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聘

作品数:14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研究会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哲学宗教
  • 6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道德
  • 4篇人品
  • 4篇品德
  • 4篇教育
  • 4篇个人品德
  • 3篇大学生
  • 2篇大学生道德
  • 2篇道德人格
  • 2篇学生道德
  • 2篇人权
  • 2篇人权观
  • 2篇社会
  • 2篇品德建设
  • 2篇人格
  • 2篇人格塑造
  • 2篇主义
  • 2篇网络社会
  • 2篇个人品德建设
  • 2篇高校
  • 2篇高校马克思主...

机构

  • 7篇中山大学
  • 4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 2篇顺德职业技术...

作者

  • 13篇黄聘
  • 2篇魏锡坤
  • 1篇李辉

传媒

  • 2篇前沿
  • 1篇理论观察
  • 1篇江苏高教
  • 1篇学术交流
  • 1篇求实
  • 1篇理论界
  • 1篇理论月刊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以网络社会为视角
2014年
网络社会带来的传播革命直接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学生道德人格受其虚拟性、多元性、双重性和交互性的深刻影响,探究有效的道德人格塑造对策是高等教育必须面对的课题。
魏锡坤黄聘
关键词:网络社会道德人格大学生
“我与你”、“之间”、“对话”——马丁·布伯道德教育思想的三重向度及启示被引量:4
2010年
马丁·布伯通过"我—你"、"之间"、"对话"等概念的建构和"关系本体论"的建立,弥合了近代主体性哲学中"我"与"他者"的裂痕。"我—你"、"之间"、"对话"恰恰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层面反映了布伯教育思想的三重向度,对构建当代"以人为本"的对话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黄聘
关键词:道德教育
当代中国个人品德建设的时代困境及其出场路径被引量:2
2013年
当代中国个人品德建设是在传统与现代性的双重历史语境中展开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中,个人品德建设遭遇着"传统-现代性"这一结构转换的时代困境和由于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分化带来的现实难题。对此,当代中国个人品德建设的回应方式和出场路径必然包含两重维度:重释传统和重构现代性。
黄聘
关键词:个人品德建设私人生活公共生活
中国共产党90年文化建设经验概述
201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在领导文化建设上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八项经验。战略地位上,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指导思想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主导;基本路线上,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同"与时俱进"相结合;基本内容上,必须坚持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开放的社会主义文化;基本原则上,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与群众主体相结合;基本方针上,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人才载体上,必须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根本方法上,必须坚持文化批判、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黄聘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尊重知识文化批判
传统儒家个人品德理论探微——基于《论语》《孟子》《荀子》等儒家经典文本的诠释被引量:2
2013年
传统儒家伦理学的核心是修身之学,思想家们把个人品德修养、品德教育、培育理想人格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因而不遗余力地构建他们的品德论体系。重温《论语》、《孟子》、《荀子》等经典文本,不难发现,儒家诸子在品德内容上形成了各有偏重的德目体系,在品德结构上达成了对知、情、意、行等内在要素的一致认可,在修德途径上主张好学慎思、自省慎独、知行合一、推己及人等修养方法,在外部条件上重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系统梳理和深层剖析这一品德论体系,吸取和借鉴儒家个人品德思想资源中的积极形式和内容,对于强化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和学校道德教育仍然具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
黄聘
关键词:传统儒家个人品德
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以网络社会为视角
2014年
网络社会带来的传播革命直接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学生道德人格受其虚拟性、多元性、双重性和交互性的深刻影响,探究有效的道德人格塑造对策是高等教育必须面对的课题。
魏锡坤黄聘
关键词:网络社会道德人格大学生
高校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现代意义与实施路径被引量:4
2012年
新形势下开展高校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具有现实意义:既是国际人权教育的根本趋势,又是社会民主政治建设和提升大学生维权意识与法治意识的有效途径。将其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也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以提升教育实效性。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的现代路径必然涵盖三方面内容,即教育目标设计多层次化、教育教学方式创新化、人权师资力量专业化,唯其如此才能取得良好教育效果。
黄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人权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道德自我的确证新起点:基于“个人品德”的内涵及意义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作为道德实践主体的道德自我及其确证方式历来是伦理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拟从十七大提出的"个人品德"这一概念入手,通过分析其内涵和意义,认为"个人品德"应当成为道德自我确证的新起点。本文主要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视角,提出了"现实的个人"是道德自我的本体确证、"道德需要"是道德自我的价值确证、"交往实践"是道德自我的方法确证这一理论结构。
黄聘
关键词:道德自我个人品德道德需要交往实践
高校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研究
尊重和维护人权是中国21世纪发展的重要任务,人权入宪为人权教育带来了政治法律依据。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社会事业的深入发展,以及在国际人权和国际关系舞台上的声望日渐提升,人权教育作为人权实现的重要途径和形式自然不可忽视。与过...
黄聘
大学生精神成人的现代特征与教育指向被引量:4
2012年
大学生精神成人是中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经久不衰的重要研究课题。对这一时代课题的理论关注和研究已然成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题中之意。这主要也是基于大学生精神成人表现出来的多重矛盾状况:自我关注和主体迷失的情意共存、道德关怀和道德冷漠的心态重叠、理想追寻和信念薄弱的价值混合。要从根本上改善这一现状,帮助大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神成人,高等教育在其价值指向上必须涵摄三重向度:心理成人、道德成人和理想成人。三者分别构成了大学生精神成人的逻辑前提、中心环节和价值旨向。
黄聘李辉
关键词:大学生精神成人教育指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