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志强

作品数:398 被引量:1,985H指数:21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0篇期刊文章
  • 51篇专利
  • 4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314篇农业科学
  • 13篇文化科学
  • 9篇经济管理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生物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46篇小麦
  • 143篇旱地
  • 123篇旱地小麦
  • 110篇土壤
  • 76篇水分
  • 75篇休闲期
  • 59篇籽粒
  • 58篇土壤水
  • 57篇土壤水分
  • 43篇冬小麦
  • 29篇耕作
  • 28篇深翻
  • 26篇蛋白质
  • 25篇氮素
  • 25篇麦田
  • 24篇籽粒蛋白
  • 24篇籽粒蛋白质
  • 24篇播种
  • 23篇利用效率
  • 22篇水分利用

机构

  • 398篇山西农业大学
  • 10篇山西省农业科...
  • 10篇华北理工大学
  • 7篇忻州师范学院
  • 5篇山西师范大学
  • 5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晋中职业技术...
  • 2篇平鲁区职业中...
  • 2篇英国威尔士大...
  • 2篇山西应用科技...
  • 2篇陕西博秦生物...
  • 1篇常州工学院
  • 1篇晋中学院
  • 1篇山西大同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教育部

作者

  • 398篇高志强
  • 224篇孙敏
  • 115篇杨珍平
  • 106篇任爱霞
  • 49篇薛建福
  • 40篇邓妍
  • 36篇赵维峰
  • 35篇苗果园
  • 34篇赵红梅
  • 34篇郝兴宇
  • 28篇李光
  • 25篇杜天庆
  • 20篇宗毓铮
  • 19篇夏清
  • 17篇李青
  • 17篇贺立恒
  • 16篇尹美强
  • 16篇温斐斐
  • 13篇何云峰
  • 12篇葛晓敏

传媒

  • 50篇山西农业大学...
  • 45篇山西农业科学
  • 17篇中国农业科学
  • 16篇麦类作物学报
  • 1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0篇水土保持学报
  • 10篇激光生物学报
  • 10篇中国农学通报
  • 10篇灌溉排水学报
  • 9篇作物学报
  • 8篇生态学杂志
  • 7篇作物杂志
  • 6篇2008年全...
  • 5篇中国生态农业...
  • 4篇应用与环境生...
  • 4篇华北农学报
  • 4篇干旱地区农业...
  • 4篇甘肃农业大学...
  • 4篇核农学报
  • 3篇种子

年份

  • 15篇2023
  • 27篇2022
  • 42篇2021
  • 42篇2020
  • 25篇2019
  • 29篇2018
  • 26篇2017
  • 30篇2016
  • 19篇2015
  • 27篇2014
  • 14篇2013
  • 34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9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4
  • 3篇2003
3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旱地小麦降水年型与氮素供应对产量的互作效应与土壤水分动态的研究被引量:32
1997年
本文研究了中国黄土高原同一自然年度下的3个模拟降水,施用氮素的生产效应及至作效应,明确了在400~600mm降水范围内的产量变幅、生产潜力,及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产量随着水分的增加报酬递增,水分生产效率提高,耗水系数降低。氮肥和降水有明显的相互促进作用,增加降水可促进化肥肥效,适量增加氮素可提高降水利用效率。归纳二者的关系是水多肥多增产幅度大,水少肥多导致减产,水多肥少增产幅度小,水少肥少产量最低,研究找到了水肥互作效应的定量关系,还明确了在降水充足的条件下,旱地小麦适量增施氮肥并采取部分春季追肥具有明显增产效果,这为旱地小麦春季不追肥的传统习惯提供了改进的意见。
苗果园尹钧高志强卢布W.A.Adams
关键词:半干旱区降水年型旱地小麦
南引品种扬麦系列丰产稳产及适应性分析
2022年
以长江中下游冬播麦区扬麦系列(扬麦13、扬麦16、扬麦18、扬麦20、扬麦21)为材料,在忻定盆地春播条件下于2018、2019两年进行大田试验,利用平均产量、比对照增(减)百分比、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及回归系数对南引品种扬麦系列进行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对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扬麦系列在引种前后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冬麦春播条件下扬麦系列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具有较大差异。其中,扬麦21和扬麦20表现较为突出,两品种每年的平均产量都在400 kg/亩左右,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其产量构成因素较为协调;而扬麦16表现最差,其平均产量亦连续两年位列南引品种扬麦系列之末。扬麦20和扬麦21是两个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都表现较好的南引品种,在忻定盆地春麦生产区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徐澜冯玉萍安伟高志强
关键词: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
不同降水年型施氮量对冬小麦水氮资源利用效率的调控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研究不同降水年型氮肥用量引起的小麦生育期耗水量、植株氮素积累与运转、产量及效率的变化,为黄土高原旱地冬小麦精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7—2020年在山西农业大学闻喜试验示范基地开展大田试验,种植制度为冬小麦后夏休闲,一年一熟。3个试验年降水量分别属于正常、干旱和湿润年型。试验设施氮量0、120、150、180、210 kg/hm^(2)5个处理,分析了小麦耗水量、氮素吸收与利用、产量形成及不同降水年型间的差异。【结果】不同降水年型旱地小麦生育期总耗水量均以N 180 kg/hm^(2)最高,且丰水年和欠水年耗水变化率以施N 150~180 kg/hm^(2)最高,平水年则以施N 120~150 kg/hm^(2)最高。与其他施氮处理相比,丰水年施N 180 kg/hm^(2)提高了播种—拔节期植株氮素积累量,显著提高了花前叶片和穗轴+颖壳氮素运转量,平水年和欠水年施N 150 kg/hm^(2)提高了播种—拔节期植株氮素积累量及花前叶片和茎秆+叶鞘氮素运转量。不同降水年型花前植株氮素运转量、成熟期的植株氮素积累量变化率均以N 120~150 kg/hm^(2)最高。与其他施氮处理相比,丰水年施N 180 kg/hm^(2)产量显著提高了8.4%~35.6%,平水年施N 150 kg/hm^(2)产量显著提高8.9%~33.7%,欠水年施N 150 kg/hm^(2)产量显著提高13.4%~48.9%;不同降水年型产量变化率以施N 120~150 kg/hm^(2)最高,且施氮量增加到N 180 kg/hm^(2)时在丰水年仍可增产。丰水年施N 150~180 kg/hm^(2)肥效最高,达14.9 kg/kg,平水年和欠水年均施N 120~150 kg/hm^(2)肥效最高,分别达18.0和15.2 kg/kg;丰水年施N 180 kg/hm^(2)、平水年和欠水年施N 150 kg/hm^(2)均可获得较高的水、氮利用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此外,不同降水年型增加施氮量条件下,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均与花前植株氮素运转量呈显著相关关系。【结论】综合考虑氮肥用量氮肥变化量对耗水量、氮素运转量及产量等
王培如钟融孙敏孔玮琳张敬敬Hafeez Noor任爱霞林文高志强
关键词:旱地小麦施氮量降水年型
黑麦籽粒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成分鉴定被引量:1
2020年
使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黑麦籽粒多酚,以黑麦籽粒多酚得率为测定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设计结合响应面法,分析夹带剂种类、料液比、提取时间、压强、温度对黑麦籽粒多酚得率的影响并优化提取工艺,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对黑麦籽粒多酚提取液中主要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黑麦籽粒多酚工艺的最优条件为:夹带剂95%乙醇,料液比1:4 g/mL,萃取压强5230 psi,萃取时间2.07 h,萃取温度55.65℃,此条件下黑麦籽粒多酚得率为0.201 mg/g。初步分析表明,黑麦籽粒多酚中含有罗汉松脂酚、二十三烷基间苯二酚、二十五烷基间苯二酚和β-谷甾醇油酸酯。
靳明凯杨文平郝教敏高志强杨珍平樊玮鑫
关键词:多酚超临界CO2萃取HPLC-MS
2种硒源对红芸豆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为探讨不同硒源对红芸豆种子萌发及生理生化的影响,以英国红芸豆为试验材料,采用那优硒、亚硒酸钠2种硒源,比较2种硒源浸种处理下红芸豆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2种硒源都能有效提高红芸豆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红芸豆种子萌发期POD、SOD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幼苗硒含量,降低MDA含量,但高浓度无机硒对红芸豆萌发存在抑制作用。研究表明,当有机硒浸种浓度为45 mg·L^-1时,红芸豆萌发效果最佳。
翟红梅张泽宇杜天庆杨舒添高志强崔福柱
关键词:无机硒有机硒红芸豆萌发生理生化
不同水肥条件下不同耐旱型小麦品种氮素积累差异的研究
本文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水肥条件下不同耐旱品种小麦氮素积累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水肥条件下,晋麦47植株氮素积累量均不同程度的高于农大189.在旱地条件下,晋麦47单位产量的吸氮高于农大189.结果还表明,水地条件下,...
王鹏高志强孙敏贺立恒时婧
关键词:土壤水分肥料氮素
文献传递
硝铵氮源配比对谷子苗期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2023年
通过营养液浇灌盆栽试验,以晋谷21号为供试材料,基于总氮水平(5mmol/L)设置5个氮素形态配比,无氮素营养液处理作为对照,分析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谷子幼苗生长、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氮能显著促进谷子幼苗地上部和根系生长、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氮素利用,且在硝铵比为50%:50%时达到最大;与单施一种氮源相比,硝铵氮源混施能显著促进谷子幼苗地下部生长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与铵态氮占比在50%以上的处理相比,硝态氮占比在50%以上的处理更有利于促进谷子幼苗地上部生长、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及氮效率。隶属函数综合分析得出,氮源配施较单一氮源更有利于谷子幼苗的生长,且在硝铵比为50%:50%时效果最佳。
范端阳尹美强温银元郭之瑶温艳杰王钰麒孙敏高志强
关键词:氮素形态氮素利用
12个外来玉米群体与我国主要种质配合力效应和杂种优势分析被引量:15
2012年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和美国玉米带种质含有丰富的遗传变异,是拓展我国玉米种质基础的重要来源。本文采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以中综5号、中综6号和中综7号综合种为测验种,与12个外来群体配制36个组合。以郑单958为对照,2009—2010年分别在北京顺义、山东济南和河南新乡进行产量及相关性状测定。利用Miranda Filho-Geraldi模型,评价外来群体主要性状配合力效应及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Pob43、La Posta、Pob21、Pob32、Pob49、Pob501等群体的产量及相关性状GCA表现优良。群体Pob49、Pob501与我国PA种质,Pob32、BS29与我国PB种质,Pob43、La Posta与我国D群四平头种质的遗传关系较近。因此,在改良外来群体适应性的基础上,可以我国A、B和D类群种质为核心,将群体Pob21、Pob49、Pob501与A群种质,Pob32与B群种质,Pob43、La Posta与D群的四平头种质构建复合种质并进行改良,逐步拓宽我国主要种质类群的遗传基础。
王建军雍洪军张晓聪李明顺张德贵白丽高志强张世煌李新海
关键词:玉米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
休闲期深翻覆盖对旱地小麦土壤水分、脯氨酸及籽粒蛋白质积累的影响
本文研究了休闲期不同时间深翻覆盖对土壤水分、花后脯氨酸与籽粒蛋白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休闲期深翻覆盖可提高播前0-300cm各土层土壤蓄水量,从而促进根系吸收深层土壤水分,增加作物耗水,致使降低了开花期土壤蓄水量,且等...
刘庆建高志强赵维峰邓妍孙敏
关键词:旱地小麦休闲期土壤水分籽粒蛋白质脯氨酸
不同水肥条件下不同耐旱型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形成差异的研究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水肥条件下不同耐旱型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形成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水分条件下,增加施氮量可不同程度地提高不同耐旱型品种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的含量,但提高幅度不同.旱地条件下,施氮量的高低对耐旱型品种晋麦...
时婧高志强孙敏贺立恒王鹏
关键词:水分肥料籽粒
文献传递
共4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