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美珠
-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脊液β_2-微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 1990年
- 本文报告265例病人 CSF 中β_2-微球蛋白测定,其中男160例,女105例,共分四个组:(1)正常组10例;(2)肿瘤组143例;(3)非肿瘤组10例:(4)外伤组102例。测定结果:正常组平均值为1.198μg/ml,255例病人中肿瘤组大多数升高,其中以恶性肿瘤显著升高,最高为3.9μg/ml,着重分析讨论 CSF 中β_2-微球蛋白的作用和 CSF 中β_2-微球蛋白升高对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 刘道坤邓传宗张浩然陈长蔡用武顾志恺陈建陈秀玲于昕陈美珠
- 关键词:脑脊液Β2-微球蛋白
-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40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1998年
- 报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400例临床分析,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290例,脑梗塞(CI)110例。检测结果,颅内动脉收缩期峰速(VP)异常309例(77.3%),其中TIA组210例(72.4%),CI组99例(90.0%);信号消失116例(29.0%),其中TIA组70例(24.1%)、CI组46例(41.8)。分析表明,TCD检测可了解脑动脉血流动力学状态,并可对该病分型、分类,预测病变,指导用药及判断预后,提供检测依据。
- 陈美珠于昕刘道坤刘正
- 关键词:超声波诊断脑缺血脑梗塞血流动力学
- 实验性急性颅内压增高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
- 1990年
- 取实验用兔14只,以硬脑膜外球囊法制作急性颅内高压动物模型。阶梯性升高颅内压(ICP) 并记录脑于听觉诱发电位(BAEPs),直至动物死亡。实验发现,随着ICP不断增高,波Ⅰ潜伏期无明显变化(P>0.05),波Ⅱ、Ⅲ、Ⅳ潜伏期逐渐延长(P<0.01);峰间期(IPL)Ⅰ-Ⅱ、Ⅰ-Ⅲ、Ⅰ-Ⅳ、Ⅱ-Ⅳ也同样随着ICP的增高不断延长(P<0.01);各波波幅随ICP增高逐渐降低、波宽加大,并相继趋向平坦、消失,脑疝发生时,BAEPs变化明显,波Ⅳ消失率达60.71%。作者认为不仅可根据BAEPs的变化直接预测颅内压力水平,同时还可以判断在该压力水平时脑干功能状态。
- 陈建刘道坤刘正于昕陈美珠
- 关键词:颅内高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 颅脑外伤TCD临床监测——附123例分析
- 1998年
- 本文报告123例颅脑损伤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探测患者的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的血流速度。结果显示头部外伤早期,脑动脉血流速度增快,并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CD异常率较CT检查发现异常率高达72%以上。脑动脉血流速度减慢与病情轻重、病程关系不大。认为TCD检查用于头部外伤后的血液动力学的监测,能客观反应脑外伤的继发脑血管功能变化。
- 于昕陈美珠刘道坤刘正
- 关键词:颅脑外伤血流动力学TCDMCA
- 短暂脑缺血发作的听觉脑干诱发电位
- 1990年
- 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是神经科常见的一种较轻的脑血管疾病。该病特点是发病快,症状消失也快,但可反复发作,最后有部分病人发展为病情较重的脑梗塞。长期以来,对该病的诊断常依临床征象而定,缺少客观的诊断方法。我科自1988年3月~1989年2月共进行了60例TIA患者的听觉脑干诱发电位(BAEP)的检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0例,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37~72岁,平均55.8岁;其中40岁以下1例,41~50岁13例,51~60岁33例。
- 刘正刘道坤于昕陈美珠
- 关键词:脑缺血听觉脑干诱发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