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卫
- 作品数:29 被引量:85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市肺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系统重点学科建设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系统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更多>>
- 死腔测定在支气管哮喘中应用价值的研究
- 2009年
- 目的探讨容积二氧化碳图(volumetric capnography,VCap)技术死腔测定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52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及35名健康志愿者的常规肺功能指标及Langley死腔(VDL)、Fowler死腔(VDF)、Wolff死腔(VDW)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本研究显示:哮喘组中VDL、VDF及VDW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小(P<0.01,0.01,0.01)。相关分析显示:VDL、VDF和VDW分别与FEV1占预计值%、FEV1/FVC%、PEF占预计值%、FEF25占预计值%、FEF50占预计值%、FEF75占预计值%、MMEF占预计值%呈负相关(P<0.05),与RV占预计值%、TLC占预计值%、RV/TLC%呈正相关(P<0.05)。结论VCap死腔测定患者易于配合,对哮喘的辅助诊断及进一步了解其病理生理改变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 齐广生刘锦铭高蓓兰储海青杨文兰郑卫
- 关键词:哮喘死腔
- 光气中毒患者的肺功能改变一例被引量:1
- 2005年
- 王英敏刘锦铭朱东杨文兰凌宝珠郑卫徐黎青黄彩柳
- 关键词:肺功能改变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瘦素水平与营养和呼吸肌力的相关性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与营养状况和呼吸肌力的相关性。方法31例病情稳定的COPD患者(A组),分为COPD营养不良组(A1组)和COPD非营养不良组(A2组)。以20例无吸烟史且肺功能正常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B组)。测定各组的营养参数(血清瘦素水平、上臂肌围、血清白蛋白等)、肺通气功能、呼吸肌力(最大吸气压和最大呼气压)、呼吸中枢驱动功能(口腔闭合压)和动脉血气等指标,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A2组比较,A1组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等营养参数和PaO2均降低,而PaCO2增高;与B组相比,A组患者血清瘦素等营养参数、肺通气功能和呼吸肌力均降低,而口腔闭合压和PaCO2明显增高。A组血清瘦素水平与体重指数、上臂肌围和最大吸气压呈正相关;B组血清瘦素水平与其他营养参数和呼吸肌力无相关性。结论血清瘦素水平是COPD患者的营养状态指标并与呼吸肌力相关;COPD患者肺泡低通气和CO2蓄积的原因是外周呼吸肌力降低,而非呼吸中枢驱动功能不良。
- 江平刘锦铭王英敏郑卫朱东江建萍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血清瘦素营养参数呼吸肌力
- 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对中重度COPD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通过对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SFC)治疗中重度COPD患者进行研究,探讨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对中重度COPD静息肺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择稳定期的中重度COPD患者5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吸入SFC(SFC,每泡含沙美特罗50μg,丙酸氟替卡松250μg),每日2次,每次1喷,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24周后,观察患者肺功能(PFT)及心肺运动试验(CPET)各项生理参数指标的变化。结果试验开始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PFT参数与CPET试验参数相比较无显著差异。SFC治疗24周后,治疗组的静态肺功能指标显示,患者FVC、FEV、IC较治疗前增加,ITGV、RV、TLC较治疗前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心肺运动试验发现,Peak WR较治疗前增加,但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eak VO2、Peak VO2/Kg、Peak VCO2、Peak O2 pulse、Peak VE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VD/VT、Lowest VE/VCO2较治疗前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C改善值与CPET中Peak VO2、Peak VO2/Kg、Peak VE、VD/VT、Lowest VE/VCO2等的改善值有良好的相关性,而FEV1的改善值与上述CPET的参数改善无显著相关。对照组用药前后,患者PFT与CPET各参数无明显的变化。结论中重度COPD患者的运动耐力显著减低,长期使用SFC后,其气流受限的改善程度有限,但可明显减轻静息及运动时的肺过度充气状态,改善运动通气,从而提高运动耐受能力。CPET测定为中重度COPD患者的疗效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指标。
- 杨文兰郑卫王英敏刘锦铭
- 关键词:沙美特罗吸入糖皮质激素松粉丙酸氟替卡松
- 支气管哮喘肺功能动态变化的特点及意义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深入研究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肺功能的动态改变特点和机制。方法对50例哮喘患者分别于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进行肺通气功能、肺容量、体积描记法和脉冲振荡法(IOS)检测。结果仅DLco和胸腔内气体容积在不同分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余各参数在不同分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VC、FEV1/FVC、FVC%pred、FEV1、FEV1%pred、PEF、PEF%pred、FEF25、FEF50、X5在急性发作期显著低于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RV、RV/TLC、Rtot、Fres、Z5、R5、R20、AX在急性发作期显著高于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而在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EV1缓解期较急性发作期的改善值和改善率均显著高于FVC(ΔFEV1/ΔFVC>1)。R20的改善值大于R5-R20[ΔR20/Δ(R5-R20)>1],AX的改善率最高。肺容量参数IC、RV和RV/TLC缓解期较急性发作期的改善值与FVC、FEV1、FEV1/FVC、PEF的改善值均显著相关(P<0.05)。IOS各参数改善值与FVC、FEV1、PEF的改善值均显著相关(P<0.001)。结论哮喘气道阻力的增加以中心气道阻力为主,其治疗反应以流速改善型为主。IOS和肺通气功能、肺容量、体描仪检测具有良好的相关性。IOS在区分气道阻塞的部位和治疗反应类型,哮喘和COPD的鉴别诊断方面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邱洁萍刘锦铭郑卫高蓓兰杨文兰褚海青周童李霞桂涛
- 关键词:哮喘肺功能脉冲振荡法体积描记法
- 急性肺栓塞患者肺功能改变的研究
- 目前由于少有对肺栓塞后呼吸功能改变的临床研究,本文旨在探讨肺栓塞后患者肺功能的改变,以期对肺栓塞的病理生理学改变有进一步的认识。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肺栓塞患者18例,其中男8例,女10例,平均年龄(47.5±9.8)岁,...
- 杨文兰刘锦铭郑卫王英敏凌宝珠黄彩柳徐黎青朱东
- 文献传递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容积二氧化碳图死腔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容积二氧化碳图(VCap)死腔参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2014年在我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74例COPD患者(COPD组)和38例健康志愿者(健康组)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受试者的肺通气、容量、弥散指标及Threshhold死腔(VDT)、Langley死腔(VDL)、Fowler死腔(VDF)、Wolff死腔(VDW)、Bohr死腔(VDB)参数。首先,在健康组中建立以死腔为应变量,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潮气量及呼吸频率为自变量的预计值计算公式,并运用公式计算各受试者的正常死腔预计值。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COPD组死腔预计值与实测值的差异。运用判别分析统计死腔对COPD患者和健康人的判别效率。采用偏相关分析统计死腔参数与常规肺功能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在COPD组中,VDT实测值[(79.51±39.29)m L]较预计值[(97.42±30.53)m L]减小(P<0.01),而VDF[(190.20±57.41)m L]、VDW[(214.04±73.35)m L]及VDB[(294.89±93.12)m L]实测值较预计值[(177.18±38.99)m L、183.86±46.63)m L、(237.44±62.27)m L]增大(P<0.05)。在运用死腔参数对COPD组和健康组的判别分析中只有VDT和VDB占预计值%进入判别函数,总归类正确率为87.9%(116/132)。在COPD组中,VDT及VDF与FEV1、FEV1/FVC、DLCO均呈负相关(P<0.05),VDW与FEV1、FEV1/FVC、DLCO均呈负相关(P<0.05),与RV、TLC呈正相关(P<0.05),VDB与FEV1、FEV1/FVC、DLCO均呈负相关(P<0.05),与RV、TLC、RV/TLC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VCap死腔对COPD的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 齐广生刘锦铭顾文超杨文兰郭健徐黎青郑卫王英敏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腔
- 通过脉冲震荡系统评价COPD的呼吸阻抗
- 目的脉冲震荡可评估肺阻力和电抗,我们的目的是去研究COPD中哪一个IOS参数与气道阻力、小气道功能和残气量相关。方法180个COPD患者入组,95个同意随访1年。IOS参数(R5、R20、X5、Fres),肺体描记法(F...
- 宫素岗刘锦铭杨文兰郑卫
- 死腔、肺内分流及气体交换对肺栓塞辅助诊断价值的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研究肺栓塞(PTE)的死腔(VD/VT)、肺内分流(QS/QT)及气体交换的变化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2例PTE患者(PTE组)、39例非PTE患者(非PTE组)及25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了研究。PTE组男13例、女9例,年龄52±10岁。非PTE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56±17岁。选择25例健康者作对照组,男17例、女8例,年龄46±15岁。对PTE组急性期、恢复期,非PTE组及对照组的VD/VT、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2)、动脉血肺泡气二氧化碳分压差(P(a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QS/QT、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进行了测定。结果研究发现PTE组急性期VD/VT明显增大,而ETCO2及PaCO2则下降,与非PTE组及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P(aA)CO2增大,但与非PTE组及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QS/QT及P(Aa)O2明显增大,而PaO2明显下降,与非PTE组及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研究还显示,PTE组恢复期的VD/VT、ETCO2、P(aA)CO2、PaCO2、QS/QT、P(Aa)O2及PaO2均较急性期明显恢复好转(P均<0.01),但是P(Aa)O2及PaO2水平仍然分别高于和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作为无创手段VD/VT及ETCO2具有辅助评价可疑肺栓塞的意义,如结合其它无创手段则更能加强彼此间的辅助诊断价值。同时提示VD/VT、ETCO2、QS/QT及其它气体交换指标可用于监测PTE临床症状的变化。
- 刘锦铭高蓓兰江平吴文王英敏郑卫朱东杨文兰蔡映云
- 关键词:肺栓塞死腔气体交换
- 肺区域阻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应用区域阻抗法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肺血流灌注及肺通气分布的变化,与放射性核素肺显像方法比较,探讨肺区域阻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测定对象为18例中重度COPD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63.8岁,应用肺区域阻抗法及放射性核素法,分别测定肺血流灌注及肺通气的分布。结果:本研究发现肺区域阻抗法在测定肺血流灌注分布方面,仅在左下肺区域高于核素法测得的数值(P<0.05),余肺区测定结果相近,无显著差异。在肺通气的测定方面,阻抗法所得数值与核素法测得的数值有一定的不同,在左上、右上区域高于核素法测得的数值,在左中肺区测得的数值低于核素法测得的数值(P<0.05),余肺区测定结果相近,无显著差异。结论:虽然目前区域阻抗方法暂不能取代放射性核素的测定,但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可简便、快速了解肺内的通气、血流等生理病理改变。
- 杨文兰郑卫刘锦铭贾海泉黄彩柳
-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放射性核素显像