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中方

作品数:35 被引量:174H指数:7
供职机构: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8篇慢性
  • 7篇荨麻
  • 7篇荨麻疹
  • 7篇消风
  • 7篇消风散
  • 7篇慢性荨麻疹
  • 7篇风散
  • 6篇细胞
  • 6篇疗效
  • 5篇血清
  • 5篇湿疣
  • 5篇前列腺
  • 5篇尖锐湿疣
  • 5篇鬼臼
  • 5篇鬼臼毒素
  • 4篇前列腺炎
  • 4篇腺炎
  • 4篇患者血清
  • 3篇治疗慢性荨麻...
  • 3篇临床疗效

机构

  • 21篇广东省第二人...
  • 12篇南方医科大学...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珠海市人民医...
  • 3篇广东省佛山市...
  • 1篇广州市皮肤病...
  • 1篇暨南大学第三...

作者

  • 35篇林中方
  • 19篇温炬
  • 15篇曾抗
  • 11篇马静
  • 10篇陈宝田
  • 10篇兰海梅
  • 9篇阮一民
  • 9篇冯洁莹
  • 4篇李国锋
  • 3篇孙乐栋
  • 3篇何斌
  • 3篇谢方明
  • 2篇张三泉
  • 2篇后桂荣
  • 2篇刘世琴
  • 2篇朱晓亮
  • 2篇李慧
  • 2篇何斌
  • 2篇谢方明
  • 2篇熊超

传媒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第一军医大学...
  • 2篇新中医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广东医学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中药材
  • 2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皮肤病与性病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广西中医药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岭南皮肤性病...
  • 1篇云南中医中药...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8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消风散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白三烯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消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其在治疗慢性荨麻疹中的抗炎作用。方法将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消风散治疗组(40例)、西药对照组(40例),观察治疗效果,并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治疗组(40例)在治疗前后血清白三烯水平。结果(1)治疗组一疗程治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2)消风散治疗组停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3)消风散治疗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白三烯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消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能降低患者血清白三烯水平。
林中方温炬陈宝田曾抗兰海梅阮一民马静冯洁莹
关键词:消风散慢性荨麻疹白三烯临床疗效
鬼臼毒素脂质体壳聚糖涂膜剂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研制宫颈靶向性脂质体鬼臼毒素壳聚糖涂膜剂。方法 :反相蒸发法制备脂质体鬼臼毒素混悬液 ,壳聚糖作为涂膜剂的成膜材料 ,配置成 0 .5 %的脂质体鬼臼毒素涂膜剂 ;进行光镜及电镜下的形态观察 ,库尔特计数仪检测脂质体粒度 ,HPLC法测定包封率 ,观察时间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并进行了治疗阴道内尖锐湿疣的临床观察。结果 :反相蒸发法制备的脂质体为单层脂质体 ,粒度在 2 0 0nm~ 80 0nm之间 ,平均粒度为 3 5 0nm ,鬼臼毒素平均包封率 76.3 % ,平均回收率 96.3 % ,壳聚糖涂膜剂稳定性较脂质体混悬液高 ,治疗阴道内尖锐湿疣效果优于鬼臼毒素软膏而局部刺激性小。结论 :脂质体鬼臼毒素涂膜剂制备工艺可行 ,质量控制方法简单、可靠 ,对阴道内尖锐湿疣疗效肯定 。
董平曾抗李国锋颉玉胜张三泉孙乐栋林中方
特比奈芬治疗88例儿童甲真菌病临床观察
2005年
目的观察特比奈芬治疗儿童甲真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特比奈芬治疗儿童指甲真菌病50例及趾甲真菌病38例,并作疗效、真菌清除率及安全性观察。结果特比奈芬治疗儿童指甲真菌病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92.1%和97.37%;趾甲真菌病则分别为86.36%和93.94%。真菌清除率均达到96.59%。在本临床研究中未发现特比奈芬有严重的毒副反应。结论特比奈芬治疗儿童甲真菌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是有效根治儿童甲真菌病的方法之一。
温炬林中方
关键词:特比奈芬甲真菌病
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匹多莫德分散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51
2014年
目的:探讨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匹多莫德分散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以及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治疗组应用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匹多莫德分散片治疗,对照组应用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两组患者均口服药物,连用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为84.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14.29%,对照组为64.29%,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CD4+升高,CD8+降低,CD4+/CD8+比值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存在外周T细胞亚群紊乱。应用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匹多莫德分散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安全性较好,作用机制可能与纠正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功能紊乱有关。
林中方何斌熊超
关键词:荨麻疹T细胞亚群
消风散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嗜酸粒细胞计数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消风散对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对血清嗜酸粒细胞计数(EOS)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将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消风散治疗组30例、西药对照组30例,观察治疗效果,并检测治疗组30例在治疗前后EOS。结果:(1)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消风散治疗组停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3)消风散治疗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嗜酸粒细胞计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消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有良好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血清嗜酸粒细胞计数可能是其作用机理之一。
林中方陈宝田曾抗温炬兰海梅
关键词:消风散慢性荨麻疹嗜酸粒细胞计数
Ⅲ型慢性前列腺炎合并勃起功能障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花粉芪奴汤结合伐地那非治疗Ⅲ型慢性前列腺炎(CP/CPPS)合并勃起功能障碍(ED)的疗效。方法CP/CPPS合并ED患者13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使用花粉芪奴汤4周后加用伐地那非治疗;对照组68例持续使用花粉芪奴汤8周。分别于第4和第8周末进行NIH-CPSI评分和ⅡEF-5评分观察疗效。结果4周末治疗组和对照组NIH-CPSI分别为13.1±4.7和13.3±4.5,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ⅡEF-5评分分别为14.1±3.3和14.3±5.0,较治疗前有所上升(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后治疗组NIH-CPSI评分7.8±2.8、ⅡEF-5评分20.1±4.4与4周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NIH-CPSI评分12.7±2.3、IIEF-5评分14.3±4.5、与4周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NIH-CPSI与ⅡEF-5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ⅡEF-5评分值与NIH-CPSI值呈负相关关系。结论对CP/CPPS合并ED患者在使用花粉芪奴汤加用伐地那非能有效治疗ED,同时使NIH-CPSI评分降低,促进CP/CPPS恢复。
林中方陈宝田曾抗兰海梅温炬
关键词:勃起功能障碍伐地那非
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患者支原体鉴定及药敏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了解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支原体感染及药物敏感情况,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合理依据。方法:对852例疑有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52例中214例支原体阳性,其中单纯UU阳性168例(78.5%),UU和MH阳性34例(15.9%),单纯MH阳性12例(5.6%)。敏感性较高的有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克拉霉素。耐药性较高的有壮观霉素、环丙沙星、阿奇霉素。结论:本地区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的主要致病菌为支原体,并以UU感染为主。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合理规范用药。
马静温炬林中方冯洁莹阮一民刘世琴
关键词: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鬼臼毒素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前体脂质体的研制
目的:尖锐湿疣(CA)是一种性传播疾病,传染性强,发病率高,是欧美国家最常见的性病之一,也是中国最主要的性病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其年增长率超过100%,居各类性病之首.尖锐湿疣的病因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它...
林中方
关键词:鬼臼毒素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前体脂质体冷冻干燥法包封率
文献传递
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探讨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对慢性荨麻疹(CU)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口服氯雷他定分散片(原研);治疗组33例,治疗组采用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81.82%,对照组75.00%,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随访,治疗组复发率20.00%,对照组72.72%,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显著,高效、速效,复发率低。
林中方何斌
关键词:腧穴热敏化艾灸慢性荨麻疹复发
消风散对Ⅰ型变态反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探讨消风散对Ⅰ型变态反应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模型,观察消风散对I型变态反应模型的作用。结果消风散可明显抑制由卵白蛋白致敏的大鼠同种PCA反应,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4、组胺和白三烯的水平(P<0.05)。结论消风散具有显著抗Ⅰ型变态反应的作用。
温炬陈宝田李慧林中方阮一民马静冯洁莹
关键词:消风散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