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兴萌

作品数:163 被引量:717H指数:16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3篇期刊文章
  • 29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1篇农业科学
  • 24篇生物学
  • 4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4篇家蚕
  • 37篇孢子
  • 36篇微孢子
  • 34篇孢子虫
  • 34篇微孢子虫
  • 31篇微粒子
  • 30篇微粒子病
  • 23篇家蚕微孢子虫
  • 20篇病毒
  • 15篇基因
  • 12篇家蚕微粒子
  • 12篇家蚕微粒子病
  • 11篇桑蚕
  • 10篇球菌
  • 10篇细胞
  • 10篇蚕种
  • 10篇肠球菌
  • 9篇克隆
  • 9篇昆虫
  • 8篇基因表达

机构

  • 153篇浙江大学
  • 16篇浙江省农业厅
  • 11篇西北农林科技...
  • 9篇浙江农业大学
  • 3篇淳安县茧丝绸...
  • 3篇陕西省蚕桑丝...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浙江省农业科...
  • 2篇海宁市蚕桑技...
  • 1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邵阳学院
  • 1篇浙江大学城市...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浙江科技大学
  • 1篇京都工艺纤维...
  • 1篇杭州市种子技...
  • 1篇桐乡市蚕业管...

作者

  • 163篇鲁兴萌
  • 26篇金伟
  • 17篇吴小锋
  • 16篇曹翠平
  • 16篇汪方炜
  • 14篇钱永华
  • 14篇邱海洪
  • 12篇蔡顺风
  • 10篇李光才
  • 9篇吴海平
  • 9篇李明乾
  • 8篇姚慧鹏
  • 7篇陆奇能
  • 7篇张凡
  • 7篇马焕艳
  • 7篇朱宏杰
  • 7篇张海燕
  • 6篇黄少康
  • 6篇陈勃生
  • 5篇何欣怡

传媒

  • 36篇蚕业科学
  • 34篇蚕桑通报
  • 16篇中国蚕业
  • 5篇科技通报
  • 4篇中国科学(C...
  • 3篇昆虫学报
  • 3篇中国蚕学会第...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高等理科教育
  • 2篇浙江农业大学...
  • 2篇家蚕生理、病...
  • 2篇浙江省蚕桑学...
  • 2篇中国蚕学会第...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昆虫知识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高等工程教育...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中国兽医科技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8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7篇2012
  • 7篇2011
  • 10篇2010
  • 7篇2009
  • 8篇2008
  • 8篇2007
  • 13篇2006
  • 10篇2005
  • 12篇2004
  • 11篇2003
1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EST信息资源大规模克隆家蚕功能基因
孟智启钟伯雄牛宝龙徐豫松翁宏飚楼程富叶少挺胡松年何丽华缪云根沈卫锋鲁兴萌郑可锋余迎仆刘岩俞鸿齐晓朋杨君陈金娥徐昊林天宝
该任务为计划外自选项目,受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2005CB121003)、国家重点学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271004、No.30371087、No.30080023)、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
关键词:
关键词:功能基因家蚕克隆
家蚕传染病的流行与控制被引量:3
2008年
本文根据养蚕与家蚕传染病的特点,分析了影响家蚕传染病流行的宏观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及思考。
鲁兴萌
关键词:家蚕传染病
家蚕成品卵微粒子病McAb-ELISA检测方法的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用纯化的微孢子虫抗兔多抗包被,做为捕获抗原,加入检测样品,然后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单克隆抗体作为检测抗原,并对各步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建立检测家蚕微孢子虫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多抗最适包被浓度为10ng/mL,最适包被条件为4℃过夜,酶标二抗工作浓度为1∶2000,待检样品和酶标二抗的反应时间分别为37℃1.5h和1h,底物37℃显色15min。此方法对纯化孢子的检测量为3.125×105spores/mL,对体外"添毒"蚕卵的检测量为5×106spores/mL。
万淼何永强张海燕张凡钱永华鲁兴萌
关键词:家蚕微孢子虫单克隆抗体双抗体夹心ELISA
蚕病检测中免疫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本文介绍了有关应用免疫学技术蚕病进行检测的研究。根据已有研究和养蚕业的特点,认为家蚕微粒子病的检测是一项非常值得研究的技术。家蚕微粒子病检测的技术根本是解决基于实际应用条件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问题。
鲁兴萌蔡顺风邱海洪孙文静何永强
关键词:蚕病免疫学技术灵敏度特异性
种茧育后期死蛹的发生与防止被引量:4
2003年
本文简要陈述了种茧育后期死蛹的发生,并分析了其发生的原因;提出增强蚕体体质,净化养蚕和制种环境,以及减少蛹体创伤的防止对策。
鲁兴萌吴海平吴一舟林宝义汪方炜
关键词:种茧后期死蛹
多酚氧化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0年
鲁兴萌
关键词:多酚氧化酶防御功能
破碎法提取家蚕微孢子虫孢子核酸的PCR检测灵敏度试验被引量:3
2011年
蚕微粒子病检测技术是该病防治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本文在通过破碎法提高模板核酸获取量的基础上,对纯化家蚕微粒子虫孢子的PCR检测灵敏度进行了测试。提取核酸-模板稀释测试12对引物的灵敏度中有4对引物达到0.05粒(102粒/mL)、4对引物5粒(104粒/mL)、1对引物50粒(105粒/mL)、2对引物500粒(106粒/mL)和1对引物5000粒(107粒/mL)。两对灵敏度较高的引物(NbZS004F/NbZS004R和NbZS007F/NbZS007R)灵敏度临界值(0.05粒和0.005粒)的PCR重复检测率均为90%。纯化家蚕微粒子虫孢子稀释后提取核酸再进行PCR检测试验中,NbZS004F/NbZS004R和NbZS007F/NbZS007R的灵敏度分别为:5粒(104粒/mL)和0.5粒(103粒/mL)。
李光才蔡顺风何祥康何欣怡马焕艳孟祥坤邱海洪何永强鲁兴萌
关键词:家蚕微粒子病孢子聚合酶链式反应
利用细菌转座子构建适于家蚕的Bac-to-Bac快速基因表达系统被引量:16
2006年
为了较好地解决家蚕杆状病毒基因表达系统(BmNPV expression system)在重组病毒构建和纯化过程中存在的重组率低、空斑分析技术繁琐、花费时间长等缺点,借鉴国外AcNPV Bac-to-Bac快速基因表达系统工作原理,对家蚕BmNPV基因组进行了改造。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将含有单拷贝数细菌F复制子、插入有细菌转座子整合靶位点、编码LacZα肽的部分DNA片段和抗性选择标记基因的基因片段重组入家蚕BmNPV基因组,替换多角体蛋白基因,获得了家蚕BmNPV病毒穿梭载体BmBacm id;并利用供体质粒上的表达盒和细菌转座子以及细菌转座子的基因定位转移作用,在细菌体内实现外源目的基因向家蚕BmNPV基因组上的转移整合,快速完成重组BmN-PV病毒的构建。
吴小锋曹翠平鲁兴萌
关键词:家蚕杆状病毒
快速、高效家蚕杆状病毒基因表达系统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为了较好地解决家蚕杆状病毒基因表达系统在重组病毒构建和纯化过程中存在着重组率低、空斑分析技术繁琐、花费时间长的缺点,借鉴国外AcNPV Bac-to-Bac快速基因表达系统工作原理,利用细菌转座子的基因定位转移作用,对家...
曹翠平吴小锋鲁兴萌
关键词:畜牧学家蚕杆状病毒基因表达
文献传递
PCR法检测蚕卵中家蚕微粒子虫的样本处理方法及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CR法检测蚕卵中家蚕微粒子虫的样本处理方法,包括:将蚕卵样本加入前处理液中,放置30min以上,捣碎蚕卵并调节溶液pH值为中性,制得PCR模板;所述前处理液为碱性且包含1~10mol/L的甜菜碱。另外,...
鲁兴萌蔡顺风李明乾马焕艳何永强李光才
文献传递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