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蕾
- 作品数:34 被引量:245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个体化主动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恢复后期患者综合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3年
- 脑卒中是我国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脑卒中后出现的运动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并给家庭乃至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基础研究表明,早期正确的运动训练能促进脑出血后鼠脑神经修复过程,减少神经元的死亡,改善运动功能,联合康复治疗对脑出血后运动功能的恢复更有效,因此,经过康复治疗后患者功能恢复更理想。
- 李擎乔蕾吴芳玲杨坚周勤顾文钦封寒张见平丁旭许颖赵明雷羊健中李洪丽汪泱
- 关键词: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生物刺激反馈仪和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同步与非同步应用治疗脑卒中偏瘫上肢效果的比较被引量:2
- 2010年
- 肌痉挛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肌张力障碍,其表现为肢体被动运动初始阻力持续增强,关节活动受限,是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有关的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脑卒中偏瘫后约有80%~9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肌痉挛,其中上肢屈肌痉挛较为典型,并因此影响患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加重异常运动模式.在偏瘫恢复的全过程中,肌痉挛的控制是关系到患者恢复程度的核心问题之一.有报道示肌电生物反馈可减少休息时的痉挛肌肉活动及联合反应;痉挛肌肉被动牵张时不需要拮抗肌活动,从而相应减少运动错误发生[1],故用肌牵张方法治疗痉挛疗效确定[2].
- 王陶黎乔蕾李擎杨坚
-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屈肌上肢四肢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非同步
- 脊柱手法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观察脊柱手法与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7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A组40例和B组35例,均采用脊柱手法治疗。B组同时进行中药熏蒸治疗。结果:治疗10d后,JOA下背痛评分系统行腰椎功能评分,2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P<0.01)。治疗前后差值和提高幅度A组明显高于B组(P<0.05,0.01)。临床疗效比较,A组显效率高于B组(57.5%与31.4%,P<0.05)。结论:脊柱手法结合中药熏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明显促进作用。
- 沈俊羊健中杨坚乔蕾范利李擎
- 关键词:脊柱手法中药熏蒸腰椎间盘突出症
- 基于功能独立性评定的脑卒中患者跌倒的预防被引量:15
- 2010年
- 目的对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个体化干预指导,降低脑卒中患者跌倒发生率。方法将40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两组均采取常规跌倒预防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功能独立性评定(FIM)情况,给予个体化的跌倒预防措施,如FIM值在108~125分,教会患者掌握平衡的技巧,鼓励患者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活动,向患者及家属强调拐杖使用的重要性,帮助选择适合患者的拐杖,教会患者正确的使用方法等;对于FIM值在18~107分者,在以上基础上加强监护、器具的使用指导、严密看护、正确移动等措施。结果两组跌倒例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根据患者FIM情况制定并实施的个体化跌倒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脑卒中住院患者的跌倒次数。
- 葛海萍乔蕾姜海萍
- 关键词:脑卒中跌倒功能独立性评定个体化干预
- 区域三级康复网络服务体系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通过分析区域三级康复网络服务体系建设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了2014年8月~2015年8月,90例发病2周~1年内的脑卒中患者受干预前后的资料,其中60例患者运用上海市徐汇区区域三级康复网络服务体系(网络组),通过数字化网络平台进行三级区域康复网络体系的医院间转诊,采用标准化康复诊疗方案,同时结合脑卒中家庭康复体操;另外收集30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常规组),选择非三级区域康复网络体系进行转诊及常规康复训练。回顾分析90例患者治疗6周前后的改良Bathel指数(MBI)及脑卒中专用生存质量评分(SS-QOL)。结果:治疗6周后,2组MBI及S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网络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区域三级康复网络体系简化了转诊方式,规范了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评定及转诊标准,结合开展脑卒中家庭康复操,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
- 袁文超张颖杨坚乔蕾白跃宏徐义明顾文俊薛斌周勤刘美玲陈俊玲周麟妍
- 关键词:脑卒中
- 静态平衡仪在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定量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15
- 2005年
- 目的:探讨静态平衡仪和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表(FM-B)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对平衡功能评定的临床实用性和相关性。方法:对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平衡训练前后分别应用静态平衡仪和FM-B进行专人测试。静态平衡仪测试分别在睁眼和闭眼状态下进行,对双下肢负荷比例偏差、重心标准偏差、超出目标数据比例、恢复到目标内时的平均时间4个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康复治疗前后比较,静态平衡仪检测双下肢负荷比例偏差、重心标准偏差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超出目标数据比例、恢复到目标内时的平均时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FM-B与静态平衡仪各检测指标均呈负相关;睁眼与闭眼状态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静态平衡仪各检测指标能客观、定量地反映脑卒中偏瘫康复患者的静态平衡功能状态。
- 朱琪杨坚乔蕾贾晶莹
- 关键词:静态平衡仪脑卒中康复治疗偏瘫
- 非患侧膝关节在卒中偏瘫步态中的运动观察
- 乔蕾
- A型肉毒毒素在脑卒中后肌痉挛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1年
- 脑卒中后瘫痪肢体的肌张力增高或痉挛是瘫痪肢体康复过程的一个阶段,高痉挛状态是妨碍瘫痪肢体功能康复的最大障碍,影响患者的康复。1989年Das等第1次使用肉毒毒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引起的继发性肌强直后,相继有诸多类似报道出现,肉毒毒素在脑卒中、脑损伤后的肌痉挛、肌强直中的治疗作用给予肯定。
- 李巍巍杨坚张颖乔蕾
-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脑卒中肌痉挛
- 个体化主动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个体化主动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发病2~12周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组为个体化主动运动康复治疗组(A组)和传统被动运动康复对照组(B组),两组患者的常规内科治疗相同,分别于入组时、治疗8周末,采用简化Fugi-Meyer运动功能量表对下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A组和B组患者的简化Fugi-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值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A组患者治疗后其简化Fugi-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值及差值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个体化主动运动康复训练能更明显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
- 马雪杨坚乔蕾李擎李巍巍
- 关键词:脑卒中
- 个体化主动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 目的探讨个体化主动运动康复治疗对早期及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的影响。方法对60例发病2~12周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组成个体化主动运动康复治疗组(A 组)和单一被动运动康复对照组(B 组),两...
- 杨坚乔蕾朱琪黄欣孙鸣羊健中范利李洪丽
- 关键词:脑卒中日常生活能力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