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炜

作品数:9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内酯
  • 4篇内酯醇
  • 4篇雷公藤
  • 4篇雷公藤内酯
  • 4篇雷公藤内酯醇
  • 3篇肿瘤
  • 2篇药代
  • 2篇药代动力学
  • 2篇药理
  • 2篇外营养
  • 2篇胃癌
  • 2篇恶性
  • 2篇肠外
  • 2篇肠外营养
  • 1篇单抗
  • 1篇凋亡
  • 1篇毒副作用
  • 1篇胸腔
  • 1篇胸腔灌注
  • 1篇胸腔积液

机构

  • 9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9篇余炜
  • 4篇余辉
  • 2篇许建华
  • 2篇陈娟
  • 2篇余家密
  • 2篇黄静
  • 2篇谢瑞祥
  • 1篇黄秀旺
  • 1篇陈婧
  • 1篇魏丞
  • 1篇廖联明
  • 1篇林海燕
  • 1篇王晓杰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海峡药学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贝伐珠单抗或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肺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比较贝伐珠单抗或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肺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肺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123例,其中贝伐珠单抗联合顺铂组(贝伐组)63例,治疗方案为贝伐珠单抗100 mg+顺铂40 mg胸腔灌注,d1、d4、d7;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60例,治疗方案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45 mg+顺铂40 mg胸腔灌注,d1、d4、d7;均为3周一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方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客观缓解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前后血清及胸腔积液中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变化水平及卡氏功能评分(KPS)变化.结果贝伐组客观缓解率高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组(90.48%vs.76.67%,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及胸腔积液中CEA、CA125均明显降低,贝伐组血清及胸腔积液中CA125分别为(112.35±21.88)和(231.46±56.63)μmol·L^(-1),降低更为明显(P<0.05),2组血清、胸腔积液中CEA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KPS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高血压、乏力、消化道反应等,贝伐组的高血压反应率高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组(39.68%vs.20.00%,P<0.05),其他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肺腺癌恶性胸腔积液优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可作为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首选推荐方案.
郑静娴王晓杰余家密余炜詹周伟周偲婧郭增清黄静
关键词:肺腺癌恶性胸腔积液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顺铂
雷公藤内酯醇的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6
2007年
以国内外有关雷公藤内酯醇的大量有代表性的论文为依据,对其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综述了雷公藤内酯醇的药理研究和毒副作用,并对其应用价值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余炜许建华
关键词:雷公藤内酯醇药理作用毒副作用
雷公藤内酯醇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研究
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PL),又称雷公藤内酯、雷公藤甲素,是从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idiiHook.F),昆明山海棠[(T.Hy-poglaucum Levl.)...
余炜
关键词:雷公藤内酯醇高效液相色谱法药代动力学
文献传递
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雷公藤内酯醇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雷公藤内酯醇的HPLC测定法,测定大鼠尾静脉注射雷公藤内酯醇后的血药浓度,并对其药代动力学进行评价。方法:血浆样品加入适量HCl后用乙酸乙酯提取进行HPLC分析,流动相为乙腈-水(23:77),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17nm。大鼠尾静脉注射100μg/kg、200μg/kg、300μg/kg的三个剂量雷公藤内酯醇后,测定血浆中不同时间点雷公藤内酯醇的浓度,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血浆中雷公藤内酯醇在0.02~1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血浆中雷公藤内酯醇的最低检测线为0.02μg/ml,平均回收率为88.03%,日内和日间差异RSD均小于5%,峰面积与血药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3)。大鼠尾静脉分别注射三个剂量雷公藤内酯醇后,各剂量纽相对应的分布相(t1/2α)半衰期分别为:0.033,0.021,0.026h。消除相半衰期(t1/2β)分别为:0.753,0.630,0.574h。结论:本实验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雷公藤内酯醇血药浓度分析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测定结果可为该药的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余炜黄秀旺许建华陈元仲
关键词:雷公藤内酯醇HPLC药代动力学
肠内营养支持联用免疫增强剂胸腺肽对肿瘤化疗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联用免疫增强剂胸腺肽对肿瘤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1月于福建省肿瘤医院接受营养干预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每天肠内营养支持基础上联用免疫增强剂胸腺肽,40例)与对照组(单纯接受肠内营养支持,40例)。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状况、细胞免疫功能,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营养状况、细胞免疫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观察组体质量指数(BMI)及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CD3^(+)、CD4^(+)、CD8^(+)水平亦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干预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7.50%,低于对照组的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31,P=0.000)。结论相较单纯肠内营养干预,联用免疫增强剂胸腺肽能够更好地为肿瘤化疗患者提供营养支持,还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化疗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
余炜余辉郭增清谢瑞祥余家密
关键词:肿瘤化疗营养支持胸腺肽营养状况
肠外营养对晚期转移性胃癌83例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2年
目的观察晚期转移性胃癌患者行化疗联合使用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9%)注射液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分析.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83例晚期转移性胃癌营养不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通过输注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9%)注射液分析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和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NRS-2002、PG-SGA评分出现明显的下降过程,然而,营养学指标前清蛋白、清蛋白和血红蛋白高于治疗前,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期间给予肠外营养可明显改善晚期转移性胃癌患者的营养状态.
余辉陈境鸿郭增清余炜
关键词:肠外营养胃肿瘤疗效安全性
恶性肿瘤患者250例全肠外营养处方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分析医院营养科肿瘤患者住院期间全肠外营养(TPN)处方医嘱,为临床合理使用TPN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50例肿瘤患者TPN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TPN处方使用的合理性。结果绝大部分应用TPN的患者具有肠外营养使用指征,处方设计合理;主要存在不足之处:非蛋白热氮比、糖脂比不适宜等问题,特别是维生素、微量元素供给不足。结论针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定,合理设计TPN处方;同时进行个体化营养治疗。药师强化审方理论基础,并多与临床医师沟通,提高TPN的治疗效果。
余辉余炜
关键词:全肠外营养恶性肿瘤患者处方分析
雷公藤内酯醇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PL)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凋亡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SGC-7901细胞达对数生长后,采用终浓度为12.5、25、50、100 nmol/L TPL处理SGC-7901细胞,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测定对照组及不同浓度TPL处理24、48、72和96 h的细胞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TPL处理48 h的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分布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不同浓度TPL处理48 h的促EMT转录因子Snail1、Twist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处理48 h后的EMT相关标记分子(E-cadherin、N-cadherin及Vimentin)水平。结果 TPL在12.5~100 nmol/L的范围内对SGC-7901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且增殖抑制率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且除24 h 12.5 nmol/L外,其余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增殖抑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TPL处理48 h后的早晚期凋亡率升高、G0/G1期细胞比例及E-cadherin水平均升高,S期细胞比例、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水平及Snail1和Twist mRNA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TPL对胃癌细胞SGC-7901有毒性作用,不仅抑制其增殖且诱导凋亡及细胞周期G0/G1期阻滞,同时可抑制其EMT过程。
余炜谢瑞祥陈娟林海燕
关键词:雷公藤内酯醇胃癌增殖凋亡上皮间质转化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乌药蜜饮”对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
2023年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究“乌药蜜饮”方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于结直肠癌的主要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预测中药的有效成分和相关靶点。从人类孟德尔遗传综合数据库、遗传药理学与药物基因组学数据库和基因名片数据库等5个数据库收集结直肠癌相关疾病基因。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有效成分-疾病靶点”网络,获取和分析核心靶点和关键成分。对核心靶点基因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最后用AutoDock Vina 1.1.2软件将中药有效成分与通路上的核心基因靶点蛋白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最终筛选得到4种中药有效成分(木犀草素、槲皮素、黄芩素、汉黄芩素)和包括细胞肿瘤抗原P53、丝/苏氨酸蛋白激酶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等14个对应的核心靶点。核心靶点基因通过调控癌症相关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激酶通路等肿瘤相关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从而达到治疗结肠癌的目的。进一步的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关键中药有效成分木犀草素与多个核心靶点蛋白表现出很强的结合能力。结论“乌药蜜饮”方中多个中药有效成分可通过多靶点和多通路的途径发挥治疗结肠癌的功效。
余炜魏丞余辉陈娟郭增清黄静陈婧廖联明
关键词:结直肠癌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