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龙

作品数:83 被引量:407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18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交通运输工程
  • 19篇自动化与计算...
  • 10篇机械工程
  • 5篇电气工程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30篇接触网
  • 30篇触网
  • 15篇弓网
  • 13篇图像
  • 8篇钢轨
  • 7篇受电弓
  • 7篇燃弧
  • 6篇网络
  • 6篇激光
  • 6篇非接触
  • 6篇非接触式
  • 6篇感器
  • 6篇传感
  • 6篇传感器
  • 5篇地铁
  • 5篇摄像机
  • 5篇紫外
  • 4篇摄像
  • 4篇列车
  • 4篇模糊系统

机构

  • 83篇西南交通大学
  • 4篇中国铁路总公...
  • 3篇广州地铁集团...
  • 2篇成都唐源电气...
  • 2篇金鹰重型工程...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中铁二院工程...
  • 1篇广州地铁设计...
  • 1篇沈阳铁路局
  • 1篇中国铁路经济...
  • 1篇南京中车浦镇...
  • 1篇成都唐源电气...

作者

  • 83篇于龙
  • 27篇陈唐龙
  • 20篇肖建
  • 18篇占栋
  • 11篇高仕斌
  • 6篇白裔峰
  • 5篇赵文军
  • 4篇郑锐
  • 4篇卢兵
  • 3篇景小兵
  • 3篇张智涛
  • 2篇刘志刚
  • 2篇冯超
  • 2篇王健
  • 2篇杨康
  • 2篇庞鸿宇
  • 2篇李甍
  • 2篇朱志增
  • 1篇吴命利
  • 1篇庞开阳

传媒

  • 14篇铁道学报
  • 6篇电气化铁道
  • 6篇铁道科学与工...
  • 4篇仪器仪表学报
  • 3篇西南交通大学...
  • 3篇控制与决策
  • 3篇传感器与微系...
  • 2篇电瓷避雷器
  • 2篇电工技术
  • 1篇城市轨道交通...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铁道建筑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控制理论与应...
  • 1篇计算机应用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仪表技术与传...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微计算机信息
  • 1篇传感技术学报

年份

  • 3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7篇2020
  • 6篇2019
  • 7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9篇2015
  • 17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接触网雷击跳闸率计算模型
2022年
考虑雷电天气对接触网的影响,采用非齐次泊松过程对雷电发生进行建模,基于接触网电气几何模型分析雷击的位置和范围,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研究雷电影响下的接触网跳闸率,对提高接触网的防雷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谢晨琳王健于龙高仕斌
关键词:接触网雷击跳闸率蒙特卡洛模拟法
基于仿真方法研究中间接头对弓网接触压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中间接头是刚性接触网的重要部件,其状态直接影响着弓网受流质量。本文建立了包含中间接头的刚性接触网有限元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弓网接触压力进行了仿真,通过与广州地铁三号线弓网接触压力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对中间接头注入故障,通过仿真方法研究中间接头失效对弓网接触压力的影响。
于金鑫于龙冯超
关键词:中间接头接触压力
高铁接触网支柱号的图像序列识别方法被引量:3
2020年
对于高铁接触网支柱号的识别,现有研究普遍采用“杆号定位-字符分割-单字符分类”的思路,步骤繁琐且识别可靠性差。本文提出一种包含定位模块和识别模块的支柱号图像序列识别方法:定位模块采用引入残差结构的深度网络,并针对支柱号特点调整图像输入方式以提高定位准确性;识别模块以字符图像序列为单位直接识别,避免了分割字符导致的误差,能够识别不定长数量的字符。经在2C检测图像数据集上实验验证,该方法能快速有效识别高铁接触网支柱号。
侯明斌于龙高仕斌
高湿度环境下接触网腕臂复合绝缘子泄漏电流频谱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为提取接触网腕臂复合绝缘子污秽程度的有效特征,本文主要针对污秽放电过程中的泄漏电流进行频谱分析。首先根据泄漏电流的各次谐波幅值在污秽增加时增长速率不同的特点,针对污层充分受潮时采集的泄漏电流数据进行FFT变换,提取5次谐波与3次谐波的幅值比η;其次以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作为时频信号分析工具,计算泄漏电流时变功率谱曲线形状系数有效值λ,并分别以5次谐波与3次谐波幅值比η和时变功率谱曲线形状系数有效值λ作为污闪预警的特征参数。试验表明,上述两项频谱特征量与污秽度δ都有很好的指数拟合关系。因此在相对湿度较大(>95%)情况下,借助泄漏电流的η值和λ值,可以判断绝缘子表面受污程度,给铁路接触网维护人员开展检修工作提供一定数据参考。
张智涛景小兵陈唐龙于龙
关键词:泄漏电流频谱分析短时傅里叶变换
钢轨轮廓测量中多视觉传感器全局标定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钢轨轮廓动态测量中,左右股钢轨轮廓测量视觉传感器空间分布广、无公共视角、标定模型复杂。如何在同一坐标系下对左右股钢轨轮廓测量视觉传感器进行全局标定,是钢轨轮廓高精度测量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将二维平面靶标与激光直线相结合的钢轨轮廓测量多视觉传感器全局标定方法,即:分别利用平面靶标角点坐标、激光直线共线约束、靶标平面与结构光平面相交所得激光光条直线信息,求解左右股钢轨轮廓测量视觉传感器内部参数、外部参数和结构光平面方程,实现左右股钢轨轮廓测量视觉传感器全局标定。将该标定方法在轨道检测车中应用,当左右股钢轨轮廓测量视觉传感器测量中心相距900mm、单个视觉传感器测量范围约为300mm×450mm时,采用不同速度测量同一段线路左右股钢轨磨耗及轨距参数,动态测量最大重复性误差e_(RMS)分别为0.23mm、0.21mm、0.22mm,验证了该标定方法的可行性。
占栋于龙肖建陈唐龙张冬凯
关键词:钢轨线结构光视觉传感器
接触网绝缘子泄漏电流在线监测装置设计被引量:11
2014年
为有效地预测接触网绝缘子污秽水平,提高接触网运行安全可靠性,设计了一种基于ARM的接触网绝缘子泄露电流在线监测装置。通过传感器采集泄露电流和环境湿度预测绝缘子污秽水平,从而判断绝缘子是否应该进行清洗。选取了FQBJ—25/8—760P复合绝缘子为研究对象,在饱和空气湿度下,利用在线监测装置进行人工污秽实验。利用实验数据拟合污秽水平与泄漏电流的关系曲线,为确定接触网绝缘子泄漏电流在线监测装置的预警值提供指导。基于污闪发展三区段思想,提出接触网绝缘子安全运行区、污秽清理区及危险区。
景小兵陈唐龙白杰于龙张智涛
关键词:接触网绝缘子泄漏电流在线监测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接触轨检测车振动补偿方法及应用被引量:15
2013年
以轨道为参考建立世界坐标系,以车体为参考建立摄像机坐标系。考虑摄像机镜头畸变,建立摄像机非线性模型,采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共面标定方法标定摄像机,求解摄像机参数矩阵。根据车体振动特性,推导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车体振动偏移补偿计算方法,并将该补偿方法成功运用于接触轨检测车。通过广州地铁四号线区间运行数据,验证了该补偿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系统检测精度。
占栋于龙肖建陈唐龙陈忠革郑锐
关键词:计算机视觉摄像机标定接触轨振动
DCL2-32连续式捣固车二维激光准直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被引量:4
2012年
DCL2-32连续式捣固车在传统捣固车基础上运用激光准直技术,利用激光远距离传播良好的特性,对轨道横向及垂向长波不平顺进行检测并治理。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捣固车二维激光准直系统,采用面阵CCD摄像机作为传感器,实时跟踪并计算激光图像在接收屏中的位置,通过摄像机标定技术,运用摄像机非线性模型,计算图像畸变;同时对激光远距离传输后大气湍流对激光的干扰进行分析,分别在捣固车静止和捣固两种工作模式下统计检测数据,统计结果表明激光波动呈高斯分布,采用高斯滤波器对激光图像数据进行滤波,能够有效减小大气湍流对检测参数造成的影响。
占栋陈唐龙于龙卢明舫郑锐
关键词:捣固车激光准直计算机视觉数字图像处理大气湍流
受电弓空气动力对列车弓网特性的影响仿真被引量:5
2014年
为研究列车在高速运行时,受电弓空气动力特性对弓网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受电弓的简化三维模型。采用流体分析软件FLUENT,基于三维定常不可压缩N-S方程和k-ε两方程湍流模型,对高速受电弓的气动力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受电弓的空气动力特性。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受电弓-接触网系统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了受电弓空气抬升力对弓网动态接触压力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受电弓的空气动抬升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高速情况下空气抬升力使弓网接触压力大幅增加,弓网受流质量变差。
杨康黄焯麒于龙陈唐龙
关键词:受电弓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弓网系统动态特性
钢轨轮廓测量基准对齐和重采样方法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钢轨廓形(轨廓)是表征钢轨服役性态的重要特征,与列车运行安全息息相关。随着铁路提速,对钢轨外形和表面质量要求提高。如何精确描述钢轨形态特征是钢轨精细化维护面临的突出问题。在分析轨廓测量原理和现状的基础上,对轨廓基准对齐、数字化建模方法进行研究。针对轨廓不同区域曲率差异大、测量分辨率不统一,提出采用极坐标系下等角度分布原则,对轨廓进行数字化建模和重采样处理,建立设计轨廓与测量轨廓空间一一映射关系。详细分析轨廓不同区域特征,提出采用轨廓侧面控制旋转,顶面纵向分量和侧面横向分量控制平移,顶面和侧面交叉迭代直至收敛的优化方法,实现测量轨廓与设计轨廓精确对齐。为验证方法有效性,将所提方法进行试验应用,通过非接触式与接触式轨廓测量数据对比,验证所提方法切实可行。
占栋景德炎吴命利于龙刘兰
关键词:钢轨重采样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