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进

作品数:57 被引量:238H指数:9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肝炎
  • 8篇综合征
  • 8篇肝病
  • 7篇腹水
  • 6篇细胞
  • 6篇基因
  • 6篇肝硬化
  • 5篇血色病
  • 5篇遗传性血色病
  • 5篇自身免疫
  • 5篇自身免疫性
  • 5篇免疫性
  • 5篇静脉
  • 4篇药物性
  • 4篇脂肪
  • 4篇脂肪性
  • 4篇土三七
  • 4篇酒精
  • 4篇酒精性
  • 4篇非酒精性

机构

  • 45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南宁市第一人...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武警湖北总队...
  • 1篇北京地坛医院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湖北省新华医...
  • 1篇无锡市传染病...
  • 1篇黄石市第五医...
  • 1篇黄石市第二医...
  • 1篇黄石市爱康医...
  • 1篇武汉市汉口医...

作者

  • 57篇叶进
  • 20篇侯晓华
  • 14篇杨玲
  • 9篇徐可树
  • 9篇宋宇虎
  • 7篇潘晓莉
  • 6篇江军
  • 6篇郭晖
  • 5篇黄金明
  • 5篇钱伟
  • 4篇袁春
  • 3篇黄长形
  • 3篇吴创炎
  • 3篇蔡淑清
  • 3篇杜凡
  • 3篇李尚日
  • 3篇刘鑫
  • 3篇陈立波
  • 3篇熊莉娜
  • 3篇谢月萍

传媒

  • 16篇临床消化病杂...
  • 7篇世界华人消化...
  • 6篇中西医结合肝...
  • 6篇中华肝脏病杂...
  • 3篇临床内科杂志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中华介入放射...
  • 1篇国外医学(病...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国外医学(流...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医学分子生物...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9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及腹水肿瘤标志物对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评价血清及腹水肿瘤标志物对良恶性腹水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5例患者临床资料,检测血清、腹水肿瘤标志物,并绘制肿瘤标志物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结果设定肿瘤标志物的临界值,恶性腹水组癌胚抗原(CEA)、CA19-9、CA15-3高于临界值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良性腹水组(均P<0.05),而血清和腹水CA12-5无明显差异;腹水肿瘤标志物的诊断效能优于血清肿瘤标志物,其中腹水CEA诊断价值最高;与单一肿瘤标志物相比,联合检测腹水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5-3)其诊断价值更高。结论联合检测CEA、CA19-9、CA15-3对于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尤其是腹水中肿瘤标志物,使用ROC曲线可以更客观地评价其诊断价值。
窦倩商海涛叶进徐可树侯晓华宋宇虎刘芳
关键词:恶性腹水良性腹水肿瘤标志物
MicroRNA与HBV相关性肝癌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8年
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的小RNA,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病毒中.通过与目标mRNA互补配对,调控靶基因的表达或翻译,在生物体的发育、增殖、分化和凋亡等方面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最近研究表明miRNA与肿瘤发生存在密切关系.利用实验生物学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与肿瘤相关的miRNA进行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其中,在肝癌中目前已发现若干miRNA如miRNA-122、-21、-195、-18、-199等的异常表达与之有关.而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疾病中的miRNA表达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就MicroRNA与肝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黄金明叶进陈立波
关键词:微小RNA肝癌乙型肝炎病毒
UGT1A1~* 28与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Gilbert综合征被引量:1
2013年
Gilbert综合征(GS)是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遗传的不完全外显的疾病,其特点是在没有肝细胞疾病或溶血的情况下出现问歇性的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它由AugustinGilbert和PierreLereboullet在1901年最早发现。1939年德国学者Meulengracht认为这个综合征的主要特征为青年时代开始的终生黄疸。因为GS是一个良性的疾病,所以不需要特殊的治疗。然而临床工作中在出现不明原因的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时,应该想到GS。
叶进吴创炎
关键词:GILBERT综合征高胆红素血症UGT1A1遗传性
肝硬化和肠道细菌移位被引量:11
2008年
袁春叶进
关键词:肝硬化细菌移位
FibroTouch对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20年
FibroTouch(FT)已被广泛投入临床使用,在研究FT对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及分析影响肝脏硬度值(LSM)的因素中发现,FT对AILD肝纤维化具有良好的诊效效能,尤其对AIH肝纤维化具有良好的诊断准确性,但用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及其与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患者时,需谨慎对待结果。与血清学模型比较,FT的诊断效能与Forns指数相当。FT用于诊断AILD时,其弹性硬度值受年龄、总胆汁酸.凝血酶原时间标准化比值、纤维蛋白原指数、凝血酶原时间5个因素影响。
闫静静王玮珺范慧倩潘晓莉杜凡邓晓玲宋宇虎叶进徐可树杨玲
关键词:肝纤维化自身免疫性肝病
β-榄香烯抑制肝星状细胞表达ANGⅡ及RhoA/ROCK信号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探讨β榄香烯对肝星状细胞表达分泌血管紧张素II、血管紧张素原及Rho/ROCK的影响.方法:HSC-T6细胞株培养24h,以不同浓度β榄香烯及空白对照分别作用4,12,24h后,放射免疫法检测培养上清中ANGⅡ的量,RT-PCR检测HSC中AGT及Rho/ROCK mRNA的表达。结果:在4h时,10.0mg·L-1β-榄香烯组培养上清中ANGII的分泌量为(50.970±8.081)pmol·L-1,较空白组(74.500±10.999)pmol·L-1明显下降(P<0.05),而5.0,2.5mg·L-1β-榄香烯组对ANGII分泌无明显抑制作用。12h时,10,5mg·L-1β-榄香烯组ANGⅡ分泌量分别为(83.727±6.850),(91.090±3.226)pmol·L-1,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104.367±5.030)pmol·L-1,(P<0.01,P<0.05);而2.5mg·L-1β-榄香烯组作用不明显。24h时,5,2.5mg·L-1β榄香烯组ANGⅡ分泌量分别为(104.133±3.296),(100.957±2.581)pmol·L-1,与空白组(116.620±7.110)pmol·L-1比较明显减少(P<0.05,P<0.01);而10mg·L-1β-榄香烯组作用不明显。与空白组比较,4,12,24h各时间点,各个浓度的β榄香烯对HSC表达AGTmRNA均有抑制作用,F分别为30.33,28.04,107.19,P均为0。4,12,24h各时间点,2.5,5.0,10mg·L-1β榄香烯对HSC表达RhoA mRNA均有抑制作用,F分别为19.87,14.35,40.13,均P=0,无明显剂量依赖性;4,24h时间点,2.5,5.0,10mg·L-1β榄香烯对HSC表达ROCK-1,ROCK-2 mRNA均有抑制作用(P<0.01),而12h时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β榄香烯能使HSC分泌ANGⅡ及HSC内AGT mRNA表达降低,同时抑制下游信号RhoA,ROCK-1,ROCK-2 mRNA的表达,抑制ANGⅡ的生物学效应,从而延缓肝纤维化及门脉高压的发生。
杨玲但丹朱锐周雯钱伟叶进侯晓华
关键词:肝纤维化Β-榄香烯肝星状细胞
微小RNA-223及其标靶基因c-myc在肝癌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微小RNA-223(miR-223)对原癌基因c-myc的调控及其在肝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blot检测正常肝脏组织、癌旁组织、肝癌组织及肝癌HepG2细胞、胎肝L02细胞中miR-223和c-myc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构建miR-223模拟物(mimics)上调肝癌细胞HepG2中miR-223表达后,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blot检测HepG2细胞中c-myc表达水平的变化。分别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两组及多组数据间的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miR-223在正常肝组织、癌旁组织和肝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55±0.015、0.030±0.008和0.020±0.016,肝癌组织低于正常肝组织(t=-0.031,P〈0.05)。miR-223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较L02细胞下调(0.005±0.003比0.011±0.006,t=12.74,P〈0.01)。c-mycmRNA在正常肝组织、癌旁组织和肝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29±0.023、0.136±0.071和0.425±0.026,肝癌组织高于正常肝组织(t=-0.317,P〈0.05);c-myc蛋白在正常肝组织、癌旁组织和肝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37±0.015、0.299±0.033和0.439±0.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3.35,P〈0.01)。miR-223mimics转染HepG2细胞后,c-myc蛋白在空白组、转染组和阴性对照组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23±0.041、0.116±0.015和0.432±0.034,转染组较其他两组明显降低(F=94.93,P〈0.05)。结论miR-223在肝癌组织中表达下调,丧失其对c-myc表达的抑制而导致c-myc异常高表达可能是肝癌发生的重要机制。
赵文月王冬冬宋孟镝杨玲叶进陈立波
关键词:肝细胞基因MYC
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脏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脂肪细胞特异性蛋白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adipocyt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aP2)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肝脏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1-01—2012-12期间收治的16例NAFLD患者(NAFLD组)及15例有轻度肝功能异常但肝穿病理检查正常者(对照组)的肝穿标本;对2组标本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了解其脂肪肝活动度评分,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检测肝组织中aP2蛋白的表达定位,以及RT-PCR检测aP2基因的表达;对2组以上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NAFLD组患者的脂肪变程度达到1-3级,肝小叶内炎症1-3级,肝细胞气球样变达0-1级,肝纤维化评分0-2。NAFLD组活动度评分5.3±1.25,对照组为0。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NAFLD组绿色荧光标记的aP2表达于肝细胞胞浆内,并且与红色荧光标记的白蛋白位置重叠;对照组肝脏中无aP2表达。RTPCR显示NAFLD组肝脏组织aP2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升高了约3.3倍。[结论]在NAFLD时,肝细胞可以表达脂肪细胞特征性蛋白,即发生了成脂性改变,此改变与肝脏的炎症反应相关,可能参与了疾病的进展。
潘晓莉黄颖叶进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肝穿
牛磺熊去氧胆酸抑制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探讨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对四氯化碳(CCl4)诱发大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健康6周龄♂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TUDCA低剂量组、TUDCA高剂量组、己酮可可碱(PTX)阳性对照组,每组15只.用40%的CCl4油溶液,大鼠背部皮下注射3mL/kg(首次5mL/kg)造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各组给予相应浓度干预药物溶液灌胃8wk,检测血清纤维化指标HA、LN、Ⅳ-C;胶原纤维染色(Masson三色染色)观察各组胶原纤维面积比变化;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TGF-β1及α-SMA在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变化.结果:8wk后,TUDCA及PTX干预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HA、LN、Ⅳ-C有明显降低(146.33±35.13,162.2±24.80,137.14±22.24vs252.83±51.94;77.20±11.84,66.80±16.78,82.00±10.74vs108.00±30.00;14.14±2.59,12.60±3.17,10.09±2.22vs25.08±5.93,均P<0.05);肝组织纤维间隔变细或消失,形成弥漫性肝硬化结节减少,胶原面积比降低(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TUDCA及PTX干预组与模型组相比,TGF-β1及α-SMA阳性表达减少,图像软件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TUDCA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及PTX组三者之间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TUDCA对CCl4诱发的大鼠肝纤维化有拮抗作用,主要是通过减少TGF-β1合成,抑制HSC细胞活化,降低细胞外基质合成,延缓肝纤维化进程.
王丹杨玲黄金明王保永李靓钱伟叶进侯晓华
关键词:肝纤维化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原纤维转化生长因子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
AIH与AIH-PBC重叠综合征的临床和病理特征
2013年
目的:比较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与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重叠综合征(AIH-PBC overlap syndrome)的临床和病理特点,以提高诊断AIH-PBC重叠综合征的水平.方法:收集我院2005-01-01/2010-12-31共50例诊断为AIH及AIH-PBC重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并比较两组的不同特点.结果:AIH组30例,AIH-PBC重叠综合征组20例:其中AIH组行肝活检17例,占56.7%,AIHPBC重叠综合征12例,占60%.两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无统计学差异.AIH-PBC重叠综合征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peptidase,-GT)及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均显著高于AIH组水平(P<0.01).AIH组病理特点为汇管区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界板性炎症、肝小叶内少数灶状和碎屑样肝细胞坏死,但小叶间胆管未见明显异常;AIH-PBC重叠综合征组病理特点:除具备AIH病理特点外,还可见汇管区小叶间胆管上皮内淋巴细胞浸润,胆管上皮细胞空泡变,小叶间胆管结构萎缩,少数病例可见汇管区内纤维组织明显增生和少数假胆管增生.结论:AIH-PBC重叠综合征组的ALP和-GT及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较AIH组高;病理特点上AIH组表现为汇管区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界板性肝炎;AIH-PBC重叠综合征组除具备AIH组织学特点外还有不同程度的胆管损伤.
谢月萍李刚平郭晖杨玲宋宇虎叶进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炎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