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君彦
- 作品数:9 被引量:6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88例脊柱转移瘤磁共振成像分析被引量:16
- 1999年
- [目的]分析188例脊柱转移瘤的MR表现,探讨其转移途径、生长方式和MRI诊断价值。[方法]188例脊柱转移瘤患者,均有脊柱病变区或原发肿瘤的组织学证实。MR成像采用自旋回波序列,所有病例作了T1加权成像、质子密度成像和T2加权成像,49例作了静脉注射Gd-DTPA后T1加权成像。[结果]188例共检出椎体转移756只,其中598只椎体呈现信号/形态异常,158只仅呈现信号异常。96例伴附件异常,108例体椎旁软组织肿块,121例伴椎管内侵犯。病变椎体的基本信号组合(与正常椎体相比)为T1加权像低信号和T2加权像高信号。增强后T1加权像可掩盖其原T1加权像上低信号病灶,但对椎管内侵犯程度和椎体病灶活跃部位的显示更为清晰。[结论]MR成像是脊柱转移瘤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并可评判其转移途径、生长方式和累及范围。
- 李明华陈君彦王皖程英升何鸿渊乔瑞华詹松华
- 关键词:脊柱转移瘤核磁共振GD-DTPA肿瘤转移
- 颅内动脉瘤可解脱弹簧栓塞治疗——附28例分析被引量:3
- 1998年
- 目的:比较评价 MDS 和 GDC 栓塞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材料和方法:28例颅内动脉瘤(宽颈动脉瘤6例,狭颈动脉瘤22例)患者接受了血管内治疗,其中 MDS 栓塞9例,GDC 栓塞19例。术后即时和6个月后作血管造影以评价其栓塞效果。结果:28例经血管治疗手术成功26例,失败2例。在用 MDS 栓塞成功的8例中,完全栓塞2例(25%),大部栓塞(栓塞范围>70%)3例(38%),部分栓塞(栓塞范围<70%)3例(38%)。在用 GDC 栓塞成功的18例中,完全栓塞12例(67%),大部栓塞4例(22%),部份栓塞2例(11%)。术后6个月随访血管造影7例,无1例显示动脉瘤再开放。术后血栓形成发生2例,1例2周后完全恢复,另1例留有永久后遗症。1例手术失败,因动脉瘤再次破裂1周后死亡。结论:在狭颈动脉瘤,经血管治疗技术可完全闭塞动脉瘤腔,GDC 的可操作性和治疗效果要优于 MDS。
- 李明华陈君彦顾斌贤程英升赵培荣陆学胜徐世定
- 关键词: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 椎管内脊膜转移瘤的MRI诊断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评价椎管内脊膜转移瘤的MR成像表现。方法:经组织学及临床证实的13例椎管内脊膜转移瘤患者,运用中磁场MR机,予以自旋回波序列成像。结果:依据硬膜、脑脊液在不同成像序列上的信号组合,把13例椎管内转移瘤分为(1)硬膜、硬膜外病变7例;(2)硬膜、硬膜下病变3例;(3)软膜病变3例。增强后T_1加权像上病灶呈条状、层状、花边状、结节状强化。结论:增强后T_1加权成像对椎管内脊膜转移瘤的诊断是最敏感的,依据椎管内病灶的分布特点,可评估其转移途径。
- 李明华王皖陈君彦詹松华程英升何鸿渊乔瑞华
- 关键词:椎管内肿瘤NMR成像
- 可解脱球囊在神经介入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和地位被引量:14
- 2001年
- 目的 评价可解脱球囊在当今神经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8例颅颈部血管性疾病患者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2 6例 ,海绵窦段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 3例 ,梭形动脉瘤 1例 ,颅颈部AVF8例 )应用可解脱球囊闭塞瘘口或闭塞一侧颈内动脉。结果 38例中 ,获解剖治愈 2 1例 ,通过颈内动脉闭塞达到疾病治愈 17例 ,无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 可解脱球囊在部份颅颈部血管性疾病的介入治疗中 。
- 李明华顾斌贤程英升陈君彦方淳王武
- 关键词: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动静脉瘘球囊栓塞
- 颈外动脉供血型硬膜动静脉瘘的经血管治疗
- 1999年
- 目的:评估经动脉颗粒栓塞颈外动脉供血型硬膜动静脉瘘的应用技术和临床效果。材料和方法:10例经血管造影证实的硬膜动静脉瘘患者,选择性插管入近病巢处的供养动脉或近供养动脉开口的主干动脉,在电视严密监视下缓慢注入PVA颗粒直至血流静止、瘘道闭塞。术后15分钟和6个月随访血管造影及评估临床情况。结果:7例术后瘘道完全闭塞,3例大部闭塞(80%发以上),6个月后随访血管造影者7例,均未显示瘘道。结论:经动脉采用颗粒栓塞颈外动脉供血型硬膜动静脉瘘,其操作简便,较为安全,临床效果好,应视为此类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 李明华陈君彦顾斌贤程英升赵培荣李敏
- 关键词:硬膜动静脉瘘颈外动脉
- 复杂型动静脉瘘的血管内治疗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 探讨经血管治疗头面、脊柱复杂型的动静脉瘘的可行性。方法 6 例复杂型动静脉瘘(头面部3 例,脊柱3 例) 患者,施行血管内治疗,其中3 例用可脱性球囊和颗粒联合栓塞,1 例为单纯弹簧圈栓塞,1 例为单纯球囊栓塞,1 例为单纯颗粒栓塞。栓塞后即刻行血管造影,半年后随访MRI。结果 6 例中4 例获完全闭塞,2 例大部闭塞。4 例半年后随访MRI未显示瘘道再通。结论 经血管治疗是颅面、脊柱动静脉瘘的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
- 李明华顾斌贤陈君彦赵培荣程英升李敏
- 关键词:动静脉瘘栓塞治疗脊柱头面部血管内治疗
- 颅内动脉瘤的电解脱弹簧栓塞治疗被引量:15
- 2000年
- 目的 评价经血管电解脱弹簧 (GDC)栓塞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GDC分别采用“蚕茧”填塞技术和“蚕食”填塞技术 ,对 81例 84枚颅内动脉瘤予以动脉瘤腔栓塞 ,其中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者 6 3例 ,未破裂者 18例。 45例在术后 3个月或 6个月作随访脑血管造影。结果 74例 77枚动脉瘤GDC栓塞成功 ,7例手术失败。 77枚动脉瘤中 ,42例获完全闭塞 ,2 2例获大部闭塞 ,13例获部分闭塞。闭塞程度与动脉瘤腔大小、动脉瘤颈宽度有关 ,在巨大动脉瘤和宽颈动脉瘤 (瘤体∶瘤颈 <2 ) ,较难完全闭塞。随访脑血管造影中 ,7例不完全闭塞患者显示原残腔扩大。 74例中发生术中动脉瘤再破裂出血 4例 ,其中 3例继续GDC栓塞后愈合 ,1例术后 1周死亡 ;术中血栓形成 3例 ,2例行局部动脉内溶栓后完全康复 ,1例永久性轻度单肢瘫。结论 GDC栓塞术选择性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患者是安全的 ,定期随访血管造影评价栓塞效果是必要的 。
- 李明华刘建民许奕陈君彦顾斌贤徐世定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栓塞疗法
- 脑动静脉畸形(AVMs)的NBCA栓塞治疗
- 2000年
- 目的 ;评价NBCA栓塞治疗脑AVMs的临床效果。材料和方法 :36例脑AVMs患者(临床表现为脑出血14例 ,癫16例 ,其他6例) ,均经完整的血管造影检查、畸形血管的血管构筑学研究和Spetzler分级 ,在供血动脉选择性血管造影后注入NBCA ,术后即刻行血管造影 ,半年后行MRI检查 ,以评估栓塞的近、远期效果。结果 :术后即刻血管造影显示闭塞范围大于90 %为11例(30.5 %) ,70 %~90 %为8例(22.2 %) ,50 %~69 %为10例(27.8 %) ,小于50 %为7例(19.4 %)。在9例患者 ,术后6个月随访MRI检查显示栓塞区无再通。36例中 ,术后有较严重并发症3例 ,1例为脑干旁AVM ,术后存在永久性轻度共济失调 ;1例为颞巨大AVM ,术中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 ,保守治疗2星期后康复 ;另1例为颞深AVM ,栓塞后出现短暂的神经功能缺失。结论 :脑AVMs血管构筑学研究在NBCA栓塞术中是必需的 ,在单支终末供养动脉的脑AVMs ,NBCA栓塞可获完全治愈。
- 李明华陈君彦顾斌贤徐世定刘卫东陆学胜李敏
-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栓塞血管内治疗NBCA
- 颅内动脉瘤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术后随访观察被引量:15
- 2002年
- 目的 评价颅内动脉瘤电解可脱性弹簧圈 (GDC)栓塞治疗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采用GDC栓塞 131例共 134枚颅内动脉瘤 ,其中前交通动脉瘤 39枚 ,后交通动脉瘤 4 5枚 ,颈内动脉虹吸段动脉瘤 19枚 ,大脑中动脉瘤 14枚 ,大脑前动脉瘤 3枚 ,后循环动脉瘤 9枚 ,其他部位 5枚。宽颈动脉瘤 (瘤颈宽度 >4mm或瘤体颈比率 <2 ) 39枚 ,狭颈动脉瘤 79枚 ,瘤颈显示不清者 16枚。栓塞术后 15个月内随访DSA ,以与栓塞后即时DSA比较其变化。结果 在 39枚宽颈动脉瘤和 79枚狭颈动脉瘤中 ,完全、近完全闭塞者分别为 30枚 (76 92 % )和 75枚 (94 94 % ) ,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χ2 =8 6 4 3,P <0 0 1)。栓塞后即时完全、近完全闭塞的 118枚动脉瘤中 ,术后不同时期随访DSA显示均无变化 ;栓塞后即时部分疏松填塞的 16枚动脉瘤中 ,随访DSA显示动脉瘤缩小者 3枚 ,无变化者4枚 ,再开放扩大者 9枚。结论 GDC致密、完全栓塞颅内动脉瘤的近、中期疗效肯定 ,但定期随访行DSA检查是必要的 ,尤其是部分疏松填塞者 ,对于复发的病例 。
- 李明华刘建民程英升顾斌贤许奕陈君彦王武徐涛徐世定
- 关键词:栓塞疗法介入性放射学颅内动脉瘤电解可脱性弹簧圈随访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