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明

作品数:326 被引量:4,378H指数:39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8篇期刊文章
  • 21篇专利
  • 14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 5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1篇农业科学
  • 7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9篇经济管理
  • 5篇生物学
  • 5篇建筑科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38篇土壤
  • 36篇水稻
  • 34篇紫色土
  • 30篇养分
  • 30篇有机碳
  • 29篇水稻土
  • 27篇土地利用
  • 26篇紫色
  • 25篇三峡库区
  • 25篇库区
  • 23篇生物炭
  • 22篇紫色水稻土
  • 21篇稻田
  • 19篇团聚体
  • 17篇有机肥
  • 17篇配施
  • 16篇垄作
  • 14篇土壤有机
  • 14篇秸秆
  • 12篇烤烟

机构

  • 254篇西南大学
  • 67篇西南农业大学
  • 22篇中国科学院
  • 11篇国土资源
  • 8篇教育部
  • 7篇中国烟草总公...
  • 6篇宜宾学院
  • 6篇重庆市农业科...
  • 4篇贵州师范大学
  • 4篇西南师范大学
  • 3篇国土资源部
  • 3篇中山大学
  • 3篇重庆师范大学
  • 2篇西南林学院
  • 2篇山东大学
  • 2篇四川师范学院
  • 2篇绵阳师范学院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重庆大学
  • 2篇平顶山学院

作者

  • 325篇高明
  • 107篇王子芳
  • 101篇魏朝富
  • 85篇谢德体
  • 44篇黄容
  • 31篇倪九派
  • 23篇慈恩
  • 20篇车福才
  • 18篇徐畅
  • 15篇韩晓飞
  • 15篇秦建成
  • 14篇李阳兵
  • 13篇吕盛
  • 12篇田冬
  • 11篇代文才
  • 10篇余泺
  • 10篇祁乐
  • 9篇陈成龙
  • 9篇邵景安
  • 9篇龙翼

传媒

  • 43篇环境科学
  • 37篇水土保持学报
  • 20篇西南大学学报...
  • 15篇土壤学报
  • 14篇植物营养与肥...
  • 13篇土壤通报
  • 1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0篇西南农业大学...
  • 9篇西南师范大学...
  • 6篇土壤
  • 5篇中国生态农业...
  • 5篇中国岩溶
  • 5篇应用生态学报
  • 4篇农业工程学报
  • 4篇草业学报
  • 4篇西南农业学报
  • 3篇生态学报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贵州农业科学
  • 3篇山地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9篇2023
  • 10篇2022
  • 8篇2021
  • 11篇2020
  • 10篇2019
  • 11篇2018
  • 15篇2017
  • 26篇2016
  • 16篇2015
  • 29篇2014
  • 15篇2013
  • 15篇2012
  • 13篇2011
  • 15篇2010
  • 16篇2009
  • 11篇2008
  • 14篇2007
  • 12篇2006
  • 13篇2005
3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氮肥施用对紫色土活性酸与交换性酸的影响
以紫色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土柱淋溶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氮肥在不同的施氮水平下对紫色土活性酸和交换性酸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色土经过多次施肥淋溶后,土壤pH均下降,交换性氢和铝均增加,且在同一施氮水平上,尿素、硝铵和硫铵对土壤...
黄利玲王子芳高明余泺张倩
关键词:氮肥紫色土交换性酸
文献传递
丘陵区农村宅基地复垦农户决策影响因素研究
2014年
采用参与式问卷调查法探索了丘陵区农户复垦决策影响因素,并通过决策层次分析模型分析了各因素对复垦决策行为的影响程度,以科学指导政府复垦工作和农户的复垦决策,促使农村复垦工作和谐、稳定、顺利地开展。研究表明:影响复垦决策的因素分别为经济因素、住房因素、区位因素、人口因素,对应权重分别为0.5413、0.2528、0.1589、0.0469;影响农户复垦决策的因子主要是家庭总收入(权重0.2288)、预期生活成本(权重0.1363)、住房闲置情况(权重0.1108)、预期收益(权重0.0878)、住房数量(权重0.0645)、离医疗教育点距离(权重0.0695)以及补偿标准(权重0.0611),其共同影响程度达0.7388;研究区10%的申请农户作出了错误的复垦决策。研究得出复垦申请者和审批者应以农户自身经济实力为主导因素,在确保未来生计不受影响及生活质量原则上不降低的基础上作出决策。
王谊高明彭雨乔
关键词:丘陵区宅基地复垦影响因素
缙云山4种林分土壤植硅体碳分布特征被引量:4
2020年
森林生态系统中丰富的植硅体可以将部分有机碳封存于土壤中,形成稳定的碳库,对全球碳平衡起到重要作用。以重庆市缙云山的竹林、阔叶林、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4种亚热带森林植被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林分下土壤植硅体及植硅体碳在0~20、20~40、40~60和60~100 cm土壤剖面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整个土壤剖面(0~100 cm)上,不同林分下竹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土壤植硅体和植硅体碳含量及植硅体碳储量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种林分(P<0.05)。4种林分下有机碳和植硅体碳含量呈现一定的表层(0~20 cm)富集现象,并呈现随土层深度增加含量减少的趋势。相关性分析发现,植硅体和植硅体中的有机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而与植硅体碳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缙云山4种林分中,竹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储量,植硅体、植硅体碳含量、储量均为最高,是较好的富碳森林类型。
朱浩宇陆畅高明黄容吕盛王子芳
关键词:不同林分有机碳植硅体
不同硼水平对烤烟干物质累积和氮磷钾吸收的影响被引量:12
2010年
研究了不同硼浓度下烤烟干物质累积和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特点。结果表明,不同硼浓度下烤烟干物质累积和氮磷钾吸收动态均可用Logistic方程描述。硼浓度为0~2.00 mg/L时,各处理烤烟的干物质累积量及氮磷钾吸收量均随着硼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硼浓度为200~400 mg/L时,各处理烤烟的干物质累积量和氮磷钾吸收量则随着硼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就烤烟氮磷钾最大累积速率而言,各施硼水平下最大养分累积速率均以钾素最高,氮素其次,磷素的累积速率最低,且硼浓度为0.25~2.00 mg/L的各处理烤烟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最大累积速率均高于其他3个处理。就烤烟氮磷钾最大累积速率出现的时间而言,3种元素各不一致,基本表现为硼浓度为0.25~2.00 mg/L各处理烤烟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最大累积速率出现时间均晚于其他3个处理。
徐畅高明谢德体宋珍霞王子芳代先强
关键词:烤烟干物质氮磷钾
缙云山不同森林植被下土壤理化性状研究被引量:29
2010年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缙云山不同森林植被下土壤理化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森林植被覆盖对土壤理化性状有较大的影响.阔叶林下土壤的孔隙度最大,为60.85%±19.04%,针叶林下土壤的孔隙度最小,为52.34%±12.37%.阔叶林下土壤中的碱解氮、速效钾含量明显高于针叶林与针阔混交林;速效磷含量在0~5cm土层由大到小顺序是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但在5~40cm土层由大到小的顺序却是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三种森林植被下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呈现下降的趋势,不同森林植被间土壤有机碳含量由大到小顺序是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
陈晨高明郑杰炳陈凌静李东
关键词:森林植被类型土壤孔隙度土壤速效养分
有机物料等氮量施用对紫色土氮形态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在等氮施用的条件下,研究几种农业有机物料与化肥配合施用对蔬菜连作种植模式的菜地土壤氮形态及温室气体的动态变化的影响,为菜地化肥减量施用及绿色环保提供科学依据。并从温室气体减排角度,为旱地土壤的培肥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田间原位试验,设置了对照即不添加化肥和物料(CK)、常规化肥(F)、秸秆+化肥(SF)、菌渣+化肥(MF)、生物质炭+化肥(BF)、牛粪+化肥(CF)等处理,分析土壤铵态氮、硝态氮、碱解氮和全氮分布特征。同时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比分析在化肥减量的基础上,添加物料处理的紫色土(莴笋-卷心菜-辣椒轮作)CO_2、CH_4、N_2O动态变化和温室效应。【结果】等养分投入的条件下,有机物料的添加改变土壤氮形态分布,SF和MF处理主要在料还田前期能增加土壤铵态氮含量,CF处理能提高莴笋和卷心菜季的土壤铵态氮含量,BF处理则提高了辣椒季硝态氮和碱解氮含量。在整个试验观测期内,N_2O、CO_2、CH_(4 )3种气体的排放具有一定的季节变化规律,各气体均在夏季出现了排放高峰,且在施肥灌水后也会出现气体的排放峰。与F处理相比,试验期内BF处理的N_2O平均排放量降低了7.5%,而CF处理则显著增加了233.5%。有机物料与化肥配施较CK和F处理增加了CO_2排放,其中MF和CF处理最为明显,平均排放通量较F处理分别提高了35.6%和31.3%,BF处理则推迟CO_2排放峰,且在高温多雨的夏季增加CO_2排放量。各处理的CH_4排放多为负值,表现为大气中CH_4汇,且在辣椒季波动较为明显,其中BF处理在高温多水的短期内可达到CH_4排放峰值(668.7μg·m^(-2)·h^(-1));SF、MF和BF较F处理的CH_4平均排放通量分别显著下降了104.85%、175.2%和77.5%,其中SF和MF处理分别为-0.1和-1.3 kg·hm^(-2),较其他处理能促进CH_4吸收,减少CH_4产生和排放。但有机物料与化肥配施处理的温室气体的增�
黄容高明黎嘉成徐国鑫王富华李娇陈仕奇
关键词:紫色土有机物料氮形态温室气体
缙云山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植硅体碳的含量特征被引量:10
2019年
植硅体碳是长期封存土壤有机碳的一种形式,对土壤固碳有重要意义.以西南地区常见的6种土地利用方式(针阔叶混交林、竹林、果园、旱地、水田和荒草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植硅体碳含量在不同剖面上(0~20、20~40、40~60和60~100cm)的分布规律,并估算了植硅体碳储量,分析了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特征.结果表明,在6种土地利用方式中,竹林土壤有机碳和植硅体含量在土壤剖面上的平均值均为最高,分别为16.75g·kg^-1和59.66g·kg^-1.在4个土层,竹林土壤植硅体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P<0.05).对植硅体碳而言,6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植硅体碳平均含量变化范围在0.55~1.96g·kg^-1,其中竹林各土层的植硅体碳含量都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竹林土壤植硅体碳总储量(23.45t·hm^-2)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植硅体碳总储量(P<0.05).统计分析表明,土壤全硅与土壤植硅体、土壤植硅体碳均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植硅体与植硅体碳的含量总体表现为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降,存在一定的表层富集现象.
罗东海王子芳陆畅黄容王富华李娇高明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
三峡库区小流域稻田空间格局对氮磷流失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选取三峡库区涪陵段封闭性较好的王家沟小流域,分别利用2014~2015年采集的3个稻田坡面12次自然降雨地表径流样品和2次自然降雨过程地表径流样品以及2010、2015年两个子流域日径流样品,对比分析坡面稻田空间格局差异和子流域稻田空间格局变化对地表径流氮磷流失浓度影响.结果表明,坡底布设的稻田对TN、NO_3^--N和TP去除率高于坡腰,坡底稻田田块越大TP去除效果越好;次降雨过程中,3种空间格局稻田TN、NO_3^--N和TP流失浓度在大雨事件降雨前期差异最明显,而中雨事件则为降雨后期;与2010年相比,2015年两个子流域稻田空间格局变化削弱了稻田对子流域氮磷流失拦截净化能力,主要表现为小到中雨事件和基流时期TN流失浓度明显升高,中到大雨事件TP流失浓度极易呈现跳跃性浮动.因此,合理增加流域稻田数量,优化稻田空间格局是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有效措施.
陈成龙高明倪九派谢德体邓华
关键词:小流域稻田面源污染
稻草还田对土壤肥力与作物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1
1995年
研究了稻草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还田与适量化肥配合,可以提高腐解率,促进N的矿化,提供钾、硅营养元素。增加有机质累积,有利土粒团聚,改善土壤孔隙状况,每亩施用稻草300~450kg,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陈世正杨邦俊宋光煜魏朝富袁玲高明
关键词:稻草有机肥料钾素土壤肥力作物
紫色土旱坡地油菜/玉米轮作下氮流失的年际变化特征被引量:3
2022年
明确三峡库区紫色土旱坡地氮流失的年际变化特征,为库区的施肥管理措施和面源污染治理提供参考.依托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三峡库区试验站,于2018~2020年连续3 a设置不施肥(CK)、常规施肥(F)、优化施肥(OF)、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BF)和化肥减量配施秸秆覆盖(SF)5种处理,研究紫色土旱坡地在油菜-玉米轮作模式下氮流失的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三峡库区紫色土旱坡地地表径流主要发生在5月和8月,壤中流主要发生在6~10月.2018~2020年降雨量逐年增加,各处理地表径流产流量逐年减少,壤中流产流量大致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年尺度下,壤中流产流量和产流次数均高于地表径流.22018~2020年每年各形态氮的最高流失浓度出现时间大概一致,地表径流全氮、铵态氮和硝态氮最高流失浓度分别出现在5、8~10和7月,壤中流各形态氮最高流失浓度分别出现在10、10和5~7月.3地表径流各形态氮流失通量呈逐年降低趋势,壤中流各形态氮流失通量大致逐年增加.4生物炭和秸秆还田第一年降低氮流失通量的效果较好,但后续两年还田反而加剧了氮素流失通量.因此,三峡库区紫色土旱坡地施肥时应考虑该区域具有降雨集中性的特点,在氮素流失风险期(5~10月)加强肥料管理,分时期有针对性地施肥,生物炭和秸秆还田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拦截措施以控制养分流失和农业面源污染.
徐曼高明余泺朱浩宇邓华王子芳
关键词:地表径流壤中流氮流失生物炭
共3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