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礼明

作品数:60 被引量:113H指数:6
供职机构:三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文学
  • 5篇文化科学
  • 4篇语言文字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7篇小说
  • 6篇女性
  • 5篇英语
  • 5篇自我
  • 5篇文学
  • 5篇现代主义
  • 5篇互文
  • 4篇意象
  • 4篇语言
  • 4篇诗歌
  • 4篇劳伦斯诗歌
  • 4篇互文性
  • 4篇基督
  • 4篇基督教
  • 4篇基督教文化
  • 4篇教学
  • 4篇黑人
  • 3篇英语专业
  • 3篇商务
  • 3篇商务英语

机构

  • 23篇华东交通大学
  • 17篇三明学院
  • 5篇江西科技师范...
  • 3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西安培华学院
  • 1篇淮北职业技术...
  • 1篇上海外国语大...

作者

  • 49篇丁礼明
  • 2篇梁蕊
  • 2篇朱琪
  • 2篇王雅丽
  • 1篇袁艺
  • 1篇纪蓉琴
  • 1篇王宁
  • 1篇黄琰
  • 1篇吴艳红

传媒

  • 5篇华东交通大学...
  • 2篇作家
  • 2篇内蒙古师范大...
  • 2篇语文建设
  • 2篇文教资料
  • 2篇淮北职业技术...
  • 2篇西安外国语大...
  • 2篇井冈山大学学...
  • 2篇江西科技师范...
  • 1篇职教论坛
  • 1篇学术界
  • 1篇外国文学研究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学术探索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年份

  • 5篇2018
  • 10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善与恶的对决——从基督教文化视角审视莎氏悲剧《哈姆雷特》被引量:8
2005年
本文拟从基督教文化视角审视莎士比亚的千古名剧《哈姆雷特》,摈弃以往专注研究该剧的“复仇”主题,“性格悲剧”或“生与死问题悲剧”一面,从基督教文化角度分析该剧中侧重人性善与恶的决斗主题,旨在更加全面地看待古典悲剧作品,以便挖掘其深度文化内涵.
丁礼明
关键词:复仇决斗基督教文化
互文性的理论渊源及其在当今的发展演变被引量:2
2017年
互文性生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由朱丽娅·克里斯蒂娃首创,现已逐渐成为当代文学研究的一门显学,并持续影响了多种文学理论流派。期间罗兰·巴特、雅克·德里达以及哈罗德·布鲁姆、希利斯·米勒等当代的文论家都对文学互文性理论的演变和发展做出了贡献。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萨伊斯·摩根对互文性理论进行了必要的修正和补充,并创新性地提出了肯定互文、否定互文和内在互文的互文三原则,延伸了克里斯蒂娃的文学互文理论外延和内涵。本文基于此对互文性的理论渊源及其在当今的发展演变进行梳理,为国内这方面研究的延续性做一些铺垫。
丁礼明
关键词:文本理论
劳伦斯小说《羽蛇》中印地安文化的异域想象被引量:1
2015年
长篇小说《羽蛇》是英国现代主义作家劳伦斯在文学创作后期的代表作之一。它借助欧洲文明身份的代表凯特·莱斯利来到印地安文化的发源之地墨西哥后的亲身经历,映射出劳伦斯在战后欧洲文明衰落时的异域想象。劳伦斯希冀在异域他者文化之地寻觅到拯救欧洲文明的良方和救赎之道。劳伦斯此举与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所要建构的"异托邦"构想不谋而合,印地安原始文化盛行的墨西哥正是劳伦斯苦苦寻觅的"异托邦",一个完全不同于自身所属的欧洲文化的他者空间。
丁礼明
关键词:《羽蛇》异托邦
福柯规训权力语域下劳伦斯的文学历史观被引量:2
2018年
英国文学家劳伦斯和法国哲学家福柯看似毫无交集,实际上福柯的规训权力话语与劳伦斯文学历史观的传达是异曲同工的。福柯的规训权力话语认为现代社会弥漫着秩序和权力,它们管控着人的生活,权力操纵人的肉体。劳伦斯以为人类身体与生俱来的自然冲动和生命节奏被机器破坏,肉体被机械化并成为资本家创造价值的生产力,工业社会中的劳动力据此成为受人管控和规范化体制的一部分。
丁礼明
关键词:福柯规训权力
解析《格列佛游记》中的“黑色幽默”特点被引量:1
2010年
作为一种文学流派,黑色幽默盛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但作为一种幽默艺术,它却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本文从黑色幽默的艺术内涵入手,通过挖掘斯威夫特讽刺性代表作《格列佛游记》中所展现的幽默艺术特性,揭示18世纪的英国文学存在的黑色幽默,而斯威夫特正是黑色幽默艺术的创始人之一。
黄琰丁礼明
关键词:黑色幽默历史渊源《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
伍尔夫对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的影响
2016年
伍尔夫是英国著名的意识流小说大师,20世纪20-30年代,开始被介绍到中国,并迅速得到广泛认可和接受。新时期以来,她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先驱者身份流行于中国当代文坛,她的女性主义诗学思想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提供了理论基石,全面推动了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和文化批评的进步。
梁蕊丁礼明
关键词:伍尔夫当代文学女性主义
后现代主义小说中拼贴画之现象解读被引量:1
2006年
拼贴画是后现代主义小说中主要的艺术特色之一。解读拼贴画艺术现象,可以加深对后现代小说内涵的理解及西方后工业社会下人的生存状况的再认识。
丁礼明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拼贴画后工业社会
永不磨灭的烙印——解读《人树》第一代女性人物形象
2018年
怀特的《人树》为世界读者呈现一幅巨大的澳大利亚发展拼图。小说中怀特共塑造了69位女性人物,且横跨三代。每一代女性有其鲜明的特点,并承载了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人树》中的第一代女性人物形象揭示了澳大利亚的民族起源,阐释了英国对早期澳大利亚的影响。从第一代女性人物中取三位具有代表意义的形象进行分析和探讨,以其来展示怀特如何通过女性人物的视角来关注澳大利亚民族问题,以及他是如何通过《人树》来重塑澳大利亚历史,并以此来构建澳大利亚民族形象。
吴艳红丁礼明
关键词:《人树》女性形象民族寓言
《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身份危机与“拉康式自我”建构被引量:9
2012年
《儿子与情人》作为英国现代主义小说的先驱劳伦斯的成名之作,一直备受关注和争议。与以往学者大都从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或"恋子情结"视角探索小说主人公保罗的变态情感不同的是,本文借助拉康的自我说对保罗的身份危机成因和自我建构主题展开探讨,从而揭示其在发现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以及自我被他者异化时的主体意识。
丁礼明
关键词:《儿子与情人》身份危机自我建构
诺尔曼·迈克凯哥后现代性诗歌的自我与他者
2014年
英国后现代主义的主流诗歌颠覆了传统诗歌的形式和语言,并把技巧作为向所谓的技巧拥有者发动攻击的工具。真正的后现代主义诗歌或其他文学作品十分重视意义和身份的不确定性,并游戏般地加以利用。英国后现代主义诗人诺尔曼·迈克凯哥正是英国后现代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他对苏格兰诗歌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对传统诗歌的大胆革新,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主题是诗人的最大发现。如果说对形式的兴趣,以及对诗歌如何传达内容和传达什么内容的兴趣属于现代主义的特征的话,那么对诗歌传统形式和程式化的关注则更多地意味着诗人迈克凯哥的反现代主义的态度。
丁礼明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