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清香

作品数:36 被引量:6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哲学宗教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历史地理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3篇伦理
  • 10篇道德
  • 7篇基督
  • 7篇基督教
  • 5篇儒教
  • 5篇伦理思想
  • 3篇儒家
  • 3篇天道
  • 3篇立命
  • 3篇民国
  • 3篇民国时期
  • 3篇安身
  • 2篇道德主体
  • 2篇熊十力
  • 2篇养生
  • 2篇神圣
  • 2篇世界主义
  • 2篇人道
  • 2篇主义
  • 2篇维度

机构

  • 36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36篇郭清香
  • 1篇杨洁
  • 1篇焦国成
  • 1篇葛晨虹
  • 1篇宋志明

传媒

  • 5篇道德与文明
  • 4篇伦理学研究
  • 3篇齐鲁学刊
  • 2篇中国特色社会...
  • 2篇江海学刊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求是学刊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河北学刊
  • 1篇高校理论战线
  • 1篇船山学刊
  • 1篇河南社会科学
  • 1篇中国出版
  • 1篇中州大学学报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政工研究动态
  • 1篇儒学评论
  • 1篇教育史研究
  • 1篇首届中国青年...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6
  • 10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家主义与世界主义的纠缠
2019年
中国传统伦理思维建构在“家一国一天下”往返互推模式的基础上,每个人都依赖这个互推结构确定自己的存在身份和意义。《大学》中提出的“修身一齐家一治国一平天下”的自修路向,因为家、国、天下的紧密关系而具有内在的合理性。近代以来,民族国家的概念传人中国,打破了传统的天下观念,扭转了对国的认识,掀起了对家的批判。这既造成身与家、家与国、国与天下勾连的断裂,也打破了一直以来的自修路向,造成确定自我人生价值的困难。为此,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以梁启超、胡适、陈独秀为代表)提出了两条路径:国家主义和世界主义。前者通过个人的公民(国民)身份而确定自我人生意义的获得,后者则试图超越家国、通过人类社会之一员的身份而确定个人人生意义的获得。
郭清香
关键词:世界主义国家主义中国传统伦理思维建构
罗国杰中国伦理思想研究述评
2015年
罗国杰先生奠定了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的基础。他肯定了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的独特性,确立了这一研究方向的学科地位;他廓清了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的基本问题;他指出了对待中国传统道德的正确态度是批判继承;他始终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和基本原则来进行中国伦理思想研究;而他牢记在心的是要让中国伦理思想的研究能够解决现实问题。
郭清香
“以德治国”是系统工程——中国人民大学“以德治国”理论座谈会综述被引量:2
2001年
郭清香
关键词:治国方略
博学有耻,求实创新——论顾炎武的学术道德思想被引量:3
2003年
顾炎武为学以身体力行著称于世。他反对有明以来空谈之风 ,倡导经世致用。针对当时学者急功近利不肯踏实读书 ,甚至于为成名而剽窃他人的无耻之举 ,顾炎武提出“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为学之道 ,特别强调学术道德的学术意义和社会意义 ,并将其作为为学之本。他的学术道德思想对于纠正目前的学界风气和促进理论创新 。
郭清香
关键词:为学之道
赋予中华传统美德以时代内涵——读《中国人的美德——仁义礼智信》
2006年
郭清香
关键词:中华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理论读物四德尚礼知行
何以安身?立命何处?'安身立命'问题之当代价值
文章简述了安身立命的当代境遇,指出安身立命的文本解释是“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安身立命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中,通常被当做是人生价值的安顿问题而联用。提出了天道、家国、德性,构成安身立命的三重纬度。正是由于中国人的天道观...
郭清香
关键词:个人修养文化语境
神圣与世俗:试论荣西《吃茶养生记》的两个维度
2020年
天和人的关系、身和心的关系,是中西哲学一直关心的问题。茶在东方文化中常被认为可以上承天道、下至日用,内以养神、外以养身。日本“茶祖”荣西禅师贯彻了这种精神,在《吃茶养生记》中将茶的宗教神圣性和世俗功用性结合起来。茶是仙药,“仙”出自茶的神奇来源,“药”指向现实中治病养生的有效功用;前者是茶之宗教神圣性的体现,而后者主要通过茶德——茶的各种功能和作用来体现。吃茶养生的活动则是在勾连天与人、身与心的基础上,将茶的宗教神圣性和世俗功用性两个维度紧密结合在一起。对《吃茶养生记》以及荣西在日本茶史中的地位,当结合这两个维度来考察。
郭清香
关键词:神圣世俗
耶儒成圣论比较研究
2012年
基督教和儒教对人是否能成圣均给予肯定的答案。但耶儒对上帝/天与人的界定以及二者关系的看法差异巨大:基督教全善之上帝和有罪之人是分离的关系,儒教至善天道和本善人性是合一的关系。所以在成圣论上也有很大的不同,这突出表现在成圣可能性的根据、圣人的标准以及成圣的努力方向三个方面。
郭清香
关键词:基督教儒教
生与义:略论孟子生命价值思想被引量:3
2017年
在孟子的思想中,生命的价值基础在于人的"不忍人之心",但这并不是生命的最高价值。生命的价值提升集中体现在"舍生取义"的过程,可见"义"是生命的高级价值。孟子生命价值的思想启发我们:生命中的各种价值有高低之分,需认真权衡;舍生取义固然高尚,"不立危墙之下"同样重要;对待生命的紧要问题上,自我与他人要适当区别对待。
郭清香
关键词:不忍人之心舍生取义生命价值
近代非孝论争再审视被引量:1
2021年
近代非孝运动对传统孝道进行了全方位地批判,尤其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批判尤为激烈。五四之后三十年间,现代儒者回应挑战,对孝道进行重新解释。总体上看,双方一反一正在解决共同的问题:孝道如何应对时代,应对现代化的要求。非孝论者批判传统孝道移孝作忠成为专制社会的制度基础,现代儒者则努力强调孝道作为亲子伦理的意义;非孝论者认为传统孝道强调子对亲的单向义务伤害乃至牺牲了子的权利,现代儒者认为整体上儒家伦理关注关系双方的规范,同时强调单向纯义务作为个体自主选择的崇高道德意义;非孝论者认为传统孝道束缚个性发展,现代儒者则努力挖掘孝作为人之天性、本性所具有的个性完善的意义。双方的论争为当代讨论孝道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个人德性之孝的重要作用可由家庭推扩向国家、社会;孝的义务一定要建构在情感基础上;孝可起到实现人生终极价值和不朽意义的作用。
郭清香
关键词:义务情感不朽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