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凌艳

作品数:112 被引量:461H指数:11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建筑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1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3篇农业科学
  • 14篇生物学
  • 11篇建筑科学
  • 6篇医药卫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5篇杜鹃
  • 15篇胁迫
  • 14篇西洋杜鹃
  • 11篇园林
  • 10篇光合特性
  • 9篇城市
  • 8篇叶绿
  • 8篇景观
  • 7篇叶绿素
  • 7篇叶片
  • 7篇沙地
  • 7篇观赏
  • 6篇低温胁迫
  • 6篇叶绿素荧光
  • 6篇叶色
  • 6篇植物
  • 5篇沿海沙地
  • 5篇种子
  • 5篇观赏竹
  • 5篇发芽

机构

  • 112篇福建农林大学
  • 6篇闽江学院
  • 6篇福建省东山赤...
  • 4篇福建林业职业...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福州大学
  • 1篇福建农业职业...
  • 1篇信阳农林学院
  • 1篇成都赛肯思景...

作者

  • 112篇陈凌艳
  • 97篇郑郁善
  • 79篇何天友
  • 65篇荣俊冬
  • 39篇陈礼光
  • 11篇张迎辉
  • 9篇郑宇
  • 8篇谢德金
  • 7篇彭东辉
  • 6篇李欣欣
  • 4篇陈佳
  • 4篇余丽玲
  • 4篇吴沙沙
  • 4篇吴玉香
  • 3篇施成坤
  • 3篇郑林
  • 3篇黄树军
  • 3篇翟俊文
  • 3篇龙智慧
  • 3篇曾真

传媒

  • 7篇福建林学院学...
  • 7篇福建农林大学...
  • 7篇福建林业
  • 6篇安徽农业科学
  • 5篇福建农业学报
  • 5篇西南林业大学...
  • 4篇亚热带农业研...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四川建筑
  • 3篇江苏林业科技
  • 3篇山东林业科技
  • 3篇中国城市林业
  • 3篇森林与环境学...
  • 2篇林业科学
  • 2篇世界林业研究
  • 2篇热带作物学报
  • 2篇福建林业科技
  • 2篇安徽建筑
  • 2篇世界竹藤通讯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1篇2024
  • 10篇2023
  • 9篇2022
  • 12篇2021
  • 7篇2020
  • 6篇2019
  • 12篇2018
  • 9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10篇2014
  • 11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1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刚竹属植物种质资源及应用价值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9年
中国是世界竹子的分布中心,其丰富的竹资源应首推刚竹属,占全国竹林面积的2/3,共计50余种。本文综述了刚竹属植物种质资源的分布概况,并从传统的形态学分类法与现代的维管束解剖法、生物化学分类法、细胞分类法、分子标记法等方面总结了刚竹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刚竹属植物的经济价值、药用价值、生态价值、景观价值以及文化与美学价值。分析了刚竹属植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种质资源的分类研究和应用做出展望。
李云鸽薛磊凡莉莉叶龙太陈凌艳何天友郑郁善
关键词:刚竹属种质资源
不同施氮模式和施氮量对福建柏幼苗生物量分配和根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究不同施氮模式和施氮量对福建柏幼苗生物量分配和根系生长的影响,旨在为福建柏幼苗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年生福建柏幼苗为对象,设置平均施氮(相同间隔时间内施用等量氮素)、指数施氮(依据氮素指数添加)和对照(CK)3种处理,分析不同施氮量对福建柏幼苗根、茎和叶生物量分配及根系形态变化的影响;运用洛伦兹模型和抛物面模型拟合2种施氮模式下根系生物量与苗高、地径的生长变化关系,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最佳施氮模式和施氮水平。【结果】在平均施氮和指数施氮模式下,氮素施入对1年生福建柏幼苗生物量均具有显著影响;2种施氮模式对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但根、茎和叶生物量均表现出随施氮量提高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在指数施氮模式下,福建柏幼苗的根、茎生物量高于平均施氮处理;在平均施氮和指数施氮模式下,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根平均直径和比根长指标均高于CK,表现出各指标均随施氮量提高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指数施氮处理下福建柏根系各形态指标均高于平均施氮处理;抛物面模型具有较高的R^2(0.922~0.978)和较低的RSS(0.234~0.841),拟合结果优于洛伦兹模型,能够精确预测不同施氮处理下的根系生物量以及苗高、地径的生长变化。【结论】平均施氮和指数施氮均能促进福建柏幼苗的生物量积累和根系生长,其中指数施氮模式优于平均施氮,最佳施氮水平为每株600 mg氮素。
荣俊冬凡莉莉陈礼光张迎辉何天友陈凌艳宋鲲鹏郑郁善
关键词:生物量分配
西洋杜鹃良种繁育技术及园林应用研究
郑郁善陈凌艳郑宇何天友张迎辉陈礼光郑林荣俊冬陈祖建黄淑燕
科技技术领域:该研究属于林业科学技术园林植物领域。主要技术内容及经济指标:遗传多样性研究:建立和优化了西洋杜鹃ISSR反应体系,对11个品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利用6个标记所产生的8个多态位点绘制了ISSR指纹图谱。耐...
关键词:
关键词:西洋杜鹃引种选育繁育栽培
太子参叶片挥发性有机物的抑菌效果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菌落法对空气中常见的4种主要微生物(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放线菌)进行皿内培养,并探讨了太子参植株叶片挥发性物质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除放线菌外,太子参叶片对其他菌种的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不同菌种的抑菌效果差别较大,同一剂量的碎叶和整叶对同种菌种的抑制作用也存在差别。
刘克强张龙辉陈凌艳荣俊冬陈礼光何天友郑郁善
关键词:太子参叶片挥发性物质抑菌作用
短穗竹夏季光合特性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为了研究中国特有单属种植物短穗竹夏季光和特性及其影响因子,于2013年7月中旬,利用LCpro+SD全自动光合仪,通过对短穗竹净光合速率(Pn)的测定,采用多元逐步分析法,建立了Pn与生理生态因子关系模型。结果表明:短穗竹夏季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具有典型的"午休"现象;光补偿点(LCP)和光饱和点(LSP),分别约为40.90μmol/(m2·s)和979.77μmol/(m2·s),表光量子效率(AQY)约为0.016;夏季影响短穗竹Pn的主要生理生态因子有: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光合有效辐射(PAR)。通过研究表明,短穗竹表现出较高的LCP和较低的LSP、AQY,说明其对光的适应性较窄,弱光下光能利用率较低。
吴莹荣俊冬郑晶晶吴佳木陈凌艳郑郁善
关键词:短穗竹光合特性生理因子生态因子夏季
西洋杜鹃组培苗微枝试管外生根技术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西洋杜鹃是重要的园林观赏植物,组培生根率低是阻碍其组培扩繁的一大瓶颈。以微枝试管外生根技术取代传统的瓶内生根,是解决西洋杜鹃组培生根率低的有效途径。通过不同Read稀释液、ABT1、GGR6浓度,以及不同扦插基质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Read 100倍稀释液+GGR60.5 mg·L-1+草炭土的组合进行试管外生根效果最佳,能够大幅提高西洋杜鹃试管苗生根率。
陈凌艳何天友陈礼光荣俊冬郑郁善
关键词:西洋杜鹃试管外生根
不同林冠环境下竹类植物表型可塑性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2年
竹类植物具有克隆植物特有的双构件性特征,与非克隆植物相比具有较强的表型可塑性,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的改变。文中从形态可塑性、生理可塑性、生物量可塑性、选择性放置(觅食行为)4个方面综述不同林冠环境下竹类植物的表型可塑性调节机制,总结相关研究现存问题,建议加强生理整合作用和选择性放置研究,在内在机制与分子层面进行深入探索,扩展竹种研究范围并按竹种类型进行横向对比,综合分析竹类植物与森林树种之间的相互影响,以期为揭示竹类植物对林冠环境差异的适应机理、维持林下竹类植物种群更新和丰富森林经营模式等提供借鉴。
张盟李磊柳佳莹荣俊冬陈礼光何天友陈凌艳郑郁善
关键词:竹类植物表型可塑性
一种基于水引发的提高福建柏种子发芽率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引发的提高福建柏种子发芽率的方法,包括将种子暗培养条件下,设置水引发条件为15℃、加水量为种子初始质量的30%,进行引发10天;每次加水完充分摇匀,以使引发器中的种子均匀吸水;本发明公开的基于水引发...
陈凌艳张迎辉郑郁善沈秋水黄树军何天友陈礼光荣俊冬
不同浓度CaCl_2对“普红”和“梅红”西洋杜鹃耐热性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西洋杜鹃以其高度观赏性和商品性,已成为全国杜鹃园艺品种中品质最好、连续花期最长、杜鹃销售市场最大的品种之一。但西洋杜鹃生产及应用上目前存在缺乏已知的外源抗热物质对西洋杜鹃耐热性诱导的研究。针对这个问题,本研究以目前在园林应用中常见的西洋杜鹃品种(系)为对象,进行CaCl2的耐热性诱导研究。研究结果表明:500mg·L-1、1000mg·L-1、1500mg·L-1及2000mg·L-1的CaCl2溶液对高温胁迫下"普红"和"梅红"两个西洋杜鹃品种(系)的可溶性蛋白、MDA和电导率等三项耐热性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1500mg·L-1对供试植株耐热性改善最佳。
郑宇何天友陈凌艳陈礼光荣俊冬郑郁善
关键词:CACL2西洋杜鹃耐热性
麻竹等4种竹子Cl含量对比被引量:7
2012年
在福建农林大学校园清洁区选取4种竹子样品,连续两季对其竹叶进行Cl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竹类植物叶片Cl含量较高,各竹种之间Cl含量差异显著;不同季节同种竹种之间Cl含量存在差异,且均表现为秋季Cl含量高于冬季。竹类植物对于Cl的吸收作用较强,可作为氯污染区的绿化植物。
张颖何天友陈凌艳荣俊冬郑郁善
关键词:竹子CL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