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国林

作品数:40 被引量:337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5篇中医
  • 7篇虚证
  • 6篇血虚
  • 6篇血虚证
  • 5篇药疗
  • 5篇药疗法
  • 5篇医药疗法
  • 5篇郁结
  • 5篇平肝
  • 5篇气郁
  • 5篇中医药
  • 5篇中医药疗法
  • 5篇细胞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 5篇结证
  • 5篇肝气
  • 5篇肝气郁结
  • 5篇肝气郁结证
  • 5篇肝血虚

机构

  • 34篇中南大学
  • 2篇海南省人民医...
  • 2篇湖南医科大学...
  • 2篇海南省中医院
  • 2篇湘西自治州人...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湖南省第二人...
  • 1篇桃源县中医院

作者

  • 36篇陈国林
  • 13篇陈泽奇
  • 11篇石林阶
  • 10篇陈昌华
  • 9篇赵玉秋
  • 7篇罗团连
  • 6篇钟广伟
  • 6篇李炜
  • 5篇罗艳红
  • 5篇易振佳
  • 3篇相玲丽
  • 3篇李家邦
  • 3篇赵劲风
  • 3篇胡随瑜
  • 3篇李学文
  • 3篇金益强
  • 2篇李一翔
  • 2篇黎杏群
  • 2篇尹耀慧
  • 2篇胡建军

传媒

  • 12篇湖南中医学院...
  • 4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药新药与临...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湖南医学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华人消化杂志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西医结合学...
  • 1篇养生大世界(...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 1篇中国科协20...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3
  • 1篇2002
  • 6篇2001
  • 7篇2000
  • 2篇1999
  • 4篇1998
  • 5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89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平肝潜阳药物对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淋巴细胞蛋白质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平肝潜阳药物对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淋巴细胞蛋白质表达的影响,为识别鉴定平肝潜阳药物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相关蛋白质奠定基础。方法:26例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采用平肝潜阳药物中药复方治疗。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记分、血压,利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正常人及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治疗前后淋巴细胞总蛋白质,用ImageMaster 2DE软件分析双向电泳图谱,以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平肝潜阳药物中药复方治疗总有效率为88.5%;改善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症状,如头痛、眩晕、口干和烦躁易怒等;平肝潜阳药物中药复方有降低血压的作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人、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种淋巴细胞凝胶蛋白质点数依次为527±41,559±62和543±59。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与正常人比较,有15个蛋白质表达下调,10个蛋白质表达上调;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治疗前后比较,表达下调15个蛋白质中有12个表达增强,而表达上调10个蛋白质中有6个表达降低。结论:平肝潜阳药物中药复方有缓和的降压作用,有较好的改善中医症状的作用;平肝潜阳药物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淋巴细胞蛋白质的表达而实现的。
钟广伟李炜罗艳红陈国林易振佳陈泽奇张臣彭川曼
关键词:肝阳上亢证高血压病淋巴细胞
中医肝病五类证的计量鉴别诊断及其临床评估被引量:38
1999年
根据吉林、湖南、海南三省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用判别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中医肝脏的肝气郁结、肝阳上亢、肝阳化风、肝火上炎及肝血虚五证的计量鉴别诊断表,临床验证符合率达84%~100%。提示该判断分析方法运用于中医肝脏证候的计量诊断可达到快速、简便且准确。
罗团连陈国林赵玉秋陈泽奇石林阶赵劲风
关键词:肝病计量鉴别诊断
中医肝病的三类证候病理生理学基础研究
金益强黎杏群李家邦陈国林陈国桢
该项目属中西医结合学科应用基础研究。我所1978年确定中医肝病证候病理生理学基础研究方向,已按立项计划完成肝郁脾虚、肝阳上亢证、肝阳化风证(1980年1月至1998年6月)三类证候的系统研究。研究内容:辨证标准研究:从临...
关键词:
关键词:中医病理生理学新药研制
平肝潜阳方对偏头痛肝阳上亢证大鼠血淋巴细胞蛋白质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平肝潜阳方对偏头痛肝阳上亢证大鼠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用电刺激SD大鼠三叉神经节的方法并灌服附子汤复制偏头痛肝阳上亢证模型,采用平肝潜阳方中药进行干预。运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偏头痛肝阳上亢证大鼠血淋巴细胞的总蛋白,图像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得到相应的肽质量指纹图,搜索数据库鉴定蛋白质。结果:平肝潜阳方能够明显改善偏头痛大鼠的头痛等症状,得到分辨率及重复性较好的正常大鼠、偏头痛肝阳上亢证大鼠、中药治疗大鼠血淋巴细胞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共得到13肽质量指纹图谱,2个无质谱结果,搜索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蛋白质11个,包括乙醇脱氢酶3,糖原磷酸化酶,ATP合酶D链,膜联蛋白-3,泛素,中性粒细胞防御素4前体,黑素瘤相关性E2抗原,热休克蛋白-27,膜联蛋白-A1,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Ⅱ,谷胱甘肽合成转移酶片断。结论:平肝潜阳方治疗后的偏头痛肝阳上亢证大鼠血淋巴细胞蛋白质的表达与治疗前比较有差异,所鉴定的11个蛋白质可能与平肝潜阳方的作用机制有关。
钟广伟胡建军陈泽奇罗艳红张莺尹耀慧李炜易振佳陈国林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偏头痛肝阳上亢证血淋巴细胞
中医肝脏证候地域分布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以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省中医院、白求恩医科大学附属一医院住院病人和部分门诊病人5113例为调查对象,探讨中医肝脏证候分布规律,证候与南北地域、季节的关系。调查结果显示:肝阳虚证、肝火上炎证多见于南方3个医院,而白求恩医大附一院则少见,肝血瘀滞证多见于白求恩医大附一院,肝胆湿热证多见海南省两个医院。肝阳上亢证的分布与季节有关(P<0.01)。
赵玉秋陈国林陈泽奇
关键词:流行病学
肝血虚证15项实验指标同步检测的分析被引量:9
2001年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 -ED)法和放射免疫法 (RIA) ,对 2 7例肝血虚证患者 15项指标进行检测 ,经多因素聚类分析 ,并进行典型指标筛选。结果发现 :15项指标可聚五类 ,每类的典型指标分别为NE ,T3,TXB2 ,ALD和cGMP。提示肝血虚证的病理基础主要以交感神经活动减退 ,低T3 综合征 ,调节心血管舒缩和水盐代谢的活性物质以及细胞膜内第二信使类物质的显著改变为特征。
陈昌华石林阶舒毅刚陈国林邢之华张自强尤劲松
关键词:肝血虚证低色素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病理生理学RIA
调经药应适时服用
2007年
小怡是一名32岁的银行职员,从去年起她发现自己月经量减少了,原来每次经期是3—5天,现在却只车卜天。小怡吃过很多中药调经,但是月经量还是没有增加,这让她非常担心。调经药的服用时间是疗效好坏的关键,必须适时服用,症状不同,服药时间也不同。
陈国林
关键词:服用时间调经药银行职员经量减少服药时间月经量
中医肝脏辨证标准规范化研究——肝阳上亢证辨证标准被引量:27
2001年
通过 5 113例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找出症状出现率在 5 0 %以上 ,具有肝的特征性症状 ,请专家反复咨询 ,确定主证 ,采用主证辨证法 ,制订了肝阳上亢证的临床辨证标准 ,并用异病同证、同病异证对比的方法 ,寻找肝阳上亢证的辅助诊断指标。
陈国林胡随瑜陈泽奇赵玉秋金益强罗团连陈昌华
关键词:中医辨证临床流行病学肝脏
肝气郁结证患者血清胃泌素含量分析被引量:36
1998年
为了研究肝气郁结证的病理生理基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辨证属肝气郁结证的神经衰弱、乳痛症、慢性胃炎和慢性胆囊炎等30例患者的血清胃泌素含量。结果表明,肝气郁结证患者血清胃泌素含量显著低于健康人对照组(P<0.01);不同病种之肝气郁结证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相近(P>0.05)。提示血清胃泌素水平的降低是肝气郁结证重要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
陈泽奇李学文陈国林赵玉秋
关键词:肝气郁结证胃泌素病理生理中医诊断
肝气郁结证患者血浆L-ENK、AVP、ANP含量分析被引量:44
1997年
为了研究肝气郁结证的病理生理基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辨证属肝气郁结证的神经衰弱、乳痛证、慢性胃炎和慢性胆囊炎等患者54例。结果表明肝气郁结证患者血浆L-ENK、ANP含量显著低于健康人(P<0.01),AVP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
陈泽奇陈国林石林阶赵玉秋李学文
关键词:肝气郁结证脑啡肽精氨酸加压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