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扬

作品数:8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上海高校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痰热
  • 7篇痰热清
  • 7篇痰热清注射液
  • 7篇注射液
  • 6篇急性肝
  • 3篇衰竭
  • 3篇小鼠
  • 3篇急性肝衰
  • 3篇急性肝衰竭
  • 3篇肝衰
  • 3篇肝衰竭
  • 2篇急性肝损伤
  • 2篇肝损伤
  • 1篇多糖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异硫氰酸
  • 1篇异硫氰酸酯
  • 1篇脂多糖
  • 1篇治疗肝病

机构

  • 8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8篇陶艳艳
  • 8篇雷扬
  • 8篇刘成海
  • 5篇郭涛
  • 3篇周爱民
  • 1篇罗运权

传媒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肝脏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第二十五届全...
  • 1篇第十一次中国...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痰热清注射液对急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首先复制CCl4单次染毒模型,100%CCl45 mL.kg-1皮下注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观察染毒3,6 h后大鼠肝损伤变化;继而复制CCl4多次染毒肝损伤模型,首次100%CCl45 mL.kg-1,第2次50%CCl4橄榄油溶液2 mL.kg-1,第3次20%CCl4橄榄油溶液2 mL.kg-1皮下注射诱导急性肝损伤模型,首次CCl4染毒6 h后分为模型组、甘草酸二铵治疗组、痰热清高、中、低剂量治疗组,连续尾静脉给药7d,同时设正常对照组。观察大鼠体重、肝体比;HE染色观察肝组织炎症病理;试剂盒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胆碱酯酶(CHE)、总胆汁酸(TBA)、γ-氨基酰转肽酶(γ-GT)、白蛋白(Alb)。结果:单次染毒模型:CCl4单次皮下注射6 h后,大鼠血清AST活性与T.Bil含量明显升高,肝组织小叶结构紊乱、肝细胞肿胀明显,呈现明显肝损伤。多次染毒药效实验结果发现: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ALT,AST与γ-GT活性明显升高(P<0.05),TBA,T.Bil含量明显增加(P<0.05),CHE含量明显降低(P<0.05);HE染色显示,模型组肝小叶结构排列紊乱,肝细胞气球样变明显。与模型组相比,痰热清高、中剂量组与甘草酸二铵组血清肝功能、肝组织炎症病理明显改善,其中痰热清高、中剂量组优于甘草酸二铵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具有显著抗CCl4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作用。
雷扬周爱民郭涛谭烨陶艳艳刘成海
关键词:急性肝损伤痰热清注射液四氯化碳
一种改良的ANIT急性肝损伤方法及痰热清注射液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适合中药复方筛选的α-萘异硫氰酸酯(ANIT)急性肝损伤改良造模方法及痰热清注射液的保护作用。方法:首先对ANIT传统造模方法改良;再次复制改良的急性肝损伤模型,首次染毒6h后分为模型组、甘草酸二铵组、腺苷蛋氨酸组、痰热清低(0.469生药/kg)、中(0.9715g生药/kg)、高(1.9095g生药/kg),连续尾静脉给药7天,同时设正常组。观察小鼠一般情况,HE染色观察肝组织炎症病理,试剂盒检测血清肝功能。结果:建立稳定改良的急性肝损伤模型。药效实验中,痰热清注射液0.9715g生药/kg(中剂量)、1.9095g生药/kg(高剂量)显著降低血清生化指标,改善肝组织炎症病理,减少坏死面积、炎细胞浸润及胆管上皮细胞增生。结论:改良造模方法后成功建立适合中药复方筛选的ANIT急性肝损伤模型;痰热清于0.9715g生药/kg(中剂量)、1.9095g生药/kg(高剂量)发挥保肝降酶、利胆退黄的保护作用。
雷扬周爱民郭涛谭烨陶艳艳刘成海
关键词:痰热清注射液Α-萘异硫氰酸酯
痰热清注射液对急性肝衰竭小鼠的保护作用
背景与目的 痰热清注射液是国家二类新药,主要用于肺炎早期、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证属风温肺热病痰热阻肺者.临床研究发现,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本实验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痰热清...
雷扬周爱明郭涛谭烨陶艳艳刘成海
痰热清注射液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背景与目的:痰热清注射液是国家二类新药,由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五味中药组成,主要用于肺炎早期、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证属风温肺热病痰热阻肺者。临床研究发现,痰热清注射液单用或联合...
雷扬周爱民郭涛谭烨陶艳艳刘成海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肝病的临床应用现状被引量:7
2014年
痰热清注射液是呼吸系统常用药,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该药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多种肝脏疾病具有治疗作用。本文对近年来临床上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肝脏疾病的文献做一综述,以期明确该药在肝脏疾病领域的疗效,为拓展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雷扬陶艳艳刘成海
关键词:痰热清注射液肝病黄疸
痰热清注射液对急性肝衰竭小鼠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对D-氨基半乳糖胺(D-Gal N)/脂多糖(LPS)腹腔注射诱导的小鼠急性肝衰竭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D-Gal N(900 mg/kg)/LPS(10μg/kg)腹腔注射1次诱导急性肝衰竭模型,痰热清高、中、低剂量组于造模前4 d开始给药,第5天给药后1 h造模。动态观察小鼠24 h生存率。造模后6 h,HE染色观察肝组织炎症病理,采用试剂盒检测血清肝功能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胆碱酯酶(CHE);荧光原位明胶酶图法检测肝脏MMP2/9的活性,网状纤维染色观察肝组织网状支架结构,TUNEL染色观察肝细胞凋亡。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小鼠24 h生存率为5.0%;血清ALT、AST活性及TBA含量显著升高;肝组织病理显示肝小叶结构排列紊乱,肝窦散在出血灶伴炎性细胞浸润,网状支架破坏,细胞凋亡增多;肝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活性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痰热清高、中剂量组均可显著提高小鼠24 h生存率;降低血清ALT、AST、TBA水平;不同程度改善肝组织炎症病理,减少肝窦出血。结论:痰热清对D-Gal N/LPS诱导的急性肝衰竭模型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显著提高其生存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肝脏炎症损伤、降低MMP2/9活性有关。
雷扬陶艳艳刘成海
关键词:急性肝衰竭痰热清脂多糖生存率
痰热清注射液对急性肝衰竭小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痰热清注射液是国家二类新药,主要用于肺炎早期、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证属风温肺热病痰热阻肺者.临床研究发现,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本实验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痰热清注射液...
雷扬周爱明郭涛谭烨陶艳艳刘成海
miRNA-21/101/125a/195/200b在肝硬化、肝癌中的表达变化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microRNA(miRNA)-21/101/125a/195/200b在肝硬化、肝癌中的表达变化。方法收集患者肝组织样本,其中血管瘤6份、肝硬化10份,肝癌及癌旁组织14对;除血管瘤外,其余样本均HBsAg阳性。PCR检测各组miR-21、miR-101、miR-125a、miR-195、miR-200b的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索miR-101的表达与临床相应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肝硬化组血小板(PLT)明显降低,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升高,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升高;HE染色、Masson染色及网状纤维染色显示符合肝硬化诊断。与肝硬化组相比,肝癌组白细胞(WBC)、PLT均有所升高,PT、INR降低,AST、TBil表达下降;与对照组、肝硬化组相比,肝癌组甲胎蛋白(AFP)表达显著升高,免疫组化染色符合肝癌诊断。PCR检测mi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miR-101、miR-195在肝硬化组中的表达下降;与癌旁组织相比,miR-21在肝癌中的表达升高,miR-101、miR-195的表达则显著降低。miR-125a、miR-200b的表达在各组间无明显变化。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miR-101与PLT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75。结论 miR-101在肝硬化、肝癌组织中表达降低,且与血小板水平呈正相关,提示miR-101是慢性肝病的负调控因子。
雷扬陶艳艳王清兰罗运权刘成海
关键词:肝硬化肝癌慢性乙型肝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