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静

作品数:17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厅计划项目福建省重点高校建设科研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腺癌
  • 4篇化疗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肿瘤
  • 3篇肿瘤活性
  • 3篇细胞
  • 3篇瘤活性
  • 3篇抗肿瘤
  • 3篇抗肿瘤活性
  • 3篇活性
  • 3篇钩吻
  • 2篇单抗
  • 2篇凋亡
  • 2篇药物
  • 2篇化疗后
  • 2篇癌患者
  • 1篇凋亡作用
  • 1篇毒副作用
  • 1篇毒性

机构

  • 12篇福建医科大学
  • 5篇福建省肿瘤医...
  • 2篇厦门大学
  • 1篇安徽省肿瘤医...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山东省肿瘤医...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江苏省肿瘤医...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5篇黄静
  • 3篇黄伟炜
  • 3篇吴凡
  • 3篇俞昌喜
  • 3篇许盈
  • 3篇谢瑞祥
  • 2篇李娜妮
  • 2篇余炜
  • 2篇王丽莉
  • 2篇杨琳
  • 2篇陈木兰
  • 2篇余辉
  • 1篇陈心华
  • 1篇刘健
  • 1篇魏青
  • 1篇张小丹
  • 1篇李辉
  • 1篇杨渐
  • 1篇苏燕评
  • 1篇吴楠

传媒

  • 7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海峡药学
  • 1篇中国药物依赖...
  • 1篇北方药学
  • 1篇中华疼痛学杂...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美国FAERS数据库的纳武利尤单抗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介绍纳武利尤单抗不良事件(AE)的发生风险,为该药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收集了2010年4月至2021年9月的纳武利尤单抗AE报告,用比例报告比值比(PRR)法进行AE风险信号挖掘,AE报告数≥3、PRR≥2且χ^(2)≥4的AE被定义为阳性风险信号。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24.0的首选系统器官分类(SOC)和首选术语(PT)对AE进行分类统计,选取AE信号强度排名前10位的PT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以纳武利尤单抗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E报告109 210例,涉及PT 2 622个。用PRR法进行计算,共有1 288个呈阳性的PT信号。纳武利尤单抗引起的风险信号前5位分别为免疫介导性脑病(PRR=372.8,95%CI=372.0~373.6)、暴发型1型糖尿病(PRR=324.5,95%CI=324.3~324.7)、白癜风(PRR=222.1,95%CI=221.8~222.5)、免疫介导性胆管炎(PRR=218.5,95%CI=217.8~219.1)、免疫介导的胰腺炎(PRR=211.3,95%CI=210.8~211.8)。前5位SOC分别为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14 585例(17.68%),呼吸系统、胸及纵隔疾病8 352例(10.12%),良性、恶性及性质不明的肿瘤(包括囊状和息肉状)7 979例(9.67%),胃肠系统疾病7 234例(8.77%),以及感染及侵染类疾病5 168例(6.26%)。结论 纳武利尤单抗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风险信号是比较强的,建议临床医师用药过程中需关注可能出现的各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林小兰宋锦添黄静黄玉妹
关键词:免疫相关性
不同剂量卡培他滨治疗老年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对比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卡培他滨治疗老年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2例老年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卡培他滨治疗,根据使用剂量不同分为大剂量卡培他滨治疗组(对照组)和中等剂量的卡培他滨治疗组(观察组),每组41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药物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总控制率分别为36.6%和8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总控制率分别为34.1%和8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相关药物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剂量和中等剂量卡培他滨治疗老年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相当,但采用中等剂量治疗后毒副反应发生率较低,耐受性和依从性较好,可在临床推广。
黄静林川
关键词:转移性乳腺癌卡培他滨临床疗效毒副作用
替吉奥维持治疗对一线放化疗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观察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进行标准放化疗后,用替吉奥作为维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28例放疗和一线化疗4~6周期后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患者给予替吉奥维持治疗,根据体表面积确定替吉奥剂量(40~120 mg),给药2周后停药2周,共28d为1个疗程,计划治疗6个疗程。定期随访并记录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60. 7%的患者完成了6个周期的维持治疗。有1例患者复发。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是厌食(53. 6%)和全身乏力(57. 1%); 1~2级白细胞降低发生率和中性粒细胞降低发生率分别为21. 4%和32. 1%; 1~2级恶心、呕吐及腹泻等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42. 9%,14. 3%,14. 3%; 3级血液系统毒性2例,未观察到4级不良事件。结论局部晚期的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后给予6个周期替吉奥维持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可耐受。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随访来确定替吉奥否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
黄静邱素芳翁友良谢瑞祥
关键词:鼻咽癌药物不良反应
钩吻生物碱化合物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初探
研究背景:钩吻(GelsemiumelegansBenth,GEB)为马钱科植物胡蔓藤的全草,盛产于我国闽、浙、桂等地,本地区资源丰富。临床和基础研究表明,钩吻总生物碱具有抗肿瘤作用,但其治疗量与中毒量较接近。有关钩吻生...
黄静
关键词:钩吻抗肿瘤活性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
文献传递
褪黑素抗大鼠吗啡奖赏效应的表达与脑内CREB及其磷酸化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褪黑素(melatonin,Mel)对大鼠吗啡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CPP)效应表达的影响及此过程中脑内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及其磷酸化的变化。方法:(1)大鼠连续6 d给予吗啡(sc,5 mg.kg-1/d)建立CPP模型,于CPP测试前20 min ip Mel(50和25 mg.kg-1),观察Mel对大鼠吗啡诱导的CPP效应表达的影响。(2)大鼠同上建立吗啡CPP模型,d7上、下午,d8上午ip Mel 50 mg.kg-1,共3次,最后一次ip后6 h,采用免疫组化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测定脑内伏隔核、海马内CREB及磷酸化CREB(p-CREB)的免疫阳性反应强度。结果:Mel 50 mg.kg-1可显著翻转大鼠吗啡诱导的CPP评分升高(P<0.01),同时显著降低吗啡诱导的大鼠伏隔核、海马内p-CREB的上调(P<0.01)。结论:Mel抑制大鼠吗啡奖赏效应的表达,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吗啡诱导的伏隔核、海马内p-CREB蛋白水平上调有关。
韩静许盈魏义明黄静俞昌喜
关键词:条件性位置偏爱褪黑素CREB伏隔核
钩吻生物碱化合物抗肿瘤效应及其诱导凋亡作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研究钩吻生物碱化合物抗肿瘤效应及其诱导凋亡作用。方法 1在小鼠H22肝癌细胞小鼠移植性肿瘤模型上观察钩吻生物碱化合物对H22小鼠实体瘤的抑制作用;2AO/EB荧光染色法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PI染色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凋亡率。结果腹腔注射钩吻素子对H22小鼠实体瘤的抑瘤率为40.29%、36.57%、22.89%;钩吻素甲对小鼠H22实体瘤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瘤率为28.91%、16.85%、9.68%;但1-甲氧基钩吻碱小鼠H22实体瘤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钩吻素子可诱导SW480细胞发生凋亡形态学改变,并且可使SW480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阻止细胞从S期至G2期转移,从而诱导其凋亡。结论钩吻生物碱化合物特别是钩吻素子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并具有一定的构效关系,钩吻素子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滞肿瘤细胞周期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作用有关。
黄静许盈俞昌喜谢瑞祥
关键词:钩吻抗肿瘤活性凋亡细胞周期
长短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用于乳癌化疗后骨髓保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评估长效或短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s)用于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或辅助化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乳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患者化疗方案均以含紫杉和蒽环为基础的联合或续贯方案。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于每周期化疗后72 h给予rhG-CSF每次300μg,皮下注射8~10 d;试验组于每周期化疗后24~48 h给予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每次6 mg,皮下注射1次。2组患者一个化疗周期均为21 d,至少保证进行4个周期。比较2组患者的骨髓保护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最终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各入组60例。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82.2±4.8)和(70.6±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Ⅲ度骨髓抑制率分别为15.00%(9例/60例)和16.67%(10例/60例),Ⅳ度骨髓抑制率分别为15.00%(9例/60例)和18.33%(11例/60例),粒缺伴发热发生率分别为6.67%(4例/60例)和10.00%(6例/60例),因骨髓抑制导致延迟化疗>3 d的发生率分别为8.33%(5例/60例)和13.33%(8例/60例),因骨髓抑制导致下调剂量15%的发生率分别为3.33%(2例/60例)和10.00%(6例/60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骨痛发生率分别为66.67%和68.33%,疲乏发生率分别为10.00%和15.00%,注射部位淤血/硬结发生率分别为11.67%和16.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长效或短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乳腺癌化疗后均具有骨髓保护功能,药物不良反应相似且可耐受,但接受长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患者的生活质量更佳。
陈木兰何朝光黄静吴凡刘健黄伟炜王丽莉李娜妮陈心华
关键词: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短效骨髓保护
贝伐珠单抗或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肺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比较贝伐珠单抗或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肺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肺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123例,其中贝伐珠单抗联合顺铂组(贝伐组)63例,治疗方案为贝伐珠单抗100 mg+顺铂40 mg胸腔灌注,d1、d4、d7;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60例,治疗方案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45 mg+顺铂40 mg胸腔灌注,d1、d4、d7;均为3周一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方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客观缓解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前后血清及胸腔积液中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变化水平及卡氏功能评分(KPS)变化.结果贝伐组客观缓解率高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组(90.48%vs.76.67%,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及胸腔积液中CEA、CA125均明显降低,贝伐组血清及胸腔积液中CA125分别为(112.35±21.88)和(231.46±56.63)μmol·L^(-1),降低更为明显(P<0.05),2组血清、胸腔积液中CEA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KPS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高血压、乏力、消化道反应等,贝伐组的高血压反应率高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组(39.68%vs.20.00%,P<0.05),其他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肺腺癌恶性胸腔积液优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可作为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首选推荐方案.
郑静娴王晓杰余家密余炜詹周伟周偲婧郭增清黄静
关键词:肺腺癌恶性胸腔积液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顺铂
错牙合畸形患者髁突位置以及牙合板疗效的研究
研究目的:   探讨利用牙合架法测量髁突位置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初步研究了牙合板对髁突位置的效应,并且积累了相关的使用牙合板临床疗效的病例资料。   材料方法:   两名操作者采用同一手法获得患者的正中关系(CR)位...
黄静
关键词:正中关系位
文献传递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依从性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调查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的实际依从性并分析影响依从性的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Ⅱ和Ⅲ期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患者特征、肿瘤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等与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结果共有336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患者被纳入分析。206例(61.31%)完成既定的化疗周期数,130例(38.69%)患者因为各种原因未完成化疗。14例(4.17%)因不能耐受化疗不良反应降低药物剂量,30例(8.92%)患者拒绝医师推荐的方案改用其他方案;97例(28.86%)患者由于疗效欠佳肿瘤退缩不明显或个人原因要求中断化疗转为先行手术治疗;3例(0.89%)因为化疗中疾病进展进行手术治疗。统计分析显示,患者年龄≥60岁与<60岁患者,治疗完成率分别为35.82%和78.22%(P<0.001);患者的功能状态KPS评分90~100分、KPS 80分和KPS≤70分的患者中治疗完成率分别是61.46%,67.24%和13.33%(P=0.001)。HER2阳性患者的TCH方案组和AC-TH方案组完成率分别为91.49%和60.38%,(P<0.001)。HER2阴性患者的EC,AC-T和TA方案的完成率分别为67.31%,55.26%和4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肿瘤T分期、肿瘤N分期、临床分期和ER/PR状态和依从性无关。疗效方面:AC-TH组、TCH组和AT组依从的患者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优于不依从的患者(P<0.05),TA组、EC组和AC-T组中依从的患者ORR也优于不依从的患者(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患者中的依从性较低,与患者的年龄、功能状态及化疗方案的选择有相关性,患者的依从性对治疗效果有显著影响。因此肿瘤医师更要重视影响患者依从性的潜在因素,比如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和沟通,消除患者顾虑、改善患者对疾病认知和对治疗策略及预后的了解,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
黄静吴凡陈木兰黄伟炜廖联名杨琳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依从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