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理浩

作品数:100 被引量:193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18篇专利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7篇一般工业技术
  • 9篇机械工程
  • 6篇化学工程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电气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7篇换热
  • 17篇制冷
  • 16篇矩形窄通道
  • 14篇热系数
  • 13篇冷凝
  • 12篇两相流
  • 11篇传热
  • 11篇R410A
  • 10篇热泵
  • 9篇换热系数
  • 9篇沸腾换热
  • 8篇制冷剂
  • 8篇空调
  • 8篇冷剂
  • 8篇工质
  • 7篇竖直
  • 7篇朗肯循环
  • 7篇换热特性
  • 6篇有机朗肯循环
  • 6篇空调系统

机构

  • 100篇上海理工大学
  • 7篇上海海洋大学
  • 3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哈尔滨商业大...
  • 2篇上海健康医学...
  • 2篇上海海立新能...
  • 2篇上海北分科技...
  • 1篇嘉兴学院
  • 1篇海尔集团
  • 1篇住房和城乡建...
  • 1篇特灵空调公司
  • 1篇特灵空调系统...
  • 1篇上海海关机电...

作者

  • 100篇黄理浩
  • 94篇陶乐仁
  • 44篇郑志皋
  • 17篇王金锋
  • 13篇王永红
  • 10篇张庆钢
  • 8篇张建国
  • 7篇芮胜军
  • 6篇陶宏
  • 6篇高立博
  • 6篇高晓凯
  • 6篇赵庆霞
  • 6篇密洁霞
  • 6篇王伟
  • 5篇韩磊
  • 5篇薛维超
  • 5篇杨志强
  • 5篇魏义平
  • 4篇刘荣
  • 4篇黄华杰

传媒

  • 9篇低温与超导
  • 7篇流体机械
  • 7篇制冷学报
  • 6篇化学工程
  • 5篇热能动力工程
  • 5篇工程热物理学...
  • 4篇低温工程
  • 3篇化工学报
  • 3篇轻工机械
  • 3篇能源研究与信...
  • 3篇有色金属材料...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现代化工
  • 2篇上海理工大学...
  • 2篇制冷技术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暖通空调
  • 1篇化工进展
  • 1篇能源工程
  • 1篇热科学与技术

年份

  • 11篇2023
  • 6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1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12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8篇2010
  • 10篇2009
  • 1篇2008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制冷剂重量的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
本发明的单管管内试验段中制冷剂重量的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采用在待测单管两端分别连接冷循环系统与热循环系统并构成回路的结构。同时在冷循环系统中设置冷贮液罐及针对冷贮液罐设置天平的结构,通过测量冷贮液罐内的制冷剂重量来间接测量...
黄理浩陶乐仁郑志皋王刚黄晓璜
文献传递
不完全湿压缩特性研究
2016年
本文提出了不完全湿压缩概念,并利用制冷剂在温熵图上气化饱和线的坡度系数预测工质的不完全湿压缩特性。分析在AHRI(Air-Conditioning,Heating,and Refrigeration Institute,空调供暖制冷协会)空调和低温制冷工况下,R22、R32和NH_3这三种湿工质的坡度较缓,其最大COP都在不完全湿压缩区间,COP的增加值(与吸气饱和时相比)分别为0.43%/0.32%,2.12%/2.44%和5.89%/9.95%;R134a的坡度系数绝对值过小,吸气带液压缩的理论COP反而下降。研究表明:坡度系数为负值的工质具有较好的不完全湿压缩性能,且坡度越缓,其湿压缩COP改善的几率越大;R32和氨的排气温度高,而且其吸气带液压缩COP改善的潜力也更大,不完全湿压缩对于排气温度高且坡度系数绝对值大的湿工质应用价值更大。
吴超陶乐仁杨丽辉李庆普黄理浩
关键词:湿压缩
R410A在管内冷凝换热及压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近年来,制冷行业开始改用新型环保制冷剂,要求新型强化传热管有更良好的性能并适应环保制冷剂的工况。通过自行设计的一台集管内蒸发和冷凝为一体的实验台,以R410A作为制冷剂,分别对5mm、7mm以及9.52mm三种内螺纹管进行实验研究。发现:(1)螺纹齿径和齿顶角对冷凝换热系数有重大影响;(2)齿径比以及齿高对内螺纹管的压降变化起重大作用。根据换热系数和压力损失,由单位冷凝压降换热系数随工质质量流速的变化关系可知,7mm内螺纹管的换热性能要优于其他两种管子。
黄理浩陶乐仁郑志皋王伟张庆钢王金锋
关键词:换热系数压降
R410A应用于内螺纹强化管的蒸发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R410A不会与臭氧发生反应,即不会破坏臭氧层,是国际公认的用来替代R22最合适的的冷媒之一。实验研究了环保替代制冷工质R410A、R22在水平内螺纹强化管管内蒸发的换热特性,探索了水流速度对换热特性、压降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制冷剂R410A、R22的换热系数和压降随质量流速的增大而增大,当质量流速小于300 kg/s.m2时,两者的换热系数hr和压降Δp曲线基本吻合,当质量流速大于300kg/s.m2时,R410A的换热系数hr和压降Δp小幅增加,而R22的换热系数hr和Δp增加幅度较大。因此在质量流速要求不太大的情况,R410A比R22有更好的换热效率和较小的压降,可以用来替代R22。
黄理浩陶乐仁郑志皋王伟张建国张庆钢王金锋
关键词:热工学R410A蒸发强化管压降
新型高效机械压缩式热泵蒸发系统的设计及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根据化工行业的环保以及节能要求,提出了一套处理废液回收的新型高效热泵蒸发系统。不同于以往的化学及物理方法,采用了热泵蒸发处理技术。系统以板式换热器作为蒸发器,采用升膜蒸发的方式,实现废液的浓缩回收。系统运行结果表明:设计方案可行,能够实现预期效果,符合环保及节能的要求。
薛维超陶乐仁郑志皋黄理浩高立博刘荣成简
关键词:热泵节能
肋类型对水平单管管外沸腾换热性能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本文选用近共沸制冷剂R410A,对相同尺寸的一根光管和两根双侧强化管进行了管外沸腾换热实验研究。对于光管管外沸腾换热,将实验结果分别结合Cooper公式和Gorenflo公式得到的管内表面传热系数与经验公式计算值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两者误差保持在15%以下,验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运用Wilson图解法分别求得两根换热管管内换热强化倍率分别为1.85~2.05和2.02~2.25,通过不同方式改变热流量,综合对比1#换热管和2#换热管总传热系数与管两侧表面传热系数,结果均显示由于强化管肋类型的不同,1#换热管管外表面结构更有利于汽化核心形成气泡,比2#换热管总传热系数高约10%,管外表面传热系数高约20%~25%,更加符合强化水平单管管外池沸腾换热的要求。
刘鹏鹏黄理浩陈建红陶乐仁陶乐仁黄嘉宇
关键词:池沸腾R410A强化传热换热关联式
颗粒物在直管的颗粒沉积规律数值模拟
2023年
为研究颗粒物在直管中的颗粒沉积规律,采用DPM(离散相)模型对颗粒在直圆管内的沉积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风速和颗粒直径对颗粒沉积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气流下的颗粒量纲一沉积速度有明显差异,颗粒量纲一沉积速度随着气流速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颗粒直径的增加,颗粒量纲一沉积速度增加幅度变大;随着颗粒直径的增加,管内的颗粒量纲一沉积速度也随之增大,颗粒直径通过影响颗粒的惯性和重力沉积来影响颗粒沉积机制;不同风速下4个沉积壁面上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颗粒直径分离点,随着风速的增加,颗粒直径分离点增大。为深入研究颗粒物沉淀规律提供了理论参考,从而提高改善空气质量的效率。
李猛陶乐仁杜登高黄理浩
关键词: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
冷热两用调节湿度空调系统的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热两用调节湿度空调系统的实验装置,制冷和制热系统为蒸汽压缩循环由压缩机、冷凝器、四通阀、干燥过滤器、节流阀、蒸发器和气液分离器组成;溶液循环系统包括除和加湿器,溶液泵,稀溶液储存器,热源换热器,稀溶液...
刘荣陶乐仁孙艳莉郑志皋黄理浩高晓凯赵庆霞程健魏义平密洁霞陈晓光刘洋张庆刚王永红
文献传递
肋密度对齿状翅片管外冷凝换热和流动的影响
2023年
采用数值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齿状翅片管周围的冷凝流动和传热特性。利用经过验证的计算模型,分析了齿状翅片管在周向和轴向上的膜流动特性和冷凝传热系数,提供了有关高性能管中冷凝过程的信息。结果表明,齿状翅片管的周向和轴向薄膜厚度随着肋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对齿状翅片管特殊的传热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复杂的传热结构导致表面张力的变化,从而改变了液膜的分布。齿状翅片管的局部冷凝传热系数对液膜分布非常敏感。得到了与最大总传热系数相对应的最佳肋密度,表明齿状翅片管的强化传热机理是传热面积和液膜厚度的共同作用。
李猛陶乐仁黄理浩黄理浩
关键词:冷凝传热数值模拟VOF
小型变制冷剂流量制冷循环实验台设计被引量:4
2010年
由于VRF空调的制冷剂流量、质量流量的变化范围比较大,调节特性难以把握,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通过小型变制冷剂流量循环实验平台的建立,可以对压缩机容量、电子膨胀阀开度、冷却水与冷冻水的温度和流量等进行独立的调节,研究了变频空调的基本参数。管路中加装流动显示段,观察流动状态的变化。实验平台占用空间小且易移动,制冷循环容量小且可变,实验环境简单。
郑志皋陶乐仁陶宏王永红黄理浩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