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怡环

作品数:21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艺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会议论文
  • 10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艺术

主题

  • 10篇抑郁
  • 8篇大鼠行为
  • 7篇应激
  • 6篇齐拉西酮
  • 6篇海马
  • 6篇创伤
  • 6篇创伤后
  • 5篇重复经颅磁刺...
  • 5篇经颅磁刺激
  • 5篇磁刺激
  • 4篇应激模型
  • 4篇应激障碍
  • 4篇早期干预
  • 4篇神经发生
  • 4篇海马神经
  • 4篇海马神经发生
  • 4篇干预
  • 4篇IL-1Β
  • 4篇创伤后应激
  • 4篇创伤后应激障...

机构

  • 2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21篇陈怡环
  • 20篇谭庆荣
  • 19篇彭正午
  • 9篇杨帆
  • 6篇王化宁
  • 5篇王磊
  • 5篇吴迪
  • 4篇王磊
  • 3篇刘高华
  • 3篇陈冠婕
  • 2篇乔昱婷
  • 2篇孙润珠
  • 2篇白渊翰
  • 2篇郭力
  • 1篇张瑞国
  • 1篇何宏
  • 1篇王莹
  • 1篇闵妍
  • 1篇蔡敏

传媒

  • 4篇中华行为医学...
  • 2篇精神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2014中华...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年份

  • 3篇2017
  • 3篇2014
  • 10篇2013
  • 5篇201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迷迭香酸早期干预对创伤后应激模型大鼠行为及海马IL-1β和IL-6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 探讨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RA)早期干预对增强型单次延长应激(enhanced single prolonged stress,ESPS)模型大鼠行为和海马白介素-1β (IL-1β)、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48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对照组(Control)、RA低剂量组(Control+RA (L)),RA高剂量组(Control+RA (H)),模型组(ESPS),模型+RA低剂量组(ESPS+RA(L))和模型+RA高剂量组(ESPS+RA(H)),每组8只.采用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检测大鼠行为表现,并且在行为实验完成后处死大鼠,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大鼠海马中IL-1β和IL-6的水平.结果 (1)旷场实验:ESPS组大鼠进入中央区次数[(7.63±5.32)次]和中央区的探索时间百分比[(14.88±7.35)%]均显著低于Control组[分别为(18.13±10.15)次,(26.68±10.06)%]和ESPS+RA (H)组[分别为(16.88±8.81)次,(25.08±8.52)%],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Control+RA(L)、Control+RA(H)组与Control组之间,以及ESPS组和ESPS+RA(L)之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与Control组大鼠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37.38±8.24)%和开臂停留时间百分比(17.63±4.74)%相比,ESPS组有显著降低[分别为(21.92±6.82)%,(10.01±3.82)%],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ESPS组比较,ESPS+RA(H)组大鼠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和开臂停留时间百分比[分别为(33.72±9.49)%,(16.99±4.28)%]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SPS组和ESPS+RA(L)之间及Control+RA(L)、Control+RA(H)组与Control组之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ELISA结果显示:ESPS组大鼠海马中IL-1β和IL-6的含量[(4.91±0.77)pg/mg,(38.31±9.44) pg/mg]高于Control组[(3.14 ±0.96) pg/mg,(27.15±8.03) pg/mg]和ESP
陈怡环吴迪陈冠婕彭正午王化宁王莹谭庆荣
关键词:迷迭香酸创伤后应激障碍白介素-1Β
齐拉西酮对慢性不可预见应激大鼠抑郁行为与海马神经发生的作用
目的研究齐拉西酮对慢性不可预见(chronicunpredictable stress,CUS)应激大鼠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以及对海马神经发生的作用。方法建立慢性不可预见应激大鼠模型,在造模结束后,连续7 d腹腔注射给予...
彭正午杨帆王磊陈怡环谭庆荣
齐拉西酮早期干预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大鼠行为的改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齐拉西酮早期干预对改良单次延长应激(single prolonged stress and foot shock,SPS&S)模型大鼠行为的改善作用及大脑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hosphorylated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 protein kinase,pERK1/2)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齐拉西酮组以及齐拉西酮+U0126组,每组6只。对照组正常饲养;模型组为SPS&S处理组;齐拉西酮组为SPS&S造模结束后,每天灌胃齐拉西酮(2.5ms/kg),连续7d;齐拉西酮+U0126组为SPS&S造模结束后,连续7d给予齐拉西酮,并在每次齐拉西酮灌胃后0.5h,腹腔注射U0126(MEK1/2抑制剂)(0.5ms/kg)。各组在处理结束24h后,采用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检测大鼠行为表现,并且在行为实验完成后处死大鼠,以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大脑pERK1/2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旷场实验中,模型组大鼠水平活动度,中央活动次数[分别为(76.23±54.76)cm,(4.60±1.14)次]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43.77±74.22)cm,(12.404-3.36)次]和齐拉西酮组[分别为(274.98÷83.56)cm,(12.00±2.9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与齐拉西酮+U0126组[分别为(138.14±41.98)cm,(5.00±1.58)次]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高架十字测试中,各处理组在大鼠开臂进入次数和停留时间上的差异性与旷场实验的结果一致。Western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pERK1/2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齐拉西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齐拉西酮能改善PTSD动物的焦虑样行为,而且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pERK1/2的表达实现的。
王磊杨帆陈怡环白渊翰乔昱婷彭正午谭庆荣
关键词:齐拉西酮创伤后应激障碍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海马神经发生在重复经颅磁刺激抗抑郁作用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的物理治疗技术,现广泛应用于抑郁症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及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现对rTMS促进海马神经并由此发挥抗抑郁效应的机制做一综述.
陈怡环陈冠婕彭正午谭庆荣
关键词:抑郁症重复经颅磁刺激海马神经发生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文拉法辛对老年抑郁症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盐酸文拉法辛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1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rTMS组(rTMS联合文拉法辛治疗)和假刺激组(假刺激联合文拉法辛治疗),rTMS组31例,假刺激组30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价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采用数字广度测验(DST)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估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后第4周末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2、4周末rTMS组HAMD评分低于假刺激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周末rTMS组DST正序评分和总评分均高于假刺激组(P<0.05),治疗后第4周末rTMS组WCST错误应答数和持续错误数均低于假刺激组(P<0.01),总应答数与正确应答数均高于假刺激组(P<0.01)。结论单独使用文拉法辛较rTMS联合文拉法辛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相当,不良反应相似,但是联合干预起效更快而且在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方面疗效更优。
孙润珠陈怡环郭力何宏谭庆荣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文拉法辛老年抑郁症
海马CB1受体在rTMS改善CUMS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中的作用
目的:应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的抑郁模型大鼠进行研究,探讨海马区域的内源性大麻素Ⅰ型受体(cannabinoid type 1 recep...
王磊陈怡环彭正午谭庆荣
关键词:海马
观察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模型诱导难治性抑郁小鼠行为及脑内IL-1β的表达水平
陈冠婕彭正午陈怡环吴迪刘高华谭庆荣
齐拉西酮对慢性不可预见应激大鼠抑郁行为与海马神经发生的作用
目的:研究齐拉西酮对慢性不可预见(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 CUS)应激大鼠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以及对海马神经发生的作用. 方法:建立CUS大鼠模型,连续7d给予齐拉西酮(2.5 mg/...
杨帆王磊陈怡环彭正午谭庆荣
关键词:齐拉西酮海马神经发生
不同刺激参数rTMS对慢性不可预见应激大鼠行为的作用及大脑5-HT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刺激频率和不同强度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stimulation,rTMS)对慢性不可预见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
彭正午陈怡环王化宁谭庆荣
文献传递
不同刺激参数rTMS对慢性不可预见应激大鼠行为的作用及大脑5-HT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刺激频率和不同强度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慢性不可预见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
彭正午陈怡环王化宁谭庆荣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