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兰海梅

作品数:64 被引量:254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溃疡
  • 10篇皮肤
  • 10篇疗效
  • 9篇细胞
  • 8篇荆芥连翘汤
  • 7篇疗效观察
  • 6篇血清
  • 6篇中医
  • 6篇注射
  • 6篇荨麻
  • 6篇荨麻疹
  • 6篇消风
  • 6篇消风散
  • 6篇小腿
  • 6篇慢性
  • 6篇风散
  • 5篇皮炎
  • 5篇注射治疗
  • 5篇临床疗效
  • 5篇放射性

机构

  • 55篇南方医科大学...
  • 14篇南方医科大学
  • 9篇广东省第二人...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珠海市人民医...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解放军第17...
  • 1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福州总医院
  • 1篇黄圃人民医院

作者

  • 63篇兰海梅
  • 36篇曾抗
  • 13篇陈宝田
  • 10篇林中方
  • 10篇温炬
  • 9篇刘学清
  • 8篇赖梅生
  • 7篇种树彬
  • 6篇周再高
  • 6篇孙乐栋
  • 4篇梁刘萍
  • 4篇阮一民
  • 4篇马静
  • 4篇钱江
  • 4篇冯洁莹
  • 4篇杨柳
  • 3篇王佳曼
  • 3篇王宗发
  • 3篇李莉
  • 3篇熊浩

传媒

  • 9篇中国皮肤性病...
  • 7篇临床皮肤科杂...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第一军医大学...
  • 3篇中国美容医学
  • 2篇中华皮肤科杂...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麻风皮肤...
  • 2篇岭南皮肤性病...
  • 2篇中药材
  • 1篇中医外治杂志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11篇2006
  • 9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1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消风散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白三烯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消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其在治疗慢性荨麻疹中的抗炎作用。方法将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消风散治疗组(40例)、西药对照组(40例),观察治疗效果,并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治疗组(40例)在治疗前后血清白三烯水平。结果(1)治疗组一疗程治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2)消风散治疗组停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3)消风散治疗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白三烯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消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能降低患者血清白三烯水平。
林中方温炬陈宝田曾抗兰海梅阮一民马静冯洁莹
关键词:消风散慢性荨麻疹白三烯临床疗效
荆芥连翘汤对促进皮肤溃疡愈合的影响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观察荆芥连翘汤对小鼠皮肤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小鼠皮肤创伤和烫伤两种皮肤溃疡模型,比较荆芥连翘汤以及rhEGF的用药组和自身对照组小鼠皮肤溃疡面积,用显微镜观察溃疡面炎症细胞浸润情况。结果和自身对照组相比,荆芥连翘汤可明显缩小小鼠皮肤溃疡面积(P<0.001),同时炎症细胞浸润显著减少(P<0.001);荆芥连翘汤用药组疗效显著优于rhEGF用药组。结论荆芥连翘汤可明显促进小鼠皮肤溃疡的愈合。
刘学清曾抗兰海梅陈宝田
关键词:荆芥连翘汤皮肤溃疡药效学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湿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达及白芍总苷的干预作用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湿疹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7和IL-23的表达以及白芍总苷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湿疹患者70例(研究组),另外选取健康者40例(对照组),根据湿疹发病情况分为急性期组、亚急性期组和慢性期组,根据是否应用白芍总苷分为白芍总苷组和非白芍总苷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各组入选者外周血清中IL-17和IL-23中mRNA表达,应用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入选者IL-17和IL-23蛋白的表达,并比较白芍总苷治疗前后IL-17和IL-23表达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外周血中IL-17和IL-23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3±0.03)、(1.04±0.01),显著低于对照组(1.57±0.19)、(1.68±0.23)(t=23.352、23.323,均P=0.001)。急性期组IL-17、IL-23蛋白含量(86.91±2.03)ng/L、(68.78±1.03)ng/L显著高于对照组(34.02±0.19)ng/L、(29.67±0.18)ng/L和慢性期组(63.21±0.21)ng/L、(48.32±0.27)ng/L(t=9.592,10.232,P=0.025,0.021;t=10.532,11.223,P=0.018,0.013),亚急性期组外周血清中IL-17和IL-23水平分别为(78.03±10.01)ng/L、(63.02±0.13)ng/L,均显著高于慢性期组和对照组(t=9.892,10.032,P=0.024,0.019;t=10.132,11.023,P=0.019,0.015);白芍总苷组治疗前后IL-17和IL-23下降程度为(0.49±0.01)ng/L、(0.51±0.02)ng/L显著大于非白芍总苷组(t=9.978,9.426,P=0.027,0.029)。结论湿疹患者外周血中IL-17和IL-23的表达显著增加,白芍总苷对IL-17和IL-23具有调节作用,能应用于湿疹的治疗。
种树彬兰海梅曾抗
关键词:湿疹白细胞介素白芍总苷
小细胞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耿舰朱梅刚丁彦青兰海梅韩慧霞
关键词:小细胞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变型CD30分化
荆芥连翘汤湿敷对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愈合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荆芥连翘汤湿敷对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大鼠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模型,比较荆芥连翘汤、利凡诺及生理盐水三组的小腿肿胀度,观察三组的皮损改善情况。结果在抗炎方面,荆芥连翘汤组和利凡诺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溃疡愈合方面,三组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荆芥连翘汤湿敷对放射线引起的急性炎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促进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的愈合,其促进溃疡愈合的疗效优于利凡诺。
兰海梅种树彬赖梅生曾抗
关键词:荆芥连翘汤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湿敷疗法
乳房和乳房外Paget病的病理组化和免疫组化观察被引量:1
1991年
本文对8例乳房Paget病和15例乳房外Paget病做了组织病理、组化、免疫组化检查。结果表明乳房Paget病和乳房外Paget病可能有多种组织来源,乳房Paget病可能来源于乳腺导管,而乳房外Paget病可能来源于原始上皮胚芽多潜能细胞。
兰海梅刘季和
关键词:乳房PAGET病组织病理学
瘤型麻风合并Ⅱ型麻风反应3例
2013年
报道3例瘤型麻风合并Ⅱ型麻风反应。例1男,32岁。双胫前反复红斑、结节、脓疱半年,加重4天。例2女,57岁。四肢远端浅感觉减退18年,全身红斑、结节伴疼痛、发热1年半。例3女,22岁。四肢片状感觉障碍12年,全身皮下结节2年,加重伴丘疹7个月。皮肤组织病理检查均显示:真皮内血管、附属器周围泡沫样细胞浸润。组织液涂片抗酸杆菌(3+)^(6+),平均细菌密度指数(BI)分别为5.75,4.75,5.75。
王琦王佳曼彭晓明兰海梅曾抗
关键词:瘤型麻风
恩再适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06年
刘学清曾抗兰海梅
关键词:恩再适带状疱疹
消风散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gE水平的影响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消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gE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消风散治疗组(40例)、西药对照组(40例),观察治疗效果,并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治疗组(40例)在治疗前后血清IgE水平。结果:(1)治疗组4周后治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2)消风散治疗组停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3)消风散治疗组前后患者血清IgE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消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能降低患者血清IgE水平。
温炬陈宝田林中方曾抗兰海梅阮一民马静冯洁莹
关键词:消风散慢性荨麻疹IGE临床疗效
胶原及其产物在皮肤老化及皮肤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2年
皮肤被覆于体表,作为人体对抗外界伤害的第一道防线,保护体内各种器官和组织免受外界有害因素损伤的同时,也易因各种损伤、疾病或皮肤本身的衰老而产生各种皮肤损害、外观改变。
王佳曼兰海梅
关键词:皮肤修复皮肤老化胶原皮肤损害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