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洪新

作品数:311 被引量:2,597H指数:22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64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 9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293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理学

主题

  • 126篇骨质
  • 126篇骨质疏松
  • 110篇骨质疏松症
  • 82篇补肾
  • 76篇中药
  • 64篇中医
  • 48篇补肾中药
  • 47篇蛋白
  • 29篇肾虚
  • 29篇细胞
  • 26篇蛋白表达
  • 25篇激素
  • 23篇糖皮质
  • 23篇糖皮质激素
  • 23篇皮质
  • 23篇皮质激素
  • 21篇信号
  • 20篇肾藏精
  • 20篇藏精
  • 18篇肾组织

机构

  • 306篇辽宁中医药大...
  • 22篇上海中医药大...
  • 13篇辽宁中医药大...
  • 9篇中国医科大学
  • 8篇辽宁省基础医...
  • 7篇广州中医药大...
  • 7篇浙江中医药大...
  • 6篇福建省中医药...
  • 6篇辽宁医药职业...
  • 5篇北京中医药大...
  • 5篇江苏大学附属...
  • 5篇同济大学附属...
  • 5篇天津中医药大...
  • 5篇内蒙古科技大...
  • 5篇吉林省一汽总...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内蒙古医科大...
  • 4篇南昌大学第三...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11篇郑洪新
  • 42篇林庶茹
  • 36篇邓洋洋
  • 34篇杨芳
  • 31篇孙鑫
  • 30篇王剑
  • 30篇蒋宁
  • 26篇朱辉
  • 24篇尚德阳
  • 19篇张国哲
  • 17篇才丽平
  • 17篇李佳
  • 16篇林庶如
  • 15篇李可强
  • 15篇任路
  • 14篇王拥军
  • 14篇谢晚晴
  • 13篇王思程
  • 11篇孙云峰
  • 11篇杜松

传媒

  • 41篇中国骨质疏松...
  • 31篇中华中医药学...
  • 27篇中华中医药杂...
  • 23篇中国中医基础...
  • 20篇辽宁中医药大...
  • 19篇辽宁中医杂志
  • 8篇中国实验方剂...
  • 8篇世界科学技术...
  • 7篇中国中医药现...
  • 7篇国际中医中药...
  • 5篇时珍国医国药
  • 4篇吉林中医药
  • 4篇光明中医
  • 4篇第三届情绪与...
  • 3篇中国中医药信...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中医药学刊
  • 3篇解剖科学进展
  • 3篇中国组织化学...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5篇2023
  • 11篇2022
  • 7篇2021
  • 13篇2020
  • 15篇2019
  • 8篇2018
  • 10篇2017
  • 14篇2016
  • 20篇2015
  • 26篇2014
  • 21篇2013
  • 30篇2012
  • 29篇2011
  • 11篇2010
  • 25篇2009
  • 18篇2008
  • 15篇2007
  • 10篇2006
  • 1篇2005
  • 6篇2004
3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方剂数据的补肾常用中药及其配伍规律的挖掘分析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探讨补肾方剂中高频应用的中药及其药性特点和在补肾治疗中的配伍规律,为临床药物筛选和合理组方提供依据。方法:利用BICOMB对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具有补肾功效的方剂进行中药名称提取和数据处理,以及依据教科书等对中药名称进行标化,建立中药共现矩阵;通过频数统计及利用图形聚类工具包g CLUTO对方剂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和可视化处理。结果:251首补肾方剂涉及358种中药,高频(27次以上)使用的中药有25种;方剂主要来自《辨证录》等6种方书。在补肾方剂中,其配伍规律可分为3大类5小类。在各个类别中,中药之间通过配伍从祛湿、补阳、滋阴、养血、益气的不同角度发挥补肾作用。结论:熟地黄、茯苓、当归、山茱萸和山药等是补肾方剂的常用中药,且多以甘味、温平性为主,归肾经、肝经、脾经类并无毒性中药是补肾方剂的构成主力;中药通过协同和拮抗作用,使功效得到最大化发挥。
刘树春刘洋张晓玮陈缤郑洪新
关键词:肾虚方剂配伍规律聚类分析
“从肾立论”管窥伏气温病的发病及防治被引量:4
2012年
肾为先天之本,内藏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并化生元气充养全身,为人体脏腑经络、四肢百骸提供着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为生命之根。本文"从肾立论",阐发肾藏精治于里而应于外,协调人体内外环境的生理作用。并阐述了伏气温病发病的内在因素在于肾不藏精,致机体整体防御功能下降,以此讨论肾主持精气对伏气温病预防的影响,为中医药防控伏气温病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本文指出顾护阴液,防止肾精亏耗在伏气温病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李斌朱辉郑洪新
关键词:肾藏精伏气温病发病
《诸病源候论》中“毒”所致病证的症状数据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诸病源候论》中病因之"毒"所致病证的常见症状,为指导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对《诸病源候论》中病因范畴"毒"及由"毒"所致病证的症状信息进行规范预处理,采用SPSS 11.0软件编程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诸病源候论》中病因范畴"毒"所致病证的常见症状有27种,其中频数出现20次以上的有:疼痛(54)、烦闷(50)、肿痈(48)、生疮(47)、下利(33)、发热(28)、出血(21)。结论:《诸病源候论》有关病因之"毒"所致病证的常见症状依次为疼痛、烦闷、肿痈、生疮、下利、发热、出血。
朱爱松郑洪新
关键词:诸病源候论症状数据分析
骨痿与骨质疏松症被引量:33
2007年
根据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理,当中医范畴中属于“骨痿”、“骨痹”,而且认为肾虚、脾虚是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脾肾之虚均可导致气血的运行不利,出现血瘀的病理特点。因此,治疗上采用补肾健脾、活血通络的方法,体现了中医治病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提供可靠的理论根据。
金明柱郑洪新
关键词:骨质疏松肾虚脾虚血瘀
金刚丸调节Hippo信号通路mRNA表达防治OVX大鼠骨质疏松作用机制
2022年
目的基于Hippo信号通路核心基因mRNA表达,探索具有补肾填精壮骨之效的金刚丸治疗去卵巢(ovariectomized,OVX)大鼠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机制。方法通过OVX法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大鼠模型,分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金刚丸高剂量组、金刚丸中剂量组、金刚丸低剂量组、仙灵骨葆对照组、骨化三醇对照组。灌胃12周后,通过X射线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镜下观察股骨头显微形态结构、ELISA法检测血清ALP、实时定量RT-PCR检测骨组织Mst2、Lats1、Taz mRNA表达。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股骨骨密度显著降低(P<0.01)、骨微结构显著破坏、血清ALP显著降低(P<0.01)、骨组织Mst2、Lats1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Taz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②与模型组比较,除金刚丸低剂量组外,各给药组的骨密度均显著升高(P<0.01),各给药组骨微结构破坏均得到改善、血清ALP均显著升高(P<0.01)、骨组织Mst2、Lats1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Taz 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均以金刚丸高剂量组最为显著。结论骨组织Hippo信号通路核心基因Mst2、Lats1 mRNA表达上调,Taz mRNA表达下调可能是PMOP的发病机制之一;金刚丸可能通过下调骨组织Hippo信号通路核心基因Mst2、Lats1 mRNA表达、上调Taz mRNA表达的机制,有效防治PMOP。
王剑李屹王实刘永林刘秀丰雪妮马越娇郭婧潭刘剑辉刘文艳张景云马金宋光熠郑洪新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补肾填精法
一带一路 中医走向世界趋势下的青年教师自身建设
2023年
中医药院校作为中医药对外传播的载体,肩负着“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任;青年教师是“守正创新,发扬中医”的使者,培养和输送优秀的中医药人才,以满足国家“一带一路”计划的战略需要。中医药文化知识对外传播过程中,中医思维的引导和构建是难中之难:留学生形成“中医思维”的局限性和中医药专业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不足。赴外工作和交流,对青年教师拓宽国际视野、提升人文文化素质等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学校应以更宽容和信任的态度鼓励广大青年教师勇于走出“舒适圈”,大胆尝试。
李佳杨芳刘争清朱爱松郑洪新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医国际化
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小肠黏膜、肾组织CaBP-D9k、CaBP-D28K的mRNA及蛋白表达
<正>目的:观察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对小肠黏膜、肾组织CaBP-D9k、CaBP-D28K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纳米钙补肾中药的疗效及其调控作用。材料与方法:复制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实验动物模型,按体重分层...
郑洪新魏红牛煜林庶茹胡静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纳米钙补肾中药
文献传递
“肾藏精”藏象理论概念体系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阐发"肾藏精"藏象理论的概念体系,传承和创新肾藏象理论,提高中医基础理论学术水平。方法:采用4部关于中医药学名词术语标准化学术著作,整理"肾藏精"藏象理论的相关概念(不包括相关中药、方剂),并依据中国先进的文化基因和中医学理论体系及其临床实践,研究"肾藏精"藏象理论概念体系的层次结构,并加以解析。结果:"肾藏精"藏象理论的相关概念185条,分为三个层次结构,即"道""象""器",形成概念体系。"道"属于哲学层次,以规律、法则为重点,属于抽象逻辑范畴。"肾藏精"藏象理论概念体系之"道",即以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为核心所构建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法则。"象"属于理性层次,反映和认知事物的本质和联系,属于理性认识范畴。中医肾藏象理论即肾的"天人合一"之象、"形神合一"之象、"体用合一"之象,肾的生理特性和生理功能正是在"象"的理性层次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论。"器"属于物质层次,包括以肾为中心的脏腑、形体、官窍以及生命物质的肾系统。结论:"肾藏精"藏象理论是具有中国文化基因、层次结构明晰、概念内涵丰富的概念体系,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郑洪新师双斌李佳
关键词:肾藏精藏象
一种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淫羊藿15‑20份,冻干鹿茸5‑10份,黄芪15‑20份,红花5‑10份,生地15‑20份,牡蛎5‑10份,所述淫羊藿为君药,冻干鹿茸、黄芪、红...
郑洪新李可强
中医不同治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Hedgehog信号通路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观察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骨组织Hedgehog信号通路中SHH、GLI1 mRNA和蛋白活性变化,探究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病机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实验采用切除雌性SD大鼠双侧卵巢的方式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运用补肾填精中药复方、活血化瘀中药复方、补肾活血中药复方对模型大鼠进行干预12周,用骨疏康作为阳性药物对照组,以及正常组和模型组。ELISA法检测各组骨组织SHH、GLI1蛋白含量;RT-PCR检测各组SHH、GLI1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骨组织SHH、GLI1蛋白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含量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各用药组均明显增加(P<0.01)。结论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机制与Hedgehog信号传导通路SHH、GLI1 mRNA和蛋白活性下降有关;补肾填精中药复方、活血化瘀中药复方、补肾活血中药复方通过激活Hedgehog信号传导通路中的SHH、GLI1,以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起到防止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邓洋洋李佳孙鑫蒋宁郑洪新
关键词:HEDGEHOGSHHGLI1
共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