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勇

作品数:42 被引量:240H指数:8
供职机构:内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四川省科技厅自筹经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25篇农业科学
  • 6篇文化科学
  • 5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食用
  • 7篇食用菌
  • 6篇教学
  • 5篇菌根
  • 5篇菌根真菌
  • 4篇栽培
  • 4篇微生物
  • 3篇生物学
  • 3篇石斛
  • 3篇双语
  • 3篇双语教学
  • 3篇水杨酸
  • 3篇铁皮石斛
  • 3篇内生真菌
  • 3篇种子
  • 3篇种子活力
  • 3篇重金
  • 3篇重金属
  • 3篇微生物学
  • 3篇胁迫

机构

  • 39篇内江师范学院
  • 3篇西南大学
  • 2篇西南农业大学
  • 2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内江市第二中...

作者

  • 41篇黎勇
  • 5篇段辉国
  • 5篇齐泽民
  • 4篇王晓东
  • 4篇张楠
  • 4篇王小丹
  • 3篇黄作喜
  • 3篇黄建国
  • 3篇陈刚
  • 3篇罗培凤
  • 2篇刘敏
  • 2篇谢玉华
  • 2篇倪祥银
  • 2篇薛林浩
  • 2篇阮尚全
  • 2篇付伟丽
  • 2篇付前发
  • 2篇张小燕
  • 2篇陶诗
  • 2篇张玉

传媒

  • 13篇内江师范学院...
  • 4篇北方园艺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食用菌
  • 3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水产科技情报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食用菌学报
  • 1篇内江科技
  • 1篇Agricu...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明胶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矿质氮含量的影响
2009年
考察了不同浓度的明胶对不同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矿质N的影响.将0%,0.1%,0.2%,0.5%,1.0%,1.5%的明胶分别添加入土壤中,分别于第3,7,14,24,34,44,54,64天采取土样分析其微生物种群数量和氮营养水平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明胶量的增加,土壤中三大类微生物的数量及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含量均增加,但随着时间增长,有恢复原有水平的趋势.以培养采样时间为横轴,各测量指标为纵轴得到的趋势曲线表明,数量的拐点:细菌在24天,真菌34天,园艺土放线菌44天、菜地土放线菌34天.前期显著增加了对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后期显著增加了放线菌数量;硝态氮的拐点:园艺土在54天,菜地土在44天;氨态氮的拐点随明胶浓度的不同表现不太一致,但都在第14天后恢复.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及N营养水平的变化反映出:在控制范围内,明胶量的增加,提高了土壤健康的生物指标及营养指标.
黎勇邓娜巫小琴王碧
关键词:明胶土壤微生物矿质氮
铁皮石斛菌根真菌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的接种效应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对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菌根真菌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的接种效应进行研究。[方法]以从野生铁皮石斛根系中分离得到的Tj1、Tj2、Tj3真菌为材料,将其接种到铁皮石斛组培苗的根系上进行接种试验。[结果]在组培条件下,Tj1菌在前期没有表现出促生作用,Tj2菌表现出较强的促生作用,Tj3菌则对根具有促生作用,而在后期,Tj1菌则表现出了较强的促生作用,Tj2菌的接种效果最好,促生作用最强,Tj3菌则出现烂根烂苗现象;在室外条件下,Tj2菌接种使组培苗叶数增加,侧芽数增加,侧根生长明显,株高增加显著,叶片大而深绿,根部有明显的膨大现象。[结论]2种接种方式均说明Tj2菌对铁皮石斛的地上植株和地下根系生长,株数增多,株高增加,新芽和新根萌发均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证明Tj2菌与铁皮石斛有效地建立了共生关系。因此Tj2菌对石斛组培苗的成功栽培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黎勇王小丹罗培凤武丙琳
关键词:铁皮石斛菌根接种
鸡[土从]菌基因组测序和比较基因组分析
2022年
对采集自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高桥村灌木林的鸡[土从]菌(Termitomyces albuminosus)进行基因组测序、组装、基因功能注释、碳水化合物酶(carbohydrate-active enzyme,CAZy)预测、进化树构建、同源序列比对及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分子标记开发和PCR扩增验证的研究工作。结果表明:鸡[土从]菌全基因组共存在1.71×10^(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平均长度为1.65×10^(3) bp;CAZy功能注释聚类分析表明,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内华达古白蚁(Zootermopsis nevadensis)、面包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裂体吸虫(Schistosoma mansoni)聚类到同一大组,鸡[土从]菌与其他物种聚类到另一大组,且与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和糙皮侧耳(P.ostreatus)聚类到更小分组;进化树分析表明,蚁巢伞属真菌与常见的栽培食用菌之间存在一定的进化距离,与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和香菇(Lentinula edodes)的进化距离较近;采用SSR标记对收集的鸡[土从]菌进行分析,发现一地域分布的鸡[土从]菌在遗传上存在较高的相似性。
黎勇孙明伟杜婉婷邓佳陈慧史典义
关键词:白蚁比较基因组简单重复序列
微生物学双语教学中专业语汇教学策略
2010年
以内江师范学院微生物学双语课程的教学实践为基础,讨论《微生物学基础6th》为教材版本的微生物学双语教学中专业语汇学习的难点及突破策略,并讨论利用校园网络及因特网进行语汇学习辅助教学的做法与意义.在地方院校中开展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制作相应的辅导读本,从长句、副词、字根方面加以梳理.教学应该关注学生自我效能感,以提高学生双语学习的"兴趣、信心、信任"为贯穿始终的坚持.同时采用网络学习辅助教学。
黎勇李宇戚芳陈熠齐泽民
关键词:双语教学微生物学语汇
锦鲤和锦鲫类养殖水体中硝化细菌的富集和分离培养被引量:3
2018年
应用富集培养技术,从锦鲤和锦鲫类的养殖水体中分离得到6株具有硝化作用的菌株,分别命名为a1、a2、a3、a4、a5、a6菌株,其中a1、a2、a4、a5、a6菌株为杆状革兰氏阴性菌,a3菌株为球状革兰氏阴性菌,经纯度检测,均为严格的自养硝化细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分离培养基及格里斯试剂检测法,有效提高了分离效率,所得菌株均为革兰氏阴性菌,其中5株为杆菌,1株为球菌。
熊瑶刘怡霞刘燕陈海霞黎勇
关键词:水产养殖硝化细菌分离纯化
微生物双语教学中专业英语整合模式初探
2012年
提高微生物双语教学的质量,必须抓住其"双语教学,巧用翻译"的关键问题。我校通过近三年对微生物双语教学过程的调查、分析以及收集学生课后习题的完成情况,紧密联系其与专业英语翻译的技巧性、准确性,提出了微生物学与专业英语整合的模式,旨在探索出一条围绕专业英语开展的微生物双语教学实践活动的道路,为普通高校微生物双语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曾晓芸左少华王婷钟巾垚黎勇
关键词:微生物双语教学专业英语
杜鹃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抗性测定被引量:2
2008年
以牛肉膏蛋白胨和NA培养基为分离培养基,研究从杜鹃中分离内生细菌和抗生素测定的方法.通过组织分离法从毛白杜鹃(R.mucronatum)中分离培养后并用划线法分离得到内生细菌的纯培养物.通过菌落形态的观察和鉴别,革兰氏染色并镜检初步鉴定为5株不同的内生细菌.利用利福平及链霉素梯度平板法筛选得到相应的抗性突变株(3株),此突变株可作为细菌内生性鉴定中的抗生素标记菌株.组织分离时的表面消毒条件和方法直接影响内生细菌的分离纯化结果,表面消毒条件适宜则分离得到的内生细菌多样性增加.
郑合贤周玲兰贤莉高竹青高燕黎勇
关键词:内生细菌
一种高效秸秆降解罐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秸秆降解罐,包括降解罐体、隔料板、加热盘管、物料输出口、支脚、物料输入管、物料处理槽、秸秆投入口、电动机、臭氧发生器、臭氧输送管、降解液存放箱和降解液输送管,降解罐体的内部安装隔料板,降解罐体的外...
张楠黎勇郑旭杨文秀邹宇能周迪
文献传递
不同季节百合鳞片扦插繁殖比较被引量:2
2006年
试验不同的季节四种百合种球鳞片扦插的繁殖系数及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春、秋、冬三季中,秋季是扦插百合鳞片的最佳季节。百合鳞片的繁殖系数达3.5,生根率在90.4%以上,小鳞茎抽生率也要比春、冬两季高,最高达84.3%。
杨春文雷洁王小文戴萍李家骅黄作喜黎勇
里氏木霉ACCC30449纤维素酶特性的初步研究
2006年
通过对里氏木霉ACCC30449分泌的纤维素酶酶解条件比较,初步发现该菌株产生的纤维素酶的最适作用pH值为5,利用菌株产纤维素酶分解处理不同比例搭配的玉米秸杆和稻草,结果表明玉米秸杆:稻草= 3:1的时候,纤维素的分解速率最高。
李刚李雪袁虎江春梅宋昊刘华黎勇
关键词:里氏木霉酶活力纤维素酶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