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志军

作品数:180 被引量:917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5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6篇医药卫生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0篇血压
  • 37篇高血压
  • 28篇基因
  • 25篇血管
  • 22篇细胞
  • 21篇药物
  • 20篇心肌
  • 14篇多态
  • 13篇多态性
  • 10篇药物临床
  • 10篇药物临床试验
  • 9篇等效性
  • 9篇药动学
  • 9篇液相色谱
  • 9篇色谱
  • 9篇生物等效
  • 9篇生物等效性
  • 8篇内皮
  • 8篇介导
  • 7篇心血管

机构

  • 158篇中南大学湘雅...
  • 73篇中南大学
  • 3篇北京大学第一...
  • 3篇长沙市中心医...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湖南中医药大...
  • 2篇南华大学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湖南省肿瘤医...
  • 2篇湖南省第二人...
  • 2篇湖南中医药高...
  • 2篇人民卫生出版...
  • 2篇863计划生...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怀化医学高等...
  • 1篇浙江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湖南医药工业...

作者

  • 177篇黄志军
  • 124篇袁洪
  • 70篇阳国平
  • 22篇谭鸿毅
  • 16篇刘畅
  • 15篇李莹
  • 14篇邢晓为
  • 12篇易斌
  • 12篇闾宏伟
  • 12篇唐晓鸿
  • 10篇陆瑶
  • 10篇裴奇
  • 9篇项玉霞
  • 9篇蔡菁菁
  • 8篇林玲
  • 8篇阳丽
  • 7篇王晓敏
  • 7篇付志敏
  • 6篇张桂香
  • 6篇沈敏学

传媒

  • 19篇中国临床药理...
  • 13篇中国动脉硬化...
  • 11篇中国临床药理...
  • 8篇中南大学学报...
  • 7篇中南药学
  • 6篇中国新药与临...
  • 6篇中国医学伦理...
  • 6篇心血管病学进...
  • 5篇实用预防医学
  • 4篇医学与哲学(...
  • 4篇中华高血压杂...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中国医学工程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医学综述
  • 2篇环境与健康杂...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11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5
  • 7篇2014
  • 14篇2013
  • 19篇2012
  • 16篇2011
  • 14篇2010
  • 23篇2009
  • 15篇2008
  • 13篇2007
  • 9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1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在高血压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复杂性疾病,其发病受到多个微效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是一种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对高密度遗传标记进行分型,并找出与疾病相关的遗传因素的关联研究方法。本文介绍了GWAS的原理及其在原发性高血压研究中的优势;回顾了GWAS在原发性高血压研究中的主要发现;并对运用GWAS在原发性高血压研究中尚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林文婷袁洪黄志军李莹
关键词: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原发性高血压单核苷酸多态性
长沙市不同季节二氧化硫对卒中急诊的影响
周玉庆段艺珠黄志军袁洪
聚酰胺-胺型树状高聚物介导短发卡RNA对大鼠心肌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黄志军易斌袁洪唐晓鸿姜绮霞
利培酮口腔崩解片的生物等效性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利培酮口腔崩解片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40名男性健康受试者分别服用1mg利培酮普通片和口腔崩解片后,采集不同时间点的静脉血样,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中利培酮和9-羟基利培酮的浓度。结果利培酮的药动学符合有滞后时间的一房室模型,利培酮的药动学参数AUC0-16分别为(23.65±6.23)和(23.20±5.08)ng.h.L-1,AUC0-∞为(25.01±6.63)和(24.44±5.38)ng.h.L-1,Cmax为(4.99±1.26)和(4.96±1.18)ng.L-1,tmax为(1.29±0.43)和(1.42±0.43)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12)%;9-羟基利培酮的药动学参数AUC0-96分别为(99.35±34.77)和(93.96±27.75)ng.h.L-1,AUC0-∞为(104.87±35.20)和(98.39±27.67)ng.h.L-1,Cmax为(4.12±1.62)和(4.20±1.82)ng.L-1,tmax为(5.36±3.63)和(5.40±3.58)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28)%。结论利培酮口腔崩解片与普通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段妮娜阳丽黄志军谭弘毅阳国平
关键词:利培酮9-羟基利培酮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生物等效性
吉非替尼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两种吉非替尼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开放、双周期、单次口服给药的单中心试验,56位受试者分空腹生物等效性研究和餐后生物等效性研究两部分进行,给药剂量为250 mg,采用HPLC-MS/MS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吉非替尼的血药浓度,采用非房室模型药动学参数计算的方法求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空腹给药组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t1/2分别为(20.8±8.3)和(21.5±9.7)h,tmax分别为(5.63±1.82)和(5.30±1.44)h,Cmax分别为(200±86)和(203±84)ng/mL,AUC0-t分别为(4968±2268)和(4853±2073)ng·h/mL,AUC0-∞分别为(5054±2325)和(4950±2111)ng·h/mL,相对生物利用度按AUC0-t计算为104.4%,按AUC0-∞计算为103.9%;餐后给药组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t1/2分别为(21.1±9.9)和(22.0±10.1)h,tmax分别为(4.46±2.22)和(4.46±1.82)h,Cmax分别为(299±106)和(304±119)ng/mL,AUC0-t分别为(6700±3142)和(6594±3004)ng·h/mL,AUC0-∞分别为(6846±3265)和(6750±3136)ng·h/mL,相对生物利用度按AUC0-t计算为101.1%,按AUC0-∞计算为100.9%。结论: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空腹用药和餐后用药生物等效。
王梦瑶黄洁刘亚男杨双吴淑婷阳晓燕叶玲郭灿黄志军
关键词:吉非替尼健康人生物等效性HPLC-MS/MS
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用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被引量:30
2010年
目的评价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或者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盲终点评估的方法,入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氨氯地平+复方阿米洛利(阿米洛利组)和氨氯地平+替米沙坦组(替米沙坦组),均服药12w,每2周随访一次,观察收缩压、舒张压、心率、降压达标率、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2周末,阿米洛利组和替米沙坦组的达标率分别为58.5%和47.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12w后,两组降压达标率分别为67.9%和71.7%,有效率分别为81.1%和83.0%,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米洛利组收缩压下降值为(24.3±15.8)mmHg,舒张压下降值为(15.2±9.2)mmHg,替米沙坦组收缩压下降值为(26.8±13.4)mmHg,舒张压下降值为(15.7±9.4)mmHg,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4%和7.6%(P>0.05),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改变,未见低血钾及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结论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或替米沙坦能显著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方案在尽早达标方面更具优势。
崔嵘袁洪黄志军蔡菁菁邹隽麟贾颖文娟李颖李尚彪彭艳廖龙
关键词:高血压老年联合用药氨氯地平
中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试验注册信息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通过对中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试验注册信息进行分析和总结,为突发疫情期间临床试验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和clinicaltrials.gov网站上注册的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研究项目,对研究类型、研究分布、研究设计、干预方案等进行分析。检索时间截至2020年2月17日。结果:共检索到172项临床研究,主要分布在湖北、浙江、广东、北京等地区。在120项干预性研究中:化学药物和生物制品占45%,中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占40%,细胞治疗占7%,血浆治疗占2%;随机、盲法、安慰剂对照13项,占11%,空白对照组(对照组为未设安慰剂的临床常规治疗,试验组以临床常规作基础治疗)占46%;研究频率最高的是抗HIV病毒药物和抗疟药物。结论:中国临床研究意识和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显得有些无序,需要关注临床研究的必要性、科学性、伦理性和质量管理等问题,建议在突发疫情期间由国家统一论证、协调临床试验的发起和实施,集中全国病例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
项玉霞曾婵黄志军王晓敏王晓敏阳国平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干预方案
炮制及提取方法对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05年
阳国平袁洪闾宏伟黄志军谭鸿毅吴海华
关键词:关木通马兜铃酸A
氨氯地平为基础的不同用药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或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盲终点评估的方法,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氨氯地平+复方阿米洛利(阿米洛利组)和氨氯地平+替米沙坦组(替米沙坦组),均服药12周,观察血压、降压达标率、有效率、不良反应,检测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 PWV)、生化指标。结果:治疗12周后,阿米洛利组和替米沙坦组之间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降压达标率、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双侧PWV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替米沙坦组尿酸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或替米沙坦均能显著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两组均能有效改善患者动脉僵硬程度,替米沙坦组能更好的降低患者尿酸水平。
贾颖袁洪黄志军文娟邹隽麟崔嵘蔡菁菁
关键词:高血压氨氯地平脉搏波速度
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和高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和高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6例疑诊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收集2 mL抗凝全血标本,分离血浆,采用免疫比浊法,将同一标本同时在日立7170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测定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和高敏C反应蛋白三个指标。结果冠心病组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和高敏C反应蛋白测定值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P<0.01);单个指标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和高敏C反应蛋白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依次为脂蛋白(a)(73.9%)>高敏C反应蛋白(63%)>纤维蛋白原(56.5%),特异性为高敏C反应蛋白(86.5%)>纤维蛋白原(75.7%)>脂蛋白(a)(70.3%)。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冠心病患者诊断的特异度(91.9%)高于分别应用脂蛋白(a)(70.3%)、纤维蛋白原(75.7%)和高敏C反应蛋白(86.5%)单一指标。结论联合应用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和高敏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能更准确诊断冠心病的发生,这为建立一种集成检测来提高对心脑血管疾病诊断的新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袁洪闾宏伟桑海强李丽军黄志军阳国平
关键词:临床诊断学纤维蛋白原高敏C反应蛋白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