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国荣

作品数:97 被引量:409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工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41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3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4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6篇细菌素
  • 20篇杆菌
  • 18篇双歧杆菌
  • 15篇食品
  • 11篇乳酸
  • 11篇色素
  • 11篇发酵
  • 8篇球菌
  • 8篇活性
  • 7篇乳杆菌
  • 7篇乳酸菌
  • 6篇抑菌
  • 6篇红曲
  • 6篇防腐剂
  • 6篇肠球菌
  • 5篇单核细胞增生
  • 5篇抑菌作用
  • 5篇李斯特菌
  • 5篇保鲜
  • 4篇抑菌活性

机构

  • 77篇北京工商大学
  • 25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北京市食品研...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宁夏大学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中国肉类食品...
  • 1篇苏伊士运河大...
  • 1篇中国食品发酵...
  • 1篇学研究院
  • 1篇上海普丽盛包...
  • 1篇哈尔滨美华生...
  • 1篇河南中大恒源...
  • 1篇山东中惠食品...
  • 1篇农业农村部食...

作者

  • 95篇刘国荣
  • 53篇王成涛
  • 21篇李平兰
  • 19篇孙宝国
  • 14篇赵磊
  • 10篇张婵
  • 8篇许朵霞
  • 8篇李雪
  • 7篇畅晓渊
  • 7篇宋振芹
  • 7篇杨雪莲
  • 7篇任丽
  • 6篇曹雁平
  • 6篇王洋
  • 5篇张金兰
  • 5篇苏航
  • 5篇郝帅
  • 4篇程雷
  • 3篇张佳婵
  • 3篇周伟

传媒

  • 10篇中国食品学报
  • 9篇食品科学
  • 7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食品与发酵工...
  • 3篇食品科学技术...
  • 2篇食品科技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食品安全质量...
  • 1篇中国食品工业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国调味品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精细化工
  • 1篇北京工商大学...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8篇2023
  • 10篇2022
  • 7篇2021
  • 7篇2020
  • 6篇2019
  • 7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8篇2013
  • 10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4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抗氧化活性双歧杆菌的筛选及鉴定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筛选高抗氧化活性双歧杆菌优良菌株,为双歧杆菌抗氧化剂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新疆吐鲁番地区长寿老人源的16株双歧杆菌为出发菌株,以超氧阴离子清除率、DPPH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抗脂质过氧化率和还原能力为考察指标,比较不同菌株及部位的抗氧化能力,筛选优良菌株。采用形态学观察、API 20A生化鉴定系统和16S r D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分类学鉴定。结果 :菌株不同部位抗氧化能力差异较大,无细胞提取物清除超氧阴离子、DPPH能力和抗脂质过氧化反应能力最强,菌体细胞清除羟自由基的活性最高,发酵上清液的还原能力强于其他部位。综合比较不同待测菌株的各项抗氧化指标,发现菌株BF-10的抗氧化能力较强且全面,为筛选到的高抗氧化优良菌株。分类学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为动物双歧杆菌。结论:获得高抗氧化活性动物双歧杆菌BF-10。
刘国荣任丽宋振芹刘力王成涛孙宝国
关键词:双歧杆菌抗氧化
葡萄糖硬脂酸酯的非水相酶法制备
2012年
考察了脂肪酶催化合成葡萄糖硬脂酸酯(GSAE)的非水相转化条件及其效果。从7种商品化脂肪酶中筛选适于非水相酶法制备GSAE的酶,分别探讨脂肪酶种类及用量、助溶剂种类及用量、底物摩尔比、水分、分子筛用量、摇床速率、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GSAE合成反应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丙酮是适宜的助溶剂,在丙酮反应体系中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e 435是适宜GSAE酯化反应的最好催化剂,水分明显降低脂肪酶活性和酯化反应产率,底物、助溶剂和反应过程的除水对于该酯化反应是十分必要的。正交实验设计优化的酯化反应条件为:Novozyme 435酶用量0.08 g、分子筛用量0.8 g、n(硬脂酸)∶n(葡萄糖)=3∶1、反应温度45℃、丙酮用量10 mL、摇床转速150 r/min、反应时间5 h。该条件下最大反应速率Vm=0.749μmol/(min.g)和Km=0.020 3mmol/L,GSAE产率达64.11%。
王成涛刘国荣赵磊刘媛徐宝财
关键词:脂肪酶酶法合成动力学
产β-苯乙醇的酿酒酵母工程菌构建、菌株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产β-苯乙醇的酿酒酵母工程菌构建、菌株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食品香料制造技术领域,制备的β-苯乙醇香料为天然香料,可用于调配多种食品香精,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化等行业。以Saccharomycesce...
王成涛张婵赵磊孙宝国刘国荣杨雪莲张佳婵
文献传递
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与四种乳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采用荧光光谱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和圆二色谱法,研究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cyanidin 3-O-glucoside,C3G)与α-酪蛋白、β-酪蛋白、乳清蛋白和β-乳球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3G对上述四种乳蛋白都产生了荧光静态猝灭作用,在溶液中C3G与乳蛋白相互结合摩尔比约为1∶1,且由热力学参数判定C3G与α-酪蛋白结合的分子间作用力为氢键与范德华力,而与β-酪蛋白、乳清蛋白和β-乳球蛋白结合主要靠静电引力。通过比较C3G与α-酪蛋白、β-酪蛋白、乳清蛋白和β-乳球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猝灭率(84%、74%、77%、75%);温度分别为298、318、338 K时的结合常数(423.448、362.994、28.655×10~4L/mol;9.524、8.056、8.308×10~4L/mol;9.262、6.940、7.889×10~4L/mol;30.440、11.830、17.262×10~4L/mol);结合距离(2.17、2.66、2.18、2.19 nm),由此得出α-酪蛋白与C3G结合最紧密。傅里叶红外光谱和圆二色谱分析显示,C3G的加入使得α-酪蛋白的α-螺旋增加,β-折叠和转角降低;β-酪蛋白的α-螺旋、β-折叠和转角均增加;乳清蛋白的α-螺旋、β-折叠和转角均无明显变化;β-乳球蛋白的α-螺旋降低,β-折叠和转角增加。C3G对四种乳蛋白均有较强的结合能力,可以使其构象发生变化。
王鑫赵磊郝帅刘国荣王成涛朱金锦
关键词:乳蛋白荧光光谱红外光谱圆二色谱
Ⅱa类乳酸菌细菌素的异源表达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2年
Ⅱa类乳酸菌细菌素由于其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强烈抑菌活性,已成为天然食品防腐剂研究与开发的热点。但是受生物合成调控系统控制,天然细菌素的产量往往很低而且提取过程较为复杂,很难满足相关研究和实际应用的需求。为此,许多研究者进行过Ⅱa类细菌素的异源表达研究,本文对该类细菌素在大肠杆菌、乳酸菌以及酵母菌中的异源表达研究作较为全面系统的综述,并指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刘国荣孙勇李平兰
关键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异源表达
传统干酪中一株产Ⅱa类细菌素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26
2007年
从内蒙古传统干酪中分离到一株产抑菌活性物质的乳酸菌M-2,其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食品中常见致病菌和腐败菌都有抑制作用。排除有机酸、H_2O_2等的干扰后,仍有抑菌活性:进一步硫酸铵沉淀、透析及浓缩处理后,其抑菌活性显著增强;用蛋白酶K处理后,其抑菌活性消失,因此确定该抑菌活性物质为蛋白类物质,进而确定乳酸菌M-2为细菌素产生菌。通过生理生化实验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PCR扩增得到1675bp的16SrRNA序列,并将其通过BLAST软件在NCBI网站中进行同源性比,同时,通过Bioedit 7.0和Treedrawing软件绘制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M-2的16S rRNA序列和数据库中的屎肠球菌SF菌株的序列的同源性为99.87%。在细菌系统发育分类学上,M-2菌株归属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这与生理生化实验初步鉴定结果一致。根据细菌素的分类原则,将该细菌素归类为Ⅱa类细菌素。
刘国荣周康李平兰张金兰周伟
关键词:乳酸菌屎肠球菌
微生物共培养对植物乳杆菌RX-8合成细菌素的诱导作用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植物乳杆菌RX-8分离自中国传统泡菜,可代谢合成Ⅱb类细菌素plantaricin EF。该细菌素抑菌谱广,加工应用特性良好,有作为天然食品生物防腐剂的巨大潜力,然而,其合成水平较低,工业化生产及应用严重受限。本研究探讨外源微生物共培养作为环境刺激因子,诱导菌株RX-8高效合成plantaricin EF的可行性。方法:基于菌株RX-8代谢产细菌素的现有常规纯培养条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构建低产、不产细菌素的纯培养模型体系,分别添加16株不同发酵食品来源菌株进行共培养,通过测定共培养前、后代谢所产细菌素的抑菌活性,筛选最佳共培养诱导菌株及其条件。对比分析诱导菌株不同处理菌体细胞及发酵上清液的诱导作用,初步推测起诱导作用的物质类型。结果:添加谷物醋来源的枯草芽孢杆菌BS-15共培养,可在低产、不产及常规培养体系中均表现显著诱导作用(P<0.01)。该菌株与植物乳杆菌RX-8共培养的最佳接种比例是10∶1、接种浓度分别是108CFU/mL和107CFU/mL。推测诱导作用是由菌株BS-15分泌产生的蛋白类物质所引起。结论:确定存在的特定微生物可以诱导细菌素plantaricin EF高效分泌表达,微生物共培养可作为提高乳酸菌细菌素产量的重要技术手段。
聂蓉李雪郜亚昆刘国荣王成涛孙宝国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细菌素共培养
一种LF/DHA-SPI/DHA微聚集体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F/DHA‑SPI/DHA微聚集体在婴幼儿及胃肠道脆弱人群食品中的应用,本申请围绕异型聚集效应,构建具有良好DHA体外模拟消化特性的微聚集体,探索DHA微聚集体的有效构建途径,提高DHA体外模拟消化,应...
许朵霞曹雁平刘国荣肖俊松刘佳炜郝佳
乳酸菌细菌素作为天然生物防腐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4
2012年
乳酸菌细菌素是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合成的天然抑菌多肽或蛋白质,由于其对食品腐败菌和致病菌的强烈抑菌活性,已成为天然食品生物防腐剂研究与开发的热点.对乳酸菌细菌素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作了全面系统的综述,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刘国荣李平兰王成涛
关键词:乳酸菌细菌素天然生物防腐剂食品工业
一株青春双歧杆菌在制备活性双歧杆菌发酵饮料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青春双歧杆菌在制备发酵沙棘饮料中的应用。所采用青春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BL-8CGMCC No.7791,是一株具有广谱抑菌效果的产细菌素双歧杆菌,且具有很...
刘国荣苏航宋铮张彪王成涛
文献传递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