试验(K-B法),记录不同时间段(24 h、48 h、72 h)的结果。再将此菌进行转种数代,使其黏液消失。将上述2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24 h抑菌环直径与48 h、7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黏液消失后的铜绿假单胞菌24 h、48 h、72 h的抑菌环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与未转种前的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48 h、72 h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药敏试验(K-B法)结果应该尽量在48 h后报告,该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体外药敏试验耐药性较低,但在临床用药时必须考虑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在体内存在有生物膜的影响因素。
陈栎江周翠徐春泉吴庆
关键词: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耐药性生物膜
屎肠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了解医院屎肠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2006年6月-2008年5月分离到的519株屎肠球菌的耐药情况。结果分离到的519株屎肠球菌,主要来自于尿液,痰液和粪便标本,分别占34.9%、26.8%和18.3%;标本主要分离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内科病房和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屎肠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6.2%和3.2%。结论屎肠球菌可引起临床各类感染,且多药耐药率高,治疗困难,应引起临床重视。
黄海霞吴庆陈栎江吴莲凤
关键词:屎肠球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皮下组织隐球菌病一例
患者男81岁,肾移植术后15年,因左下肢疼痛剧烈4月就诊。体检:左小腿中下段及足部肿胀明显,左小腿外侧可见约6*8cm囊性包块,针刺引流出少许黄色脓性物质;B超提示:慢性肌炎伴脓肿形成,肉芽肿待除外。经组织病理切片及细菌...
吴庆陈栎江徐春泉郭海雷
关键词:隐球菌病新型隐球菌氟康唑
文献传递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及对替加环素敏感性降低的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敏感性降低的机制。方法应用浓度梯度法检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的敏感性,然后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菌株中adeB外排泵基因的分布,最后应用实时荧光逆转录PCR技术测定外排泵基因adeB的表达水平。结果替加环素对100株受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125μg/ml^4μg/ml,MIC50为1μg/ml,MIC90为2μg/ml;菌株中ade B外排泵基因广泛分布,但adeB外排泵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并未随着MIC值的增加而增加。结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敏感性的降低可能存在ade B基因表达调控以外的机制。
周翠徐春泉陈栎江周铁丽吴庆
关键词: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替加环素最低抑菌浓度外排泵基因表达
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价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左心耳的容积及功能改变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经食道超声心动图(RT3D-TEE)评价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左心耳的容积和功能改变。  方法:  连续选取55例我院确诊的准备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作为病例组,参照2007年欧洲高血压学会(ESH)...
吴庆
关键词:心房纤颤左心耳功能超声心动图
文献传递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