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建琴

作品数:22 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生物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3篇野猪
  • 3篇生物多样性
  • 3篇自然保护
  • 3篇自然保护区
  • 3篇保护区
  • 2篇底栖动物
  • 2篇眼虫
  • 2篇湿地
  • 2篇种群
  • 2篇微卫星
  • 2篇绿眼虫
  • 2篇互花米草
  • 2篇海滨湿地
  • 2篇核DNA
  • 1篇大型底栖动物
  • 1篇底栖生物
  • 1篇底栖无脊椎动...
  • 1篇地理
  • 1篇动物学
  • 1篇动物学实验

机构

  • 14篇南京师范大学
  • 13篇江苏教育学院
  • 7篇江苏第二师范...
  • 2篇安徽大学
  • 2篇盐城师范学院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江苏农牧科技...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江苏省农林厅
  • 1篇连云港市林业...
  • 1篇南京市梅园中...

作者

  • 22篇陈建琴
  • 11篇常青
  • 10篇张晨岭
  • 4篇周开亚
  • 4篇张保卫
  • 3篇王国祥
  • 3篇李崇奇
  • 2篇丁栋
  • 2篇刘金娥
  • 2篇胡超超
  • 1篇朱雅
  • 1篇刘忠权
  • 1篇周文良
  • 1篇周鑫
  • 1篇丁正峰
  • 1篇解文利
  • 1篇赵凯
  • 1篇王加连
  • 1篇钱文杰
  • 1篇徐颖

传媒

  • 6篇南京师大学报...
  • 5篇江苏教育学院...
  • 2篇Curren...
  • 2篇生物学通报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江苏第二师范...
  • 1篇世界生态学
  • 1篇第九届全国野...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虚拟现实技术在动物学实验中的应用展望
2015年
动物学实验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学科交叉融合的新教学改革背景下,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更好地解决动物学实验中动物的福利问题、实验材料的成本问题和实验结果的评价问题.
张晨岭陆湘杰陈建琴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
pH值与绿眼虫包囊的形成被引量:2
2005年
陈建琴钱晶
关键词:PH值绿眼虫包囊水环境
盐城沿海滩涂自然保护区底栖生物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在保护区内的11个断面上根据植被的组成及其生境的变化建立的2~6个站位各设立了3~5个采样点,采集底栖生物,做生物多样性分析.本次调查共发现潮间带和底栖动物61种,其中环节动物2目9科17种,软体动物10目23科36种,节肢动物3目5科8种.基于本次调查所做的多样性分析表明,处于保护区核心区的底栖生物多样性最高,而处于开发建设之中的大丰港的生物多样性最低.这表明人类有意识的保护或者无节制的开发活动对生物多样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张晨岭陈建琴丁栋常青
关键词:底栖生物生物多样性
东北亚地区野猪种群mtDNA遗传结构及系统地理发生被引量:19
2005年
研究测定了中国东北、华北及四川西部72个野猪(Susscrofa)个体线粒体控制区全序列,并结合GenBank报道的日本野猪(S.s.leucomystax)、琉球野猪(S.s.riukiuanus)72个同源区序列,分析了东北亚地区野猪线粒体DNA的变异及系统地理格局。在东北亚地区野猪的线粒体控制区共发现42个变异位点,均为转换,共定义了34个单元型。单元型之间的系统发生分析表明,东北亚地区野猪来自同一祖先。东北亚地区野猪现生种群具有显著的种群遗传结构,其中日本野猪与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东北野猪之间亲缘关系较近;而琉球野猪则与华北野猪间亲缘关系较近,与日本野猪和东北野猪间的关系相对较远。嵌套进化枝系统地理分析(Nestedcladephylogeographicalanalysis,NCPA)表明:东北亚地区野猪由同一祖先经过长距离的迁徙而形成现生各种群(或亚种);琉球野猪应起源于大陆野猪,其种群演化可能经历了片断化事件;华北野猪呈现南部种群遗传多样性高的特点。
李崇奇常青陈建琴张保卫朱立峰周开亚
关键词:野猪控制区种群遗传结构系统地理学系统发生分析MTDNA线粒体控制区
盐城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初探
2003年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之一.盐城自然保护区自然条件优越,生物多样性丰富.本文通过对盐城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的概述,就正确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制定保护区科学规划和持续利用的总体思路、注重保护区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造、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等问题,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对策.
王加连陈建琴
关键词:盐城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
苏南水网部分航道底栖无脊椎动物组成及其水质评价被引量:3
1998年
通过对苏南水网部分航道底栖动物调查,共发现底栖动物23种,其中水生寡毛类6种,蛭类1种,软体动物14种,水生昆虫2种.在各航道段,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与水体pH值无明显的相关;不同污染状态或不同富营养类型的水体,其BOD5及高锰酸钾指数有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能较好地反映苏南水网各航道段水体的污染状况.
陈建琴常青徐颖苏翠荣姚琪
关键词:底栖动物水质评价无脊椎动物航道
互花米草扩张对江苏海滨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被引量:28
2010年
2008年6月在苏北海滨湿地盐城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取了3个典型断面8个样点,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密度、生物量、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等群落特征。本研究共采集到底栖动物21种,其中软体动物12种,占物种总数的57.1%;甲壳动物6种,占物种总数28.6%;环节动物2种,占物种总数9.5%;鱼类1种,占物种总数4.8%。结果显示:在光滩生境中,软体动物多以托氏昌螺(Umbonium thomasi)、泥螺(Bullacta exarata)及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为优势种,豆形拳蟹(Philyra pisum)亦有一定的数量。随着米草群落的侵入,软体动物中的尖锥拟蟹守螺(Cerithidea lar-gillierti)与环节动物中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则逐渐变成优势种。新生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群落提高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数量和丰富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米草的生长,米草群落中的底栖动物的物种数及多样性都会下降。可见,研究米草入侵对海滨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除了调查方法及时空因素外,还应考虑到研究样地互花米草入侵时间的长短。
仇乐刘金娥陈建琴王国祥常青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
家猪核DNA多态标记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02年
 在太湖猪各类群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的基础上,对太湖猪类群间或与其他猪品种间有差异的核DNA标记位点SANDX 1、SANDX 2及SANDX 3进行了克隆,并对SANDX 2、SANDX 3位点的序列进行了测定及e PCR、BLAST分析.
陈建琴常青周开亚掌子凯曹霄
关键词:家猪NDNA核基因组太湖猪
中国野猪核DNA SANDX-2位点遗传变异分析
2007年
研究测定了89个中国野猪和1个家猪未知功能核基因SANDX-2位点的序列.在序列比对后长510bp左右,发现有2处4种类型碱基缺失,30个位点发生碱基替换,共定义了19种单元型.在野猪中共发现18种单元型,其中7种只在某一地方种群中发现,11种为地方种群间共享单元型.用邻接法基于核苷酸Kimura 2-parameter模型构建系统发生树中,19种单元型被明显分为2大枝.尽管各枝得到的Bootstrap值均较低,且各地方种群中出现的单元型散布在不同的进化枝中,但单元型在野猪亚种内的分布已出现了一定的地理分布格局.若不考虑碱基的插入/缺失,用TCS构建19种单元型网络表明,HAP2单元型为一古老单元型,其他为衍生单元型.
霍爱玲张晨岭李崇奇陈建琴周开亚常青
互花米草盐沼土壤有机碳循环研究方法与技术被引量:1
2017年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引入中国30余年,其生态效应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总结了在互花米草盐沼土壤碳循环中用到的关键研究方法、研究技术和相关成果,包括盐沼土壤有机质分组方法,海滨湿地有机碳结构、来源及判定方法,以及相关研究结果。未来研究方向建议:加强不同区域和不同环境条件之间的比较研究;加强多种新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滨海盐沼湿地碳与邻近生态系统之间的交换通量核算与监测;加强盐沼碳赋存控制因素的研究,预测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影响机制,提升我国盐沼固碳能力。
刘金娥苏海蓉黄黄符少卿王国祥陈建琴
关键词:盐沼稳定碳同位素碳循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