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志超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豆状核
  • 4篇肝豆状核
  • 2篇代谢
  • 2篇豆状核变性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病
  • 2篇血管病变
  • 2篇血清
  • 2篇驱铜
  • 2篇颈部血管
  • 2篇颈部血管病变
  • 2篇肝豆状核变性
  • 2篇TIA患者
  • 2篇HLD
  • 2篇变性患者
  • 2篇病变
  • 2篇超声
  • 2篇超声学
  • 1篇蛋白
  • 1篇动脉

机构

  • 8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何志超
  • 8篇吴君霞
  • 4篇胡纪源
  • 4篇杨任民
  • 3篇许赣
  • 3篇韩咏竹
  • 2篇吴筠凡
  • 2篇王训
  • 2篇李凯
  • 2篇吕达平
  • 2篇林祥宏
  • 2篇韩红波
  • 1篇杨广娥
  • 1篇程楠
  • 1篇范贤峰
  • 1篇徐经生

传媒

  • 3篇放射免疫学杂...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的变化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的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和四型胶原(Ⅳ-C)的变化。方法:对186例HLD患者和39例正常对照组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HA、LN和Ⅳ-C水平。结果:HLD组的HA、LN和Ⅳ-C水平分别为(175.12±73.81)μg/L、(128.60±21.36)μg/L和(87.98±32.74)μ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HLD患者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水平显著升高,其均有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的存在。
吴君霞王蓉韩红波何志超林祥宏许赣杨任民
关键词:血清标志物肝纤维化HLD四型胶原层粘蛋白
脑梗塞患者抗心磷脂抗体的检测及意义
:研究脑梗塞患者抗心磷脂抗体的阳性率及为临床预防脑梗塞提供依据.方法:对176例脑梗塞组和40例非脑梗塞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抗心磷脂抗体.结果:脑梗塞组ACA阳性率为15.34%,高于非脑梗塞组...
吴君霞何志超金慧珠冯文坤陆雯琪
关键词:脑梗塞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疾病预防
二巯基丙磺酸钠驱铜治疗对肝豆状核变性铜代谢的影响被引量:9
2001年
目的 :探讨驱铜治疗对肝豆状核变性 (HLD)患者铜代谢的影响。方法 :对 12 5例HLD进行了二巯基丙磺酸钠 (DMPS)治疗前后的铜代谢指标检测对比 ,旨在了解驱铜治疗对血清铜蓝蛋白 (CP)、血清铜氧化酶 (SCO)、血清铜 (SCu)及 2 4小时尿铜 (UCu)的影响。结果 :治疗前患者CP、SCO及SCu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0 .0 1) ,三者呈正相关。治疗后患者SCO、SCu较疗前显著降低 (P <0 .0 5~ 0 .0 1) ,治疗时UCu较疗前显著增高(P <0 .0 1) ,8疗程后间歇期UCu较疗前显著减低 (P <0 .0 1)。结论 :HLD患者CP、SCO及SCu明显低于正常人 ,治疗后CP变化不大 ,SCO、SCu降低 。
胡纪源吴君霞何志超林宏祥程楠王训韩咏竹杨任民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二巯基丙磺酸钠血清铜蓝蛋白血清铜尿铜
TIA患者的颈部血管病变的超声学研究
目的 :通过颈部血管超声检测,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及两者间关系。方法 :通过检测73例TIA患者及71例同龄健康对照组的血管超声,进一步对TIA组加以分类:单纯TIA发作39例,合并各类脑梗死...
吕达平何志超吴筠凡吴君霞李凯胡纪源韩咏竹
文献传递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清PCⅢ和TGF-β_1的测定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Ⅲ型前胶原(PCⅢ)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及 临床意义。方法:对112例HLD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PCⅢ和用酶免法检测TGF-β1 的水平。结果:HLD组PCⅢ和TGF-β1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PCⅢ和TGF-β1 的测定可较好地反映肝纤维化的程度。
吴君霞林祥宏韩红波何志超许赣杨任民
关键词:TGF-Β1HLD肝豆状核变性转化生长因子-Β1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凝指标与血小板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研究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PLT)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128例HLD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用血凝仪检测PT、APTT、TT、Fib;血球仪检测PL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胆碱酯酶(CHE)。结果 HL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T(s)20.91±8.18、APTT(s)49.21±15.85、TT(s)17.98±3.18均明显延长,ALT(U)73.59±72.38明显增高,但Fib(g/L)1.68±0.68、PLT(×109/L)58.71±33.23和CHE(U)4 934.61±2 161.81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LD患者的PLT和血凝指标均有异常,可从多方面评价HLD患者凝血功能。
吴君霞范贤峰许赣何志超胡纪源
关键词: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血小板
驱铜联合活性维生素D_3治疗对Wilson's病患者骨骼及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Wilson's病患者骨骼X线摄片表现,及驱铜治疗联合活性维生素D3补充治疗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对35例入选Wilson's病患者入院时进行骨骼X线摄片,并分别于治疗前及二巯基丙磺酸钠驱铜辅以活性维生素D3治疗8疗程后,放射免疫法测定骨代谢相关激素:PTH、CT、及血清BGP水平;用生化法测定血钙、血磷,尿钙、尿磷等。并用单光子吸收法(SPA)测定尺桡骨中远端1/3处平均骨密度值。结果Wilson's病患者手腕部X线检测异常率达60%。治疗后,血PTH、血钙均降低,骨密度(BMD)值升高,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磷、尿钙、磷及血清CT、BGP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结论Wilson's病患者常并发骨质疏松或骨质软化等代谢性骨病,驱铜治疗联合活性维生素D3补充治疗可更好改善骨骼代谢,更快改善其骨密度。
杨广娥王训徐经生吴君霞何志超杨任民
关键词:活性维生素D3
TIA患者颈部血管病变的超声学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通过颈部血管超声检测,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检测73例TIA患者及71例同龄健康对照组的血管超声,进一步对TIA组加以分类:单纯TIA发作39例,合并各类脑梗死计34例,分析内膜厚度、管腔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等参数,并加以比较。结果总体TIA组颈部动脉与对照组间各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单纯TIA组与对照组比较,内膜厚度、管腔狭窄程度(P<0.05),但斑块性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合并脑梗死的TIA组与对照组间内膜厚度、管腔狭窄程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且斑块性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患者两亚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超声对TIA患者的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变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及指导意义,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及由此导致血管狭窄是TIA重要的危险因素,且单纯TIA患者与已存在脑梗死的患者间,颈部脑血管的病理改变的性质及程度已相当,单纯TIA患者与脑梗死患者应受到同等重视。
吕达平何志超吴筠凡吴君霞李凯胡纪源韩咏竹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血管超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